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右邊喇叭改了內部接線改善明顯, 剛於週六再返大陸, 於淘宝訂了些低價零件再改一改.
首先用RMB 3訂了些吸音綿, 因為原本音箱中只得稀簿的綿在高音附近, 咁就試一試, 把綿剪成4塊, 每邊兩塊, 想不到, 一開聲整個喇叭聲音線條立时返來, 之前的聲很亂, 像困在箱中, 現在開揚咗, 有返小小低音, 不足夠但有, 之前4寸箱在幾百呎大30呎高的客廳是完全沒有低音的.
接著第二步, 加分音器. 原箱只得一粒電解電容於高音做分頻, 我打死唔信這不是為了省成本, 所以膽粗粗打了2塊各RMB 15 的低價分音器試一試, 另外原來插座只是夾線盒, 不是銅的, 再用膠水連了一個保險電阻, 所以便一次過便換上 RMB 3 一個的接線盒. 今次加進左邊喇叭, 相然同時換內部接線, 因有上次經驗, 今次煲了5-6小時再仔細聽.
加了分音器後改善係有, 但亦有些失望, 先講低音, 加了分音器後力量大了, 實了, 層次好了, 而高音清釋了, 通透, 申延好了, 但當聽 2013 Hifi Show 第一首彭玲時高音叫, 有些吉耳, 不知是否未煲好的關係, 再比較一次右喇叭, 因為高音濛, 返而聽得舒服! 另一問題是中音, 雖然小弟木耳覺得咸接沒有問題, 高中低也平行, 但聲音變得很薄, 聽陳百強好似變得十幾歲少男聲, 再比較右邊, 同樣因為濛, 返而比人舒服些的感覺, 是否加分音器後返而將原來喇叭原來的問題反映了出來? 還是因為未煲好? 分音器唔夾? 分音太 Cheap? 總知不太滿意.
慢慢想到, 聽人說將喇叭線 Double run 會令聲變厚, 咁啱又有多餘的線, 又試下吧. 因時間關係, 不能煲幾小時再細聽, 一接上, 效果相當正面, 彭玲無咁叫, 高音更圓滑, 陳百強變返成年人, 中音層次好了很多, 低音力感更有加無減, 整體聽感服咗, 豐富咗, 音體咗, 終於我肯收貨. 但同時又諗, 會否因為 Double run所以有改善而不是分音器, 再把右邊也換成 Double run, 發覺右邊的聲仍是濛濛濛, 沒甚麼改善, 怪不得我以前沒有用Double run la.
下次再返大陸我就會將分音器中高音的平價國產CCB電容換成平價國產MKP電容, 如果成功就會改在HK的喇叭, 始終我焊接經驗不多, 當練習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