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另一區有人問fuse 而引了玩電力的hifi 友牙痕留言,
害得我也牙痕 說當年
我不知大家昔日的家中的電力工程如何 , 說說我的吧?
戰前在灣仔老家住的時候已有電力, 老奶在上海的時代也是活在電力世界 . 沒電力對老奶是一種痛苦.
戰後真是沒電力了1-2年吧? 因為那些老房子不是戶戶有電到. 有些地下的電力裝置不妥, 有些是因為銅料被掘走了去戰時物資而沒了 .
北角的發電廠也停了一些日子才重新運作. 於是黑市電, 偷電都是常有的事. 拉條銅線過去別人家要電都有, 很常見.
後來上了新房子, 由片請到裝電都不得不給"茶水錢". 大家或者去過一些舊樓, 大街門口頭上一堆電掣電錶的就是那種了.
然而那個電錶是由電力公司的人在樓下門口裝了, 但不幫你引入你府中, 你還得找個師傅替你再付錢去做.
人窮氣不服, 我們一家再付了錢引到入屋之後受夠了. 那個師傅只是在門後挖了個洞, 留了條粗電線就走了.
老哥找了一本電力安裝的英文小書, 於是大家屋內的電燈電掣牆蘇拉線等等全部自己落手做. (現在的大家不要學啊! )
先是找木板, 在上方擺位 , 再鑽洞讓入屋的線可以穿過入fuse 箱 (大掣) 之後走明線的方式裝出去.
以前的 Fuse 箱是內裡有多個裁紙刀一樣的箱, 因為入面如刀, 又可以叫做 "刀閘" . "刀閘" 下就是fuse 位, 以前的fuse 是 一個個白色瓷座, 上有2口嫘絲, 中間就是按用電量上1 條不同粗幻的fuse 線
如我沒記錯的話,
2A是電時鐘, 電門鐘 (1A都已可以夠用), 電燈. 2A有自己一個比5A還細的插頭. 今天非常罕見
5A是電燈用, 其他家電, 如收音機, 風扇
15A 是大電量的東西用 , 如雪櫃, 電洗衣機, 冷氣...(這些以前很少見) , 也於是可以弄出1個15A分3個5A 用. 所以最早時根本沒打算用 .
很段來才加入了 13A 的位置.
原本也為了把明線裝在牆腳還是天花而吵了一陣, 最後還是裝在天花, 並避近窗戶. 於是我家當時的電線是由fuse 箱走上天花, 向外各方向散開.
各個圓圓黑色的牆蘇, 也是在木板上劃位, 再由明線引了進去穿過木板, 才再裝上牆蘇.
電門鐘要一個變壓器, 由 200V變成8V, 再引出去外面的門鐘鍵, 再回來去一個黑色的小門鐘.
電燈是用釘頭的燈座.
不過當時天花樓底高, 不得用個(現在少見) 的專用插頭接上, 拉個短電線, 再下去那個燈泡座. (和釘頭對應的插頭, 黑色, 有時一些舊式公屋會有, 在光管前裝. 英國還有得賣)
也算是老哥有自見, 就是把牆蘇座弄成了環型線路, 於是沒有如別人家的出現因為用電過大而發生燒fuse 的事.
這個由我舊家DIY的電存系統, 一路用到老奶過身 也快80年代大裝修時才拆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