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查看: 690|回覆: 1

[吹水] 《狂舞派》好評港片蓄勢復興 本土情效應還須另闢蹊徑

[複製鏈接]

157

主題

496

回帖

0

精華

進階玩家

Rank: 4

積分
1790

76 榮譽VIP勲章

發表於 2013-8-26 12: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想睇到更多76師兄嘅分享,快啲登入成為會員啦!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2013年8月26日

紀曉風 獨眼香江
《狂舞派》好評港片蓄勢復興 本土情效應還須另闢蹊徑

五年前,當香港人聽到「港產片」一詞,無不嗤之以鼻,第一個想起的形容詞,多是「爛片」,結果當然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今天,當香港人聽到「港產片」,不但沒有昔日的冷淡,如果電影是100%香港製造,即使不用看電影,港人的雙眼都會發亮,昔日的「爛片」已不再是爛片,反而成了港人現時珍而重之的本土電影。

文藝復興(renaissance )一詞,源出於意大利語「rinascita」,意為重生或復興。今天的香港電影,似乎亦一反90年代末的困局,重回正軌,電影人一洗舊日頹風,踏上電影文藝復興之路。不過,老紀請教過資深電影人及導演,雖然他們皆表示現時的香港電影距離全盛時期仍有一段距離,但隨着《志明與春嬌》,到現時膾炙人口的《狂舞派》的出現,「香港電影還有希望」。

最近的純本土電影《狂舞派》,截至8月18日,上映11天的總票房共有357萬元。雖然票房不算突出,卻盡得港人的好評,看過《狂舞派》的人無不稱讚這套熱血的香港故事。新星「阿花」顏卓靈和「柒良」蔡瀚億等的冒起,更令港人對港產片進一步重拾信心。

其實,除了《狂舞派》,近年有多套港產片皆以本土市場為目標,打造屬於香港人的電影,而非合拍片,而且無論題材及數量皆有回勇之勢。當中的佼佼者,非導演彭浩翔莫屬。由2010年的《春嬌與志明》,到《低俗喜劇》,再到他今年監製的《飛虎出征》,皆由港人口味出發,是純正的本土電影,而且票房報捷,其中《低俗喜劇》更勁收3006萬元,成為2012年港產電影最高票房第二名。

另外,改編自李碧華《夜》系列原著小說的電影《迷離夜》及《奇幻夜》,才子陶傑執導的《愛.尋.迷》,亦標榜百分百本土製作,台前幕後均由香港電影人操刀,《迷離夜》最後的總票房為800多萬,《奇幻夜》則300多萬。不過,由於主打本土,雖然最後不算叫座,但亦獲不少好評。

猶記得,香港在80年代初湧現「香港新浪潮」,多名電影創作人、演員為當時的香港電影帶來一片新景象,導演包括徐克、許鞍華、嚴浩、譚家明、方育平、王晶和王家衛等,演員則包括張國榮、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張曼玉、梅艷芳等;而著名的港產片更多不勝數,雄霸當時亞洲市場。

可是,香港電影業在90年代中期由盛轉衰,而且一沉就久久不能再起,票房不斷下降;加上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兩岸三地等,香港電影業陷入了萎靡不振的低谷之中。說來,幸得2003年的CEPA(更緊密經貿合作安排),港產片不受進口配額限制,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可以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西遊.降魔篇》就是一個好例子。

可惜,未必每個香港人都喜歡合拍片的模式,令很多合拍片在內地叫座,在香港的票房卻慘淡收場;加上近年港人的本土意識隨着政治事件的發生,如重建囍貼街、保衞皇后碼頭、反高鐵、反D&G、反國教,甚至反水貨客等事件而愈來愈強。港人不但在社運層面盡顯本土情,在文化層面的本土情意結亦與此同時重新發芽,並茁壯成長。而簡單來說,香港文化表徵就是電影,由《志明與春嬌》開始,香港電影似乎已回歸本位,予人電影有文藝復興的感覺。通過電影,港人可以尋找自己心目中真正的香港。一言以蔽之,回歸16年,香港愈來愈香港。不過,要重回到80年代末的全盛時期,這個電影的文藝復興之路,仍然處於一個重新出發的階段。

老紀請教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理事兼資深影評人林錦波,他直言現時的香港電影未去到一個真正文藝復興的階段。不過,由於合拍片有很多限制,大部分香港電影人不太喜歡,因此他們會拍一些可以發揮的本土電影,「從現時這麼多的本土電影,可以看到這是導演自己真正的意願,而且不少導演對香港都有一個情意結,希望拍一些屬於港人的電影」。

本土電影有名無利

但是,導演有如神女,即使他們有心,作為襄王的香港觀眾卻是無夢。林錦波表示,現實中有多個因素阻礙電影文藝復興之路,他們想「serve這一群觀眾,這一群觀眾卻離棄他們」。林錦波舉例,《狂舞派》只是叫好不叫座,因為票房不是太好,「實際的數字卻見不到,連一千萬都沒有,只是有名無利」。

老紀亦請教過資深電影人、現任天馬電影製作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莊澄,他表示港產片一個很大好處是「諗到的東西就可以拍了」。港產片不需要像合拍片那樣有多種程序,要符合那些規條,題材亦不需要考慮國內的市場,「內地沒有分級制,一唔得就全部唔得,限制很大」。

他又指出,現時香港電影的文藝復興背後多了一些動機,就是現在的導演嘗試打出新的天地,嘗試在香港及非中國大陸的東南亞地方發展。而且,現時的觀眾清楚分到哪些是本土電影,「令本土成為了一個賣點,因為中港觀眾對合拍片的合味都不一」。

莊澄眼見現時很多新導演由本土去開始他們的創作,「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潮流嚟緊,你看到《狂舞派》是非常localized(本土化),他是說一個在理工大學旁邊發生的事,如果是其他人看,他們不知道理工在哪,都會覺得不關他們事。但是,我們香港人看就非常有味道了。」他又表示,現時的電影業形勢已變,香港片在國內搞愛情片並不樂觀,反而在香港卻會容易得到共鳴。

不過,就電影公司立場而言,莊澄表示一間公司只是拍這些本土電影是不可行的,「下下做這些嘗試非常困難,一定要aim at(目標於)一些大的市場,例如中國,我們絕對不能完全放棄」。他解釋,在拍合拍片的同時,電影公司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拍一些「細成本的製作,就如《狂舞派》節衣縮食地拍,《迷離夜》以客串的形式拍、去做一個實驗,大家是在構思有一些什麼新的做法,不過主流仍然是合拍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若這些嘗試都是大導演或大明星,很難可以做到這些嘗試,「budget都畀晒佢哋」。所以,除了《迷離夜》及《奇幻夜》有出名的明星客串外,在電影的「文藝復興」,適宜用在新的導演及演員,「因為他們不是太計較要得到太多的片酬,《狂舞派》很大膽,除了顏卓靈叫拍過吓戲,並沒有大明星」,加上宣傳手法,「他們是慢慢捱上來的」。而且,現在大家很關心香港的電影業,「如果只拍合拍,你不會有新人出來,亦沒有新的電影出來,大家就覺得應否培養一些人呢?應否作新的嘗試?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走勢。」

老紀亦問過《狂舞派》導演黃修平,他表示自己處於這個比較電影困境的當下,他不知道本土電影可否帶起一個潮流,但正在與其他電影人一起「努力緊」。他指出,作為一個創作人,不是一定要拍本土或合拍片,「《狂舞派》在我創作源頭開始,靈感來源來自本土,因此拍攝的時候順着創作的生命,所有元素都是本土元素,我不會關那一道閘表示一定不會拍合拍片,我們作為電影創作人,想拍的就是一部好的電影。最壞的年代是最好的年代,有的時候去到谷底是會有一種反彈,從觀眾的反應,我們知道香港電影還有希望。」




■近年的港產片以本土為賣點,包括《狂舞派》【上圖】及《飛虎出征》【下圖】,莊澄認為,本土電影有助發掘新導演及新星。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koo9726 + 10

查看全部評分

46

主題

551

回帖

1

精華

高級玩家

Rank: 5Rank: 5

積分
3789

76-FC 藍寶石勲章

發表於 2013-8-26 23:58 | 顯示全部樓層
好片, SUPPOR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