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樓主: karsonkwan

[CAS音響] 國產DSD 解碼 - SABRE DA8 DSD 384KHZ 32bit DAC

  [複製鏈接]

0

主題

12

回帖

0

精華

新仔玩家

Rank: 1

積分
115
發表於 2013-5-8 09:01 | 顯示全部樓層
cheapching 發表於 2013-5-7 20:57
有開發者親自解釋,正!
雖然我唔識電子,聽落就好似係兩部機標示唔同既野!
maximum non distortion outpu ...

不对,LME49600最大输出250MA讲的是元器件的最大输出电流,并不能代表这部机器的输出电流。
如DA8使用的是MJD243,253功率管,输出最大电流是4A,远比LME49600要大的多。
如果说DA8最大输出电流是4A那才要给人笑死了。

经查LME49600的DS得知,在600欧时最大输出电流在10MA左右,也就是60MW左右。而实际产品的输出功率还要看供电才能知道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發表於 2013-5-9 11: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eyebyeye 於 2013-5-9 18:42 編輯
bh7ohl 發表於 2013-5-7 19:37
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钰龙韵的小龙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朋友告诉我才知道这里有这么热烈的讨论,谢谢大 ...


唉!本想不再佔用這條應該主要討論解碼質素的命題去討論耳放,但既然龍哥親自參與交流,朋友勸說,是好是醜還是應當回應一下。

500瓦的功放並不等於它每時每刻都在使用500瓦功率去推動喇叭,而是按不同喇叭在不同程況的需要,去提供所需的功率(或電流量)。500瓦功率祗是這功放的最大備用功率而已。同樣,請看清楚我的貼文,我說的250mA是LME49600的最大(Max)無失真輸出電流。當然,W(功率)=I^(電流) x Z(阻抗)確實等於37.5瓦,但這樣去推想,以為別人不知600ohm耳機的恆定功率需求不高,的確,小弟也覺得幾好笑,哈哈!

還有,用簡單的ohm’s Law去看待喇叭或耳機所需的真正功率(power)是否全面?需知喇叭及耳機在運作過程中的阻抗(Impedance) 及所需電流並非一恒定值,而是非常復雜地交訊號的頻率變化及速率、訊號的擺幅强弱(訊號的電壓voltage)、相位變化(phase shift)、分音器旁路電流(Drain Current)、耳機的電路設計等等因素影响而定。試想想在重播一段大型管弦樂團20-20kHz密集又「爆棚」的音頻訊號時,喇叭及耳機的「瞬間」功率,可以有多大的突然需索呢?

其實對DA8的輸出功率是否足夠,小弟從頭到尾不曾懷疑(雖然不知其他音頻特性及slew rate等等如何,但單看32ohm時有1W輸出已知),祗是覺得技術参數中(http://www2.erji.net/read.php?tid=1450125)的耳放輸出功率(600欧:70mw  300欧:150mw  150R:280mw  32R:1W),寫得不夠精明及專業。這種表達方式最大的敗筆乃使人誤以為推高阻抗的耳機比推低阻抗的功率需求要低很多

玩過高阻抗耳機的朋友都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高阻抗比低阻抗的耳機要更好的「推力」。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如小弟早前建議,找個6.35mm/3.5mm轉換插,把高阻抗耳機插入去你部iPod、筆電或手機,認真聽一下,便會清楚明白了。「推力」並非單指要用多少恆定功率,還包括有否足夠的訊號擺幅(電壓voltage)、動態、slew rate(瞬變速率)、「瞬間」備用功率等等因素。推力不足最常見的現象是:電流不足產生distortion(失真),而電壓(音頻訊號擺幅)不足便產生clipping(削波)

詳述推力全部元素太長篇了,讓小弟單單就所需的基本功率說一下算了。玩音響而有電學常識的朋友普遍明白,推動喇叭(或耳機)所需的功率有兩個成份,電壓及電流(W=V x I),而且與電壓及電流成正比,就是說,電壓或電流越大,所需功率便越高。電流大少取決於負載阻抗高低,簡單思維下阻抗越高,所需推動功率便越細,但我們不要忽略另一重點,就是阻抗越高,其所需的電壓(音頻訊號擺幅)便越大。這就是高阻抗耳機插入一般portable機不夠音量,勉強開盡Volumn便產生削波(clipping)噪聲的原因。使用足夠推力的耳放去推動高阻抗耳機,才不會出現這問題。在必需產生足夠音量(或聲壓)的大前題下,雖然高阻抗耳機所需的電流較低阻抗耳機為少,但卻需大幅調高輸出電壓(通過Volumn旋扭)。由於W=V x I,電流少了但電壓卻要相應提高(可能對功率的需索比例更多),所以說要推好高阻抗耳機所需的功率,怎會阻抗越高,功率越小。說到這裡,祈望龍哥明白,「600欧:70mw  300欧:150mw  150R:280mw  32R:1W」這樣的表述是莫名其妙的。反之,由於耳機的阻抗值變化多端,更莫說在推動時會隨著頻率、相位等等因素變化,外國廠家祗標示在THD<0.003%下,耳放的最高輸出功率是多少瓦,不是更有意義嗎?

前面的回貼上小弟也說過,行內人不會這樣寫耳放的輸出功率,一般會寫max output power = xxW,也舉了Linnenberg、SPL Phonitor等國際著名耳放廠家的寫法作為例子。龍哥有否深切反思這些世界知名、商譽卓越的廠家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說法,卻捧頭便說:「不標實際輸出功率而只標最大輸出功率實際上是在偷換概念誤導消費者的做法」呢!?

五四剛過去,五四精神之學「蔡先生」(科學) 概念,洋為中用,科學上要好好向西方學習,而非先鞭笞而後快。為什麼過了近百年還未能在我們中國人腦袋中落地生根,小弟真感到有點唏噓。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發表於 2013-5-9 11: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eyebyeye 於 2013-5-9 11:46 編輯
bh7ohl 發表於 2013-5-8 09:01
不对,LME49600最大输出250MA讲的是元器件的最大输出电流,并不能代表这部机器的输出电流。
如DA8使用的 ...


龍哥你又搞錯了,你說LME49600的10mA祗是其無負載下的quiescent current(靜態電流),並非輸出電流。一台幾瓦的Head Amp輸出電流在600ohm時衹有10mA你都不去想一下是否合理,哈哈!再去看清楚點吧!

MJD243/253功率管4A直流電流輸出是基於輸出負載極低情況下的,但實際功率也有12.5瓦,推Headphone應該夠力有餘了。

小弟有一點不明,請龍哥賜教。就算用簡單的ohm’s Law去計,12.5瓦的MJD243/253功率管在600ohm負載時也應有144mA電流輸出,但在DA8的技術参數中,為何600ohm負載時,輸出電流祗有20mA呢? (按70mW算,600ohm時輸出電流衹有20mA)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0

主題

12

回帖

0

精華

新仔玩家

Rank: 1

積分
115
發表於 2013-5-9 13:16 | 顯示全部樓層


哥哥,您所理论都没有考虑到设备的供电电压,也忘记了欧姆定律。I=U/R U=IR R=U/I

.250A电流*600欧阻抗=150V电压均方根值,150V均方根值约等于424V峰值,供电电压需要424V才可以在600欧下输出250mA

49600的最高供电只能是正负20V,20+20/2.828(峰峰值换算均方根值)=14.14V/600ohm=23mA 假设它内阻为零,撑死在600欧下也只能输出23mA!!!

功放的供电电压都是恒定的,输出电压随阻抗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只会变小,不会变大。
例如DA8的有效输出电压约6.6V 在600欧时的电流肯定比在32欧时要小得多了。
不管什么放大器标输出功率肯定是要标明在某一阻抗下的功率。不会是在任何阻抗下都有这么大功率的。

SPL Phonitor一样有标明在不同阻抗下的功率,因为SPL Phonitor采用的是300多V的超高压供电,和别的耳放有所不同,也因为内阻偏大,所以高阻下输出功率反而更大。
而大多数的耳放都是正负20V以下的低压供电,在600欧时输出70mW已经是很大的功率了,也足够推一般的动圈高阻耳机。

0

主題

12

回帖

0

精華

新仔玩家

Rank: 1

積分
115
發表於 2013-5-9 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眼兄可能有另外一层好意是我误会了,就是我不应把各个阻抗下的功率都如实的标出来。只标一个最大的就可以了。
例如眼兄所说的某机,在600欧时实际上也不会超过70mW,但是人家不写出来,只说输出电流有250MA....确实是精明的做法,但这不是我们的作风!也常有些专业人士会问,我如实的标的详细清楚一点会更好。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發表於 2013-5-9 15: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eyebyeye 於 2013-5-9 15:21 編輯
bh7ohl 發表於 2013-5-9 13:16
哥哥,您所理论都没有考虑到设备的供电电压,也忘记了欧姆定律。I=U/R U=IR R=U/I

.250A电流*600欧阻抗 ...


好遺憾到現在你還不明我在說甚麼。

我並不是說阻抗的自然變化使輸出電壓因而大變,而是說高阻抗耳機在必需產生足夠音量(或聲壓)的大前題下,需人手通過Volumn旋扭,大幅調高輸出電壓,電流少了但電壓卻要相應調高,那麼比起推低阻抗耳機所需功率有否少了?咁淺的道理都唔明?放大電路的供電電壓當然是固定的,但耳放並不等同一般的功放,輸出電壓並非固定。調節咅量的電位器就是用來改變訊號的放大增益,改變輸出電壓。你明不明白也好,我再說一遍好了:

DA8技術参數中的耳放輸出功率(600欧:70mw  300欧:150mw  150R:280mw  32R:1W),寫得不夠精明及專業。這種表達方式最大的敗筆乃使人誤以為推高阻抗的耳機比推低阻抗的功率需求要低很多。在必需產生足夠音量(或聲壓)的大前題下,雖然高阻抗耳機所需的電流較低阻抗耳機為少,但卻需大幅調高輸出電壓(通過Volumn旋扭)。由於W=V x I,電流少了但電壓卻要相應調高(可能對功率的需索比例更多),所以說要推好高阻抗耳機所需的功率,怎會阻抗越高,功率越小。反之,由於耳機的阻抗值變化多端,更莫說在推動時會隨著頻率、相位等等因素變化,外國廠家祗標示在THD<0.003%下,耳放的最高輸出功率是多少瓦,不是更有意義嗎?總之我就話俾你知,高阻抗比低阻抗的耳機要更好的「推力」。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你死撑都無用,唔信就去買對森海尔HD800或者拜亞動力T1插入去隨身聽或手機試下。不用怕,不會燒耳機的。

除了Ohm’s law(歐姆定律) V(電壓)=I(電流) x R(電阻), R=V/R (對了,唔明點解你常常用U代替V),還要看其延伸: W(或P功率)=V(電壓) x I(電流)。我們現在說的是高低阻抗耳機所需功率,怎麼你還糾纏在LME49600的最大輸出電流。LME49600的data sheet技術文件我就拿在手上,上面寫得清清楚楚10mA祗是其無負載下的quiescent current(靜態電流),並非輸出電流。要否我翻譯成中文傳給你参詳一下。要我說多少次,250mA祗是為「瞬間」功率而備用的最大無失真電流。平常時期用多少mA所何關係?

SPL Phonitor這晶體管head Amp我用了大半年,還不知道這晶體管的電路像膽機一樣,採用300多V的超高壓供電,係唔係真架?可惜已賣掉,否則必打開來嚇自己一跳。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0

主題

12

回帖

0

精華

新仔玩家

Rank: 1

積分
115
發表於 2013-5-9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bh7ohl 於 2013-5-9 16:21 編輯

耳放的输出电压是不会超过供电电压的,一般放使用OP的放大器电路都是正负15V左右供电。
30/2.828=10.6/600=17.6mA 也就是一般有使用OP的放大器在600欧时最大输出有效值17.6mA,但是放大器存在内阻,静态电流,等原因实际输电流要小于17.6mA,
因此,一般常见的绝大多数耳放在600欧时输出功率和DA8相差是不大的.70mW肯定是正确的,也是足够驱常见高阻耳机的。

您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贴子,http://www.erji.net/read.php?tid=209378&keyword=

45

主題

905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454
 樓主| 發表於 2013-5-9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bh7ohl 發表於 2013-5-9 16:12
耳放的输出电压是不会超过供电电压的,一般放使用OP的放大器电路都是正负15V左右供电。
30/2.828=10.6/600= ...

唉。。。我都唔明你地講乜,是但啦。。。反正好唔好聲又唔可以欧姆定律計到出黎
龍兄。。。我就係果日回鄉証過期上唔到黎試聽果條友仔。。。
QNAP TS-469L / dCS NB
dCS Paganini DAC / Paganini Master Clock / 大草牌 10m Rubidium Atomic Clock
Audio Note M6 mk3 Preamp
Mcintosh MC452 Power Amp
JAS Audio Odin Speaker

8

主題

313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7596
發表於 2013-5-9 18:2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johnme 於 2013-5-9 18:49 編輯
eyebyeye 發表於 2013-5-9 11:43
唉!本想不再佔用這條應該主要討論解碼質素的命題去討論耳放,但既然龍哥親自參與交流,朋友勸說,是好是 ...


出手便知有沒有~

DIY Dual Mono Balanced R-2R DAC
DIY Low Noise Balanced Preamp
DIY 200W Mono Blocks
Audio Physic Tempo 25
DIY Balanced Transformers
AKM based Audio Analyzer

8

主題

313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7596
發表於 2013-5-9 18: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johnme 於 2013-5-9 18:44 編輯
johnme 發表於 2013-5-9 18:25
出手便知有沒有~

如果唔識,


High impedance device needs HIGH VOLTAGE SWING (P=V2/R) not high power;
however, it draws less CURRENT than low impedance device.

voltage increases and current needed decreases ==> can we say that the power needed is higher?

if you half the impedance, the current drawn will be doubled!
Hence, the power needed is in fact doubled (P=I2R) <== which is contrary to what you advocates: high impedance headphone needed higher power!

(that's why I say Siu Lung wrongly writes 140mW as 150wM)

portable devices like ipod cannot drive high impedance headphone because it has small voltage swing
(because of battery supply constraint).

Furthermore, there is no such a thing as "無失真輸出電流". Read the datasheet carefully!

DIY Dual Mono Balanced R-2R DAC
DIY Low Noise Balanced Preamp
DIY 200W Mono Blocks
Audio Physic Tempo 25
DIY Balanced Transformers
AKM based Audio Analyzer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