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查看: 4475|回覆: 19

[用家報告分享] 發燒兩年個人心得分享(HIFI主觀分析)

[複製鏈接]

3

主題

14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58
發表於 2025-10-30 0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至去年發燒一年個人心得分享(注意,純粹主觀分析)之後,一直無停步追求理想既聲音,過程中有啲想法已經同頭一年玩音響有啲改變,今日我覺得都差唔多有自己一套想法,所以想同大家分享一下。呢兩年器材貨如輪轉,尤其係線材每個星期行街上網都會入一兩條,淨線己經買過百幾條,發燒都幾嚴重。出個post都算對俾我遺棄既器材有個交代(好唔環保),如果可以幫到其他師兄避開啲伏野就更加好。

我認為一套系統中有六樣野係最主要既,執住黎玩就ok了,依次係喇叭--》擴音機--》解碼/cd機--》電源線 --》訊號線 --》喇叭線,頭三個都應該頗符合普編意見,反而線材中我認為最近前端就越重要亦最需要中性,尤其係電源線既粗幼係最有明顯分別。然而我認為最值得花錢投資反而依次係喇叭--》擴音機--》解碼/cd機 / 喇叭線 --》訊號線 --》電源線,據我經驗平線打贏貴線情況周時有,線材其實要中性,好平既線都可以做到好聽又保真(下面會詳細講)。每一個器材我都有一個safety net(安全網)意指經我肯定配佢就無死,每當我玩唔掂新產品,我會退番之前我既safety net,隨時間會不斷取代舊有既safety net。

以下評價只係一般人如我有限財力既玩法,要看天價產品請參考其他師兄post

現時我套組合
翔聲PCM 1794A 解碼(配Volex 3x0.75平方 電源線)
Wireworld Stream 8 RCA
Yamaha AS1200 擴音機 (Sommer Aqua Marine 3x2.5平方 電源線)
Wireworld Luna 10 喇叭線(bi wire 中低頻)
Nordost Purple Flare 喇叭線(bi wire 高頻)
ATC 11


喇叭
對比過市面主流既喇叭,只有兩個牌子最吸引到我,ATC 及 JBL。我現時大部分時間都係聽ATC11,三頻非常中性屬參考級聲音,同Yamaha AS1200 非常夾配亦無想像中咁難推(新版黎講)及英式喇叭個種偏強調人聲。以聽簡單樂器或流行曲黎講,ATC俾我感覺都好正路而易入耳,夾擴音機既功率多多益善但仍算平有平玩類。原本聽開Usher S520 (中性參考聲音),但入手ATC後很快取代了S520成為主力,主要是ATC既高音同中音都比s520細膩。而另一個心水JBL, 是令我進入二聲道既原因,就算聽過了很多牌子的喇叭,到現時為止JBL亦是無可取代,而且暫時我聽過最好聽既音響組合,係東京澀谷Record Tower 既JBL。 佢地用麥景圖加Canare 4S8推個個號角喇叭JBL 4429, 完全將JBL個種輕盈流暢推哂出黎。我對比過ATC 同舊喇叭JBL L20T, 同一首歌會有截然不同既感覺。ATC 屬嚴謹細緻吸引人集中耳仔細膩音樂,JBL 屬大眾同樂型具備輕盈大氣使人舒服享受音樂。所以ATC既書架喇叭同JBL號角喇叭為我理想類型。喇叭單元我會建議單元至少有6.5吋,人聲會鬆容自然一點


至於入門喇叭,我推薦
1. Usher S520 , 配撘有啲難度但唔多(眼看很多台灣商店都用),但勝在中性可玩高,對我黎講屬監聽喇叭類,認為是有志HifiI之路首選
2. Dali Oberon 1, 我覺得非常易搭又容易好聲,雖然聽歌唔錯但睇電視電影時啲人聲少少唔夠精細
3 舊JBL, 二手好平同音樂味足易搭

Safety net
主力:        Oberon1 --> Q Acoustic 3020i --> S520 --> ATC11(現役)
另類:        JBL L20 T(現役)


擴音
擴音機是成套系統容錯率最低,主要因為二手難放而且又重又佔位置一般屋企唔會同時放幾部做替換,所以我一定會㨂最中性及盡量大火數既擴音至少可配到大部分喇叭唔洗經常換,較聲工作就留俾喇叭及解碼負責。這想法下,我揾到Yamaha AS1200 。佢推ATC感覺剛剛合格推到,但大動態仍有少少改善空間。另外我亦有Yamaha AS301, 主要用來配Spendor Classic睇電影,人聲都頗立體. 兩部係阿二買既時候,我特登攞佢地同其他大路更貴價既擴音比較,AS1200明顯三頻靠前,可能人聲有少少突出而AS301明顯偏後。至從我入咗Y記,都惗唔到有咩牌子特別想轉,可能覺得擴音機最好少啲整色整水,Y記啲喇叭係比較實際,唔好處係有既,AS1200都係有啲日系既冷硬,配歐美線可平衡一下。如果第時會玩ATC座地我會考慮Y記既前後級。


Safety net
主力:        Onkyo A9010 -->Yamaha AS301 --> Yamaha AS1200(現役)

至於入門擴音,我推薦
1. AS301, 中性可玩高, 聲音靠後鬆容一點而容易配喇叭。靠前擴音如AS1200都考功夫,配得唔好易沖亮,好易令入門者退燒



解碼
玩過約20至30個解碼,玩黎玩去最後都係鍾情具備Burr Brown PCM1794既解碼,有音樂味有動態而人聲厚實聲音流暢算高分析力,但現時揝載PCM 1794既解碼只可在淘寶買到,而好多淘寶DIY解碼聲底大致一樣。我也入手過大廠既Burr Brown PCM5102同PCM1795,但前者分析力稍差而後者大多尖亮(我懷疑同1795具備升頻有關)。另外一切有升頻既解碼我都可免則免,主要原因升頻後既高頻令我不舒服(貴價既未試過)。另一個晶片我會留意的是CS4398 /CS43198, 大致聲音頗潔淨流暢中正但聲音有啲扁平人聲不夠立體。另外,我覺得Chord Mojo 解碼聲音也很傳神,只是稍亮一點。至於去年講過ESS難聽,但今年聽過某國內牌子既ESS9028同丁丁解碼既ESS9018聲音都不錯,但仍然找到好聽ESS機會較低。

Safety net
主力:        Wimlim PCM1794 -->翔聲PCM1794

至於入門解碼,我推薦Chord Mojo 解碼 及具PCM1794既解碼(淘寶便可),Chord Mojo 解碼具自家解碼晶片,稍偏亮要搭厚暖線(如Audioquest)


線材
我認為今年最大既突破係線材方面,透過對不同線材物料,長度及粗幼反覆比較,始終玩過過百條線唔係惹小,我自己都有一套心得。

電源線
剛剛開始的時候,一味買品牌高階型號惗住越粗越好而4平方都係基本,可是聲音反而越來越難聽,有時覺得睡房既水晶藍芽現成喇叭重好聽自己組。我感到難聽係在於一開系統時有好明顯既耳壓感。由於我開頭不相信電源線,所以無花太多心思在其上,主要夠粗就一定餵飽到套系統。直至有次將所有解碼攞哂出黎對比測試,由於用開個條g牌電源線唔方便拔出黎,我隨意抽一條Belden電源線,發現聲音順耳好多(雖然耳壓問題仍在)。自此之後開始探索各類電源線,開始買啲大牌子貴啲既線不過仍然未找到理想既線,直至三件事出現才啟發了我。第一件事,我開始集中搞好部cd機既電源線,將所有買過既電源線同部Denon DCD100 跟機Volex線比較一下,出乎意料下竟然係Volex打贏哂所有電源線,無論細緻度聲音傳神度自然度都係Volex勝,唯一輸只係音場較窄(心惗唔通Denon 連跟機線都夾過黎咁花心思),其後我在市面收好多無人要既Volex線俾其他解碼,結果果然有奇效一致好聲。第二件事就係入手咗Yamaha AS1200要配線,我個時比較各線材(看我早前的Post),最後係幼身既1.3平方既Audioquest X3 取勝,其次係1平方既跟機Volex線(又係佢),對比之下其他線發現至少都有2.5平方或以上。個刻我開始發現原來真係唔係粗就好,事實上自從擴音同解碼用咗幼啲既線,明顯無咗耳壓既不適感覺。但是故事未完,既然NRG X3咁好,我立刻入手條上一級既Y3,至於有冇着數呢?係冇既。Y3問題係在於佢鍍咗銀高頻刺耳,不論電源線訊號線只要有銀既存在,那怕細於插頭鍍銀也好,只要有銀存在就會標,唯獨喇叭線既鍍銀可提升解像亦無過份標呢個問題。結論係關鍵在於擴大音訊放大既前後,放大前只要有銀就會放大過量高頻,放大後遇上既鍍銀顯響較小反而有錦上添花作用。第三件事就係最近新居入伙,我叫電工整條入牆專線Pysmian4平方,佢同我講只能入標準既2.5平方線,個刻我先知道原來一般家居既入牆線係2.5平方而2.5平方既線係夠哂俾足電所有家居電器。至此我就無再追求粗線並且線物料只需要純銅OFC。我的心得係一般20至30w既解碼0.75平方或以下電源線己經足夠,我試過攞咗一平方既volex配部cd機,都係感到有少少耳壓,而耳壓既原因可能係部機器食唔哂啲電走咗出黎喇叭,所以解釋了為何在hifi 鋪隱約感到有耳壓感,因為佢地太愛用粗線(唔打得都睇得)。至於200至300w既擴音機,我認為1.3平方至2.5平方已經足夠,我現時用既電源線係2.5平方Sommer黑水,介乎微沖或足電既感覺,我認為可以接受,好處係聲音好前真實感好。長度方面我試過用Belden 375 測試不同長度比較過,感覺1米比起1.5米或2米既聲音不太自然(當然好微分別),尤其我感覺好聽既線咁啱好多係2米,所以一致用2米。我對所有線材長度都有要求,電源線2米,訊號線1米及喇叭線2或2.5米(視乎線快慢情度)。我知好多人會將訊號線同喇叭線整長啲解決系統沖既問題,我認為應從電源線着手,只要適當既粗度適量既電就好,我試過用1米同1.5米既Kimber Tonik RCA以及2 米同3米既4s11G喇叭線比較,長既係緩和啲但訊息量會少咗,然而短既線明顯聲音鮮明得多。系統會沖其中一個原因歸究於電源線粗,暗係因為俾唔夠電。當然亦有另一原因可能條線太快,如果怕沖我會建議換線。

Safety net
主力:        Belden 375系列 2.5平方 →Audioquest NRG X3(配AS1200)-->Sommer 黑水2.5平方

入門線推介 Belden 375系列 平靚正但淘寶不是經當入貨,香港唔覺有


訊號線
最初我主要玩錄音室線(Mogami, Belden, Canare , Sommer 或Gotham(?),原因都係平同其聲稱原汁原味無音染,事實上,我暫時未揾到一條比較全面的錄音室線,如我最喜歡的Belden 8412都比較偏中低頻缺高頻 或 Mogami 2534 都係清黎削走咗啲泛音。雖然大部份線整體黎講直白都能夠將聲音信訊盡量表達到出黎而不刻意強調某段頻率,但聽音樂黎講仍然較Dry音樂味不足, 我會話為係條線要人就黎聽音樂,佢始終都係工業線俾人工作用。我又試過在淘寶入手了一堆多人氣購買既RCA線(一千蚊樓下入哂12條),開頭聽係好正路,但反覆再聽,對比大牌子廠線係粗聲一點,但好處係無大牌子廠線調音調得咁盡,屬點到即止為止。最後找到一條較全能的線(x尊)但會話好Hifi分析力稍遜。最後來到廠線,其實自開始玩Hifi,一直都keep住入唔同版子既訊號線,只係好多都強差人意,而且價錢貴既綫反而最快放,Cheap綫反而有驚喜,因大部份牌子為咗調出自家音色會強調某些頻段,我覺得係做多咗唔自然。最後找到三個牌子我認為好聽既,分別是Audioquest, Kimber 及Wireworld,暫時我用AS1200搭Wireworld Stream 8係解像最高而無不舒適感;Kimber Tonic 就稍快配AS1200較沖反而搭AS301就幾平衡;至於Audioquest 我覺得最入門既Evergreen反而最中性,比較過Yokon, Big Sur 同Red River, Big Sur 銅特性最強,偏中低頻男人聲會有朦朧感;Red River 既銅特性夾在Big Sur同Evergreen中間;至於Yokon, 原以為佢只係頭鍍銀影響好微,點知奶野,我本身對銀聲敏感所以一樣感到高頻吵耳。自此以後,一切經擴音機放大前,任何線材機器都不可有銀存在。既然找到理想既,第一件事就升級Luna 10 RCA,至於有冇好到?都係無既。雖然大部分既構做無咩大變,但線身粗咗,聲音我聽到變厚咗然而粗聲咗。結論係,貴或者粗既線係無絕對優勢既,以保真平衡角度,以上三個牌子既最入門線吊打我其他貴線,當中Evergreen 係我第一條買既牌子線但好早放咗,當我玩唔掂啲線突然又惗番起佢。有樣野一定要強調既係我買訊號線必定買一米,好多人怕沖買長啲黎緩和啲聲,我認為這個做法係唔正確的,因為線材越長只會損失訊息,要解決問題可以試下幼嘅電源線。

Safety net
主力:        Gotham 11001 → Belden 8412 -> Kimber Tonic →Audioquest Evergreen → Wireworld Stream

入門線推介 系統慢--》Kimber Tonic  系統快--》Audioquest Evergreen 系統平衡--》Wireworld Stream (如果情況太極端,建議換器材)


喇叭線
我認為喇叭線在選擇既寬容度係三種線最多,主要作用調整音色。只要擴音機放大前無怪聲,去到呢步只係音色上既調教相對容易搞啲。亦因為電源線及訊號線影響大,我從來唔打算佢地用來調聲,而無染線其實好容易找到平線,反而對音色有特別要求才買得貴。暫時我認為最易夾喇叭出好聲又平價既一定係4S11 /4S11G, 不過對比我後來買既Audioquest Rocket 33,聽感雖然差唔多/兩條都算平衡正路),4S11比較硬質一點,直白得黎啲聲比較RAW,Rocket 33比較有色彩但少少沉,聲音耐聽啲同軟感啲。後期我成套組合全部線都係Audioquest (NRGX3, Red River 同Rocket 33), 好處係人聲好有感染力有感情,整體Vintage 感及包圍感強,但聲底少少編中低頻,高音分析力差啲缺乏空間感同聲音稍慢,這並非我理想的類型。現在我認為合格的組合是透過用Sommer 黑水電源線, Wireworld Stream 8 RCA 及Wireworld Luna 10 喇叭線,不論速度三頻空間感定位都認為頗中正,保真得黎亦入耳。

Safety net
主力:        Neotech 5006 → 2S9F →4S11 →4S11G → Audioquest Rocket 33 → Wireworld Luna 10

入門線推介 4S11G無容置疑(4S11也可),強列建議有一對做後備


整體
線既長度粗幼物料我亦有講究,訊號線及喇妙線我會話盡量短,訊號線1米,喇叭線2.5米及電源線2米(未覺長電源有壞影響),訊號線及電源線物料一定是OFC銅,喇叭線隨口味不過我都係只用銅,只是Biwire高音部分用鍍銀Nordost 線)。粗幼方面,30w或以下既訊源用0.75平方左右電源線便可,(參考我家200w LG電視都只是用0.5平方的八字頭線,0.75平方一定夠力),200watt既擴音可用1.3至2.5平方電源線,訊號線0.16平方(因訊源電輸出較固定,故線粗幼變化要求會較少),喇叭線接一般書架只要1.3至2.5平方便可。現時既我,認為1千元樓下既電源線及RCA都已經足夠,喇叭線就視情況而定。

javascript:;
d41a7ea550bd8aba0cfb160a9475a938.JPG

評分

參與人數 7威望 +220 金錢 +220 收起 理由
wai88 + 10 + 10 師兄報告詳盡,真正用家心得。
see海 + 80 + 80 師兄報告詳盡,真正用家心得。
terrykathy21 + 10 + 10
MDLP + 80 + 80
LOENDFANS + 20 + 20 師兄報告詳盡,真正用家心得。
NOVOICE + 10 + 10 呢個Topic好正,好有參考價值!
kitmanchau@G + 10 + 10 師兄報告詳盡,真正用家心得。

查看全部評分

7

主題

212

回帖

0

精華

鉑金玩家

Rank: 10Rank: 10Rank: 10

積分
128304
發表於 2025-11-11 00:5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我睇左呢個post,呢段千字文。有師兄俾威望金錢,真心咩?
剩係果句:每一個器材我都有一個Safety net(安全網)意指經我肯定配佢就無死!?
嘩!嘩!原來咁多年,2幾3十年我睇「發燒音響」「音響技術」「HiFi音響」係浪費我時間,「國仁哥」「post76」「Lee388」「鎗王」都唔夠你2年資歷?勁?

3

主題

14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58
 樓主| 發表於 2025-11-12 14:5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路西華 發表於 2025-11-11 00:50
我睇左呢個post,呢段千字文。有師兄俾威望金錢,真心咩?
剩係果句:每一個器材我都有一個Safety net(安全 ...

你好路西華師兄,這篇文純粹個人主觀分享,從來冇想過challenge各位前輩,所以特別提到^主觀^^兩年^。提到的以上頻道,有youtube既我都有一直有留意開,但要理解好多講既都是偏貴既產品,對好多人都未必afford得起或者令新手卻步(好似我)而我提及的主要都係比較平價香港論壇亦好少提及的,兩者無衝突。safety net只是我認為佢係大路聽得過無伏,將來可能又升級其他都未定。問題係,平既已經滿足到,仲有冇需要再花冤枉錢?這是我想表達。

75

主題

9154

回帖

4

精華

白鑽玩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775114
發表於 2025-11-13 00:4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路西華 發表於 2025-11-11 00:50
我睇左呢個post,呢段千字文。有師兄俾威望金錢,真心咩?
剩係果句:每一個器材我都有一個Safety net(安全 ...

師兄,我都有加威望同金錢,但唔代表我完全認同。  
主要加分原因係:今時今日好少見到有新手或者素人,肯花時間親手寫一篇千字文。  

至於內容本身有冇公信力,可以再商榷,但動機同行為本身值得肯定。  
至少佢創造咗一個空間,畀大眾夠膽寫、夠膽批評。  

可能而家只係淨返 P76 同 R33,Facebook 群組就只可以「河蟹」——畀贊同鼓勵,但唔可以派腐皮。  
至於 YouTuber 就更加唔使講,嗰啲評論大多數都係有償,唔會無端端做某個型號嘅專訪。  

大家不妨試下入去佢哋嘅 Facebook 專頁,踩下啲評論,或者分享下其他非合作產品。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金錢 +10 收起 理由
minglau@G + 10 + 10 非常認同呀。

查看全部評分

45

主題

4596

回帖

0

精華

白鑽玩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631476

76-FC 綠翡翠勲章三星玩樂勲章

發表於 2025-11-13 18:2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係FB夠膽踩人場既留言,隨時比管理員del埋

3

主題

14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58
 樓主| 發表於 2025-11-13 21:2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只要有建設性的,持相反意見的留言有時都好重要,下下只有讚無彈那有進步。如果當初有多啲真用家前輩肯詳細每一個環節講下組成套音響既心得,絕對幫到好多好似我咁既新手慳好多錢同時間。感覺論壇無咩人夠膽講(限於一兩件產品),可能怕得啖氣始終音響好主觀。不過我對我講過既野都有信心,自問所有網上學到番黎既理論我都有真正實踐過,產品都ab反覆比較過好多次,試過真係正先夠膽分享一下心得。如果各位師兄比較過我講過既產品或方法,發現有更好嘅歡迎講俾我聽學下野,感激不盡

75

主題

9154

回帖

4

精華

白鑽玩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775114
發表於 2025-11-14 00:3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音響最特別嘅地方,就係主觀與科學並存。
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意嘅聲底,呢點我完全尊重。
不過,有時單靠睇頻率響應、相位圖、瀑布圖等數據,未必能代表真實聽感。
因為房間反射、喇叭擺位、甚至聆聽距離,都會令結果同實際聽落有出入。

講返系統配搭,喇叭腳架唔加釘其實唔係死錯,只係視乎地面同喇叭重心。
但如果冇適當固定,低頻能量容易鬆散,成個聲音會冇咁穩。
同理 Yamaha 配 ATC 聲底同驅動力呢個我都幾有保留同埋有疑間。

音響是一環扣一環,最終出聲靠喇叭。
如果喇叭位置、腳架處理、音機配搭再細心啲,線材嘅評論可能又要再重寫!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80 金錢 +80 收起 理由
old8woman + 80 + 80 200%同意

查看全部評分

3

主題

14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58
 樓主| 發表於 2025-11-15 00:3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MDLP 發表於 2025-11-14 00:36
其實音響最特別嘅地方,就係主觀與科學並存。
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意嘅聲底,呢點我完全尊重。
不過,有時單靠 ...

同理 Yamaha 配 ATC 聲底同驅動力呢個我都幾有保留同埋有疑間—》淨口講冇用,錄咗三首歌,俾啲意見師兄😄
許美靜 遺憾
JW 小故事

羅嘉良 心中有數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130 金錢 +130 收起 理由
vm8833 + 50 + 50
MDLP + 80 + 80 無懈可擊

查看全部評分

75

主題

9154

回帖

4

精華

白鑽玩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775114
發表於 2025-11-15 08:0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師兄,不妨戴上耳筒比較一下。  
開聲用嘅只係我啲淘寶玩具,或者 PA 喇叭;至於 AVM 背景後面嗰套金嗓子同座地 JBL,就完全冇參與其中。  

第一 cut:許美靜  
畫面係 YouTube Music,光纖落去淘寶解碼,再接淘寶前級、淘寶 D 類。  
出聲用淘寶 35A,總價值只係 Yamaha 同 ATC 嘅小零頭。  
👉   

第二 cut:  
用最惡劣嘅 YouTube 音源,光纖去淘寶解碼,配搭塑膠聲箱 JBL Control Wave。  
價值當然亦都係師兄你嘅小零頭。  
👉   

第三 cut:  
選用 JBL 4306,不過用 Pioneer AVM 直推;音源依然係最惡劣嘅 YouTube,真係失禮。  
👉   

最後一首:  
全部淘寶擴音機同喇叭,不過用 Ever Solo A6 MA 版,播鄭少秋對應返羅嘉良。  
希望師兄能夠用耳筒聆聽,指教一下。  
如果有失禮各位街坊,唔怕直接開聲指正。  
👉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金錢 +10 收起 理由
minglau@G + 10 + 10 師兄報告詳盡,真正用家心得。

查看全部評分

11

主題

43

回帖

0

精華

新仔玩家

Rank: 1

積分
0
發表於 2025-11-15 19:04 | 顯示全部樓層
各位師兄好,
我覺得音響真係好難入門,除非你有無限錢去做呢件事。
香港地方,當你抽到空間想話整番台音響聽高質一點的音樂,但學問也不少⋯
個空間大小又會影響到究竟玩 座地、書架、密封式、前氣孔、後氣孔⋯⋯
睇啱幾款喇叭出去試,唔同地方試又唔同一部AMP,
買到番屋企個環境又唔一樣,出到黎都唔知有試機果陣幾多成⋯

如果身邊無朋友玩音響就只可上網問,
亦因為冷門的玩意,唔太容易得到一個新手睇得明的答案,
唔同問電腦野,上網一問好快就有答案。
唔知我係咪離題,我還在迷網中追尋自己想要的味道。

所以呢啲個人分享真係好需要,因為可能會幫到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