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2 19:04
{:6_126:} Auralic Vega G2 open Box !!!
https://www.audionet.com.tw/thread-10525-1-1.html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3 19:13
本帖最後由 xerxeshowie 於 2018-3-13 19:16 編輯
{:6_126:} 不比沒事,一比就買單!-iFi nano iDSD BL隨身DAC耳擴 | U-Headphone 耳機共和國
AMR(Abbingdon Music Research)是來自英國的Hi End音響品牌,他們將自家技術下放,為年輕的音響與耳機玩家成立了iFi這個子品牌。過去在本地僅見少量商品平行輸入,但自從去年10月底,該品牌與代理商笙凱合作成立了iFi Taiwan之後,引進的品項更趨完整,不僅提供保固服務而且價格不貴,對於想要入門發燒領域的玩家來說,自然是好事一樁!
iFi於去年底新發表的nano iDSD BL黑標版本。
nano系列一門三傑
本次試聽的主角是nano iDSD BL,隸屬於iFi旗下入門級nano系列,是一款兼具USB DAC功能的隨身耳擴。但是在試聽的過程中有些小小的曲折,且聽我娓娓道來。原先我拿到的並不是nano iDSD BL, 而是另一款nano iDSD LE,是nano系列中最平價的款式,主要設計是承襲自第一代nano iDSD,但省略了部分功能,僅保留耳機輸出與RCA類比輸出,所以才叫做Light Edition(LE)。
nano iDSD LE的機身只有半個巴掌大,跟香菸盒差不多,擺放在桌面上不會佔據太多空間,雖然功能相對簡單,但對於桌面聆聽來說,有3.5mm耳機與RCA輸出已經非常實用了。音質表現不敢說非常出色,但確實比我的MacBook Pro耳機輸出還要更好,先後搭配Oriolus 2nd Gen、Westone UM Pro 30、IE 800 S、final E3000等耳道耳機,基本上都還能輕鬆駕馭。不過換上Sennheiser HD 650這類比較難搞的耳機時,nano iDSD LE就顯得有些力有未逮了,不論是在音量大小、低頻力度或是整體聲音的密度與厚實感,都感覺少了一口氣。
由左至右依序是nano iDSD、nano iDSD LE、nano iDSD BL。
和nano iDSD LE相處了一段時間,內心也掙扎許久,最後還是決定要入手,原因很簡單,我需要一台能夠隨身攜帶,讓我外出旅遊/出差時也能享受音樂的USB DAC耳擴,而且nano iDSD LE的價格實惠,即便無法駕馭HD650我還是選擇妥協,心裡想,總不可能帶著HD650出門旅行吧!
既然心意已定,便傳訊給iFi Taiwan的Mega表達意願。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阻止我!是的您沒看錯,他竟然阻止我買他們家的產品!這就奇怪了,正當我心理思考著Mega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訊息又來了,原來是他手邊有一台剛到貨的nano iDSD BL,據說聲音表現進步很多,價錢比nano iDSD LE稍貴,多了1,100元。我心裡滿腹疑惑,同樣隸屬nano系列,nano iDSD BL真有這麼大的進步嗎?於是的從 Mega那邊把BL版給帶回編輯部。
另外我又將幾年前連獲得EISA大獎的第一代nano iDSD(已停產)也一併借回來。這裡要插個題外話,既然提到第一代nano iDSD,去年iFi大中華區總監溫上凱來台時說了一個小故事。他說當年nano iDSD推出不久,英國同事Vincent在開車途中,突然接到了EISA主辦單位的電話,主辦單位恭喜他nano iDSD獲得EISA獎項,他聽了不敢置信差點撞車!這當然是玩笑話,但為什麼能夠得獎?溫總監表示,當年nano iDSD以如此嬌小的機身就已經可以做到支援DSD 256以及PCM 384的規格,是非常亮眼的表現,而且據說還是所有獲獎產品中最年輕的品牌。
故事說完了,接下來,讓我們先看看nano iDSD(以下簡稱原版)、nano iDSD LE(以下簡稱LE)、nano iDSD BL(以下簡稱BL)這三兄弟的差異:
nano iDSD BL的體積比其他兩款稍微小一些,面板也沒有這麼強烈的線條感,看起來比較低調,但我認為這樣的設計更實用。不容易刮傷器材,也方便攜帶。
更實用的機身設計
先從外觀開始比較,原版和LE的造型完全相同,尤其是從正面觀察,除了音量旋鈕的表面處理稍有不同之外,幾乎毫無二致。至於BL版的差異就很明顯了,外殼從霧銀色改換成霧黑色烤漆,前面板下方邊緣沒有凸出去而是和機身切齊,然後在機身底部加上4顆橡膠墊片,以實際使用來說,我比較偏愛BL的設計。雖然LE的造型比較好看,但如果把機器擺放在筆電上或是跟手機綁在一起,往外凸出的金屬面板肯定會刮傷外殼,BL就沒有這樣的疑慮。
nano iDSD BL的底部有橡膠軟墊,而nano iDSD與nano iDSD LE則是以面板當作金屬腳柱。
內建iEMatch耳機輸出
BL除了原本的音量旋鈕和普通3.5mm耳機輸出外,這次原廠增添了一組iEMatch耳機輸出,功能和源家的iEMatch線材一樣,現在把它結合進BL之中。如果您的耳機靈敏度特別高,很容易聽到底噪或是電流嘶聲,那麼建議您試試iEMatch插孔,聲底會乾淨許多。不過和獨立販售的iEMatch不一樣的地方是,BL內建的iEMatch沒有High/Ultra調整撥桿。
可搭配OTG線直連手機
轉到背面,LE的背板配置最單純,只有一組USB 3.0 TypeB輸入;原版同樣使用USB 3.0 TypeB,另外還多了數位同軸輸出與數位濾波切換(Minimum Phase/Standard);BL則是將USB改成Type A公頭,此種設計相對少見,因為市面上大多數 USB發燒線是以TypeB端子連接USB DAC居多,如果想使用發燒線的話,可以多加一個轉接頭,對於想要嘗試發燒線材的朋友來說,可能稍有不便。
市面上大多數USB DAC會採用USB Type B的輸入端子,但nano iDSD BL很不一樣,改採用Type A公頭,是比較少見的設計。
好處是可以搭配OTG線材,直接連接手機,接收手機的數位音樂訊號,交由nano iDSD BL解碼輸出。
!
不過要注意的是,OTG線材必須另外購買,原廠沒有附送喔!
不過BL的USB Type A公頭還是有優點,那就是可以搭配OTG線連接手機(Android、iOS都支援),原廠強調BL版擁有更強的驅動力,以iPhone 6來說,它的耳機輸出功率為27mW,但如果改接BL版則能夠提供285mW的輸出功率,是前者的10倍以上,同時BL版也比原版增加了4倍功率,即便遇上阻抗600歐姆的耳機都不成問題。而且還內建鋰聚合物充電電池,最高續航力可達10小時,不需要額外消耗手機電力,這下子真的可以考慮當個「綑綁族」。
另外在BL的背板中央有一個黑色小撥桿負責數位濾波切換,有Measure和Listen兩種檔位,預設是在Listen。左側還有1組3.5mm Line out輸出,可以連接至家用音響系統,等於讓BL版的使用更加靈活多變。
nano iDSD BL還是可以連接電腦,原廠隨附一條藍色USB供用家使用。當然,您還是可以沿用原本的USB發燒線,只要多加一個轉接端子就可以了。
原廠隨附的USB轉接端子。
原廠隨附的USB轉接端子。
堅持用好料
在內部用料方面,BL延續了iFi一貫個理念,即便是入門機種也要盡可能地用上高品質元件,原廠認為這樣才能確保聲音品質,譬如在聲音線路部分,使用的是薄膜電阻而非一般的金屬膜或碳膜電阻,因為原廠認為使用薄膜電阻的噪訊和失真會更低。另外在類比濾波線路用的是TDK C0G電容,DAC的參考電壓則是使用Panasonic ECPU電容,而前面提到的內建iEMatch則是採用MELF電阻。
獨家S-Balanced技術
另一項值得多加留意的是S-Balanced技術,從耳機連接端子來看,BL一樣是採用3.5mm的非平衡端子,不過內部線路設計卻有所不同。原廠解釋,一般常見的設計是左右聲道訊號分離,但是共地(Share ground),如此一來就會產生串音干擾的問題;另一種設計就是將接地分離(Separate grounds),可以解決串音干擾,但缺點就是一般非平衡端子的耳機無法使用,換句話說,要換端子或買新耳機才行。而iFi的S-Balanced技術是將內部的輸出線路採用平衡方式佈局,即便最後輸出端子為非平衡形式,還是能夠有效降低串音干擾,以及噪訊和失真的問題。
在高解析音樂解碼部分,BL不僅可以支援至PCM 384、DSD256以及DXD384/352.8等規格,這次還加入了MQA解碼能力,更獲得了Hi-Res Audio的認證通過。對於擁有大量高解析音樂收藏,或是習慣使用高解析音樂串流服務的用家來說,當然是一大利多。
低頻力度、聲道分離度皆有提升
規格大致介紹完畢,接下來是試聽的部分。記得嗎?前面我提到原本打算向廠商購買LE,但不瞞您說,後來試聽BL不到5分鐘的時間,我立刻就變心了!尤其是遇上HD650這類難搞的耳機,簡直是高下立判,不論是聲音的形體感、密度或低頻的重量感都有非常明顯的差距,而且音量旋鈕大約轉到12點鐘的方向,音量就已經非常足夠。沒騙您,試聽報告還沒寫完我已經付錢買單,沒辦法,聽說賣得很好,怕缺貨呀!還好Mega當初有先阻止我衝動購物。
譬如Marcus Miller的Free專輯,用HD650搭配BL聽到的低頻沉潛有力度,聲道分離度很好,樂器的定位感與音場表現清晰分明,相較之下LE的低頻就顯得有些虛浮了,不若BL來得扎實緊湊,Marcus Miller撥彈的貝斯線條感也不如BL這麼分明清晰。最重要的是,BL呈現出來的低頻是有控制力道的,聽來飽滿卻不失細節表現,光是這個部分的進步就足以讓我變心!
細節豐富、高頻有光澤
我想再多聽一些細節表現,改播放Blue Coast Collection精選輯中的Looking For A Home,我選的是DSD64高解析版本,曲子一開始,立刻就被吉他撥弦的光澤以及指尖揉弦的聲音細節給鉤住了耳朵。接著主唱與合音依次出現,中頻人聲並沒有被刻意誇大或變厚,形體感與定位感各自清楚分明,毫無模糊地帶,而且音樂背景漆黑乾淨,音像聽起來相對浮凸。
聲底這麼乾淨是因為HD650的關係嗎?相當程度上是的,改換Westone UM Pro 30就不如HD650那般漆黑,但基本上還是乾淨的。後來我試著停止音樂播放,然後把音量旋鈕轉到約1點~2點的位置,這時後就有明顯底噪出現了。那如果改用iEMatch插孔呢?底噪立刻消失於無形,即便把音量旋鈕轉到底,得在安靜的環境下屏氣凝神,才能察覺到極低的噪訊,但我相信不會有人把音量開到這麼大,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改用iEMatch的另一項變化是音量降低了,先前將UM Pro 30或插在Direct時,音量旋鈕大約調整到9點鐘方向就足夠,現在得增加至10~11點鐘的位置才夠。除了音量有變化之外,在聽感上,Direct聽起來比較直接、鮮活、開闊,似乎細節還要更豐富一些;相對的,iEMatch顯得內斂、柔和,彷彿經過打磨一般,細節依舊但是邊角的毛噪感不見了,聽起來更圓滑流暢。
以價格來說,從nano iDSD LE改換到nano iDSD BL,1100元的價差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但如果以聲音來論,只要兩種版本A/B比較一下,相信您也會和我一樣甘願多擠些預算直攻nano iDSD BL。而且我認為它的聲音表現,絕對有和萬元級機種一較高下的實力!如果您剛好也在尋覓一款方便隨身攜帶,可以接手機也能在家接電腦使用,又有足夠推力的USB DAC耳擴,最重要的是不想花太多預算,那麼nano iDSD BL絕對有資格成為您的首選!
器材規格
iFi nano iDSD BL
型式:隨身型USB DAC耳擴
耳機輸出功率:285mW x2
動態範圍:> 109dB(A) @ 3v (Direct)、> 107dB(A) @ 0.5V (iEMatch)
總諧波失真:< 0.005%
聲道分離度:> 79dB @ 600Ω Load (Direct)、> 79dB @ 15Ω Load (Direct)
輸入:USB 2.0 TypeA OTG(具備iPurifier技術)
輸出:3.5mm line out x1、3.5mm Direct x1、3.5mm iEMacth x1
數位濾波:Listen/Measure
支援高解析解碼:PCM 384、DSD256、DXD384/352.8、MQA
尺寸:96 x 64 x 25.5mm(LxWxH)
重量:139g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3 19:42
本帖最後由 xerxeshowie 於 2018-3-13 19:43 編輯
【無線Hi-End喇叭介紹】
有別於一般傳統的喇叭,無線Hi-End的系統可說是既保有音質又方便使用,省去了擺放前後級擴大機、甚至是訊源的空間(以及金錢),更不會有雜亂的線材在地上爬,對於習慣數位卻又注重聲音品質的族群來說,實在是既便利、又經濟實惠,還能保有空間上的簡約感。
Focus XD系列是目前Dynaudio最高階的無線喇叭,有落地的XD30、60與書架喇叭20可以選擇,對於Dynaudio的品質不必再多加說明,不華麗但真實而耐聽的聲音,即使在無線的系統上,依舊沒有任何妥協。Focus系列之下的是大家所熟悉的Xeo系列和眾人引頸期盼的Music系列,符合不同的客群,提供最樸實的好聲音。
今年Xeo和Music都會有新的消息,雖然是這麼說,但相信大家已經等到不耐煩了(聽說二月在阿姆斯特丹的ISE show還有一台Music1被偷走 )但小編已經等不下去了!要是Music再不上市,我!就!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4 09:00
{:6_126:} Runs out of the Box Network Audio Player
http://nanomesher.com/store/NanoSound-Player-p97971090
https://www.price.com.hk/product.php?p=293556&gp=16
The NanoSound Player is a Network Audio Player which can play any audio files including MP3, FLAC, WAV, AAC, FLAC, DSD and many more. It has an onboard Hi-Fi DAC (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designed for Audiophiles and supports a large number of music services including Youtube, Spotify and Web Radio.
The kit includes:
NanoSound Playe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Power Supply (UK, Europe,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lug included)
Quick Install Guide:
SPECIFICATION
General
Wi-Fi & Wired Ethernet Network
Play everything - MP3, FLAC, WAV, AAC, ALAC, DSD and many more
Spotify, Airplay, DLNA, Youtube & Web Radio
Play from Internal Storage, NAS and USB Flash
Control via Volumio App o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1.3" OLED display with multi-language support
Upgradable software
Hi-Fi DAC
Texas Instruments PCM5122 DAC. 192kHz Sampling Rate / 24bit Resolution
Texas Instruments TPS7A4700 Ultra Low Noise Voltage Regulator
Headphone Amp
Output Power: 24mW @20Ω, 22mw @32Ω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100db @20mW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 Noise (THD+N): 0.01% @25mW
Speaker Amp
Output Power: 5W @2Ω, 3W @4Ω
Efficiency: 90% @8Ω, 85% @4Ω, 80% @2Ω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90db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 Noise (THD+N): 0.15%
Recommended Speaker Power Rating: 15W – 30W
Guide
Quick setup Guide
Volumio Usage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4 18:45
{:6_126:} 讓達人聽了也心動
試聽Auralic Aries G2、Vega G2 (上)
講這許多作什麼?我是要告訴各位,Auralic真的很厲害,真的是聽了會想買的器材。林治宇是閱機無數的資深編輯,本身又是數位串流高手,遇到Auralic,他也要怦然心動。那我呢?跟您實說,歸還Auralic的器材後,我馬上跟藝聲的小蒲訂了一台Auralic...<全文>
話說去年年底, 藝聲音響在自家門市舉辦了Auralic G系列的發表會。該系列產品於2017年的慕尼黑音響展曝光,並於當年的台北音響展首度在台亮相。本地代理商藝聲音響年底前邀請Auralic的CEO王軒騫來台,舉辦產品發表會並與台灣的音響媒體見面。在聽了王軒騫的簡報之後,林治宇跑到我身邊跟我這麼說:「這Auralic聽了會想買。」
林治宇玩數位串流很多年了,在數位串流還不盛行的時代,他就開始搞CAT。這是什麼?貓?不是,這裡的CAT是指Computer as Transport,也就是用電腦當作數位轉盤播放音樂。到後來,他索性放棄其他所有的訊源,專心致志,單搞電腦訊源。他家的電腦,CPU上沒有散熱風扇,取而代之的是高聳的散熱塔;電腦的電源供應器另置於一個獨立機箱,這樣才能隔離雜訊和震動。為了搞好電腦訊源,他研究怎麼簡化系統,關閉掉所有與音樂無關的功能;他研究各種播放軟體,一個一個購買,親自試用;他不時還會更換新的電腦組件,好提升電腦的播放品質,作為同事的我就幫他收過幾次快遞,都是電腦零組件。說起數位串流,U-Audio的眾編輯沒一個比他厲害。
他的道行有多深呢?過去幾次,只要U-Audio接到串流播放器材的評論,即或是別的編輯負責評論,治宇也會把機器帶回去聽幾天,與自家CAT比試一番。就因這樣,他才能讓自己的電腦訊源不斷精益求精更上層樓。不過,我也願意告訴您,就我所知,能打敗「治宇牌CAT」的串流器材,非常非常少。我也問他怎麼不找一台夠水準的串流播放機來用,他總是說,「在能負擔得起的價位裡,還沒有器材比我的電腦厲害的。」這次,還沒聽到聲音,只不過聽了王軒騫的簡報,他就不禁跟我吐露心中的羨慕。
這是Auralic的旗艦數位串流轉盤Aries G2,外觀設計極簡卻高雅,機殼上方蝕刻著自家商標。所有資訊都顯示在前面板中央的OLED螢幕,操作起來相當直覺,目錄架構很邏輯。
Aries G2可以有線連接,也可無線串流,不僅支援Wifi ,也支援藍牙。使用時,兩側的天線要裝上。數位輸出端子一應俱全:AES/EBU、Coaxial、Toslink、USB以及他們自家開發的Lightning Link(HDMI)。如果搭配Auralic Vega G2使用,請優先以L-Link連接,如果搭配其他的DAC,建議優先使用USB,這樣可以支援的較高的檔案取樣率。
我知道這是真的。因為在此之後,他三不五時便來跟我談Auralic的器材,談他看到網路怎麼說啦,或者他看到哪一台器材覺得很有意思啦。雖然是主編,他也不好搶我寫的評論,為了解饞,治宇特別開了一個數位串流的專題,還納入了Auralic的低價位串流播放器Altair,他親自試用試聽。聽過之後,他很興奮地跟我說:「這Auralic真的很厲害,聲音沒話講。」治宇為文向來謹慎,甚少在他的文章裡讀到激動的情緒或斬釘截鐵的評語。評論Altair時也不過在第一段留下了一句「極具競爭力,絕對有向上挑戰的實力」的文字,但我知道,可能也只有我知道,他究有多喜歡Auralic Altair的聲音。
講這許多作什麼?我是要告訴各位,Auralic真的很厲害,真的是聽了會想買的器材。林治宇是閱機無數的資深編輯,本身又是數位串流高手,遇到Auralic,他也要怦然心動。那我呢?跟您實說,歸還Auralic的器材後,我馬上跟藝聲的小蒲訂了一台Auralic的機器。那台尚未引進,我當然聽都沒聽過,然而,基於使用經驗,我對Auralic的本事深具信心。而且,我甚至覺得自己已經不能過沒有Auralic的日子了,因此立刻下訂。至於我買的是什麼,以後您會知道的。
這是Vega G2 DAC,有兩組耳機輸出,右邊一個圓形旋鈕,操作起來有類似級進式音控那樣一段一段的,他們採用R2R的純類比音控線路。因為Vega G2的核心是一個Tesla通用運算平台,因此開機時需要耗費一點時間,大約十幾秒就可完成開機。
Vega G2有完整的數位輸入,包括RJ45的端子工數位串流播放,另有一組RCA類比輸入可連接其他訊源,令之充當前級使用。類比輸出則有平衡與單端兩路。L-Link端子有兩組,一個是供連接其他Auralic G系列器材,一個是專門為即將推出的主時鐘Leo GX準備。
創辦人王軒騫是電機、錄音、音樂三方面專才
回頭講Auralic G系列。王軒騫在發表會上,完全不避諱這是個中國品牌,而且他還標榜Auralic就是中國品牌、中國製造,展現出十足的自信。他應該有信心的。因為Auralic確實不簡單,甚至,它很驚人。
王軒騫大學的時候念的是電機工程,畢業後進入中國傳媒大學修習錄音藝術並拿到碩士學位。王軒騫從小學鋼琴,直到現在他還在彈。至於他幼年時的鋼琴老師,您道是哪位?答案是周廣仁,這位中國現代音樂史上重要的鋼琴家也是教育家,她曾開創音樂學校,也籌辦音樂比賽,作育音樂英才無數。如果這樣算看,王軒騫也要算上一個,他倒是周廣仁眾多徒子徒孫裡,唯一一個創辦國際知名音響品牌的CEO。電機學位、錄音藝術學位、古典音樂專才,這三個身份集合在一起,融匯出王軒騫這個人。
他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跑去德國旅行,參加柏林森林音樂節。途中遇見了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王源,此人任職於一家度量衡製造商,負責管理一間工廠。兩人都愛音樂,也喜歡音響,談到抱負,一拍即合。回來之後,他們合作創辦了Auralic,在中國註冊名稱為「聲韻音響」,時為2009年。
我不一一細數之後的產品歷史,各位可參讀林治宇撰寫的「無線串流領航者—Auralic Vega G2發表會」。2014年他們推出了串流轉盤Aries,其造型前衛亮眼、聲音卓越出眾,僅要價1,600元美金,獲得各國音響媒體一致好評。同期推出的數位類比轉換器Vega,售價2,800美金,卻擁有飛秒級時鐘、自家開發的運算核心晶片,同樣擄獲眾家評論員的心。不過,這些,台灣的朋友都沒趕上,因為Auralic首度在台取得代理,是2017年的事。
這是2014年推出的第一代Aries,外型特殊,做工細緻,為了隱藏天線,上下的蓋板使用了塑膠材質,但是具有A級仿真程度的金屬質感。(Auralic提供)
待後續機種問世,Auralic G系列將會是最超值的四件式訊源
還好藝聲音響代理了Auralic,才讓更多台灣的音響迷和愛樂者能夠體會到它的威力。而且,台灣第一次接觸的,就是Auralic的傾力之作—Aries G2串流轉盤和Vega G2 DAC。不過,這兩台僅是全新旗艦G系列的首波產品,完整的G系列還有待另外兩台機器的加入,一個是時脈產生器Leo GX,另一個是升頻器Sirius G2。用家當然可以單獨使用Aries G2或Vega G2,但是若能買齊整套G系列產品,將會是市面上轉盤、解碼器、升頻器、主時鐘分體四件以上的Hi End訊源組合中最便宜的一套。
便宜,是跟dCS、Esoteric和MSB相比。Aries G2和Vega G2並非真正入門級的產品,但是,性價比卻很高,他們應用了Auralic最新也最完整的技術,對Auralic的工程師而言,它們是不妥協的作品。怎麼個不妥協法?先從外觀講起。第一代的Aries造型特出,上下兩片波浪狀的蓋板,讓整台機器像是一個海蚌一樣。那兩片蓋板看起來像是鋁合金製成,其實是塑膠板,因為Auralic不想讓Aries上插著天線,因此非用塑膠板不可,這樣訊號才能穿透,讓隱形天線奏效。王軒騫說,單是要做這個外殼,就費了好一番功夫。這次新的G系列,一樣難搞。
Auralic在今年就會出齊G系列四件器材,包括Aries G2串流轉盤、Vega G2 DAC、Sirius G2升頻處理器、Leo GX主時鐘。(Auralic提供)
極簡設計的機箱,製作卻十分費工
G系列的四款器材,外觀設計幾乎一樣,整體設計貫徹了極簡的工藝美學。Auralic對金屬加工的要求很高,即便在金屬加工技術一流的中國,工廠也不是說做就做得好。起初,機箱的良率甚至僅有15%,後來才漸漸提升到75%,單是機箱製作,成本就高的驚人。全機以三塊金屬板材構成,上蓋是一個立體的ㄇ字型機殼,用整塊總重21公斤的鋁合金以CNC切削成型,五面一體成形,再加上底板和端子座固定板,三塊構成整個機箱,機箱結構的機械穩定性非常高。
而且,仔細觀察位於前面板的按鍵,這些圓形按鍵上刻有電源、前進、後退、播放等代表符號。因為G系列器材的前面板是有弧度的,並非平面,其上的按鍵則要與面板的弧面切齊,也就是說,按鍵的表面也有配合前面板的弧面。按鍵與面板間的縫隙非常小,小到幾乎看不出接縫。我第一次看到器材時,還以為按鍵是觸控的,沒想到是實體按鍵,其金屬加工水準之高,讓人驚艷不已。這樣的加工品質,即便在最頂級的Hi End器材中也尚未見到,廠商多半以立體按鍵為之,如此設計也很合理,但沒想到,Auralic做了一件沒人做過的事。
機箱主體是整塊鋁CNC挖出,由於Auralic對於做工要求很高,連切割和塗裝,工廠直到最近才將良率拉到75%。(Auralic提供)
就連按鍵也不放過,Auralic要求Aries G2上的按鍵必須有與面板相同的弧面,按鍵完全與面板切齊,而且僅留下極小的縫隙。(Auralic提供)
獨創Lightning Link可雙向溝通,兼顧訊號傳送和控制
第二個在新產品上的創舉,則是使用了Lightning Link的數位傳輸介面。別看到Lightning Link就以為是蘋果的介面,這其實是以HDMI為介面的傳輸方式,可以進行18Gbps的雙向傳輸。他們透過Lightning Link介面,可讓DAC Vega G2作為主時鐘(master clock),前端的輸入訊源也將以Vega G2 DAC為時鐘。一面,Lightning Link跟其他的數位傳輸介面一樣,可以傳數位訊號,另一面也同時給予時間資訊,並且,是以後端的Vega G2 DAC為時鐘。這個概念就跟外接主時鐘一樣,讓數位器材從轉盤到DAC都使用同樣的標準時鐘,就解決了時基誤差的問題,此一作法在Hi End音響界裡非常罕見,我沒有印象看到其他家這樣設計,如果有,Auralic也是鳳毛麟角之其一。如果日後購買了Leo GX主時鐘,當然主時鐘的性能可以再升級。連接方法是把Leo GX連上(且是僅僅連上)Vega G2,其他諸如Aries G2和Sirius G2則都繼續以Lightning Link連接Vega G2。Auralic讓全系統只有一個主時鐘,大家都要聽它的,這是Auralic實現jitter-free的方法。此外,用家還可以透過Lightning Link進行雙向控制,只要以此連接不同的Auralic器材,就能同時連動控制所有的器材。這個部分,容後再述。
L-Link可以雙向溝通,身兼訊號傳遞以及控制連結的功能。藉此,Auralic讓系統僅有一個參考時鐘,所有器材都聽它的,以達成jitter free的目的。(Auralic提供)
內存機制,徹底消除時基誤差
不過,單單Lightning Link介面,還不是Auralic在數位傳輸上的全部故事。Auralic還有三個相關的技術,讓數位傳輸更為優異。其一是透過內存機制,讓數位訊號串流到Vega G2 DAC時先進入內存,此時,Vega G2 DAC好像一個數位錄音工作站一樣,數位訊號會儲存成檔案的格式,然後根據這個檔案的取樣率,DAC內建的時鐘,會給一個準確的工作頻率,然後進行播放。這個設計,同樣可以免除數位傳輸的jitter的問題。要不然,一般的數位轉盤送入DAC訊號後,數位接收端接收到訊號就送出去進行數類轉換,如果給的訊號有誤差,送出去的訊號也就出錯了。透過這個內存機制,jitter的誤差和錯誤就被消除了。
從這張示意圖可以看出Auralic達到Jitter Free的作法,就是統一由一台機器做參考時鐘,所有的器材和訊源都以其為主時鐘。在沒有外接時鐘下,Vega G2內建的雙飛秒時鐘就是系統的時鐘,外接了Leo GX之後,就改以Leo GX為主時鐘。(Auralic提供)
44.1K/ 48K雙72飛秒時鐘
那這個時鐘有多好呢?Vega G2配備了2組72飛秒的時鐘,一組提供44.1KHz及其倍頻參考,一組供48KHz及其倍頻參考。這樣,不管前端給的取樣頻率是多少,都有相對應的時鐘可以應付,不再需要頻率轉換。而且,使用72飛秒等級時鐘的音響器材,市面上也屈指可數,Auralic不止Vega G2是這樣,Aries G2是這樣,就連次一級的Polaris串流擴大機與Altair串流播放機,也都是雙飛秒時鐘。這是Auralic數位傳輸高明之第二點。
特殊電氣隔離技術讓噪訊進不來
其三則運用了特殊的電氣隔離技術。現在的數位技術很成熟,不管哪一家的DAC晶片都有很好的性能,動態範圍都很寬廣,140dB都不是問題。但是,能夠發揮多少原本DAC的實力,要看廠商對於降低噪訊投注了多少努力。如果DAC的noise floor壓不下來,外界的數位噪訊一進來,再好的電氣規格都是理論,根本沒有意義。因此,Auralic一方面做別人也會做的事,就是使用超低噪訊的線性電源,而且使用了雙電源設計,一個給處理器使用,一個則提供類比和數位音頻線路。另方面,他們更使用了物理隔離的作法,在線路上直接進行電氣隔離,特別是針對Aries G2和Vega G2內部處理器。在Vega G2上尤其有好處,因為一般的USB線傳輸最大的問題,便是會把前端電腦裡處理器和交換式電源的雜訊傳到DAC,同樣的情形,也在AES/EBU等數位傳輸上會發生。電氣隔離可以把這些雜訊擋下來。他們研究了多年,找到了一家澳洲公司所做的isolator,他們的產品可以支援到USB 2.0可傳輸的規格,然後再經Auralic的工程師加以改進,效果更好。在第一代的Aries上還沒有這個,他們當時就知道這個問題,只是沒有找到適合的元件,因此僅在USB的電源做了改進,增進了聲音表現。現在G系列上有了完整的電氣隔離,包括USB及其他的數位傳輸路徑上都做了隔離,讓數位傳輸更乾淨更衛生,聲音進步更不在話下。
為了有效提升動態,就得降低噪訊。Auralic有兩步,一個是採用雙線性電源,將音頻線路與處理器線路分開供電,另一個則是運用電氣隔離技術,讓各自還存留的雜訊不會造成干擾。
可以不斷升級進化的Tesla通用運算平台核心
前面說到Vega G2 DAC有內存機制,會讓訊號進來之後先進入內存,然後再行播放。而且,Vega G2 DAC本身也有串流功能,只要連上網路線就可以用了,那麼,勢必Vega G2裡面得有一個核心處理器。是的,Auralic在Vega G2裡面運用了Tesla通用運算平台,它把一個數位音訊的「先錄再播」的工作,透過軟體寫在IC晶片裡。不過,這個平台的功用不只這樣。整個Vega G2的解碼核心,是藉由這個Tesla運算平台再加上後端的一顆數位類比轉換晶片完成。這顆晶片是Auralic向ESS訂製的解碼晶片,為什麼這麼麻煩?ESS的DAC晶片品質不俗,很多Hi End音響廠商都是採用他們的產品。只是Auralic認為ESS原廠晶片裡的數位類比轉換的部分,設計得很好,但晶片包括音量控制、數位濾波等其他功能,Auralic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因此,他們向ESS訂製了一批僅有數位類比轉換的晶片,其他功能則由Auralic的工程師撰寫在Tesla平台裡。透過這個Tesla平台,Auralic讓器材可以不斷進化升級,只要經過軟體更新,器材性能就能再有突破,甚至增加新的功能都可以,這是FPGA晶片做不到的。Auralic讓GPU的通用計算應用延伸到Hi End音響領域,而且讓音響賦予了成長的生命。
類比模組造就好聲音—R2R音控與專利Orfeo A類放大
Auralic不僅在數位領域了得,在類比領域也不遑多讓。若打開Vega G2,會看到主電路板上有四個方形模組,因為蓋了金屬蓋,相當顯眼。這四個模組有兩個是他們自己開發的R2R音量控制,過去在第一代Vega裡,音量控制直接使用解碼晶片裡內建的數位音控,當音量衰減越多時,動態範圍也會跟著減少。在Vega G2裡,他們改採R2R的純類比音控。另外兩個模組則是他們設計的Orfeo A類放大模組,能夠確保低失真、高音質的表現。Vega G2雖然是一部DAC,但背後還有一組RCA的高電平類比輸入,加上他們的R2R音控以及Orfeo類比放大模組,讓Vega G2得以取代傳統前級,只要接上後級或主動式喇叭就可以使用了。
Auralic運用了模組化組件,上圖是Vega G2內部在類比線路上的四個模組,兩個是R2R音量控制模組,兩個是超低噪訊A類放大模組。(Auralic提供)
這是他們的R2R音量控制模組。(Auralic提供)
講究配重和獨規腳墊
除了電路設計的精良外,G系列的器材腳墊也經過特殊設計。一般的音響器材,因為內部的電氣佈局不同,往往重量不平均,例如在變壓器的位置特別沈重。Auralic的工程師認為這樣重量不均勻的問題,會影響機器本身的避震效果。因此他們每部機器在線路設計完畢後都會經過重新配重,使機器的重心保持在略近中央的位置。以這樣的基礎再來談避震,才能達到最佳效果。G系列的機器底部採用四個避震腳墊,每個腳墊共有五個零件,當中有一個避震彈簧,彈簧的強度根據機器的重量而不同。當中有一圈不銹鋼墊片,可以吸收低頻震動,最底部還有一個軟質的墊片,用以吸收高頻震動。此外,他們還考慮到用家會接上發燒線,這些音響發燒線自然垂下都有重量,因此,他們把機器的重心設計在中央偏前的位置,這樣就能在使用時達到最均衡的狀態。均衡配重、特殊腳墊,您還能說Auralic不用心嗎?這可完全是Hi End的思考啊!單是配重設計我就從沒聽過哪家公司做過。
自家開發的腳墊,內部有彈簧避震,而且各台機器因重量不同,所使用的彈簧強度也不一樣。Auralic甚至會替器材重新配重,盡可能讓重心置於器材中央。(Auralic提供)
我沒有像一般的評論文,一樣器材講完再講一樣器材,而是把Auralic Aries G2和Vega G2的技術精華綜合在一起介紹,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許多相近甚至相同之處。Auralic的設計理念貫通了他們各個作品,展現出系列產品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至於那些從裡到外、由前而後的細部介紹,我就不表了。這樣顯得累贅而繁瑣。各位只要認識上述幾個重點即可,因為那些都是他們與其他Hi End品牌不同之處。
音響器材最重要的是要好聽,對於這種數位串流器材,還有一個要件,就是要好用。如果這兩點都具備了,那就可以稱得上是值得推薦得好器材。Auralic Aries G2數位串流轉盤以及Vega G2 DAC,在這兩方面,都深獲我心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5 06:49
Free Mag{:6_126:}
http://hifipig.com/hifi-pig-free-e-magazine-download-now/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5 07:59
Qutest{:6_126:}
https://www.whathifi.com/chord/qutest/revi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eQVlbjBME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5 08:29
{:6_126:}
Cyrus ONElinear
【屬於您的第一套發燒級音響】
https://goo.gl/pejeEW
甚麼是好的入門音響? 選最好的不如選最合適的!
好的入門音響應該是用得開心的音響,不是折磨身心,讓玩家折騰的音響! 入門音響應該是很容易出好聲音的音響,玩家付錢購買音響就是為了提高生活享受,並不是讓音響成為增加自己煩惱的東西,入門音響最好是擁有高分析力,強烈的低頻能量感和豐富音場層次感,能夠讓玩家容易從普通電器產品的區別出來。
認識您的第一套發燒級音響:https://goo.gl/672Huc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5 08:46
OPPO BOA UE series@PCM issue#1283{:6_126:}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3-15 08:52
{:6_126:} Sonica DAC BOA UE
OPPO Sonica DAC是一款監聽级串流前級解碼器,搭載ESS9038解碼、LM4562運放。可直接播放FLAC、WAV以及DSD格式音樂檔案,APP操作支持在線音樂及手機串流,集功能強大、解碼力强及性價比高等優點於一身。雖然原機的聲音已達監聽級水準,但要滿足發燒友的嚴格要求,還是有改善空間,我們歷經數月對這部機做了全面的升級改造,在供電系统、音頻解碼及音頻輸出三方面作了重大的優化升級,音質得以全面提升。完美的性能+完美的音質=全新的 Sonica DAC BOA UE版本。
改裝第一步:電源升級
主濾波電容由荷蘭飛利浦BC系列電容取代國產電容,二級濾波選用日本原裝Rubycon RX系列取代原機Acon電容,日本Toshiba整流橋取代原機國產整流橋。
改裝第二步:音頻解碼升級
選用日本原裝Rubycon RX系列電容矩陣替換原機Elna For Audio系列電容,改裝後的電容矩陣容量,高達原機容量值的2倍,給ESS9038解碼芯片儲備充足的動力來源。
改裝第三步:音頻輸出升級
選用AD8620運放芯片替換原機的LM4562,這顆運放芯片除了高保真之外,更具有良好的通透度。監於原機選用的Elna電容,聲音的密度感和厚實度表現欠佳,我們選用荷蘭飛利浦銀子彈電容,替換原機Elna電容,可以全面提升音質的厚度與密度,讓音質更細膩更耐聽。
透過以下對比圖,可對 Sonica DAC BOA UE 升級前後佈局不同之處有初步了解。
http://www.avbuzz.com/audio-video/201803/sonica-dac-boa-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