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樓主: kl122002

[古典] Decca Sound: THE MONO YEARS 1944 - 1956

  [複製鏈接]

2

主題

1888

回帖

0

精華

鉑金玩家

Rank: 10Rank: 10Rank: 10

積分
127720
發表於 2015-2-19 17:58 | 顯示全部樓層
kl122002 發表於 2015-2-19 17:09
這張本身就是好錄音. 已re-issue過在不同的CD. 有SACD, 有CD, 仲有好多好多.
你的圖片版本是版AP出的24K ...

我在二手店見此碟
但我不知道它是什麼版本
遲些再去睇下
價錢合理就買了它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9
 樓主| 發表於 2015-2-19 18:06 | 顯示全部樓層
kongchai 發表於 2015-2-19 17:58
我在二手店見此碟
但我不知道它是什麼版本
遲些再去睇下

AP的24K 金的當時入手是近300元一張. 對比起SACD版還貴 (不明白)
說是限量, 但事實是一張數字金貼紙在CD盒

我覺得入手位近200已差不多. 畢竟這張是出完又出的東西.
我建議找XRCD版.
http://www.amazon.co.jp/Rimsky-K ... eywords=reiner+XRCD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金錢 +10 收起 理由
kongchai + 10 + 10 一定要加分

查看全部評分

還是好音樂最好.

2

主題

1888

回帖

0

精華

鉑金玩家

Rank: 10Rank: 10Rank: 10

積分
127720
發表於 2015-2-19 18:25 | 顯示全部樓層
kl122002 發表於 2015-2-19 18:06
AP的24K 金的當時入手是近300元一張. 對比起SACD版還貴 (不明白)
說是限量, 但事實是一張數字金貼紙在CD ...

多謝師兄建議
真係唔該晒!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9
 樓主| 發表於 2015-2-25 21: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5-2-25 21:33 編輯

今日黑膠和CD也到貨了!
CD入手是HK$800, 初回版跟送一個彷皮的...卡片夾(還是證件夾?)
黑膠叫HK$700. 沒入手

未聽, 現在在苦惱放在什麼地方....又一個大盒子...
至少未見有一只CD花或出問曠. 我信德國的東西.
先講packing, 橙黃色label咎啞銀色, 不算是一個好的colour match 與之前的phase 4, Decca Sound &2對比, 有好大的出入.
唱片是用原本的唱片cover art, 有前沒後.

書仔的圖不算多, 也許對求圖的人而言是很乏味. 有的圖都是黑白的.
前大段是每張CD的內容資料.
後半, 就是最精彩了, 提起FFRR是怎樣誕生, 而Decca 又怎樣和當時的EMI (/HMV) 對決. 是唱片的其中一頁歷史的回顧.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20 金錢 +20 收起 理由
cwyip + 10 + 10 慢慢寫 吾洗急
kongchai + 10 + 10 精彩報告

查看全部評分

還是好音樂最好.

2

主題

1888

回帖

0

精華

鉑金玩家

Rank: 10Rank: 10Rank: 10

積分
127720
發表於 2015-2-26 23: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ongchai 於 2015-2-26 23:06 編輯
kl122002 發表於 2015-2-19 17:09
這張本身就是好錄音. 已re-issue過在不同的CD. 有SACD, 有CD, 仲有好多好多.
你的圖片版本是版AP出的24K ...


對不起
發錯了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9
 樓主| 發表於 2015-2-27 21: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5-2-28 18:12 編輯

今晚開始做功課, 聽碟+打感想, 因為碟太多了, 抽一些出來打.
初聽充滿了意外的驚喜, 真的比原以為的音聲更具吸引力. 聲音清楚, 沒有炒豆 / 撻撻怪聲的古祖黑膠聲, 似乎沒有用古祖的蠟盤東西, 而且混音上不似是由舊黑膠 -->CD.
我不太信全是60年前的母帶抄出來的,  因為原母帶太舊了. 與朋友擁有的60年前黑膠對比過, 似是Decca ace of clubs classical 時代的東西, 不過還來得清晰不少.

因為主題是mono,  各色樂器聲不如現代立體的來得五光十色, 然而主角樂器剛是特出.
情況好比一張黑白照入面的主角, 還有它獨特的"灰" 調.
另一個主題是Decca 歷史, 和之前的Decca sound 不同的地方, 是書仔入面麻麻地寫過去WWII之後的Decca (歐洲) 的成長歷史 .

今次boxset 的選輯都不是"爆硼"的作品, 有Holst 但沒有<The planet>, 有xx<no.3>就沒有4, 5等.
就算是第一張CD的Stravinsky: Petrouchka; Le Sacre du printemps  都只有激動的音律.  
(然而少了Ansermet 早期指揮的<三角帽>和<火鳥>就太可惜了!!! 希望之後會再出!)
基本上mono在聲音的申展上有一定的局限, 大量的聲音在mono中會把喇叭 (/收音咪)擠死, 重播中聽起來會是一把吵雜聲.

Mono還是mono,
我不會說它勝過stereo, 但演釋上可以與現在的古典玩家對比.
我不會說這boxset是是古典入門之路 (認真, 入面不少曲子都不是常聽的), 不過這是歷史, 也算是Ernest Ansermet 年青時的專輯精選, 還有一些大師的代表作. 能夠逃過戰火, 又由mono步入立體聲的大師真是屈指可數.
擁有好強大的stereo hifi 未知有沒有用? 它是mono, 兩個speaker 出一樣的聲;
雖然CD的混音上也把原本的mono平均分在左右喇叭上, 令聽起來不至於真的mono一樣格格不入  

(CD細評慢打中)
還是好音樂最好.

2

主題

1888

回帖

0

精華

鉑金玩家

Rank: 10Rank: 10Rank: 10

積分
127720
發表於 2015-2-27 23:26 | 顯示全部樓層
kl122002 發表於 2015-2-27 21:16
今晚開始做功課, 聽碟+打感想, 因為碟太多了, 抽一些出來打.
初聽充滿了意外的驚喜, 真的比原以為的音聲更 ...

期待精彩報告!

78

主題

1695

回帖

0

精華

黑鑽玩家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積分
242147

76 榮譽忠義勲章

發表於 2015-3-1 00:09 | 顯示全部樓層
留名睇報告 我寧願聽音質差少少的經典大師演繹 都吾想聽得hifi味的RR碟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9
 樓主| 發表於 2015-3-1 08: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5-3-1 17:42 編輯
cwyip 發表於 2015-3-1 00:09
留名睇報告 我寧願聽音質差少少的經典大師演繹 都吾想聽得hifi味的RR碟 ...


這次的報告比想像中更難打 (自已因聽聲而分神居多) , 手上真的沒有太多舊盤/錄音可以對比, 只能憑現在的聽感打字, 是有少少吃力.


我翻看了介紹書, 發覺不少選輯都是第一次出CD, 在之前從未出過.
然而出過的CD 都是在Double Decca 中以一個盒2張的CD 出沒, 又或是2-3年的一些大師的經典box set  (如Ruggiero Ricci)
有些選曲是來自另一張專輯, 好似砌完一張CD而定.
選用的專輯都是在1950左右出品的. 最早的我見是1945, 最晚的是1955. 介紹書上說那個時候用的已是錄音帶而不是蠟盤的東西 (原來如此!), 那麼到底今次的boxset 是不是用了母帶, 還是它的clone? 真是好奇.


Stravinsky: Petrouchka; Le Sacre du printemps  (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OSR)/Ansermet)
這是一張很好的組合, 在94年的double decca 中出現過, 有人對我說在之前的<雄辯>系列中出沒過.
事實Ansermet當紅的年代, Solti還是很年輕, Toscanini, 福伯等人在生, 在古典世界而言那是一個非常盛大的年代, 還有傳說指Karajan 因納粹身份在被迫禁後台出沒.
<Petrouchka> 是一首速度快的古典小品, 描寫3個人偶的三角戀愛故事. 開首的速度是很快的, 也就是在宣傳片中用過的. 而< Le Sacre du printemps> (春之祭), 也不用我多言了, 是不少hifi 友用來試機的古典作.
94年的那張初出時曾隻手可熱了一段很小的時間, 不過隨著這20年內不但翻出而變得沒了什麼價值. 同樣地翻出再出之下聲音而不值一提.  94年的那張初版是德國印, 和現在boxset中的一樣.
< Le Sacre du printemps>的鼓音很吸引人就是了, 最後的一段好比是希治閣電影配樂.  
自覺得95年版的聲底厚少少但偏模糊; 今次的boxset版聲底俏淺, 動態和細節位明顯, 之不過如果貼近少少喇叭, 會聽到少少的"絲絲"聲 (少許吧, 也算是可以接受). 即是說重新添音時把電平提高了一些?

94年版的樣子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s Nos. 1 & 2 (Ricci/LSO/Collins )
又是另一張精彩的音樂, 即使只是mono, 也不覺有遜色的地方. Ricci 長命, 最有名的是他的Paganini錄音,
這張是他年青時的作品. 可惜只有這一張, 如果其他的都有就好了.
在錄音上, 我大體上找不到可以批評的地方. (或耆coverart上應在當年用黑房技術弄走Ricci臉上的暗瘡?)


本以為沒有"爆硼"的挑戰, 卻被我發現了一張Beethoven: Symphony No. 9 “Choral”  WP/Kleiber
Carlos Kleiber 有才能又好看的指揮家, 卻不怎樣喜好製作錄音. 不過這裡說的是他的老爸, Erich Kleiber.
Erich Kleiber 有實力, 只是是名聲打不響.  Erich Kleiber 只是在decca公司下錄過少量唱片, 在今天也不容易找到.
今次的 <貝9>是在死前4年錄下的.
男聲沒有事, 女聲在最高音的位置時有少少拆, 大合唱時的混音控制得很小心, 盡最大的可能令樂聲與人聲同時出現, 而又阻止及生"全聲攻發"的 仕何一個機會.  真是佩服當年, 還有今日的混音師.
也許真是控很得很小心, 所以音量也較其他的細少少??
當年(1949)指揮排練的段片在youtube找到 :

Britten: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充滿了色彩, 我很難信這是mono作.
指揮者是Eduard van Beinum +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of Amsterdam. 除decca之外, 在philips也有錄音.
Decca在過去有出過個人專輯的CD, 只是當時聲音好似沒有認真的地處理....?
今次翻出了黑膠,  以音色而言是很應該的說.

===========

我可以說, 音質不會差. 如果想著"mono = 差"的話, 那麼一定會令你很意外.
以前的mono CD / 黑膠一入stereo hifi重播, 左加喇叭出同一樣的聲,  然而今次我做了少少實驗, 發覺都是要同一對喇叭才可以令聲音完整地重現.
Mono一樣有低音和高音, 只是"闊度"不及立體聲的廣, 今次的boxset, 令我甚至質疑自已是不是在聽stereo聲 (明明是mono!)

比起EMI的mono 錄音(當年正是Decca的對手) , 自覺EMI 的mono聲真是與decca 有出入.
EMI 最mono最強之一, 福伯指揮的 <貝9> 聽到炒豆, "絲絲", "tak tak"聲;
好一點的是Reference 系列中的Chopin/Rubinstein, 總算是清潔一點.  
但論清晰, "立體感", 由這box set中看, 還是Decca的偏強.

我聽到有些似是被刻意地重調每一個電平, 令聲音原本高的變得低少少, 使另一方的樂器聲可以拉高.
Mono聲如果太多種聲音同時以高音量走出一定拆聲, 有少少調整可以令大體上平均一點.
只是今次的調整是不是好事, 還真是有待思索...

未知老環旗下的其他的子公司會不會出mono? 我心另一個有望的對像是Philips.
又從書仔中得知, 歌劇/人唱的主題一輯會在遲少少發表, 這即是意味還有Decca Sound Mono 2?

評分時間:
Packing : 7/10 (只有卡紙packing, 但用上了original artwork, 補了少少分)
選曲: 7/10 (就是不夠喉, 好聽的Ricci 只有一張Paganini? Ansermet早年的<三角帽>和<火鳥>呢?)
音質: 8 (就是不時出現非常小的"hiss"聲 , 有些碟沒有, 還有刻意的混音上扣走了. 基於是mono的原故, 沒出現炒豆雜聲, 是可喜的事. )
收藏意義: 9/10 (真是古典音樂在Hifi的歷史)
價位: 8 (我入手價是HK$800)

不過真是一再提醒, 以入門古典的還是找Decca Sound (藍紅 / 黑白) 兩大盒
這個mono的...歷史感 > 音樂, 然而驚喜感還是有的
我期待後續的 歌劇/人唱的主題.

本帖可能會有更多會員優先看的內容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金錢 +10 收起 理由
kongchai + 10 + 10 精彩報告

查看全部評分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9
 樓主| 發表於 2015-3-10 08:05 | 顯示全部樓層
還是好音樂最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