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29 17:50
本帖最後由 一斤花生@G 於 2022-1-29 17:52 編輯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14 13:08
我聽左幾部唔同牌子的all in one:
Evo150
NAD m10v2
早上星期聽左 Evo150 推wharfedale evo 4.1我覺得唔差~ 係幾方便~如果係入門玩家黎講,真係超水準,
我仲試左PASS LABS INT 25......純A類25W 有D膽味~幾滑流我見佢推 kef reference 1幾正 能量感大氣
搞到我都有D心旭想買部PASS LABS INT 25 東哥仲做緊特價比我40K多少少 , 但黎個價錢可以考慮 細菠蘿 同LUXMAN
但我比較偏向 歐美機多少少, 當初係想換喇叭....但我發覺係部DMS 500 音量-4~6DB , 再由部REGA 加大音量係最好,
之前係DMS500一直係最大音量+8DB~6DB由REGA 再調音量會覺得有D肥腫 同太吵耳~
而且只係將DMS -4~6DB非常好聲~ 人聲出曬黎 REGA可以調到11點至12點音量~ 簡直可以用脫胎換骨黎形容~
所以又暫停左換喇叭計劃~ 反而比部PASS LABS毒到,佢推平價wharfedale evo 4.2 同座地都有板有眼~而家比個冷靜期自己 過年後睇下換唔換機~
其實細菠蘿都好多人推,但我見都出6年左右~ 再睇睇佢地產品線,都係 6~7年更新週期,所以觀望中......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29 20:26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22-1-29 20:28 編輯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29 17:50
早上星期聽左 Evo150 推wharfedale evo 4.1我覺得唔差~ 係幾方便~如果係入門玩家黎講,真係超水準,
...
如果不提pass labs 真係唔經唔覺都好似有30年 ?
主打用MOSFETs 線路, 行A類放大, 聲音係有D似膽機 , 推大食的喇叭沒問題 .
只係令我圈點的地方是重量和熱量, 還有令我不給它入我門是那個外表....{:6_136:}
40K以上的機是另一個層次. 同樣是rega的話可以參考Osiris, 沒有什麼的.
如果我有40-50K, 應會開始考慮前後級?
菠蘿....早前好多買左, 不過現在風氣一唔流行之後, 又好似靜晒....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29 21:33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29 20:26
如果不提pass labs 真係唔經唔覺都好似有30年 ?
主打用MOSFETs 線路, 行A類放大, 聲音係有D似膽機 , 推 ...
其實我見好多中高價機...都係一大舊好重, 常見LUXMAN,金仔 老麥Goldmund soulution全部都23KG起步
但外型的確 貴豐係個樣靚仔D 其餘大部分差唔多~ 但都幾多人放二手....真係好多, 我見120 二手最平30K頭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29 23:34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29 21:33
其實我見好多中高價機...都係一大舊好重, 常見LUXMAN,金仔 老麥Goldmund soulution全部都23KG起 ...
未必
Jeff Rowland 125 + Capri S2 就細細部{:6_138:}
Cyrus 前後級加電都係細細部
Project前後級分家都係細細部
Nuprime 有D都係細細部
而且Linn Klimax DSM + Klimax Mono / Twin 都係細細部
細細部有好多選擇.....
大大部係為左推果D座地大喇叭而 放左好多大電容, 大火牛而大大部
如果唔係, 細細部真係可以好多 .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30 02:25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29 23:34
未必
Jeff Rowland 125 + Capri S2 就細細部
Cyrus 前後級加電都係細細部
Linn Klimax DSM 係D類放大~ 基本上D類放大,係可以細細部~ 因為唔洗比隻大環牛入去, 同搞供電部分,慳番好多位.基本全部都係數碼電子線路板
Cyrus 就所有機種真都係鞋盒形式,真係細細部, 其餘你講個D非主流品牌就唔多留意啦~如果部機大件少少好力水D,我信相好多燒友都唔介意,
聽完部Pass Labs INT25純A類真係有D念念不忘.....等再有機會聽下其他純A類機睇下有乜感覺,部PASS純A類人聲真係好似膽機
當日佢地都係駁部 唔太貴串流機 聽TIDAL 都好有質感 東哥都有機會叫我試下LUXMAN不過真係對日系機冇愛.....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30 09:13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22-1-30 09:18 編輯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30 02:25
Linn Klimax DSM 係D類放大~ 基本上D類放大,係可以細細部~ 因為唔洗比隻大環牛入去, 同搞供電部分,慳番 ...
Klimax DSM 只係一台streamer / DAC/ 前級, 只有 Klimax Solo/ Twin係後級。
Jeff Rowland都係用 D類放大好多年的牌子。 呢個牌子唔冷門, 係高階機的之一,純粹只係好少入打的人會知同望的牌子。
Luxman 的 class A 機係外國好有名的, 同膽機齊名。
其實係香港賣得偏平而錯覺以為Luxman 係平價牌子。 在外國要賣返出口價係好貴的。
其實如果有機會就不妨去試聽一下, 反正只是少少時間, 為何不比較?
Pass Labs 的機係買得過, 猶其前後級。 這個牌子主力做純線路放大是有一定成績。 只是依然是那句, 這牌子的機實在太重。 Int 25 有90lbs 是要2個人抬, 真係.....
至於 class A 機係真的有點熱, 比 Elicit R 還要熱
在寒冬裡長著真係可以當暖爐,夏天用就一直要開冷氣
通風散熱係好重要, 不然機內的零件會自己熱壞自己
呢個都係我唔太鍾意用class A 機的原因之一。
題外話,
力水同部amp 的關係係奇妙的:不可以說沒關係, 但今日就就是不一定有關運。 比如說推一對大型座地喇叭是要大後級, 所以大大台mono block。但隨著class D 成長, 我已留意到後級的大細都開始變細 , 最近聽過NAD M32 後級, 只有平時見的一半都可以交到功課。
反觀的我想是喇叭本身, 是不是一定要多單元, 用大mono block多才等於好聲?{:6_146:}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30 11:07
本帖最後由 一斤花生@G 於 2022-1-30 11:10 編輯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30 09:13
Klimax DSM 只係一台streamer / DAC/ 前級, 只有 Klimax Solo/ Twin係後級。
Jeff Rowland都係用 D類放 ...
INT 25冇咁重Weight : 51 lbs 個日 luxman 509x 係AB類我冇試到.....
唔知點解鍾意A類放大, 佢話有部590AX 係純A類 但已停產~ 話有新一代準備發佈~ 或者叫我等下囉~
我上FB音響群組睇品牌投票LUXMAN 都係頭三位多人用 近次於金仔~ 不過可能轉左大陸製 ,D人唔係咁鍾意~ 不過都係聽聲收貨啦~
我過年再睇下咩情況~頭先睇資料 原來WHAT HIFI 都有好評個509X https://www.whathifi.com/luxman/l-509x/review
WHAT HIFI真係甚少好評 非英國產品....... 應該真係唔錯~ 價錢就貴PASS LABS 少少~
等過年後再睇睇咩情況 話唔定又有特價~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30 11:16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30 11:07
INT 25冇咁重Weight : 51 lbs 個日 luxman 509x 係AB類我冇試到.....
唔知點解鍾意A類放 ...
望返先知原來係51lbs, 我應該記左另一個model{:6_122:}
Class A 可以話係原子粒版的膽機,
聲音暖和, 帶少少柔, 細微音訊都可以好清楚
圈點的地方如前提過: 重, 熱, 壽命
唯一一部只熱而唔重的是 MF 的A1
Luxman仲有部595A, 有聽過嗎?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30 12:04
本帖最後由 一斤花生@G 於 2022-1-30 12:06 編輯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30 11:16
望返先知原來係51lbs, 我應該記左另一個model
Class A 可以話係原子粒版的膽機,
黎部冇聽過....太貴啦~ 標價7萬 實價我冇問 我諗最平都要6萬
部PASS LABS 254萬頭 LUXMAN 509X 就5萬 左右
當然先唔講聲低LUXMAN 插口多好多~ 都XLR PASS LABS 就只係得RCA 3個
但當然對於我純二聲道冇所謂~ 而且RCA XLR我都冇特別要求因為睇左好多資料討論其實好多都認為RCA好聲D
我見好多機種都係因應 客人要求先加XLR 都有D貴價機堅持 唔用XLR 只有RCA
kl122002
發表於 2022-1-30 14:28
一斤花生@G 發表於 2022-1-30 12:04
黎部冇聽過....太貴啦~ 標價7萬 實價我冇問 我諗最平都要6萬
部PASS LABS 254萬頭 LUXMAN 509X 就 ...
反正試聽都唔使錢{:6_134:}
至於你話要幾多RCA 插口係一個好問題。
黑膠, CD, Streaming 三個真係應該夠晒數,除非仲有錄音帶或者其他野。
同意好多機係因為市場問題而多個一組XLR.
同一道理也落在CD機上, 現在不少廠出的CDP都 加入由外輸入處理的DAC功能, 於是原本的CDP就變成了只是付加東西。
在D類amp 不斷改良和問世的過程下, DAC也可以裝在amp內, CDP+DAC的功能就變得有點尷尬。
新訂的Linn Majik DSM只重4kg, 唔過9lbs.我真係想睇佢可以出到乜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