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6-11-30 22:47 編輯 
thomasl211 發表於 2016-11-30 2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K師兄:
多謝你的分享及建議!
Mono是有不少好東西, 用mono針更可以發揮{:6_149:} 
如果遇上舊的DECCA 唱片, 猶其FFRR 果堆 (mono), 現在又名金耳,有不少佳作. Ernest Ansermet 的Stravinsky's Petrushka更是第一張. 
不過phono上要留意, 現在大多equalization /EQ curves是RIAA 式, 以前未統一時, 還有DECCA, Columbia 自家的 
Decca mono出品如 FFRR, 不妨一試轉去用DECCA , 一轉, 包你聽過癮.
可參考下方的資料. 
http://www.shellac.org/wams/wequal.html
以前的amp EQ 選項參考可以由這裡看見, 有 Col NAB, AES : http://positive-feedback.com/reviews/hardware-reviews/ifi-micro-iphono/
我以前用唔多唔少都有呢個問題, 所以一台amp / phono上大多都有DECCA / RIAA 兩個任選,
記憶中1970 之後沒了. 
RCA的 mono古典先更精彩. {:6_138:} 				
			
		卡爺早期作品..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6-11-30 23:15 編輯 
tlsk 發表於 2016-11-30 2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卡爺早期作品..
當時"卡仔"是拉車邊, 主要的是 鋼琴手Gieseking 
Gieseking 是我最喜愛的鋼琴手之一 , 可惜只有mono. 他和其他指揮的錄音比起"卡仔" 更出色 (不過有些已是78轉了)
好似EMI在卡爺的box set 中有此張, 
而除了Grieg 之外, 還有Schumann piano concerto 都是Gieseking 的名作.
日本EMI, 和EMI結束前也為Gieseking 出過SACD 				
			
		何解我話RCA的古典精彩? 你睇下: 
Debussy: La Mer / Toscanini / NBC Symphony Orchestra   
就是出密紋45轉 細碟. 
並實都有出過大的33轉 用同一個cover art,in-box text, 不過我覺33轉版就好似有無呢個45轉來得甘精心. 
此45 轉其實是為了RCA 的 細碟 line而精心製造. 
歌劇都有出過 45轉細碟 (一盒) , 問你服未?{:6_144:} 
之後分成了顏色碟代表唔同曲目,
Country releases were on green vinyl, 
Children's records were on yellow vinyl, 
Classical releases were on red vinyl, 
"Race" (or R&B and Gospel) records were on orange vinyl,
Blue vinyl/blue label was used for semi-classic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blue vinyl/black label for international recordings 
http://historysdumpster.blogspot.hk/2012/08/the-history-of-45-rpm-record.html
係唔係吹佢唔漲呢...{:6_134:} {:6_135:} .				
			
		 本帖最後由 thomasl211 於 2016-11-30 23:39 編輯 
我其中一部phono 係香港ys audio 出品的。2手不過幾千蚊
有齊ffrr columbia sp 同riaa……抵玩到震!				
			
		thomasl211 發表於 2016-11-30 2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其中一部phono 係香港ys audio 的。2手不過幾千蚊
有齊ffrr columbia sp 同riaa……抵玩到震! ...
的確!
甘又係....如果我重投黑膠, 問人還碟, 
都仲要搞phono的問題...{:6_168:} 
				
			
		mono 碟真係少,印象中得一隻{:1_352:}
 
唔駛介紹喇
Stereo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6-12-1 09:35 編輯 
kl122002 發表於 2016-11-30 23: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的確!
甘又係....如果我重投黑膠, 問人還碟, 
上網望了一陣...打了少少與本題無關的碎碎念...
要重組最後用的組合 (Thorens + SME唱臀 + DECCA唱頭 ), 今日好似無乜可能....{:6_197:} 
退其求次..入門Project 盤+平價MM唱頭, +入門phono...是可以5-7K內有找, 好似又有點對不起自已
我應不會用AT針, 現在說的DECCA針又似乎不是我以前用的那些,有些唱針的牌子我是沒什麼印象, 
如果用的話都應是Ortofon吧? 只是Ortofon 好似貴過從前? 
盤的話...Thorens 350是我的最大目標, 之不過同樣的價位已可以有一台 Linn LP12.
在Thorens 退求其次是一個好似盾牌的TD309 或者原始少少的TD 206? 
Rega P3 也是考慮之內, 但就總覺rega 不太可靠. 
Project 的盤應要到Classic line 才行吧? 不過又真的很似thorens 的說 ? 
似乎我是很明顯擺脫不了thorens 150 那個外木盒外表. 應都是在Linn LP12 和Thorens 之間做一個決擇.
phono....天啊, 以前一台amp就有了, 今日還得找一個外置的說...
project的細細盒到底可不可靠? 應會入RS 的才ok吧? 
Thorens 的似乎要用top model 才有MC頭的function 
我沒理由去入一台cyrus 的phono吧? 
仲未計一大堆睇到我眼花又以前都不太會為意的數字....
 
盤+唱針 phono...三者怎樣取得平衡才最好?{:6_168:} 				
			
		1)Thorens, Linn都好!不介意二手的話,有不同形號可以豐儉由人。
   以前有款蘇格蘭做的唱盤叫Systemtek 其中IIX的形號有
   窮人Linn LP12的雅號,
   工廠於90年代尾被Audionote買左!當然只可以找二手了。
				
			
		2)Rega P-3可以講係另一個經典形號,佢枝RB250/300也可列入
   全世界最平最靚系列!(不同國家生產的唱盤數唔到咁多係跟枝
   Rega OEM 的唱臂。例如:Basis)
   強烈建意用回Rega原廠唱頭!因為勿都唔洗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