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laau
發表於 2018-1-3 21:35
taralabs和前身space & time都係好硬,用耐左插頭位好易「脫皮」。
LYKH
發表於 2018-1-3 21:38
呢條同軸線,唔知乜傢伙。。。
話係銀線,咩蝙蝠線。。。{:1_336:}
LYKH
發表於 2018-1-3 21:42
koalaau 發表於 2018-1-3 21:35
taralabs和前身space & time都係好硬,用耐左插頭位好易「脫皮」。
大哥,
條喇叭線,記得好似係散裝卷線,剪完之後,鋪頭幫小弟駁埋叉頭。。。{:1_340:}
LYKH
發表於 2018-1-4 22:04
雖則欣賞音樂較重要,但有好的器材相伴也不錯。。。
忍不住,又對照圖片,做對比和幻想。。。
唔奢望能還原整個樂團的縱深和廣度,但求拆解到每件樂器聲部的位置,一層一層,清晰可聞,已心滿意足 。。。其實咁都唔容易的。
以前曾經請教過一位音樂大哥,小弟說音響能把古典唱片樂曲如何美妙還原;那位大哥就叫小弟去聽現場演奏較好,普通買部NAD聽聽就夠。。。
但後來,小弟去他家中作客,他那套可是Krell。。。{:1_336:}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4 22:44
LYKH 發表於 2018-1-4 22:04
雖則欣賞音樂較重要,但有好的器材相伴也不錯。。。
忍不住,又對照圖片,做對比和幻想。。。
遇過不少這類人{:6_176:}
知道了錄音, 混音 之後, 更明白買貴hifi不如去聽live.
當然在聽得足夠live, 真正對一切用語有所了解後才可以學習品評live, 猶其music hall, conductor 的藝術.
不然只是成為網絡中的永久笑話, 近年己有不少.
HD_2
發表於 2018-1-4 22:47
我都好想環原1812嘅炮轟聲{:1_338:}
koalaau
發表於 2018-1-4 23:34
當你想到用高級器材播放1812炮聲的低頻、動態、速度都及不上自己放個響屁,就唔會咁執著了。{:1_338:}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8-1-5 11:18
LYKH 發表於 2018-1-4 22:04
雖則欣賞音樂較重要,但有好的器材相伴也不錯。。。
忍不住,又對照圖片,做對比和幻想。。。
> 以前曾經請教過一位音樂大哥,小弟說音響能把古典唱片樂曲
> 如何美妙還原;那位大哥就叫小弟去聽現場演奏較好,
> 普通買部NAD聽聽就夠。。。
這樣想的人真是很多, 但我認為是完全錯的想法。
> 但求拆解到每件樂器聲部的位置,
> 一層一層,清晰可聞,已心滿意足
聽音樂時樂器聲部的位置有那麼重要嗎? 在 stereo 唱片剛面世的年代, 甚受音响迷歡迎的指揮家 Ansermet 在 1959年的 High-Fidelity magazine 發表了一篇很好的文章, 看完後更明白音响迷所追求要拆解到每件樂器聲部的位置在聽音樂層面上是多無聊!
我不是在反對追求音响重播的重要性, 但只想指出不要過份迷上甚麼音場等等的層面上。
HD_2
發表於 2018-1-6 10:41
apSdBt9RMQs
LYKH
發表於 2018-1-6 18:50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8-1-5 11:18
> 以前曾經請教過一位音樂大哥,小弟說音響能把古典唱片樂曲
> 如何美妙還原;那位大哥就叫小弟去聽現場 ...
多謝Patrick大哥賜教。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