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9-4-21 10:15

黑膠碟套除了賣廣告, 也有做「教育」工作的。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7 08:27

c_cRHw8PAPA

我總是覺50-60年代是一個在社會不同問題下, 娛樂事業是更五光十色的時代.
比如當時有冷戰, 經濟不穩, 黑人平權的等事, 娛樂事業於是變成了社會大眾的一個通風口, 於是也在建基於比較歡樂的層面上, 總是好似鍍金了的一樣.
不太明白在70年代的越戰之後, 歌曲也加入了不少社會時事, 有點太政冶化?
後來走上個人代的路向之後, 就少了 以前百花齊放的豐盛感 : 好比你若喜歡A 就終堅地跟A,不會找 B, C 等的去聽.於是就有時連唱技, 曲, 詞等不住的地方也少了評論

當年有不少非裔女子組合如The Shirelles , The Marvelettes 等等在彼此發光發熱, 也於是錄過不少好歌.
今天幸好有些電影找出來播一下, 令新一代人知道.

425GpjTSlS4


twinggy 發表於 2019-4-27 10:39

本帖最後由 twinggy 於 2019-4-27 10:54 編輯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19 08:25
好似有貼過? 算了罷, 因為Previn 真的是一位才子.

早年佢有做電影配樂, 但轉左古典方面發展後就話之前嘅作品不值一提,令我對佢印象大打折扣。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7 13:37

twinggy 發表於 2019-4-27 10:39
早年佢有做電影配樂, 但轉左古典方面發展後就話之前嘅作品不值一提,令我對佢印象大打折扣。 ...

早年的Previn是被當成了才子去做不同事, 自彈鋼琴出此RCA專輯,在MGM 幫電影Gigi指揮音樂 等, 都是比較重娛樂圈的成份, 商品味很重, 也...說白的話Gigi 電影的配樂是不是Previn 指揮也不如誰是主演般重要
轉型成了古典樂團指揮後才是正式的讓他發揮自己所長, 自己的看法, 自己的話事權.
所以他對自己的評論是可以理解.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7 14:06



口琴的唱片, 不知今日有多少人喜歡?
話說低音口琴的聲音也潛得很低, 聽唱片時可以比美低音大提琴

人老了都是甘搞笑
wHBtoTdc7nE

wfhblhS4Cbk

(低音的位置似乎很難由電腦喇叭中還原 , 最好用耳機)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8 11:15

y到了在號耿地的朋友家作客, 聽他的Telefunken 老收音機.
剛巧手機沒電, 隨便插一個插頭 , 原本的FM95.2 玩玩星期天, **立即**滋滋聲, 消失,
把那個充電火牛拔走即時還原. {:6_121:}
真神奇.

無意地發現了3件事
1. 以前的收音機在接收上果係60年如一日, 夠靈敏
2. 以前收音機是沒有防電內的noise
3. 呢個年代的noise由電子火牛跑過來, 真是夠嚇人.

twinggy 發表於 2019-4-28 20:12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7 13:37
早年的Previn是被當成了才子去做不同事, 自彈鋼琴出此RCA專輯,在MGM 幫電影Gigi指揮音樂 等, 都是比較 ...

我唔係指音樂監督,係指負責配樂。唔通人家John Williams, Leonard Brenstein, Philip Glass etc 會講呢番說話? 似乎佢心中只有嚴肅音樂先有價值....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8 22:02

twinggy 發表於 2019-4-28 20:12
我唔係指音樂監督,係指負責配樂。唔通人家John Williams, Leonard Brenstein, Philip Glass etc 會講呢 ...

你圖片中的電影有些我都有看過, 比如是1962年的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只是我的看法是, 明白了那個電影業的時代, Previn的過去, 就可以大概了理解為什麼他會說出那種說話.
Previn本身是才子, 他自己知道自已有能力. 我看他是志不在電影之中 (多次提名中有4次得獎) , 而是當時流行的jazz和屬於上流社會藝術的古典曲目
這是他的自信, 也因此成就他的一種特色.

他在70年代時在EMI的錄音是可以和同時的Muti 看齊, 兩人的成品不相上下,是一時佳話.

twinggy 發表於 2019-4-29 10:08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8 22:02
你圖片中的電影有些我都有看過, 比如是1962年的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只是我的看法是, 明 ...

當代類似背景嘅人其實唔少例如奥國音樂天才兒童Erich Korngold, 俄國嘅 Igor Starvinsky, Dimitri Tiomkin, 德國嘅Max Steiner, Franz Waxman, 東歐嘅 Miklos Rosza, 英國嘅 William Walton , Benjamin Britten, 美國嘅 Bernard Herman ,Leonard Bernstein等等都係古典、電影都有做,分别只係各人比重唔同但照我所知冇人講過今是而昨非呢類說話。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9 10:39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9-4-29 10:45 編輯

twinggy 發表於 2019-4-29 10:08
當代類似背景嘅人其實唔少例如奥國音樂天才兒童Erich Korngold, 俄國嘅 Igor Starvinsky, Dimitri Tiomki ...

Previn 比我的年紀略大, 也是因此我是看著他的冒起, 成名, 轉型, 退隠經過, 說不定我是有點點偏心.
我就不太在意Previn 的感想.反而因為他敢出那種話, 倒是令我覺更有他的風格, 猶如他可以自嘲"Mr. Preview".

當年的"Andrew Preview"
R7GeKLE0x3s

後續

xRjh8d_gt4Q

{:6_158:}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當年 (40-50年代) 的MGM是一家怎樣運作的電影公司, 還有當時的生活文化.
Previn在MGM那裡待過很長的時間,如果你看明白了那時的生活/工作氣氛, 就或者能理解到為什麼他會說出那種說話.
那種說語, 我想也不是其他人容易有同感的.


頁: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年代, 我的黑膠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