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Vabc 於 2009-12-15 23:58 編輯
繼續講那七項電源處理器:
今日先講「派電」:
這是很簡單的電源「處理」,
由小時候到現在,
大大小小,
價高價低的拖板,
比比皆是,
但音響器材是很敏感的電器,
電的質素,
可以將整套器材的質素由好變差,
(由差變好就要配合很多條件),
所以,
真的有音響級拖板的出現(當然市面上有很多魚目混珠的產品,電腦拖板都叫自己做音響專用)。
而拖板的好壞,
主要看幾方面:
1.輸出及輸入插座
2.內部接線
3.外殼
4.控震物質
1.輸入插座,
先是分五大類:英式(圖a)、美式(圖b)、歐式圖c)、澳洲式(圖d)、萬用式(圖e)
這原本只是地區性的問題,
但在香港這國際都會,
以上五種都有人用,
而主流是英式,
美式多流行於高價電源產品,
而低價的毫流行萬用插,
先至聲明,
於香港,
只有英式才是合法的。
而質素上,
美式會有多些優質的選擇,
而英式則會耐用性好一點(「美式」同「萬用」插得多,內裡的銅片會走位,頂住插頭)
萬用則方便一點。
所以資深一點的發燒友,
都會選擇美式。
而英式內裡有一粒「多餘」的保險絲,
但這保險絲對音質有一定負面影響,
所以有很多人會將這FUSE焊走,
但最好的英式插頭/座(縱使焊走了FUSE),
都只等如普通級的美式插頭/座,
而中及高質的美式頭(中級如WATTGATE、SINE、OYAIDE等)
(高級的如古河、百力...等),
都會與英式有段頗明顯的差距,
起碼高音的伸延、低頻的控制力、人聲的感情等,
都完全不同。
明天再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