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查看: 637|回覆: 0

[手機及平板] 手機指紋識別完美嗎?恐怕未必

[複製鏈接]

1889

主題

1萬

回帖

0

精華

白鑽玩家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1121117

76 榮譽慈善家勲章

發表於 2015-6-30 09: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想睇到更多76師兄嘅分享,快啲登入成為會員啦!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自iPhone5s發佈之後指紋識別技術開始被人們所關注,那時這項技術給人的感覺是十分高級,之後一些安卓手機也採用了指紋識別感測器,但也基本都是在高端機型上才會被發現。之後的兩年中,指紋識別技術開始在智能手機中以爆發性的態勢增長著,新品發佈會上無論是高端機還是入門機,你隨處可見廠商拿著指紋技術當作手機的最大賣點來說事兒。一時間,指紋識別也逐漸成為了智能手機的標配功能。

正所謂物極必反,手機指紋功能似乎有點被神話的意思,今天指紋技術的識別方式已經足夠的成熟,但其使用場景卻遠遠沒趕上用戶的剛性需求。那麼指紋識別技術現在是怎樣的形態呢?有何優點和缺點?未來又會是何種發展趨勢?

形態各異的指紋設計
得益於Apple的品牌影響力,蘋果TouchID的出現算得上是真正引領了智能手機的指紋識別潮流。蘋果的指紋識別技術是依靠Home鍵按壓來實現,在這個設計基礎上實現起來會容易很多。相比較而言,安卓手機由於普遍採用了電容觸控按鍵設計,因此重新設計Home鍵並加入指紋功能的難度並不小。

早先蘋果收購了AuthenTec,該公司是指紋感測器解決方案提供商,他們主要提供的是基於按壓式Touch ID方案,借助Home按鍵可以更好的聚合指紋以及觸發感測器感應。

安卓手機廠商的玩法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類似於Touch ID的解決方案,比如三星、魅族、HTC等廠商也通過機身正面的Home鍵來實現。另一類則是像OPPO、華為、nubia這種,採用背部指紋識別技術或是側邊識別技術。舉例來說,三星在S5以及Note4上搭載的是滑動式指紋識別方式,它要求用戶操作時必須要用固定的豎直滑動來實現,實話說體驗並不令人滿意。之後從三星S6與S6 edge開始,三星改變了指紋識別方案,採用與iPhone類似的按壓式識別,效率提升明顯。

手機指紋識別並非完美
儘管手機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成為了潮流,但事實上手機廠商所採用的的指紋感測器也仍然具備優化空間,總結來看主要存在三點不足:

一、圖片匹配演算法
目前手機廠商所採用的指紋識別技術有些是基於指紋圖片匹配計算得出,並非是真正的生物識別演算法技術,而圖片匹配軟體的相似度帶來的隱患就是識別精准度出現偏差,如果未來全面普及生物演算法識別的話,那麼會具備更高的唯一性。

二、識別體驗效果
因為一些演算法的原因,這也讓一些智慧手機在指紋錄入或識別時存在體驗糟糕的情況,比如當你用拇指邊緣進行識別或者方向偏差較大時出現識別失敗的現象。我在長期使用iPhone 5s的Touch ID時發現只要手指或者Home鍵上存在潮濕或是有灰塵,識別的效果會大打折扣,但定期清理後效果能好很多。

三、功能應用場景
現階段指紋識別能實現的應用並不算多,多數人頂多也就是拿指紋功能來實現解鎖或是免去輸入下載應用時的帳號密碼。在微信等支付上,指紋識別也可以快速替代傳統輸入密碼的方式。不過考慮到Apple Pay、Android Pay都還沒有在國內普及,因此移動支付與指紋識別的結合還有很長的磨合期。

另一方面,攜帶指紋功能的Home鍵也應該被賦予更多功能,例如滑動操作、啟動拍照、開啟應用,通過長按或雙擊實現某種功能等等,現階段我們看到了一些廠商的新玩法,比如魅族的mBack按鍵。

指紋感測器的未來形態
經過了兩年的試探,如今用戶已經逐漸熟悉了按壓式指紋識別的操作方式,無論是正面Home鍵、背部指紋感測器還是側邊感測器都是比較容易上手操作的。然而對於指紋識別技術的未來,其實遠不止如此。

在之前在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觸屏、觸摸板與指紋識別技術的矽谷科技公司Synaptics CEO曾談到了指紋識別的未來,他指出現階段指紋識別技術還局限在滑動解鎖與按壓解鎖上,但是未來指紋識別技術有可能會脫離Home鍵而單獨存在。Synaptics正在考慮將觸控顯示技術與指紋識別技術相結合,未來你會看到的或許是在觸摸屏上實現指紋識別技術的案例。

倘若這種方案足夠成熟的話,那麼未來無論是iPhone還是Android手機,產品在工業設計上將會具備更好的一體化外觀,這無疑會成為提升手機設計美感的新手段。當然,實現這種設計也肯定會面臨很多難題,要是體驗不好的話,消費者顯然也不會斷然買賬,創新也就無法變為實用。

與此同時,在指紋識別的背後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了一些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比如早先就出現但沒能興起的人臉識別以及剛剛在MWC上展示的手機人眼識別等等。誠然,不同的識別方式在操作體驗上會有差別,但對於消費理性的用戶而言,除了追求好玩之外,操作簡便、功能豐富、安全性更高才是他們最看重的因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