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22-8-3 07:32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好少睇youtube片.
以前望過, 一段幾分鐘的片, 中間夾些廣告, 試聽, 最後只有1-2分鐘講聽感, 都係同預料中出入不大....
NAD同Linn差唔多, 但認真比的話Linn在市場價格定位上還是以高階機的用戶為主.
至少最近聽過Linn Katalyst , 那個表現不是NAD可以俾到. 如果要最近的形容, 應是那個弱音位上的收放.
都有留意到近年NAD的宣傅係做得比較落力, 就連香港代理都係. 當時在代理聽過NAD M33, 係真的有好多hifi友最想要的聲音感覺. 你可以去炮台山的代理試聽.
當年NAD初出D類機係幾冒險, 之不過真係被佢地批中, 今日真係D類機的世界. 至少, 以新代人(可能是今天20-30歲?) 不論在價位和大小都是更接受.
有朋友是買了那個M10V2去取代他用的舊Marantz amp. 聽過, 根本兩種層次, 連對方都話未聽過自己對舊喇叭可以甘出色.
未來5-7年內NAD應會做返起吧? 至少可以和不久前當好的CA機一較天下.
新一代的D類amp已經不是以前的那種只用電腦放大的東西,
今日那些機已被人調過了EQ之餘, 也加入了很多軟件, 比如計算喇叭連線材的阻抗等東西. 這些事物都不是以前的A, 或者AB機可以做到的事.
如果在今日要講入門的話, NAD M33, NAD, 10v2 應是都必須加入談討的牌子之一 . Lyngdorf 也應加入考慮.
如果不計口味, 未來A, AB機應很快被淘汰. 可能只有那些老牌子的日本廠還在出而變成小眾市場, 或者是非常入門的機種吧?
回望這兩種機, A, AB機最大的死穴是那些放大電路上的電容和原子粒. 那些舊機之所以一日比一日少就是因為那些零件老化, 出不回新機時候的應有的分析力和反應.
但好笑的地方是一旦換了取代零件時, 用家又會覺 "走了樣", "不原整" 而變得雞肋.
以前的A, AB機廠是很用心在那大功率中做到一個位置內可以放大聲音而不走樣(也就是我們平日用的地方)
但今日真是一台小巧電機已可以輕易做到, 而且再放大了也不覺問題.
Rega確是更新了Elicit 而加入了DAC... 問題是那個地方有點圈點....好似只是為了改外形時而加入,
他們不是出DAC的廠, 或者還是希望他們在黑膠上多落力一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