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9 22:17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9-5-5 10:02 編輯
日本的天皇將在今日last day, 也就是說平成年代的終結
我看過昭和步入平成, 沒想過可以再看到平成步入令和 , 真是令人興奮和期待.
日本的年號是以一任天皇為始為終 (除了戰前歷史中有些天皇改了很多次) , 今上天皇變成了上皇.
不過無論如何, 換天皇的事很鮮見 (除了我老奶說她看過了明冶換大正(短命)再換昭和) , 猶如英國皇室換君主一樣,
可以看的話一定要收看直播 .
https://twitter.com/kantei/status/1121765895011889152?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121765895011889152&ref_url=https%3A%2F%2Fwww.huffingtonpost.jp%2Fentry%2Fstory_jp_5cc3b763e4b08e4e3482381f
話說,
30/4 當地時間1700開始退位禮,
即香港時間1600.... 怎麼好像有一種學生放學時間的感覺?{:6_141:}
kl122002
發表於 2019-4-29 22:34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9-5-5 10:03 編輯
現在有youtube真好, 可以看看當年明仁即位的過程:
wZJYeuF7CuY
比起英國, 是沒有太多豪華的馬車巡遊. 反而是保留了傳統中皇神聖感.
kl122002
發表於 2019-5-4 22:01
今年五四運動百年紀念. 可能大家只道什麼是64, 卻沒太多人知什麼是五四
家裡的老奶是當年的學生之一, 在1919年代走上街. 好笑的說, 她回想起來也沒什麼好怕, 反而覺不走上去就不時髦
今天晚上的RTHK4 就了不少中國在20年代時的作曲時代, 有對中樂近代歷史感興趣的, 又或者想一聽如時僅存的鈹音, 此節目重溫值得一聽 {:6_193:}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4/programme/Liveon4
old8woman
發表於 2019-5-4 22:08
五四運動是當年中學中國歷史考試必出的題目{:6_142:}
kl122002
發表於 2019-5-5 10:11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9-5-5 10:13 編輯
Hooray for Hollywood 是來自老電影 Hollywood Hotel, 1937年
說是如此, 如今沒太多人看過此電影. 我也是在以前找到VHS去看一次.
不過其主題曲流行了很久, 成為了一種調子
QkPkHv8KnBs
以前很多曲目就是這樣由抽出, 成造了50-60年代一些歌星的曲目, 樂隊的演出
DYCfuJUHYLg
m9N8aHgCrQs
甚至英國的BBC Proms都有演出過
_PqyzQnOnvw
glsxT9TTiJc
我是很喜歡這支小曲, 它的高興, 華麗地展示了Hollywood 作為世界電影主要生產地的一切.
為什麼現代人老是造不出超過去的作品?{:6_194:}
HD_2
發表於 2019-5-8 21:37
https://post76.hk/news/2019/05/cambridge-audio-alva-tt-vinyl-review/
点睇
kl122002
發表於 2019-5-9 14:28
HD_2 發表於 2019-5-8 21:37
https://post76.hk/news/2019/05/cambridge-audio-alva-tt-vinyl-review/
很久很久以前的人們已在想, 器材之間可不可以無線?
而今天有wifi, 藍牙, 雖音質未至完美, 但也算是完了過去的人們一個想法.
話說支唱臂有少少似Rega?
old8woman
發表於 2019-5-9 16:38
本帖最後由 old8woman 於 2019-5-9 16:39 編輯
不知道為甚麼?我對這種21世紀的新黑膠唱盤完全冇興趣
唱盤我只喜歡用傳統人手落唱臂,落針起針,只有唱頭輸出的,沒有任何附加的東西(包住phono amp){:6_142:}
kl122002
發表於 2019-5-19 10:46
星期天, 豆丁在早上播起了這音樂,
https://youtu.be/_f4DHT_OuXk
沒什麼比這樣懶懶的空閒感更妙了.
kl122002
發表於 2019-5-21 19:54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9-5-21 20:03 編輯
一直都很想說的以前的office是怎樣的, 可恨當年沒拍過一張照...
今天就有人在FB post了一張近似的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theoldhongkong/photos/a.648910551801562/3253614914664433/?type=3&permPage=1
https://scontent.fhkg4-2.fna.fbcdn.net/v/t1.0-9/60836703_3253614924664432_891451785481289728_o.jpg?_nc_cat=111&_nc_ht=scontent.fhkg4-2.fna&oh=2a066e58947f84ae4f51f0cf8343b08a&oe=5D98AAC9
當年冷氣不流行, 反而人人有一把GEC 的小風扇 (唔識搖頭), 隔一個人一台打字機,有些是有金屬的打字機枱,
圖中的是以前的計算機,好似古董收銀機一樣 , 要插電, 內有馬達運作.
以前的木桌是甘上下大, 直至我由後生做到坐老世旁才有左右雙櫃, 黑面的木桌.
我印象中木桌是在70年代後才被取代成鋼桌 , 日本出的.
個人還是很喜歡木的. 木桌有種安全感吧? 直至80年代初才因為放不下電腦才要求取代.
好似是在80年代, 90年代才有間隔? {:6_141:}我就不太喜歡那個東西.
以前和不少同事共事, 是很熱鬧的. 連一直以為只會罵人老世都出來八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