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KH
發表於 2018-1-6 18:53
HD_2 發表於 2018-1-4 22:47
我都好想環原1812嘅炮轟聲
Boom,燒左個單元。。。{:6_135:}
(講笑)
LYKH
發表於 2018-1-6 18:54
HD_2 發表於 2018-1-6 10:41
師兄,
呢條片,一流。。。{:1_326:}{:1_326:}{:1_326:}
LYKH
發表於 2018-1-6 21:17
網路上的文章。。。
https://foolscc.pixnet.net/blog/post/439556251-<好音響的四要:音質、音色,音場、音像>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8-1-6 23:17
LYKH 發表於 2018-1-6 21:17
網路上的文章。。。
https://foolscc.pixnet.net/blog/post/439556251-<好音響的四要:音質、音色,音場 ...
這正是「音場派」把音場推到至高無上的標準文章, 當對錄音制作有多點認識, 便知「音場派」這觀念是多無聊, 放回焦點在音樂本身吧。
就是錄單是一個鋼琴, 真是如文章所說「如剛開始放的geoge winston的鋼琴 ...聲音自然會浮現在音樂廳的表演台中的正確位置」?
看看鋼琴其中一些收音技巧, 你能估到鋼琴的位置是在那裏嗎?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8-1-7 14:39
LYKH 發表於 2018-1-6 21:17
網路上的文章。。。
https://foolscc.pixnet.net/blog/post/439556251-<好音響的四要:音質、音色,音場 ...
其實文章作者在文章開始時用到 George Winston的鋼琴錄音作為音場定位的例子極為攪笑,George Winston 的唱片很久以前我也聽過很多,那隻 December 的黑膠及 CD 我還保留着, 這類靚錄音的賣點並不是音場,反過來是以音色見稱,鋼琴的左手右手像是分開錄一樣,要高音部分非常清翠,要給人有清新的感覺,而低音一點也不能混濁,而在音埸方面沒有要給聽者有真實感,重點是要聽者不要有困在一處聽的感覺便是, 絕對不是文章所寫:「就是聲音就像演奏廳現場彈的鋼琴聲,有血有肉,聲音自然會浮現在音樂廳的表演台中的正確位置(音場音像)」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8-1-7 15:21
錄音時的位置安排與現實可以有很大差別, 所謂音場在 multi-channel recording 下更是 mixing 的產品, 為甚麼還要堅持要聽回這樣
https://post76.hk/data/attachment/forum/201801/04/214417i2goo2x98fg8bt49.png
最後, 音樂的內容絕大部份與音場無關, 還說「要進入音場音像的欣賞,通常需要多年或更久,」聽了多年音樂還困在場內沖不出去, 真是令人慨嘆!
koalaau
發表於 2018-1-7 15:53
唱片錄音係聽支咪,音場定位,係錄音室再創作,明白這點,聽野就會只著重音色、質感和感情,音場定位這類「應該係點」、「還原度幾高」等hifi分數,玩下過癮下就好,沉迷就會俾hifi玩。
LYKH
發表於 2018-1-7 23:19
眼界大開 {:1_326:}
kl122002
發表於 2018-1-8 14:22
去買hifi, 一定有個伙記, 又或看書時有大師等人同你講 "音場".
我無意否定 "音場", 因為擺得對喇叭位置不好, 幾名貴的器材聽起來還不如一台收音機.
在我而言, "音場 = 擺好對喇叭", 就只是這麼多, 沒存其他特別的意思.
如另一位師兄說,"音場" 是不是最重要? 非也. 是不是真實? 不一定.
"音場" / Sound field是錄音師, 混音師製作的物品, 目的是令只用一對stereo sound 的喇叭 模彷原錄音現況, 又或者在原錄音現況加入少少修改, 令音樂更聽得 "可口"
所以有人說錄音是 canned music , 如同罐頭湯, 此詞非虛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8-1-8 16:07
在 Stereo 早期的年代, 有不少有關音場的文章, 很多文章都有一定份量。
High Fidelity Magazine - Oct 1959
Audio - Sept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