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DLP 於 2025-10-8 22:06 編輯
不斷更新電影Bass Sync數值資料庫
歡迎其他會員回覆及更新或者要求其他電影悲聲值
關於 AV 擴音機入面嘅 Bass Sync 設定
好多朋友以為呢個功能係修正超低音喇叭同主聲道之間嘅距離或延遲,其實唔係。 Bass Sync 嘅真正目的係 修正軟體內容本身(例如 Blu-ray、串流影片)錄音室混音時,LFE 聲道同主聲道低音部分之間嘅時差。 唔同錄音或母帶工程師嘅工作流程唔一樣,有啲電影嘅 LFE 軌道會比主聲道慢幾毫秒,結果即使你用咗 Dirac、Audyssey 或任何自動校正系統,將喇叭分頻、音壓、距離都調得完美,仍然會因為原始素材內部的 LFE 延遲而出現低頻同畫面、同主聲道唔完全同步嘅情況。 Bass Sync 就係畀你手動補返呢個「錄音層面」嘅時間差,用嚟令低頻同整體聲像更貼合。
常見誤解 好多人(包括部分用戶論壇討論)以為 Bass Sync 係類似「喇叭延遲調整」(Delay / Speaker Distance),但官方文件強調佢係針對 「recorded LFE delay」,即係錄音內容本身的延遲,而非硬件位置或房間聲學問題。
延遲原因係刻意還是器材問題? 其實兩種情況都有。 有啲錄音師會刻意令 LFE 比主聲道慢少少,營造低頻壓後感或空間感; 亦有時係因為錄音室處理鏈路、模擬轉數位器、或多軌同步系統嘅 latency(延遲) 累積導致,特別係當低頻軌經過獨立處理器或效果器(compressor、EQ)時。 因此每套軟體嘅 LFE 時差都唔一樣,Bass Sync 提供嘅 0–16ms 調整範圍,就係為咗容許你針對唔同內容微調到最佳同步感。
點解幾毫秒都影響低頻?
其實幾毫秒嘅延遲,聽覺上唔會直接覺得 「遲咗」; 真正影響係LFE 同主聲道低音頻段之間嘅 相位關係(phase relationship)。
如果兩者時間對齊(in phase),低頻能 量會互相疊加,聽起嚟結實有力;但如果相位偏移(out of phase)頻波形會互相抵銷,令低音變得鬆散虛浮,甚至量感下降。
Bass Sync 其實就係一個「相位微調器」,以時間為單位幫你令低頻能量重新重疊。
大家有興趣可以用ai來fact check一下,以上說法是否正確?歡迎開放討論!
4K BD
The greatest showman / atmos +14ms
F1 the movie / atmos +4ms
九龍城寨 / atmos +0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