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sk 發表於 2016-12-20 2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碟身太硬了,所以一踫撞就會爆裂..
我仲有一套snow whitesoundtrack (78轉,HMV), 但其中一張已斷成一半{:6_194:} 
				
			
		kl122002 發表於 2016-12-20 22: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仲有一套snow whitesoundtrack (78轉,HMV), 但其中一張已斷成一半
{:9_437:} 太可惜喇!!				
			
		tlsk 發表於 2016-12-20 2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可惜喇!!
我試找找看, 好似是在床下低定書架底...{:6_198:} 
過由wiki上看, 說是世界上第一套soundtrack ???真的嗎??? 				
			
		今晚聽 Itzhak Perlman...{:1_352:}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2-25 10:46 編輯 
最近打掃, 掃出這些10吋錄音 
去掉了舊的膠套, 重新包好, 啊, 又好似回到以前一樣 
有些舊套是有紙底, 那種我不只可以用酒精清潔, 不會掉走.
http://i.imgur.com/Ch6l1Hy.jpg
http://i.imgur.com/xGbipnC.jpg				
			
		呢隻風行唱片出品''小提琴音樂''老歌首首都耳熟能詳,包括有綠島小夜曲、月光小夜曲等等。				
			
		tlsk 發表於 2017-2-25 21:32
呢隻風行唱片出品''小提琴音樂''老歌首首都耳熟能詳,包括有綠島小夜曲、月光小夜曲等等。 ...
我好似有那張龍飛鳳舞, look look 先...{:6_229:} 				
			
		Reernietse, 
果沙翁/donut是膠紙座,書展入手, 大少少的文具台有售.
http://solutions.3m.com.hk/wps/portal/3M/zh_HK/OSD_HK_Scotch/Main/ProductInformation/TapeDispensers/				
			
		小提琴獨奏...江南春早				
			
		近年連黑膠也捧紅, 連自已也bid 回一個用過的唱盤回來搞搞, 又買過新的reissue , 在此連黑膠也略說一二.
 
在香港聽古典的人曾有不少, 只是隨時間不少同好已去, 其後人便把錄音放棄, 今不少二手店中總是有大量古典存在. 除了某些終極級名錄音頭版之外, 不少都很相宜. 計落, 真是和網上拍賣的運費出入不大.
如果是想由古典黑膠入門古典, 其實現在是不錯的 (除了過平的唱盤和phono pre-amp 令我有不少抱怨),比起不時都要等待出現/更貴的CD, 黑膠是明顯更容易找到你想要的曲目. 
就音質方面, 早年再版的黑膠和再版CD的出入甚大. 如果只是普通而不太貴的器材, 基本上頭版vs再版的差異不算很大, 不妨考慮比較便宜的一方.
當年有不少指揮都曾留下錄音, 令古典的黑膠多若繁星. 有些指揮在今日聽起來可能已不太出名, 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善用你的手機上網功能, 上wiki / google / 英國的gramophone magazine 看看, 而非只是跟由一些華文雜誌大師的建議找尋. 
需知古典音樂乃是一門藝術而非hifi , 有不少大師在出過黑膠後就不出CD了. 原因可以是因為廠方為了發掘新人而把舊人降至低廉的位置.
此做法可理解但也是很叫人無奈.在再版價位被降後, 已給人一種被淪為二線的印象, 而且影響極深. 
Reissue 的黑膠...
有別於再版又再版而劣化聲音的CD ,此幾年reissue 的黑膠是真的得幾好. 
我想有些reissue 不會是DDA / DAA, 至少AP說開母帶的話, 就姑且先相信吧. 
最近聽了Rubenstein/ Reiner /Raph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由AP再出的180 g 黑膠 , 都真的都幾好聲 (請先不要取頭版出來說{:6_136:} ) 
是不是值得入手黑膠? 以現在大風氣下, 猶其是古典的話不妨考慮.
有時某些目的CD版實在已版劣化, 又或者被轉成了SACD 之後圖利. 
之不過我也聽過一些reissue 版本, 間中有些的聲音似乎有少少怪,正確的說是明顯比原版有了一點點的改變...是母帶作怪還是其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