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2-26 23:08 編輯
路過ebay, 望到 舊電影 江人美人 的 的12吋版 賣到好貴, 嘩...
唔知我手上呢張是早少少的10吋版呢?
當年真是節衣縮食再而節衣縮食才可以入手. 印象中好似接近十蚊上下? (記得當時食麵才是幾毫子甘上下. )
原本好似仲有本歌書?
話說最近是被UMG 出過CD.... 還是入手一台黑膠唱機再聽聽好?
講多少少,
以前的OST(黑膠) 有好多版本, 本地的猶其是邵氐演員的話, 大多都是百代唱片. 所以入手百代版是很少會出錯的. 反而像是電懋/國泰, 長城等等的電影公司就不太記得了.
又很有趣的當時華人市場是很巨大, 特別是國語片. 香港只是一點而已, 另一點是澳門, 而大的地方是大馬, 星洲, 印尼, 台灣等等有華人的地區
因此唱片錄音版本就是變得有點複雜. 同一套江山美人, 除了香港的百代 / EMI之外, 還有寶石(星洲) , 海山(台) 等等代為發行.
因為不少公司已作故, 誰是正版(除百代EMI外)就真是很難考證了.
香港除了EMI/百代之外, 又名高亭, 鳳凰等等之類, 不過一定有EMI字樣和logo
其他香港的公司仲有天聲, 寶聲/大地, 和聲, 娛樂, 幸運, 國華, 風行
藝聲是中國唱片的海外分支, 但就因為內地文革而得以由此公司保存了不少珍貴錄音.
而中國唱片, 是由百利代理. 如圖
反而南聲, 中聲, 新聲這些.... ...我至今日到都唔敢碰, 因為真是有些某名奇妙的發行公司.
當時有些台版錄音已是用彩膠. 所以如果你問我1980年代的彩膠是不是很特別...我真係唔太覺.
同時期有些版本是比較平, 例如只用紙袋包裝的唱片, 比如什麼金門, 中華, 環宇(?)等等, 其實都是台版. 有時去SSP都會遇到.
錄音其實都是一樣, 不過因為沒太吸引的包裝, 係平少少的. 同樣道理下彩膠版就當然貴少少了.
不妨留意一下, 通常大公司正牌正當的出品, 一定寫明邊度出, 仲有copyright的文字.
但此卻不可以作準, 事關當年的版權意識很弱, 細少少的公司未必會加入這些文字.
在今日, 唯有注意有沒有"啊, 明明這是A公司出, 怎麼B公司又有呢?" 的事. 那樣便會眉目.
有些不一定是"老翻", 也可以是回流品 (比如賣去星馬的轉回香港賣, 所以同時有兩個不同公司版本. )
只可以說, 還看你心水清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