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122002
發表於 2022-3-11 07:44
heven 發表於 2022-3-11 01:36
M3 都三四十年前的事囉………,當時係攝影人(師),現在係相機操作員😁,小工當年只可以負擔Nikon F2A,FM ...
Nikon F2 都是好東西啊
old8woman
發表於 2022-3-11 15:09
koalaau 發表於 2022-3-10 16:20
tuner我一直有用,這部kenwood kt6500以前$800買落,好靚聲。
在7,80年代Kenwood的Tuner是品質有保證的{:6_142:}
old8woman
發表於 2022-3-11 15:10
kl122002 發表於 2022-3-11 07:44
Nikon F2 都是好東西啊
Nikon F(俗稱大F),F 2,F3,F4,F5都是好機
sam2004
發表於 2022-3-11 15:19
old8woman 發表於 2022-3-11 15:10
Nikon F(俗稱大F),F 2,F3,F4,F5都是好機
喺中學嗰陣時玩過一個學期F2A S,但係之後就轉左會玩F 1啦
old8woman
發表於 2022-3-11 15:28
sam2004 發表於 2022-3-11 15:19
喺中學嗰陣時玩過一個學期F2A S,但係之後就轉左會玩F 1啦
70年代,日本5大相機廠各自精彩,有攝影發燒友話當年PENTAX LX大戰Canon F-1難分高下
如今Minolta已不存在,Olympus放棄135片幅只向輕巧發展,PENTAX已經在死亡邊緣{:6_168:}
kl122002
發表於 2022-3-11 17:51
old8woman 發表於 2022-3-11 15:28
70年代,日本5大相機廠各自精彩,有攝影發燒友話當年PENTAX LX大戰Canon F-1難分高下
如今Minolta已不存在, ...
當年m42 mount Contax/Pentagon做起, 之後Pentax 發揚光大。於是好多間廠光學技術上真係可以一較高低 。
Canon 也不笨, 出了lens mount converter P 俾m42 鏡用, 仲用 converter E 俾 另一個老牌子exkata mount 的鏡用。
已不存在的牌子仲用Yashica, Topcon(Tokyo Kogagu ) , 中片副的 Bronica。 另一個 大片副的牌子Graflex 也沒了。
old8woman
發表於 2022-3-11 18:06
kl122002 發表於 2022-3-11 17:51
當年m42 mount Contax/Pentagon做起, 之後Pentax 發揚光大。於是好多間廠光學技術上真係可以一較高低...
PENTAX m-42 mount的"SMC" Takumar(俗稱大姑媽)鏡頭質素甚高
60年後的今天用在數碼機身上也不會差,一枝狀態完美的SMC Takumar 24mmf3.5(注意最大光圈只有f3.5)
今天在二手市埸叫價可以貴過 Canon的 EF 24mmf1.4"L"{:6_138:}
art911
發表於 2022-3-11 18:13
已遗忘的记忆,一一涌现。谢谢各位!
kl122002
發表於 2022-3-11 18:26
old8woman 發表於 2022-3-11 18:06
PENTAX m-42 mount的"SMC" Takumar(俗稱大姑媽)鏡頭質素甚高
60年後的今天用在數碼機身上也不會差,一枝狀 ...
仲有支由東德Carl Zeiss Jena 出的,Flektogon 35mm f/2.8,Flektogon 20mm f/4
用過Flektogon先了 .{:6_167:}
kl122002
發表於 2022-3-11 18:41
old8woman 發表於 2022-3-11 15:10
Nikon F(俗稱大F),F 2,F3,F4,F5都是好機
135系統本身是好極端
專業的是在電影用使用 比如Kodacolor菲林和電影機
業餘的/專業的 才用Leica. Leica在專業系紀始於LTM mount的時代.
但民間泛用的是很基本的菲林機和菲林,最多人用的應是Agfa, Kodak的菲林和小型相機.
問題是那些菲林微粒多, 偏色 ; 一些小型相機的鏡頭真是好差,也沒對焦系統(如Voigtlander Vito) ....
根本由那些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都沒對焦一樣{:6_129:}
120 系統才是專業級, 比如6x6為主的Rolleiflex ,
還有 4x5 大片幅的Linhof, Graflex等.
除了對焦系統外, 因為中-大片幅可以放大縮小都沒問題, 還有可以在黑房做好多editing 的工作.
我自己是很喜歡Rolleiflex, 到了3.5E/F時代昆一台很先進的機, 也找不到有什麼要挑剔的地方(重量?片數?)
我想, 是到了民用的需求真的由m42開了先河, 才對135系統有了一定的要求.
但m42系純是只賣鏡, 而不是機. 於是各家廠很快又集中了不同的刀mount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