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8woman
發表於 2018-8-14 18:57
kl122002 發表於 2018-8-12 19:37
因為是好熟的朋友, 熟到也差不多大家都在點人名看看誰在生誰死了的地步
所以呢, 一句"原來你未死啊?"
係要 ...
其實可以咁樣同你開玩笑,也應該不是普通朋友吧?{:6_182:}
kl122002
發表於 2018-8-14 21:38
old8woman 發表於 2018-8-14 18:57
其實可以咁樣同你開玩笑,也應該不是普通朋友吧?
打滾左甘多年, 有D人係由後生睇到佢地個仔都出來黎做野 ,
你話呢?
不過第一句就係 "乜你仲未死咩?" , 第2句就 "有人話你一早死左lo"
作死啊你!{:6_199:}
kl122002
發表於 2018-8-20 13:58
聽音樂聽久了, 就不時都有不少疑惑
有時說了出來, 可以有生命危險, 可以有血光之災, 可以有割席之痛
不管了, 就說說吧
事實由我的年代起, 已有不少人聽小提琴, 不知為什麼這小小的琴音老是那樣吸引人
有些人就是同一組曲也會有數位大師的錄音, 應是對演釋很有心得吧?
沒料到,
"聽! 某某的貝氐小協開頭的鼓聲, 又聽聽另一張" ....
於是來來去去都只是聽開首數十秒的鼓聲
"又聽一下柴氐第一段中的某一節..."
來來回回的大家比較,
忽然之間, 原來當聽得太多的時候, 自己是會聽不出什麼出入.
"聽, 這一段消音, 是消得多好啊! 從中一斷, 一秒的靜"
不過我聽起來是唱針本身不是太靈敏, 出不了才對吧?
(抹汗)
呢個年代好少人聽古典,甚至好怕聽古典,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
不少系統當一碰上Rubinstein 彈Saint Seans paino concerto 2 時,真係好似去左屯門公路聽大貨車門前跑過
我於是膽生毛的聽 畫展 裡 牛車 的一段,真是好似被隻牛凌辱一樣
換過來聽一張歌劇, 茶花女由maria callas 唱的, 應是安全了吧? 結果原來是我幻想了
kl122002
發表於 2018-8-21 07:35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8-8-21 07:36 編輯
有些人在我舍作客, 聽黑膠,
一見我取出來的是頭版就會 : "嘩, 師兄果然夠功力", "前輩真是前輩", "你好有米啊!"
好的, 我比你們出生得早, 工作得早, 有能力買,
你想我如何是好呢?{:6_136:}
如果那些人對老人家的尊重是如同對老舊唱片一樣的尊重, 是多麼的一件好事
不過嘛, 這些人就是好似以為自己不會老的一樣
我就等著看
ebay 裡只要有ED1 , promo, test press 的字眼, 人們都好似是發瘋了的一樣
之後? 是一堆棄bid , 一堆relist
有些人很迷戀ED1 , promo, test press
非ED1 不要, 非promo 不高頜不可, 非test press不藏
事實
ED1 只是初出而已. 如果碰上的是當年的問題批次 (跳線) ....
promo是在咨中播放用的東西, 一定用過很多次. 以前買黑膠可以試聽, 而試聽的唱片有時就是這些promo
test press... 如名, 就是工廠用來測試壓唱片的模具而出的唱片. 老實說, 是沒用的. 如果模具有問題, 就會聽出問題. 有問題的test press 連當年人家間廠也不要了, 你今日去爭什麼 ?
只是有些人有的就是錢, 買的就是情操, 我又能奈何 ?
koalaau
發表於 2018-8-21 12:02
認同呀,甚麼白版碟,只係物以罕為貴,就算頭版,即係歷史最耐,聽得最多,聽殘左的機會亦愈高,冇表面傷痕的,是否隻隻頭版都狀態十足,真係靠撞。
kl122002
發表於 2018-8-21 13:49
koalaau 發表於 2018-8-21 12:02
認同呀,甚麼白版碟,只係物以罕為貴,就算頭版,即係歷史最耐,聽得最多,聽殘左的機會亦愈高,冇表面傷痕 ...
最近我是看過某家唱片賣在賣白版碟, 是現在流行一時的hifi 發燒再版版本的白版碟
視乎那家是什麼廠了. 價錢可以不平, 由普通的一半起, 也有些是數千起.
雖說寧可找一張舊的再版一聽, 不過有些人買的就是一份自己金錢的實力,
既然他想要, 就賣給他. 我也沒反對.
白版碟在我的年代是不會追求的. 因為大家都知那些不是test press 就是在鋪內promo copy, 不然就是TV/ radio copy
簡而言之都是粗用的東西. 一些我熟識的唱片老世也給過我一些, 都是當贈品給熟人,
是不是真的好聽? 我從來不覺.只是有一張在手, 是特別少少的感覺而已.
不過碰上只得1面的就覺很麻煩
有人說白版碟只有一張, 我以前都是這樣認為, 不過在參觀過唱片公司後, 被公司的人直指這是笑話.
因每次開新模具時, 都得印一張test press 去測試印出來的音軌有沒有問題,
有些唱片公司會在印到某數量途中加插一張test press 看看有沒有變樣
頭版初發時弄一張,到了第2版時開模具又再弄一張,
又, 不會只有一台機, 一對模去印一個過萬張專輯的這個樣子吧? 所以每個模具都有一張,
如此類推, 一張在60年的立體聲錄音可以到80年尾代中的廿多年內,出不過不只一次再版, 而每次加印, 又會出一張test press...
我想, 在這樣玩hifi 的人也有一定智慧去分析有多少test press 出現過吧?
test press 也會不是頭版, 還可以只是再版時的test press.
留意一下, 一張50年代的唱片, 上方的紋路是比較粗少少,不如70年代之後的幼小
不過有人覺只要label 變白就可以.
因為只是為了開模而出一張test press 就覺很浪費,
所以呢, 有時也當成promo copy 發去鋪面, 電台, 或者如此這樣就是被口傳耳而成了 promo copy 有test press 一樣"頭版" 地位?
而事實....無論如何, 只是一張在膠片上的招紙作怪
kl122002
發表於 2018-9-1 17:15
剛才發生一件幾燶味的事
豆丁在日本旅行, 中途whatsapp 錯了, 文字裡問"去銀座坐乜野?"
我答, "電車lo,本通線啊!"
然後過了半小時, 豆丁再問我, "日本何來有電車啊?"
啊.......{:6_191:} .......
好的, 我承認我又老又醜了.
註:
日本東京以前真的有電車, 銀座前是有一個車站.
kl122002
發表於 2018-9-2 13:39
回羊兄
以前的日本, 在東奧前前仲有好多得意野. 在今日唔見左了
一錢蒸氣 (渡船), 都電, 仁丹塔, 煤氣鼓等等東西已在今日沒了
日本橋都被公路蓋過了.
有空的話, google一下 昭和三十年代, 你會覺以前的東京是很有趣的.
題外話,
剛才我以為現在車站內還有"赤帽"的人幫忙搬行李, 原來都已沒有了.
kl122002
發表於 2018-9-14 13:56
有些事, 就是某名奇妙到不能被分析...
"因為那唱片好貴好多bid啊, 不買不行"
"是什麼曲目?"
"唔知啊, bid左先了 "
.....
"好貴的唱片啊!"
"又真係幾貴wor"
"一定是好野, 買左先"
....
"這張唱片甘多bid, 一定是好野了!"
這時我取出CD 來播, 是同一錄音, 是初版CD
"搞錯啊, 甘Q無聊!"
過了半個月, 同一位人兄 對我說 "買左隻又無聊又唔知演乜的黑膠! 都唔明D人點甘都爭住bid"
....
"這個好貴啊!"
"對啊, 因為她是XXX , 專演某某的曲目...."
"但點解wiki上沒寫的?"
....
Jazz可以用聽mono版, 也極有風味
"但點解我拔了一邊的喇叭線去聽, 完全感覺唔到?"
"你手上的版本是?"
"stereo版 lo"
{:6_123:}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8-9-14 14:40
最近講開 Heifetz, 說兩個我遇到的故事.
在網上討論區內一個談論小提琴家的主題, 有人說 Kogan 的技術一定比 Heifetz 高, 我問他聽過甚麼來作出這個判斷, 他說:「Kogan 的黑膠很多都賣得好貴, 比 Heifetz 的黑膠貴不少, 技術唔好過 Heifetz 怎會這樣。」
------
有一次我到一間大型 CD 店看到了 God's Fiddler 這隻 DVD, 這是講 Heifetz 的一輯記錄片, 因為 DVD 上沒有列明有沒有字幕提供, 我拿去問店員, 店員不知, 叫我等等, 她再拿去問店裡其他人(應該是較資深的店員吧), 她回來時答覆我:「這是音樂演唱會, 無字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