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樓主: doubt

[外國] Brad Pitt回歸商業大片,Zombie大戰"World War Z"

  [複製鏈接]

2122

主題

1萬

回帖

23

精華

鑽石玩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395635

76 榮譽貢獻勲章76星級影音勲章76 榮譽VIP勲章76 精選榮譽會員勲章76-FC 藍寶石勲章

發表於 2013-6-17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可能會有更多會員優先看的內容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2122

主題

1萬

回帖

23

精華

鑽石玩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395635

76 榮譽貢獻勲章76星級影音勲章76 榮譽VIP勲章76 精選榮譽會員勲章76-FC 藍寶石勲章

發表於 2013-6-17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可能會有更多會員優先看的內容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2122

主題

1萬

回帖

23

精華

鑽石玩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395635

76 榮譽貢獻勲章76星級影音勲章76 榮譽VIP勲章76 精選榮譽會員勲章76-FC 藍寶石勲章

發表於 2013-6-17 00: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可能會有更多會員優先看的內容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2122

主題

1萬

回帖

23

精華

鑽石玩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395635

76 榮譽貢獻勲章76星級影音勲章76 榮譽VIP勲章76 精選榮譽會員勲章76-FC 藍寶石勲章

發表於 2013-6-17 00: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可能會有更多會員優先看的內容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2122

主題

1萬

回帖

23

精華

鑽石玩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395635

76 榮譽貢獻勲章76星級影音勲章76 榮譽VIP勲章76 精選榮譽會員勲章76-FC 藍寶石勲章

發表於 2013-6-17 00:5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可能會有更多會員優先看的內容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28

主題

465

回帖

0

精華

白鑽玩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607468
發表於 2013-6-18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是台灣的網友,以下再度轉貼本人昨夜在台灣網站所寫的內容: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兼任男主角與製片的末日之戰(World War Z),本週末即將開始在全球各地上片。本人之前已經陸續有五篇關於本片混亂拍攝幕後的文章,曾經引述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系列電影的製片Ian Bryce的說法:本片就只是一部僵屍電影(It's a zombie movie),他們到處亂咬人(They go around and bite people.)。但是,假如本片完全『沒有人在銀幕上被咬(nobody gets bitten on screen)』,而且是『最不流血的(僵屍電影)(the most bloodless)』,『連一滴血都沒有濺在銀幕上(Not one drop is spilled on screen)』,這樣的僵屍電影還有娛樂性可言嗎?

與本片有關的負面看法與討論,有可能是好萊塢大片中數量最多、傳播最久的一部。電影上片前一、兩個月已經是宣傳期,與各媒體的記者接觸(包括開記者會或是上電視與廣播節目)是好萊塢一貫的作法,但派拉蒙與小布很顯然為了避免被記者問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採取的是積極舉辦試片會,並讓小布不定時、不定點親臨試片會現場,以大明星的親和力來營造網路上的正面言論,但也因此已有一些民眾看過本片。最近一、兩個星期,爛蕃茄(Rotten Tomatoes)網站由各大媒體評分的新鮮度(Tomatometer),目前看來分數不差,也許重寫與重拍第三幕(third act)的確將本片救起來了,但實際上的情形是如何?爛蕃茄在觀眾評論(Audience Reviews)的部份,上週末有一篇觀眾評論,那篇評論的作者原本署名The Movie Waffler、但現在換成一個格子餅照片。這位作者應該是曾經參與試片的其中一位觀眾,他已經看過本片,所以可以寫出內容算豐富的評論。以下是他所寫評論的摘要,至於第一段提到的僵屍不咬人、一滴血都沒有濺在銀幕上,是在第六段。

作者這篇評論一共寫了七段文字,不包括提醒以下有雷的那一句(單獨成為一段),其中第一段是概述本片劇情,這裡就略過不提。第二段提到最好的僵屍電影,劇情都是圍繞在一個特定地點(one specific location),經典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發生在一個農舍(farmhouse),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1978)發生在一處賣場(shopping mall),Pontypoo(2008)則發生在偏僻小鎮的廣播電台(radio station),而這些電影都是低成本製作。本片不但花了至少2億美元,而且完全顛覆過去僵屍電影的模式,隨著小布飾演的男主角Gerry Lane,搭飛機到各地尋找解決方案,變成了遊記的架構(a travelogue structure)。由於遊記架構為僵屍電影增添了異國風情,作者認為本片好像變成有僵屍介入的龐德電影(a James Bond movie with zombies)。本片導演佛斯特也曾經拍過007第22集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而他則是再度向觀眾證明他無能駕馭動作場面的拍攝(Forster has once again proven himself incapable of staging action sequences)。

作者在第三段提到佛斯特:「以一種水平的搖晃鏡頭加上快速剪接,連麥可貝都會感到頭暈(with a level of shaky cam and quick cutting that would make Michael Bay dizzy)」。作者好奇為何好萊塢認為,曾經拍過擁抱艷陽天(Monster's Ball,2001,荷莉貝芮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作品)的佛斯特,有能力拍攝暑假檔大片。而佛斯特差勁的導演功力,也說明了僵屍電影只有在受到局限的地點(例如前面提到的農舍、賣場)才會起作用(the movie's only effective set-piece takes place in a confined location)

第四段作者將焦點由導演轉到編劇,質疑為何前後一共有四位編劇介入(根據Deadline的消毒報導,還有第五位編劇),卻沒有人發現劇本的漏洞很多(How can four writers tackle the script without noticing the gaping plot-holes that made it to screen?)。作者在這裡特別提到「包括可怕的Damon Lindelof(普羅米修斯、電視影集Lost檔案)(including the dreaded Damon Lindelof,顯然作者認為Lindelof是很糟糕的編劇,印象中台灣有些網友也有類似看法)」。接下來作者提到後面會提到劇情,仍然想要看本片的朋友,就請看到這裡為止。






劇情提到在全球僵屍疫情爆發的12天前,美國軍隊的一處前哨站(a U.S military outpost)已經遭到僵屍攻擊,但是美國本土卻沒有一個人發現,只因為一封從該前哨站送出的求救e-mail被退回,因為內文包括了僵屍(zombie)這個字眼。作者的質疑是,這個前哨站難道沒有人想到拿起電話向外界求援?觀眾可以接受這麼瞎的劇情嗎?然後,作者提到以色列(也就是在馬爾他拍攝的情節)的部份,以色列在僵屍疫情爆發的9天前就已經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並在國界周圍築起了巨型高牆(erected a giant wall around the country)。在現實世界中,以色列作為中東火藥庫的核心地區,豎立高牆的動作根本不可能逃過全球媒體的關注,在本片中卻完全沒有人注意到,也是很瞎的劇情安排。

我在分為4個Part的文字中曾經引述小布對娛樂週刊記者的談話:「『如果曾經有一種全國流行的疫情像這樣(指本片的僵屍),在社會政治上將會發生什麼事?』那是我們真的想要探索的情況,但是要探索的內容實在是太多。我們陷入泥沼,有太多事情需要解釋。(這些需要解釋的東西)完全剝奪了這類電影應該有的樂趣。('What would happen to sociopolitical lines if there was a pandemic like this?' We really wanted to explore that, but it was too much. We got bogged down in it; it was too much to explain. It gutted the fun of what these films are meant to be.)。」小布的談話基本上說明了本片是以現實社會為背景,試圖演繹一個假設的情境(也就是僵屍疫情漫延全球),而好不容易花了大錢完成電影,卻可以有這樣脫離現實安排的劇情,顯然小布提到「有太多事情需要解釋(it was too much to explain)」,而那些事情目前看來可能都被略過不提。

作者在第六段提到,他可以忍受劇情充滿漏洞的笨故事,如果電影仍然可以提供任何趣味(if the movie was in any way fun)。但『本片可能是第一部僵屍電影,沒有人在銀幕上被咬(This could be the first zombie movie where nobody gets bitten on screen.)。』作者也表示,他可能記錯了,但他實在想不起來曾經在本片看到有人被咬。然後,作者提到『本片當然也是最不流血的(僵屍電影)(It's certainly the most bloodless.)』,作者針對這一點再補充說明:『連一滴血都沒有濺在銀幕上(Not one drop is spilled on screen)』,完全適合閤家觀賞。『任何的大屠殺,都是模糊、混亂的以背景方式呈現在銀幕上(Any carnage is represented in a blurry, chaotic background.)

關於劇本的漏洞,作者在第七段、也就是最後一段還提到,本片完全沒有解釋僵屍是如何形成,他們是活死人嗎?(Are they rising from the dead?)為什麼有些人會變成僵屍,但有些人卻不會?(What makes some people turn but not others?)引發僵屍疫情突然在全球大漫延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What triggered the sudden worldwide outbreak?)作者跟我一樣,都沒有看過原著,所以作者假設這些問題在原著中都有說明。作者顯然也看過浮華世界的詳細報導,以及其他媒體關於本片紊亂拍攝幕後的相關報導,他認為這樣的劇本根本不應該得到拍攝許可。

老實說,我個人不是僵屍電影的粉絲,我大概只看過活人甡吃(Shaun of the Dead,2004),以及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重拍的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2004),爛蕃茄的這位作者在文中指出,後者將僵屍電影重新帶入主流電影的範疇。我也沒有看過電視影集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如果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系列電影也算是僵屍電影,那我只看過前三集,而我是將它們當成動作片來看。但我在本文中提到的所有僵屍電影,在北美都是被列R級(相當於台灣的限制級),而本片在北美是被列為PG-13級(相當於台灣的保護級或輔導級),顯然為了票房,派拉蒙希望更多觀眾可以買票進場,本片看不到僵屍咬人,也完全不見血,也就是這位作者在文中提到的all in service of a family friendly cert

The Hollywood Reporter去年6月報導時提到,本片英文片名中的Z指的就是僵屍(zombie),可以想見僵屍在片中的份量很重,但是對於片中僵屍的外貌以及動作,導演佛斯特卻沒有作出必要的決策(critical decisions)。而本片拍攝時究竟是如何設計僵屍,浮華世界的報導並沒有太多著墨,但大概可以知道本片是用電腦動畫(CG)來處理有僵屍出現的畫面,而這個部份是派拉蒙可以干預的。如果爛蕃茄的這篇觀眾評論內容正確(我還沒有那個榮幸提早觀賞本片),用CG製作的迅猛僵屍海有可能是唯一吸引觀眾的賣點,本片可能只是一部暑假檔動作大片,只是劇情牽涉到僵屍。至於倫敦標準晚報(London Evening Standard)影評人Charlotte O'Sullivan,她在爛蕃茄的新鮮度是給本片負面評價,而在該報(應該是見報版本)的文字評論,評分卻是3顆星(滿分5顆星),但她在爛蕃茄上的重點評價文字是:「一個更貼切的片名原來是World War Zzzz...(A more apt title would be World War Zzzzz... )」,Zzzz...應該不需要翻譯了,至於本片最後是否會讓觀眾有這樣的感覺,就看週四上片後,是否有觀眾願意當白老鼠。

以下是爛蕃茄網站本片網頁的網路連結,若是要看原本署名The Movie Waffler所寫的全文,請將網頁下拉到觀眾評論的部份找一下,他給本片兩顆星(滿分是五顆星)。The Movie Waffler的署名現在已經換成一張格子餅的圖片。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world-war-z/

91

主題

2214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7853

76-FC 藍寶石勲章

發表於 2013-6-20 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唔知有無人去睇左呢?

28

主題

465

回帖

0

精華

白鑽玩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607468
發表於 2013-7-5 00:5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是台灣的網友,以下轉貼本人剛才在台灣網站的發言內容: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兼任男主角與製片的末日之戰(World War Z)上片後,原始劇本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第三幕(third act)到底長什麼樣子開始在網路上流傳,目前看來,Movie.com的報導可以算是細節相對來說最豐富的。另外,除了重寫、重拍整個第三幕之外,去年11月的補拍其實還加了幾段文戲在前面的一小時,而無論是重新拍攝的第三幕、或是額外拍攝加在電影第一小時的文戲,目的其實都很明顯,除了緩和觀眾的緊張情緒之外,主要就是在塑造Gerry Lane、也就是由小布飾演男主角的顧家好男人形象,而事實上那也差不多就是小布近年來呈現在八卦與影劇新聞版面的形象(不時與裘莉帶著一家八口現身公共場合)。

Part 1:原始第三幕傾向R級,劇情走向與小布形象趨於殘暴

先來看原本的第三幕。如同浮華世界(Vanity Fair,後面簡稱VF)報導提到的,被找來重寫第三幕的編劇Damon Lindelof建議:「小布離開以色列以後的劇情全部改變( everything changes after Brad leaves Israel.)」,原始的第三幕也是從他們搭機逃出以色列開始,只不過飛機安全抵達莫斯科。但是一行人一下機就被俄國軍隊包圍。俄國軍隊先將年老與生病的人處決,剩下來較健康的人、包括非常緊張、顫抖的小布在內(including a very shaken Gerry)隨後被帶到軍營,一個惡劣的俄國軍官並沒收了小布的手機。故事接下來跳接到不知過了多少時間以後,此時的小布蓬頭垢面還留了大鬍子,成為俄國僵屍清除大隊的成員之一(a part of Russia's zombie-clearing squad),此時的小布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無情的僵屍殺手(an experienced and ruthless zombie killer),並帶領一組同樣經驗豐富的成員。

由小布帶領的小組,任務是負責清除地下隧道裡的僵屍。在原始劇本中,觀眾會在這個段落看到Lobo。Lobo是原著小說中就有的設計,是某種結合了剷子與戰斧的完美殺僵屍工具,是本片中少數幾個從原著中取材的元素(a perfected zombie-killing tool that's sort of a shovel/battle axe that would have been one of the few things from the book to make it into the movie),目前的電影版應該是完全看不到Lobo。小布與他的組員利用Lobo對僵屍群大開殺戒,而那差不多就是小布抵達莫斯科以來的例行公事。而當小布以及組員不需要殺僵屍、也就是空閒時刻,可以看到小布與賽門(Siman)發展他們的友情。賽門是另外一位說英文的朋友,在空閒時刻會與小布一起玩猜謎遊戲,內容多半是猜測哪位名人逃過僵屍浩劫。不清楚賽門是由哪位演員飾演,IMDB上面也沒有資料,反正他的戲應該只出現在莫斯科,也就是全部都被剪光了。

Lobo這個殺僵屍的工具,在我寫VF報導的那段時間也有看到其他媒體提到,但是我在寫VF的報導時,既要說明整個混亂拍攝幕後,還要插入娛樂週刊訪問小布的說法,既然以俄國為核心的整個第三幕全部都被拿掉了,Lobo就被我略過不提。而娛樂週刊今年3月底刊出訪問小布的內容,可能是小布在本片上片前最後一個刊出的訪問,因為小布沒有接受VF的訪問,而VF的報導陸續在網路上流傳後,派拉蒙高層與小布差不多就完全不接受媒體的訪問,媒體無從深入挖掘身兼製片的小布到底有何看法。而我補充娛樂週刊訪問小布的說法,相當程度說明了本片幕後面臨的困境,尤其是關於原著改編遇到的困難。不過,我寫的這幾個長篇似乎有些網友有意見,因為他們大概在戲院看得很高興,他們大概也習慣接收電影公司美化過的拍攝幕後細節(或者是電影公司在網路上的打手散佈的訊息),對於實際狀況並不關心。

小布與他的組員在殺僵屍時,也有一些緊張的片段,例如他的一位組員被僵屍咬,小布必須殺了那位組員。最後,他們的殺僵屍任務發展到地面,正好加入紅場(Red Square)大戰。紅場大戰是以莫斯科為核心的原始第三幕的高潮,場面應該比前兩幕要大得多,牽涉到好幾個持續不斷、不同的前線僵屍大戰(that involves several different front lines constantly fighting the hordes)。小布與他的組員在紅場大戰被重新分組,分組的依據是組員的宗教信仰,這樣分類的邏輯依據是俄國佬認為相同信仰的人分配在一起,戰鬥時會更加努力(logic being that people would fight harder alongside people of the same faith),Play List的報導提到至少分為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與無神論者(with Jews, Christians, Muslims and Atheists fighting in their own groups),而小布飾演的Lane與賽門都是無神論者(atheists)。由於小布與組員被重新分組,小布一直試著取信俄國的將軍,希望藉著指揮他的組員,並讓他的組員教導其他人如何使用Lobo殺僵屍,並利用現場可以獲得的材料來製作盾牌。

因此,紅場大戰的高潮戲中也會穿插一些文戲,也就是俄國將軍與小布的對話。而小布在取信俄國將軍之後,也與賽門再度潛入地下隧道,躲避僵屍、穿梭於不同的陣線,也就在潛入隧道時,小布發現了僵屍的弱點。正式上片的電影版,並沒有發現僵屍有任何弱點,但是第二位編劇Matthew Michael Carnahan所寫劇本的第三幕,小布在此時發現僵屍怕冷,俄國冬季的低溫可是相當嚴峻,這也說明了僵屍在耶路撒冷為何會如此迅猛。小布與賽門的任務立即轉變,就是要趕緊聯絡並說服俄國將軍,將所有用來取暖的火源熄滅,並將戰線轉移儘量使更多的僵屍凍僵,而這個方法成功了。

小布與賽門發現僵屍怕冷的弱點後,在取信俄國將軍之前還有一段插曲。小布與賽門在發電室發現那個惡劣的軍官,也就是沒收小布手機的那個軍官,他正在飲酒作樂,旁邊還有幾個被他強迫來陪酒的女子,其中一個女子就是與小布一起從以色列逃出來的Segen。為了將Segen救出來,小布拿了一顆手榴彈把那個軍官炸死,小布也拿回他的手機,並在戰役結束後,打給他的老婆卡琳(Karin)。而那通電話被報導描述為「真正改變遊戲的關鍵(the real game changer)」,報導認為整個以莫斯科為核心的第三幕,就是因為這通電話,以及小布隨後發現與卡琳有關的情況,讓整個結局出現不適當的調性(tone)。

小布在電話中向卡琳說明僵屍的弱點,但這完全沒有任何幫助,因為卡琳所在的位置是Everglades,邁阿密的沼澤地國家公園,又溼又熱。更麻煩的是,卡琳帶著兩個女兒是住在一個像是難民營的營區,必須以物易物才得以生存,而卡琳唯一可以交易的只有她的身體,她也在電話中向小布明說這個部份。看過戲院版的朋友,不知道是否注意到駕駛直昇機救出卡琳與兩個女兒的軍人,是由馬修福克斯(Matthew Fox,刺殺據點、電視影集Lost檔案)飾演的,他的戲主要就在被整個剪掉的結尾。在卡琳掛了電話之後,福克斯回撥給小布,要小布留在當地展開新生活,就像他與卡琳現在的情況一樣。小布拒絕接受,並憤怒地準備重回美國營救妻女。這裡會有一段蒙太奇剪接,可以看到小布、賽門與Segen穿越好幾種不同地形,要找一個不凍港。原本第三幕的結局,是小布一行人正在攻擊美國一個港口,小布營救妻女的部份明顯要留給續集發展,而且除了發現僵屍怕冷的弱點之外,並沒有找到僵屍疫情的解藥(cure)。

Part 2:PG-13級、小布形象、殘暴且沈重 導致第三幕行不通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認為以莫斯科為核心的第三幕,應該會比前兩幕更精彩,場面更加浩大,VF報導中提到的「昂貴的12分鐘高潮戰鬥場景(expensive 12-minute climactic battle scene)」,指的應該就是第三幕的紅場大戰。而紅場大戰、用各式各樣的Lobo大砍僵屍...等的安排,呈現在銀幕上應該會很刺激,娛樂性似乎很高,尤其是近年暑假黃金檔盛行的無腦娛樂大片(或所謂爽片)。小布在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的報導中指出,「(原始版本的第三幕)就是太殘暴(It was just atrocious)」,無論是紅場大戰、Lobo大砍僵屍,或是小布角色的轉變,都趨向殘暴。我在那五篇中已經提過,派拉蒙希望將本片拍成PG-13級,而且是白紙黑字的列入合約中,太殘暴只會讓本片被列為R級(相當於台灣的限制級或香港的Ⅲ級),被列為R級是會影響票房的,那是已經砸了大錢的派拉蒙最不希望發生的。我之前引述爛蕃茄(Rotten Tomatoes)網站觀眾評論(Audience Reviews),一篇署名The Movie Waffler的觀眾評論提到:本片『沒有人在銀幕上被咬(nobody gets bitten on screen)』,而且是『最不流血的(僵屍電影)(the most bloodless)』,『連一滴血都沒有濺在銀幕上(Not one drop is spilled on screen)』,而那就是僵屍電影沒有被拍成R級的表現方式。若是依照前述的莫斯科版本,無論是用Lobo大砍僵屍,或是紅場大戰,很難不見血,而且一定會出現僵屍咬人的畫面。

VF的報導也提到,原始的第三幕使小布的男主角Lane轉變為一個冷血無情的僵屍戰士,這個形象與一開始仁慈溫柔的居家男人(the sympathetic family man)形象大異其趣。在第三幕中還有一個細節,Lane走在一位年老又生病的人後面,那位又老又病的人明顯是用來阻隔僵屍群,派拉蒙的一些高層認為這顯得小布的角色沒有同情心,派拉蒙製作部總裁Marc Evans表示:「以我的觀點,不應該這樣拍(In my mind it wasn't shot that way)」。第二組導演(second-unit director)Simon Crane也指出,「(劇情走到這裡)已經不再是角色導向(It wasn't character-driven anymore.)」。而小布在原始第三幕中的形象,VF的報導沒有提到、但是娛樂週刊三月底出刊的那一期曾經報導,我在那五篇中也引述了Play List網站轉載的內容,提到為了呈現僵屍肆虐、食物缺乏的情境,小布刻意節食的狀態。娛樂週刊的報導一開頭就提到,小布似乎熱切地想要吃一份辣熱狗(desperate for a chili dog),因為他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好好地吃一頓。由於原始的構想是呈現小布所飾演角色的真實絕望感(authentic desperation),他顯然在匈牙利片場幾乎是衣不蔽體(Apparently he was practically naked on set)。看到小布在布達佩斯拍攝片段呈現出的憔悴(emaciated)模樣,派拉蒙高層嚇壞了(shocked),而觀眾也完全無法在銀幕上看到這些片段,因為會傷害到小布的形象。

Huffington Post在電影正式上片前一天報導,除了整個第三幕之外,電影版前面一小時也增加了四段文戲。首先是電影開場時,小布與老婆卡琳被兩個女兒叫醒的戲;下一個場景看到一家四口在廚房吃早餐時,電視正在播出僵屍疫情爆發的新聞,為了怕嚇到兩個小女兒,小布與卡琳在對話時用rabie來代替zombie(僵屍);之後,小布駕著RV帶著全家人從費城來到位於紐澤西州的紐華克(Newark)機場,中途被迫停車以治療女兒的氣喘發作;小布在搭機從南韓飛到耶路撒冷的途中,打電話給卡琳。而這四小段文戲的功能,除了可以適時緩和迅猛僵屍海攻擊帶來的緊張氣氛之外,每一場戲都在強化小布這個男主角的顧家好男人形象。所以,派拉蒙要顧票房,小布要顧形象(派拉蒙高層也要顧慮小布的銀幕形象),所以,發生在俄國的情節根本行不通(Russia never worked),這大概也不是愛看無腦爽片的觀眾可以想像與接受的。

被找來重寫第三幕的編劇Lindelof在VF的報導中也提到,本片的結局需要片中的英雄可以與家人重聚,「他必須『拯救世界』才得以重回家人身邊(He has to 'save the world' to get back to his family)」,Lindelof強調「這(對於小布的角色來說)是一個情感上的任務(It is an emotional task.)。」而莫斯科版本最後,小布打電話給卡琳發現到的情況,無論是對小布所飾演的角色或是暑假檔的觀眾來說都太沈重,這也就是國外報導認為那通電話是「真正改變遊戲的關鍵(the real game changer)」的原因。

Lindelof在VF的報導中還提到,他看了當時的剪接版本發現,「結局很突兀,毫無邏輯的蒙太奇鏡頭被混亂地剪接在一起。但是當放映廳的燈光亮起時,仍有一些東西讓Lindelof感到苦惱:另外的50分鐘片段到哪裡去了?」VF的報導提到,當劇組移師到布達佩斯拍攝莫斯科的場景時,派拉蒙已經因為超支而開始加強控制預算。VF的報導提到,至少有兩段戲因此被刪除,一段是小布從一個設在地下的監獄工廠逃亡的戲,另外一個場景需要一個裝了冰水的超大容器,這個容器是用來將大量冰水潑向僵屍群,超大容器當然要花大錢,相關段落就為了省錢而被刪除。而後面那個段落顯然就是在小布發現僵屍弱點後,需要在銀幕上呈現的畫面。THR的報導也提到,應該就是負責拍攝紅場大戰的第二組導演Crane,向派拉蒙要求60天的作業時間,後來只被核准20個工作天。劇組有些人希望小布利用與Grey的關係為本片爭取更多的時間與經費,但派拉蒙兩個都不給。VF還提到在布達佩斯拍攝相當辛苦,而在預算緊縮下,顯然原始第三幕劇本中的所有情節並沒有完全拍完,尤其僵屍是在後製時用電腦動畫(CG)加入,既然第三幕全部要重寫重拍,昂貴的CG特效應該也沒有製作。

雖然派拉蒙在本片上片前宣稱,在英國、馬爾他以及匈牙利的拍攝有獲得當地政府的稅務優惠,宣稱最終成本約2億美元,加上至少1.25億美元的行銷費用,全球票房至少要6億美元才有希望收支平衡。而目前看來本片在海外市場有希望超過3億美元,加上北美票房應該不會超過5億美元,由於少了中國市場的收入(合理評估好萊塢3D大片的中國票房至少可以在5000萬美元以上,然而中國方面初步決定禁演)。另外,由於小布是以製片公司Plan B的名義加入,未來還有票房分紅可以拿;而本片是根據Max Brooks的原著改編,出身好萊塢演藝世家的Brooks應該很了解好萊塢的行事規則,當初簽約時相信也包括了票房分紅的條款(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就賺了一大票)。這些分紅也加入成本考量後,全球票房應該至少要7、8億美元以上,派拉蒙以及其他投資的金主(包括Graham King的GK Film公司,以及David Ellison的Skydance製片公司)才會有利可圖。如同Deadline上週末報導提到的:本片「要達到有利可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It's still got a long way to go to profitability.)。」Brooks的父親是梅爾布魯克(Mel Brooks),母親則是「羅賓遜太太(Mrs. Robinson)」。

以下是Movie.com、Huffington Post相關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movies.com/movie-news ... p;wss=mdcmkttwitter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 ... nges_n_3466563.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