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4-11-4 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pc633hk2047.pixnet.net/blog/post/189248904
《點對點》(Dot 2 Dot)場景朝聖【香港篇】
一.維多利亞城界碑
維多利亞城界碑是香港殖民地政府於1903年豎立的界石,以標誌當年維多利亞城的邊界。界碑共有七座,分別位於黃泥涌道、寶雲道、舊山頂道、克頓道、薄扶林道、堅尼地城和馬己仙峽道,但馬己仙峽道一座於2007年因山坡維護工程被移走,至今仍下落不明。
要遊訪現存的六座碑石,可從跑馬地黃泥涌道開始,步行至半山的寶雲道,沿寶雲道的健行徑經灣仔峽道和舊山頂道到山頂,繼而經夏力道和克頓道下山,再經小路接薄扶林道,再下行至終點堅尼地城。路徑全長16km,穿梭於城市和郊外之間,沿途有不少舊殖民時期的遺跡,同時也可鳥瞰維港和南區的美景。路段的道路質素良好,難度不高,我大約用5小時便行畢全程。(具體行程參考:「遠足:香港」網站)
二.藍屋、聯興酒莊
藍屋是香港一幢舊式唐樓,於1922年建成,位於灣仔石水渠街72號至74A號,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藍屋樓梯間的牆壁、單位內的窗戶皆由木材製造,而露台部分則採用鋼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唐樓。位於藍屋地下的「香港故事館」,前身是「聯興酒莊」,即電影主角雪聰(陳豪)爺爺開辦的店舖。【地址:灣仔石水渠街72號至74A號/公共交通:港鐵灣仔站】
三.灣仔北帝廟、石水渠街公園
位於灣仔石水渠街公園旁的北帝廟,原名玉虛宮,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物,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灣仔北帝廟內有三個殿堂,廟內主殿供奉身高三米的主神北帝,而兩側設有三寶殿、龍母殿及財神殿。廟內的北帝銅像比北帝廟的五史更為久遠,鑄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40年)。值得留意的是廟前門額「玉虛宮」三字出自清朝名將張玉堂之手,張氏在鴉片戰爭時被調派到九龍作防守大將,及後任大鵬協副將,並駐職於九龍城寨。【地址:灣仔隆安街2號/公共交通:港鐵灣仔站】
四.船街南固臺
南固臺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於 1918 年由杜氏家族建成。該大宅是一幢糅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大屋,紅磚牆身甚為古雅。香港淪陷期間,大宅成了日軍慰安所的「貴賓廳」。日本投降後,大宅一直空置著。空置期間,大宅曾有過不少鬧鬼傳聞,例如 2003 年曾有 8 名青年到該處探險,期間一位少女疑被鬼上身而狂叫亂跑,最後要出動 4 名警員才能將她制服。2008 年更有一名男子在大宅對開的山邊吊頸自殺,令該處顯得格外陰森。南固臺周邊的船街、適安街和秀華坊可說是香港電影的取景勝地,當中包括徐克的早期經典《第一類型危險》、彭浩翔的《香港仔》、許鞍華的《得閒炒飯》、岸西的《月滿軒尼詩》、黃真真的《分手說愛你》、章國明的《點指賊賊》、阮世生的《神經俠侶》等。【地址:灣仔船街/公共交通:港鐵灣仔站】
五.聖璐琦書院
聖璐琦書院位於南固臺旁,現已荒廢。躲在重重樹蔭背後的聖璐琦,與南固臺同樣以猛鬼聞名。據聞學校前身是大宅,在日佔時期,屋主被日軍從高處拋下慘死。及至重建成學校後,一直流傳一些相關的靈異故事。【地址:灣仔船街/公共交通:港鐵灣仔站】
六.名店坊(舊大丸)
位於銅鑼灣黃金地段的名店坊,是電影主角雪聰(陳豪)不能忘懷的地方。該處前身是銅鑼灣過去的購物地標大丸,從現在的小巴仍將大丸作為銅鑼灣的稱謂,可見其深入民心的地標性。自六十年代後,一眾日式百貨如雨後春筍地在香港開業,大丸可說是港島的代表,除大丸外,還有松板屋、三越、崇光、東急、八百伴、吉之島等。除了日式百貨外,還有不少外資或港資百貨,例如大大、吉利市、天祥、妙麗等都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但是,自八九十年代後,這類百貨公司因敵營商環境的轉變而相繼結業或轉營。【地址:銅鑼灣記利佐治街/公共交通:港鐵銅鑼灣站】
七.安和里
安和里別稱為「二奶巷」,據說舊日不少香港富人喜歡在此安置情婦(港人稱「二奶」)。該處也是不少香港電影的拍攝場景,例如李志毅的《流氓醫生》和黃修平的《狂舞派》。【公共交通:港鐵中環/上環站】
八.山頂白加道纜車站
白加道站是香港山頂纜車的中途站之一,位於山頂白加道和種植道交界處,與太平山頂非常接近。純白色的纜車站,設計古雅,是不少遊人的拍照熱點。除《點對點》外,電影《香港製造》和《金雞2》也曾在該處取景。【地址:山頂白加道和種植道交界/公共交通:山頂纜車站】
九.寶雲道
寶雲道以香港第九任總督寶雲(George Ferguson Bowen)命名,落成於1888年,連接香港島半山區至黃泥涌峽一帶。寶雲道有不少部分以棧道型式興建,底下敷設了水管,以英式橋墩支撐,當中有部分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談到寶雲道,不得不提座落其山坡上(近肇輝臺)的姻緣石,此石據說能使人「求配偶得配偶,求子嗣得子嗣」,每逢農曆初一及十五日都有不少人來朝拜。
十.羅屋民俗館
羅屋民俗館位於柴灣鐵路站附近,原名稱羅屋,建於清乾隆年間。羅屋屬於柴灣六條客家村落之一,但隨著該區的發展,各村落也相繼消失,而羅屋也成為柴灣一帶僅存的古村屋,並被列入香港的法定古蹟。【地址:柴灣吉勝街14號/公共交通:港鐵柴灣站】
十一.柴灣工廠大廈
柴灣工廠大廈是典型的舊式工業大廈,也是香港最後一座採取H型建築設計的工業大廈。大廈建於1959年,是當時政府為了發展柴灣區伴隨附近的徙置區而興建,目的為方便該區居民就業。時移世易,這類工業大廈也完成了歷史任務,政府於2013年將大廈列為二級歷史建築,並開始進行改建工程。【地址:柴灣祥利街/公共交通:港鐵柴灣站】
十二.蓮花宮
位於大坑的蓮花宮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並於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成今貌。蓮花宮的建成相傳是觀音大使曾在該處顯靈,祝福當地的鄉郊漁民。蓮花宮也是林超賢作品《火龍》的取景點,而王家衛去年的傑作《一代宗師》,據說在上映前也曾以其電影公司「澤東電影製作」之名為影片祈求觀音庇佑。【地址:大坑蓮花街/公共交通:港鐵天后站】
十三.油街實現
油街實現又稱油街紅磚屋,前身為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建於1908年,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2000年代初期,有私人發展商建議將會所及毗鄰的政府物料供應處的土地更改興建為郵輪碼頭,惟受到強烈的反對而擱置。2012年,政府正式投資將該處活化為油街實現,以發展一個推廣藝術活動的公共藝術空間,並於2013年5月正式開放。【地址:油街12號/公共交通:港鐵砲台山站】
十四.老沙路街 裕(儒)林臺
老沙路街和裕(儒)林臺是兩條平排而行的街道,位於上環半山,鄰近永利街及堅巷的香港醫學博物館。街道富有懷舊氣息,故吸引不少電影前來取景,例如陳可辛的《新難兄難弟》、午馬的《西環的故事》和鄒凱光的《金雞sss》。【公共交通:港鐵上環站】
十五.必街會所
必街會所全名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舊總部,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於於1918年正式落成,是香港第一間有室內運動場、室內泳池、懸空鑊形跑道、大禮堂、健身房、餐廳及宿舍的會所。1966年,青年會將總部遷至九龍窩打老道,原址仍保留作為青年中心。該處是香港電影的熱門場景,當中包括《大隻佬》、《跟蹤》、《風暴》等。【地址: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公共交通:港鐵上環站】
十六.香港醫學博物館
香港醫學博物館前身是成立於1906年的細菌學檢驗所,是香港第一所專為醫學化驗而設計的建築物。在二次大戰過後,因服務範圍的拓展,檢驗所易名為香港病理檢驗所,並一直服務至1973年結束。1990年,建築物被香港政府列為法定古蹟,並於1996年改建成為香港醫學博物館。電影《柔道龍虎榜》與《聖誕玫瑰》也曾在這幢古老建築前取景。【地址:上環堅巷2號/公共交通:港鐵上環站】
十七.高街鬼屋
高街鬼屋正式名稱是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建於 1892 年。建築物原為西營盤醫院的外籍護士宿舍,後改作女子精神病院。在淪陷時期,這裡被傳曾用作刑場。重光後,這裡恢復用作女子精神病院,及後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從1971年開始,這裡一直空置着,直至 2001 年改建為止。在大樓空置期間,多次傳出鬧鬼傳聞,最多人流傳的是不少駕車人士在路經該處時都會聽到裏面傳出一些慘叫聲,久而久之,高街鬼屋因而得名。鬼屋周邊是不少香港電影的拍攝場景,最著名的是劉德華和張學友合演的《江湖》。在電影片末,就哥(劉德華)與左手(張學友)在滂沱大雨中與埋伏在鬼屋附近的殺手展開廝殺。其他曾在附近取景的電影還有劉若英與古天樂主演的《生日快樂》、陳木勝執導的《男兒本色》,還有非常應景的《大迷信》等。【地址:西營盤高街2號/公共交通:巴士 3A, 4, 4X, 5, 7, 10, 37A, 71, 90B, 91, 94, 101, 104, M47 號線正街站;3B, 12M, 13, 23, 23B, 40, 40M, 103 號線錦翠園站】
十八.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其前身是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醫書院,國父孫中山曾於該處讀醫。香港大學的首座建築物為本部大樓(The Main Building),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啟用。大樓內著名的大禮堂,曾是市民欣賞表演的場所。1956年1月,大禮堂易名為陸佑堂(Loke Yew Hall),而陸佑堂也彷彿成了本部大樓的代名詞。曾在 香港大學取景的電影包括李安的《色戒》和張婉婷的《玻璃之城》。【地址:薄扶林道/公共交通:巴士3B, 23, 40, 40M, 103, H1號線香港大學站】
十九.堅尼地城海傍
堅尼地城新海旁又名新海旁街,是一條單程的行車道路,東接山市街,西接加多近街。由於該處地勢低,海浪拍擊岸邊時,很容易弄濕行人及馬路上行經的車輛。每當颱風襲港期間,這裡是市民觀浪的熱門地點。該處是《點對點》片末男女主角相遇的地點。此外,電影《A-1頭條》和《月滿抱西環》也曾在該處取景。【公共交通:巴士1, 5B, 5P, 5X, 10, 101, 104號線聯邦新樓站;18, 113, 904號線卑路乍灣站】
二十.陰澳(欣澳)
陰澳位於大嶼山北岸,過去有多間木廠設立,而陰澳木塘是儲存木材的地方,該處也以浮著一排排的木材而聞名。不少電影及音樂錄影帶都曾在此取景,例如《點對點》中提到張柏芝早年的《不一樣的我》便是在陰澳取景。隨著1990年代新機場時興建,陰澳的風貌也因此而改變,大部分浮木也已消失。至及後因為要興建迪士尼樂園,需要在陰澳打水灣的填海土地上興建地鐵站,並且更應迪士尼公司要求下改名為「欣澳」,而此地名也引起不少人包括部分學者反對。【公共交通:港鐵欣澳站】
最後,拍攝場景不得不提的是港鐵車站。電影故事便是圍繞著男女主角在車站的點對點遊戲,透過不同車站的歷史和演變以呈現香港滄海桑田的變化。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