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20-7-24 23:36 編輯
80年代的香港真的是一個hifi百花齊放的時代, 也可以說是 "hifi" 的定型時代. 日系的產品將Hifi 由中產人士以上的玩意變成家電進入不少人的家.
在過去以前沒有"Hifi" 的概念. "Hi-Fidelity " 是有, 不過是源自無線電學的分支. 所以如果你有興趣研究的話, 在50-60年代是在無線電的書中會找到今日不同amp, 喇叭的文章. 在香港買hifi 是要去無線電行, 電器鋪. 試音的概念我想大概也是80年代才普遍, 以前有些鋪真的是一試即買, 那個是令我覺很討厭的事.
我本身是無意步入Hifi界. 本來是去電器店買台收音機了事. 但那個賣的說, "不如試試這個座地的看看? " 那麼就入陷了
那 "Hifi "是那種 喇叭, 收音機, amp 一體座地的大木櫃, 現在ebay或者舊懷舊電影中看那些中產人家家裡會出現的東西. 但當時手上沒什麼音樂錄音, 而且還是只是想要台收音機所以沒理會.
以前的收音機是可以接上唱盤用 , 我手上也有一個好似是philips 還是telefunken 出的很簡單的東西, 所以 最初的組合就是一台收音機+唱盤.
是直至後來接觸了古典音樂才有真的對唱片錄音hifi 有了追求. 中間換了又換, 換到了Thorens TD 150 MII 用至80年代未因為沒唱盤的工具才放棄. 現在因為心大心細下重回黑膠才用 Linn LP12.
老到了這個年紀才搞台LP12 真是連我自己也不知在想什麼...
300B我印象中是近代被人重新發現才流行. 以前50-60年代的amp 是很少用 300B, 大多都是 EL84 , EL84, KT88/66, 細小一些的會用PCL86 . 當中 KT66 是Quad 廠的堅持, 也因此至今被收購了後還是在出Quad II 和 KT66的 amp .
老馬7, 8, 9, 老麥C22, MC75, Quad II, HH Scott, Fisher.... 好多都是一代名機. 只是我不太建議用太高的價位入手, 內面不少以前的電件已不行了. 一位老朋友手上的一套Leak 就是那樣發生了漏電事故而成了家中的陳列品. 最近由朋友交給我用的是一台Philips AG9018, 用的是 EL86 , 好聲. 只是機器老了, 也還回去當是觀看好了.
舊機不追分析力, 而是各自的音色上的表現, 也於是成了最大的賣點. 那個時代也沒有什麼對線材的追求, 我們用的都只是普通銅線而已. 我認同以前的機的設計和運作原理和今天的已很不同, 以前的機似乎用的是高電壓的輸出, 所以令靈敏度有一定水平, 有異於今天一些低電壓又或者常衡電壓的機種?
最近是少了人用 EF86去設計的amp, 而多了用ECC83 + ECC 82 組合. 無疑ECC83 +ECC 82 是比EF86少noise, 也不如EF86那麼易受外界影響 (事實上以前 EF86也用在手提open reel 錄音機也不見有什麼事 ) 但同時少了 EF86 可以帶來的自然美. EF86 是一個為Hifi 而生的膽, 用了EF86 的機所出來的聲音少了淨ECC83 +ECC82 的生硬感.
用EF86的老機除了 Philips AG9018 外, 還有 Ortofon KS601, Leak 等等.
你提起美加的之所以常見音響牌子是jbl 那些.....如果要我用最濃縮的文字去說, 就是很大因當地的生活還境和習慣.
美加的屋大致上可以說是3大種, 市區的大廈 apartment / town house, 近郊常見的有ranch house , colonial house ; 還有就是那些很大的 designer houses / villa. (那些Shotgun house, I-house 或者cottage 不計, 最近都除了貧民區之外好少見Shotgun house了? )
Apartment 視乎地方, 向來都是比香港的大少少之外都是差不多, 用的喇叭一般不會太大, Klipsch Cornwall 那些已很足夠了.
而ranch 或 colonial houses 都可以是kit 的方式 + customize 建出來. 買家由catalogue 上看中一個,打電話跟公司討論一下怎樣 customize , 寄張支票, 之後有車送來一堆切好的木頭等你或師傅組裝. 這種叫kit house. 戰前來自Sears House 這公司最有名, 後來是還有不少的公司也在做同樣的事.
是直至到了70年代後才多了地產公司以一大片地上建同一樣差不多的屋去賣 <--那個很叫人沒趣.
如今有些還是kit house留下, 可以找找那些原木中有沒有印上公司的編號之類的.
如是說, 市郊的Ranch house , Colonial house 兩者的地方夠大, 也於是自然可以用大一些的喇叭. 喇叭可以當是一種傢俱和擺設, 所以多了這個"職能"而在設計上下了些功夫.
因為 DIY的植根太深了原故於是喇叭都是一樣的DIY + customize 的方式去賣.
你打開一張60年代的JBL catalogue , 是根本不會翻到一個完整的C38, 而是在C38 這個音箱一頁中可以找到不同的分音器和單元, 再翻下去就是各零件的資料... 簡而言之一切任君自由選擇, 也所以在今天找一對 C38 還得看看那個用了什麼零件. 有些C38 只有一個大單元, 有些是三個. 最理想的必然是3單元和對應分音器的.
昔日我認識的一戶大宅就是現叫的Mid-Century Modern 設計(以前叫 Modern 或 Contemporary) , 今天可以說是designer house 了.
落地大玻璃, 大斜三角2層高的屋頂, 這樣開放的大客廳中有個原石牆大壁爐, 有小酒吧, 還有一幅大師的名畫 ( The Three Musicians ) 的複本, 傢俱當然都是那些對應的設計. 而主人家的一對 JBL 的三角喇叭 Hartsfield 只是留在2個角落, 在整個大廳中成功地融合而不會搶眼....
這個只是1960年代的事, 卻是我至今見過即使不富有, 但卻是最美, 有氣派, 有音樂, 也是一個印像深刻的地方.
當年我記得重播了很多次那張Caterina Valente - Classics With Chaser 的唱片, 美, 真是很美. Hartsfield 的設計本來沒有Stereo的概念, 是放在一角的mono 喇叭 (問世時還是Mono年代) . 它出來的聲音是很有空間感, 即使是mono 錄音也有可以分出高低音的層次味, 可以說是有擴散力的喇叭.
而60年代時由 Mono 步入Stereo 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不只是因為要買多一只喇叭, 而且還要換一台amp , 換唱針唱盤等都是一個大開支. 於是不少不合大勢的器材, 如Hartsfield 是因為不適合 (因為大體型而又不知怎樣擺令 Stereo effect 有點弱) , 又及不上同樣三角設計的Klipsch Klipschorn, Tannoy Autograph 或有腳又較小的三角喇叭York, 於是Hartsfield在60年代中停產了 .
(反而JBL Paragon 就是找個地方放在一旁就可以, 是擺設類向, 但我覺那個東西有點怪就是.... )
日本很早就知Hartsfield 是好東西, 不少Hartsfield 都已去了日本. 只是不是每個日本朋友都可以好好用上Hartsfield . 因為日本的樓房太矮了.... 少看了這對外表不高, 但是對空間要很高要求的喇叭.
然而不要和 JBL Everest 搞混了. Everest 沒有一點似Hartsfiel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