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122002 發表於 2018-11-27 18:59

最佳形容近來的天氣

ouxJ4GfC6JA

好抵死的MV
記得電台不時都播, 真係上腦的.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5 19:39

年青與hifi

最近有意無意在另一個壇引起了一陣罵戰. 年青人在今日為什麼不玩hifi , 是hifi 佔地方太多, 還是已改變了模式而我等這些老而不不覺得的呢?
我覺現況時下的一代人, 是活在一個物欲失控的年代, 扭開電視, 上網, 同席好友之間的話題, 盡是旅行, 美食, 購物,
賺錢就是為了買, 食, 玩, 樂, 於是還是有人說, 住 , 不是靠家人俾首期, 就是等公屋.
真是令人失望. {:6_146:}

年輕時的我即使沒互聯網, 但身邊還是有不少誘人的東西.
小時候有公仔紙, 一些洋泊玩具 (即"來老"鐵皮槍, 積木等) , 打拼的時候更是有煙花酒地, 香車美人, 相機hifi房產 諸等引誘.
可能是我真是太投入工作, 進修, 為今日的生活打點,在情趣上沒什麼 在意吧?
不過有一點, 以我這個能嗅到棺材香的老而不而言, 物欲是最能害人的東西.

在Stravinsky 中的L'Histoire du soldat (The Soldier's Tale) 的法文歌詞裡,
入面提到
Il ne faut pas vouloir ajouter à ce qu’on a ce qu’on avait,
on ne peut pas être à la fois qui on est et qui on était
On n’a pas le droit de tout avoir : c’est défendu.
Un bonheur est tout le bonheur;
deux, c’est comme s’ils n’existaient plus.

中文的意思就是最簡單的 : 不能得一想二.

人的一生時間是有限, 老到了過9字頭時會我更是發現之後的每一天都是偷回來的一樣 (我原以為自己會在70中前後走人結果活到了今日)
賺錢也是有限. 是有些人有能力賺多少少, 有的就賺得少一點. 換句話說, 就是有些人的餅大一點,有些人的餅小的一點. 也因此有些人因為餅太大, 要留給家裡的人去分, 結果因為分餅不均就變成了電視劇 ,報章新聞, 成為了茶餘話題.
但無論如何, 可賺的錢就是這麼多, 可用的錢就是這麼的有時限. 怎樣使用就是成了一門學問.

有人投資, 進修, 有的就是今天有酒今天醉. 在這一片物欲的世代裡, 以後者甚之. 好多年青的, 就是覺出外玩了, 見過世界了才算數
事實計算一下, 一個18歲出來工作, 65歲退休, 即只有47年工作時間, 而人壽可以達90或更多的話, 即是用47年的工作時間去準備18-90歲或以上中, 不只72年的生活.
以90為終, 即是 每1年要為1.5年去工作和準備.比起以前只有約略75歲壽終的時代真是吃力.
如果不準備好, 怎樣活?

或者扯遠了, 聽起來這些好似與hifi不太相關. 非也.
你用250元去食一餐, 還是去買一張可聽多次的唱片?
你用數萬元組合一套hifi , 還是去週遊世界, 時刻享受當下潮流? 世界是要去看, 我不反對, 問題是你是去見學, 去禪修,還是娛樂?
有人說是去進修與跑去了興趣班, 而不是去上一課樂理或聽一場藝術講座,   
在網上淘大量的不知有沒有用的東西回家, 零碎的錢也不去買一張最平的現場演出門卷
更不莫說至今還有人只玩hifi而不去認真聽一場live 演出.

年青與hifi, 其實只是選擇的問題.
你選擇了去旅行, 玩樂, 美食, 購物 , 就別怪自己想聽hifi 時一直不夠能力. {:6_146:}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6 07:35

回羊兄的 "選擇的東西確是比以往多得多 但心靈欠奉!."
的確如此. 上網多了, 發覺多了一種人就是心智是扭曲得不健康.
外國網叫trolls, 也叫toxic , 真是很切合. 華人圈網更是走一道 "非己所好必屬不佳" 的心態.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6 19:06

Schindler's List 今年是25週年. 經過戰事的人一年比一年少

QbZlsL0AD4o

每次聽Perlman 拉出"Schindler's List" 的主題曲, 就是不禁落淚.

RYokqDoXQjU


人必須要有良知, 只有良知才可以引出勇氣對抗非人道的黑暗.{:6_181:}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11 21:17

有人問我, 以前做演員是不是好難,
答: 真係唔易. 跳, 唱, 演三者同行, 今日...真係除非在Broadway , 不然我都真係幾疑惑.

fjtW5fdNNYE

以前的美國電影, golden age 時代, 是片場獨大的年代, 入面的出品一定要求演員有一定上下的水平. 最佳代表就是MGM. 所以不難發現很多經共到不得了的歌舞片皆出自它.
不過自一場官司(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 之後, 此運作模式終結,
戲院可以自行買片, 不必如以前一樣只限買某一家的片廠片子.
而又不論演員大小, 場記都各自有名可以出現在劇未/劇前了.

事賓, 我鐘意在劇前播音樂列出演員名. 感覺是好過在片末快快播.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13 14:18

引一份不是音樂的文章
https://www.localanglehk.com/3775826131297022133823458/19

我不知今日鍾先生還在不在了. 在當年, 他在攝影界是很有名氣之一. 以前的攝影界不如今日的大,
50-60年代一台相機, rolleicord 要 HK$200, 以當年戰後我做學徙的無薪到只有幾蚊而言真是不知何物 (後來還是買了來用)

攝影...我自己的一台rolleiflex, 是我入洋行打工之後買的, 但金額真係唔太記得, 不過一定比rolleicord貴.   
如今連同相紙等的東西都已不知跑去什麼地方了, 應是已被外國的老友帶走, 說不由他們的豆丁在網上賣走了
真是很想念那台Rolleiflex, 向前卷一下, 到接近9點位卡住, 回卷時同步上"失打",再悄悄一按, 連被拍的對像也不知已被拍了.
由黑白到彩色, 到今日已用手提電話拍照 (府中的豆丁連測光錶也不知何物) , 真是會令人既慨嘆, 又好笑.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14 14:02

好奇一問大家, 現在黑膠生產的地方...好似是只有德, 美, 日, 仲有一些東歐小國
已沒有英國印的對吧?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14 21:28

以前的唱頭是如何? 最近我在研究英國老牌子goldring , 找到以前的goldring 500 , 一個以前我第1 (or 2?) 代老世家中用過的唱頭
回看, 原來這個mono 東西是7g針壓,
https://www.vinylengine.com/library/goldring/500.shtml

現在也只是1.5g, 才60年的時間世事已變得如此的快, 真是厲害.
Goldring 500 這種老唱頭是如何? 可以略聽一下

uC7WSQXDtNI

old8woman 發表於 2018-12-14 21:35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14 14:02
好奇一問大家, 現在黑膠生產的地方...好似是只有德, 美, 日, 仲有一些東歐小國
已沒有英國印的對吧? ...

我見到旺角有Lyrita的黑膠(當然是新版)
但不知道是否Made in England了{:6_182:}

old8woman 發表於 2018-12-14 21:39

本帖最後由 old8woman 於 2018-12-14 21:43 編輯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2-13 14:18
引一份不是音樂的文章
https://www.localanglehk.com/3775826131297022133823458/19



記得70年代初,一筒普通的100度菲林已經要十幾元(相當1日的工資)
而哂一張彩色3R相要1元2角(1975年澳門1元2角夠食一餐午飯)
ISO-25度,曾經是世界上微粒最幼細的彩色負片
已經停產廿幾年的Kodak EKTAR-25

頁: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查看完整版本: 笑說hifi 與音樂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