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4-11-22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ghhf 於 2014-12-21 14:42 編輯
Beyerdynamic Tesla T1開箱試聽與品評
今曰小弟聯同HD800及D7100左右護法, 再踩場挑機LCD-X, K812, T1(舊版)同EDITION 12. 今次係由一部標價大约係15K, S字頭品牌, DAC同AMP一體化産品推耳機試聽。原本又係有兩個目的,想大概知道耳機特性,及市場上其他系统整體效果。不過今次有收獲, 試聴之後決定入手經典Beyerdynamic T1(舊版), 不過無貨, 下星期先有得開箱 .....
簡單試聽品評如下: 首先, HD800配上同廠HDVD800, 表現非常出色(不過同小弟部高度優化Young DSD + WA6 SE系統比, 仲有一大段距離), 現場算係無敵, 基本上係以全面技術性擊倒LCD-X, K812同T1. 好明顯同樣係不公平比較, 小弟既HD800巳換升級耳機線, 而且被WA6 SE配各膽管交叉力煲咗幾個月, 加上配HDVD800有主場之利, 如魚得水, 一體自然, 流暢奔放, 又唔會過火位,表現出大氣風範, 相比之下LCD-X過度強調低頻, 人聲及高頻失色. K812高頻美妙, 音場立體有深度, 可惜低頻就散咗. EDITION 12, 除咗HD800之外, 現場表現算係最好的了, 均衡而且場感立體純淨, 不過小弟印象係有d"飄假". 至於T1表現, 雖然有d緊繃, 音場不足, 好明顯係未開聲, 表面好似無咩特出之處, 但亦無可以大挑剔地方, 勝在表現均衡敦厚中肯, 小弟覺得T1係可造之材, 力煲之後必非池中物 .....
其實新出既90年紀念T1平衡版係有現貨, 不過小弟開箱目視手觸之後, 都巳經無心情唔想試聼新版, 決定入手T1舊版, 至於係咩原因各位C兄自己衡量, 小弟無試聽新版, 所以亦不便再作評論了. 下星期收到T1(舊版)開箱試聽後再同各位C兄分享 .....
對T1期望
雖然demo試機覺得T1無咩特出之處,其實小弟對T1係有d目標期望, 佢個聲㡳相對係暖同有模擬連貫性味道,音色方面T1似乎會係HD800同D7100之間位置. 小弟希望系統最少要搵到一個T1組合同HD800及D7100組合有類似既"一體臨場"效果(直覺會係T1身上揾到較多有"消失的完點"既组合,小弟會先用WE 274B既高動態響應招呼T1一段時間,希望可以打開T1金口, 然後再正式開始Tube Rolling), 有咗之前推煲HD800經驗, 今次小弟試推煲T1應該唔會再咁雞手鴨腳 .....
另外T1同HD800好多時被攞來比較,引發唔少爭論,玩T1要玩得好又係有d難度,有挑戰性就最適合小弟玩嘢性格,亦係小弟入手T1另一原因. 其實小弟對背後技術無咩興趣去深究,咩平板,動圈,動鉄,磁震膜 ..... 其實係廢話, 最终一切以輸出耳感效果為依歸,小弟算係比較雜聽,基本上係無明顯偏好,亦無任何負擔,T1同HD800經典兩强而家都係小弟手上,正好比既理性又感性小弟去探索佢地效果異同,玩到盡火花四濺,"經典試聽大計"一定係增加唔少樂趣同認受性。
T1開箱第一感
經歷千辛萬苦, 返到屋企即刻開箱, 去圖 .....
第一時間接上巳恭侯多時WA6 SE/ WE 274B, 一開聲 ..... 嘩嘩嘩!!!
30分鐘後 ..... 嘩嘩嘩嘩嘩嘩!!!!!! .....
小弟呢隻T1序號係196xx , 係咪真係新機?! 有冇搞錯?!
2個鐘之後, T1表現巳更活潑, 新機初聽有咁既效果, 真係唔錯, 意外收獲. 原本想遲d都幫T1升級金銀耳機線, 而家有d豫疑, 使唔使換 .....
針對斯路C兄既問題,報告如下:
昨晚攞機我對新T1係店內同樣試接HDVD800,结果感覺比之前demo機(店員話開咗幾星期)亮麗。返到屋企T1配WA6 SE,出聲明顕比係HDVD800上效果要好得多,最驚奇係,T1既音場空間感都非常特出,完全唔會覺得係呢方面有缺失,用同樣比喻,如果HD800係無邊宇宙,咁T1就系接近銀河系規模小宇宙。
當然T1略嫌拘緊未夠放,如果勉强要比一個量化比較,可能巳有HD800既7成效果。新機T1跟原廠銅質耳機缐對比HD800已升级金銀耳機線,真係表現非常出色。
不過説話又要兩邊講,幾個月前開始煲HD800時係未升级Young DSD,亦未有"電池補完",所以相對來講,而家推煲T1係係"高起點"開始,效果可能完全係兩回事。
小弟要聽返T1幾日, 星期六曰再同各位分享初步聽感 .....
T1第一日試聽
今日先講下T1外表質感, 非常高品質量, 啞鈦金屬色樸實之中顯現自信剛毅力. 雖然不及HD800舒服, 戴上頭亦好穩妥舒適. 行咗十個鐘, T1一路進步緊, 越來越放, 不過小弟都決定聽多幾日, 確定T1既獨特性, 先再分享聽感. 而家可以肯定既係無買錯嘢, 煲熟之後T1絕對係會獨當一面, 與HD800並駕齊駒, 成為小弟另一超級打手 .....
T1第五日試聽
首先要對T1第一感再作補充, 要讚下自己套Head Fi系統, 真係唔聽唔比較, 唔知自己勁. 小弟對T1第一感咁有驚喜係因為T1係WA6 SE既表現相對於試耳時既HDVD800完全係差幾個級數, 當然小弟唔會咁武斷就咁話HDVD800系統表現差 , 其實我之前有考慮過HDVD800配HD800造個完美配搭, 可借佢未有DSD, 所以當時無入, 改入Young DSD. HDVD800係兼容性上, 就唔可以同小弟既WA6 SE相提並論, T1搭上WA6 SE應該係一個非常好既組合.
T1初試表現現象亦帶出另一個有趣反思, 好明顯T1, HD800呢類耳機係"非常有性格", 唔係被設計出來"遷就"其他部件, 而係要互相配套, 甚至升級其他部件(DAC及AMP)去配合得到最好效果. 相比時下流行新耳機, 設計上就唔係單純以耳機自身最優化考量, 亦為咗贏得普及性, 變得所謂"百搭"及"易推", 成為新賣點, 無他, 市場力量及經濟環境條件變化的現象. 當然科技不停進步, "百搭"及"易推"亦可以有好表現, 不過T1, HD800既"經典"個性味道可能續步被人淡忘.
優化平衡(Managed Balance)
好啦, 言歸正題, 一連幾曰試聽T1之後, 覺得T1特性係在於佢既均衡及連貫性, 小弟會用係一種優化平衡(Managed Balance)來形容. 相對HD800及D7100就對膽管及音源比較敏感, 如果佢地狂野, 咁HD800(中高音域)及D7100(低音域)亦會狂野, 甚至瘋狂表現太過火. T1表現就相對有節制得多, 但又唔係生硬咁封殺, 而係收得好順暢自然. T1呢幾日配上不同膽管既效果表現出有呢種均衡及連貫性.
另外小弟未入T1之前亦做過功課, 參考網上討論品評, 小弟暫時未搵到T1既"缺點", 唔知係小弟耳感未到聽唔出"缺點"? 定係小弟咁好彩入到隻"完美"T1? 最有可能係: T1同WA6 SE係一個絕配!
針對斯路C兄問題, 再作補充如下:
小弟呢幾日巳聽到T1有明顯進步, 亦只係比T1一個"優化平衡"整體慨括性既品評, 細節有待曰後繼續詳細分析. 至於T1配WA6 SE既問題, 小弟唔想好似吹虛個別系統, 可能因一時興奮, 未作全面展述, 應該係指T1配上"整體"Head Fi系統(Young DSD + WA6 SE + 其他配套).
回想數月前WA6 SE初推HD800時, 效果一直未如理想, 直到交叉換膽, 轉換不同動態音調, 先有進步. 後來升級到Young DSD, 效果就比較明顯, 最後配上"電池補完", 整個系統可以講係有"噠着"感覺. 今日再推T1, WA6 SE既簡單結構帶來兼容性(呢幾日Tube Rolling巳發現T1配Tung Sol 5U4G效果非常好)固然係一個重要因素, 意味前端訊號及供電質量好明顯係另外兩個至闗重要因素. 小弟可以想像, WA6 SE換上原廠膽管, 排除"電池補完"及其他個別看似微少的優化, T1就咁插上一台新齋WA6 SE, 一定無果日開箱時第一感既興奮 .....
T1第六曰試聽
經過差唔多一個星期既Tube Rolling, 一路換膽推煲T1, 一路體驗組合效果, 小弟可以肯定T1係一支極度"優化平衡"耳機(T1出聲係非常耐聽, 越聽越喜歡果種), 比起HD800及D7100更容易係膽管中搵到均衡組合. 雖然T1仲未完全放聲, 不過小弟巳經心中有數, 對T1既期望越來越大 .....
係跟住呢個月, 小弟會力煲T1, 搵出有"一體臨場"效果組合(最少應該有2-3個), 如果真係一個月後煉成T1, 咁T1煉成之日, 就係小弟下山再踩場之時, 今次會聯同T1及HD800挑機Beyerdynamic A2官放, 睇下煲熟咗既T1同HD800係A2上效果與小弟套Head Fi效果異同 …..
T1第九曰試聽
T1特性越來越明顯, 一如小弟決定入手時既期望, T1音色特性係介乎HD800同D7100之間, HD800容易係中高音域走火, D7100容易係低音域過度深重. 小弟又用簡單比喻, 如果HD800係"冷傲直白", D7100係"懾人動量", 咁T1就係"調和均稱"; 如果HD800係"數字", D7100係"模擬", 咁T1就係"既數字又模擬".
T1既"調和"效果, 係"調和"到有一陣獨特"甜味", 人聲相對比較突出更到位, 而且富旋律節奏感. T1整體效果係"調和一致"既立體感, 同HD800及D7100以層次分離感索造既立體效果完全不同, 如果HD800以超大空間場感, 超高速動態響應比出點, 線同面去建構, 咁T1出聲本身就巳經係一個"調和立體". 比起HD800既大氣先聲奪人作風, T1表現就鬆容不逼, 出聲非常耐聽. 其實T1與HD800個性係非常唔同, 小弟覺得亦唔應該直接比較 …..
T1第十二曰試聽
調和甜美
試聽咗T1接近兩個星期, T1進步神速, 係"電池補完"完滿成功之後, T1既表現更如虎添翼, 不但空間場感再得到提升, 整體效果巳經可以去到小弟主觀既"享受"階段. 其實小弟係技術性上真係搵唔到可以挑剔T1既地方, 唔會因為T1場感只有銀河系規模, 又唔夠HD800"大氣", 就話T1有不足, 所以要升級耳機線. 以而家小弟感受到既效果, T1係有一種獨特既均衡, 小弟又作一個有趣比喻, 如果HD800係"一鳴驚人, 一見鍾情", 咁T1就係一種非常有內涵既"敦厚柔順, 調和甜美"表現.
T1出聲巳經鬆咗好多, 但仲未係流暢自如, 所以未能真正去到"一體臨場"既境界, 不過小弟對自己套Head Fi系統既表現越來越有信心, 以強大底氣(高訊噪比, 豐富音源場感質量, 交叉膽力推), 再過多兩星期, T1可能真係巳經識飛, 可以拍住HD800係聖誕新年假期陪小弟下山再踩場, 睇下點 …..
T1第十七曰試聽
踏入第三個星期, 經過連續每曰3個鐘用不同膽管交叉推煲咗超過60小時, T1巳經去到奔放地步, 充分體驗到獨有音場動態韻律音樂感及一份"調和甜美", 而且亦開始展現殿堂級大氣味道, 雖然仲未去到好似HD800爐火純清階段, 不過小弟非常高興, 因為肯定T1識飛已經係指曰可待既事, 唔怪知T1同樣係有一眾忠心愛慕追求者!
以而家既進度, 再過一星期仲會有相當變化, T1推煲結果相信巳經好夠照敵手難逄, 小弟決定都依計再踩場, 要體會一下煲過既T1配Beyerdynamic官放A2既效果. 另外小弟亦有另一個目標, 待有收獲, 成咗好事, 再同各位C兄分享 .....
T1第十八曰試聽
T1起飛
小弟用非常興奮心情向各位C兄報告, T1巳經"飛起"咗 ….. T1配WE 274B成為小弟第三組有"一體臨場"效果組合!!!
經過三個星期不停換膽推煲T1, 小弟心中有數T1"飛起"之日係近在咫尺, 昨日星期六假期T1再配WE 274B, 陪咗T1超過十個鐘作最後衝刺, 今日星期日由六點開始再力煲兩個鐘之後, 係八點三十分左右, 終於見證T1"飛起" ….. 真係好似爸爸等生仔臨盆咁緊張興奮既心情!!!
而家T1配WE 274B整體效果係"超越"(注意: 係小弟既主觀標準, 唔係全面技術性擊倒)咗一度係最強組合既HD800配WE 274B, 去到"一體臨場"境界, 細節小弟組織之後再同各位C兄分享.
T1開箱試聽品評總結
其實推煲T1成功係意料中事, 自HD800配上Globe WE 274A得到"一體臨場"效果, 小弟當日踩場試聽過T1, 就心中有數HD800"冷傲直白"配敦厚柔順Globe WE 274A; T1"調和甜美"配WE 274B亮麗奔放係兩個絕配. 如果反過來, HD800配WE 274B就太飄; T1配Globe WE 274A就太厚, 証明小弟第一日用WE 274B招呼T1係明智選擇, 一切都係組合體驗成果 .....
煉成咗既T1完全係獨當一面, T1既"調和甜美"係HD800身上係搵唔到的, 而且小弟好有信心自己隻T1巳經難逢敵手了, 遲些少時間再踩場比較就可以確認小弟呢隻煉成既T1成果. 小弟隻HD800係過去幾個月巳煉到爐火純青, 上次踩場先知自己隻耳牛有幾咁勁秋, 有比較之後真係有"神器"feel .....
神器的誕生
講開推煲耳機, 自HD800, T1及新入手LCD-3推煲經驗, 小弟巳發展出自己一套推煲耳機程序, 可以同各位C兄分享一下:
1. 選出最可能配合耳機的預定膽管組合, 作為第一輪推煲.
2. 每一節推煲大約3小時, 首30分鐘音量設定為50%左右.
3. 30分鐘後, 開始試聽, 體驗變化.
4. 試聽完一節, 關閉系統.
5. 30分鐘系統冷卻後, 換上另一組膽管組合, 再重復以上步驟.
小弟係膽管收藏中精選咗7個不同音調響應特性膽管組合, 輪流不停用上面方法推煲耳機. 係耳機去到奔放自如階級時, 再換上預定膽管組合比較與第一輪推煲時變化. 再跟據輪流推煲體驗, 選出最好效果組合作最後衝刺, 等待最後"一體臨場"效果誕生 .....
以推煲T1為例, 係三個星期推煲過程, 換膽次數不下三數十次, T1充分被各組膽管組合推煲過之後, 小弟再選出最配合T1膽管組合精煉"一體臨場"效果 ..... 神器就係咁樣被打造出來的 .....
利益申報:
小弟無意吹虛個別產品, 試聽分享純粹係係個人特殊環境, 器材, 偏好趣向, 高低優劣, 仍小弟主觀及忠於自己有限耳感下, 對音質體驗既個人感受舒發, 並不涉及政治, 文化同任何經濟利益. 小弟言論只能作為參考, 一切應該以各位C兄自己耳聽為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