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樓主: charliey

[討論] 選擇黑膠唱盤

  [複製鏈接]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13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10-13 20:56 編輯

淺說Set 唱針.
我不敢自誇什麼"師傅"(之前還要去上堂重溫一陣才記得起),  不過就因為一個豆丁如此的一句:

嘩! 解剖外星人!


淺說一下

set 出一個正確aligment的唱頭其實背後有不少原理, 大家得閒可以望望這些google出來的文章
https://www.stereophile.com/refe ... geometry/index.html

http://www.audiomods.co.uk/papers/gilson_alignment.PDF

....
基本上唱頭應要用兩個points 去set, 也有些時就是只用一個point (猶其是一些牌子的alignment protractor)

youtube 已有人demo過, 下面的是我找到最清晰的:


A:
[youtube]VPw_4e9diZA[/youtube]


B:
[youtube]SDrTAxv2-SQ[/youtube]

少少提示:
1. set頭時用輕針壓 (比如建議是1.8g唱重, 我會用 ~1g左右)
2. 當換了新頭(未set好和上緊縲絲前 ), 我會先接線.
3. 切勿如 B 片一樣靠支唱臀借力!!!

......

這個用來set 唱頭的兩點其實是被研究出來, 就約略是唱片一面中的最開始(外)和 結尾(內) 的 兩個位置.
有 Baerwald , Stevenson 等不同的方式.
即使用2點Set都是有不同的版本/說法令兩點的位置有些出入, 但如果看失真圖, 就發覺大家都是在一個range之中.
其實只要這兩個位置正確, 數理上唱頭在中間alignment 出錯的機會就不大
(原理上有點複雜, 加上我學識有限, 不再此留言. 網上找可以找到答案)

有些公司確是推出只以一個point 去set 唱頭的 protractor...都不是無道理, 這是經過他們的計算之下推出的產品.
也是可以set 一個point 做到set 2個point 的事
這個point, 可以是中間位置, 也可以是最內的位置, 或者是一些特別的位置.

Alignment protractor 其實不貴, 平平地可以找Ortofon的, 是一張卡.
有些唱盤也會付帶一張.
想免費的也可以上VE 那裡找, 不過就是要留意閣下府上打印機setting了.
https://www.vinylengine.com/cartridge-alignment-protractors.shtml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19 20:49 | 顯示全部樓層
今日去完朋友府中, 講講唱盤安裝

大家都知一定要水平 (垂直唱機除外), 還有避震都一樣重要. 基本的就是遠喇叭了.
不過仲有一樣, 就是用家的腳步.

友人府中有一孫子, 陳國回來消防員身型並6尺8, 不過行路時是腳跟下地, 而且又習慣穿著鞋走
碰碰聲由他行經再由唱盤經amp 放大,  
佢出去打籃球, 綞過時又拍了兩下波, 搞到連針都跳了一下, skip 左一條軌

我就係上演左呢個表情代人教孫 :

講返正題, 唱盤是好老實的東西, 任何由支針pick up 到的震動都會被放大變成聲音輸出.
所以學識如何行路是很重要
如何放輕腳步的正確方式請自已google, 我不教.

在外國, 有些屋的建造方式是特別地由地面傳震, 也因此外國用家在近年已改成了在牆上安裝唱盤架.
此方式有效. 而且成效真是不錯.

只是在香港, 我覺未必真的切合. 因為在本地大多人都是住在大廈, 震動可以由鄰居經牆傳至,
昔日經有故友裝了唱盤架在後有升降機的牆上, 意外地將升降機上落經過的震動也傳到唱盤上.

看來還是看閣家的家居如何, 再決定怎樣安裝,
還是好好地學好輕聲行路.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19 20: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10-20 13:46 編輯

最近有幾次都有人問同一個問題, 就是skipping, 猶其是12吋唱片最外, 起首的地方.
淺說我的見解, 希望可以幫少少忙.

不論:
A.最外唱軌中往內跳, 又或者 ;
B,在最內向外跳
都叫skipping

問題分3 大方向
1. 用家的行路 (回看前post )
2. 唱片
3. 唱盤

先講(2)
要留意唱片本身是不是真的平直. 即使新的唱片也不一定是平直, 何況是二手.
不平的唱片就是在令唱針玩過山車. 最後"車毀針亡"
以前市面上有焗唱片的服務, 不知今日還有沒有?


(3) 的問題我要慢打, 因為是最不容易講的.
i. 要知你自已的唱盤的spec, 比如唱臂的effective length, supported mass 起步 , 知道可以用什麼唱頭
ii. 知道唱頭的compliance 數據是不是suport 到你的唱臂
外國forum Vinyl Engine 有一個叫  Resonance Evaluator  的東西, 很重要, 也很好用 , 很快就知是不是合格.
計算時唱頭略加1g, 作為螺絲的重量.  唱臂的effective mass 可以由說明書上找.  

https://www.vinylengine.com/cartridge_resonance_evaluator.php

(昔日我是在用計算尺去計...., 今日回望都覺白痴 )
不在合格range中的唱針有時一遇上某些音節時會跳針, 發生skipping.

iii. 唱盤的水平
iv. 唱針的VTA, VTF, alignment (回前數個post 可望)  
VTF 請使用廠方建議的重量.
Alignment 一定要正確.

v. Anti-skating
其實anti-skating 對防止skipping 起作用的. Anti-skating 本意就是加上額外的力量, 帶動支臀令唱針可以由最外走向內, 而不會在途中跳出又或者跳入.
anti-skating 是根據 VTF (tracking force , 針壓) 多少而設定.

不同的唱盤/唱臂廠有不同的設定方式, 要回看說明書.  常見的是
A. 掛重 (通常是在唱臂後左旁一粒黑色的重物)
B. 數字盤等 (可以是右旁的一個數字盤, 或者一口螺絲, 調節棒等等)
比如當 VTF = 1.5g, 那麼掛重可以當中某一格, 又或者是數字盤上扭去 "1 " 之類.

....
常見的誤會是大VTF 就可以減少skipping, 其實是錯覺.
重VTF 確是 "因為支針更緊貼" 而不會skip , 但這樣對唱片中的音軌是最傷.

MM頭向來是輕的VTF (1.5-1.8g左右) , 而MC 頭是重的 (2-2.5g上下)
有些人於是覺MM 頭的VTF "太輕" 而轉用MC頭, 貪其VTF重而無視了自已的唱頭是不是真的set 的正確.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金錢 +10 收起 理由
hiukong + 10 + 10 用家心得極具參考價值

查看全部評分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20 13:2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10-20 13:29 編輯
hiukong 發表於 2017-10-20 09:21
我之前部 Audio Technica 就係咁,有內置 phono, 有個制可以選經phono 或者直出,亦有一個usb b port 可 ...


每一家廠都有自已的design, 唔一定有ground 線位. 沒記錯的話rega同舊thorens 一樣是無的.
有時ground 位會跟tonearm 的RCA 頭走左去一D位置 , 如amp , phono amp 等等做ground .
曾聞說又有時會跟power supply 的 earth 位走,
只可以說是有好多不同的ground design .



如果家下聽碟無hum 聲, 就唔好手多多搞個ground 了,
更加千奇千奇千奇千奇千奇千奇千奇千奇千奇千奇千奇唔好走去加個ground以為會好D  ( 以前係人真係甘樣建議, 簡直害人!)

搞到有/無gorund都起hum 聲, 是唱盤問題中數一數二最難處理的事.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20 19:59 | 顯示全部樓層
淺說轉速與微調
有位師兄提起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現在的唱盤有沒有測/控速的元件.

其實很久以前就有, 比如Thorens TD 125, 測速的位置就是在盤底下. 不過日本仔Technics 識利用那些光和點點/格仔, 出了傳奇的SL1200
很早以前我印象中黑膠唱盤大多都沒有這種內置測速的東西, 是到了近60中之後到70年代有?
一般的唱盤的測速是要另外買組件去測, speed disk 之類. 微調是靠在轉動那個電阻的東西.
記憶中以前的一家電器行老闆對我說, 搞這些東西就等於這個唱盤要送修了

有了內置測速之後, 也於是多了微調的組件. 時至今日一些牌子的hi-end 東西都有.
比如新Thorens 的top model 後都有個小位置給你用縲絲批去調, 沒記錯的話, Clearaudio 都些機是有的.

也有的廠是用另一個方式, 就用供電元件去保持速度, 比如Project 用自己的speedbox , Linn 有Lingo
這種如果要做微調就好大機會要送回廠修理了.

其實黑膠系純當中一個令人詬病的地方就是說轉速偶有不準.
轉慢的原兇是
1. 皮帶老化  (帶盤)
2. 摩打老化 (直/帶)

轉快就是摩打問題, 電壓的事了, 應送廠修理.

微調重不重要? 它是有一定的位置, 但可能很久也不會用一次.
曾有人對我說 當中的+/-其實都只是在 少量rpm之內的事, 很少多過5rpm . 如果多過5rpm 就應送廠.
看看今日的spec, 不少都已在 +/- 0.XX% 之內. 是可以接受.  

我不反對有人說 "憑耳聽為真" , 只是可以理性而客觀, 就應用speed disk 的東西來定期一看機械有沒有問題.
然而人耳又真是很易被騙的東西,
在以前的一個同好DIY的實驗中, 將一張唱片以+/- 少許rpm來大家測試, 我發現自己是對 快/慢了1rpm 左右都不太覺.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21 15: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10-21 21:55 編輯

略說一下今日可能已沒人為意的東西 : Sub-sonic filter

有朋友見對喇叭(中/低音) 在播黑膠時喇叭震膜明顯地 "彈彈下", 覺好得意. 其實係令對喇叭好受傷害.
出現如此的事是因為 黑膠本身的問題, 特別是舊黑膠. 因為存放日子長了, 令唱片本身出現少少變形.  新的也有時會, 特別是80年代那些薄的, 真是只有微微彎 卻在令對喇叭的震膜"彈彈下"
原因這樣當唱針經過時, 會連同變形的地方播出, 經放大而看見對喇叭在 "彈彈下"
這些都是<20Hz的"音波".

"彈彈下"會令對喇叭好傷,  所以當時不少amp (中階都已有) 都加入sub-sonic filter, 有時又會叫 low frequency cutoff /wrap filter (<---好似甘叫?) 之類
以前到常播黑膠時都會開呢個subsonic filter , 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對喇叭.
不過隨黑膠之前沒落, CD /SACD/ CAS 流行,  不少amp都已沒再加入此東西在amp 中 (連phono 也拆了), 也因此不少人都未見過吧?

現在黑膠回潮, 有些新的唱盤, 特別是一些新入門有內置phono 的, 都可能己有sub-sonic filter, 聞說有些phono 都已有內置, 那麼就不必太擔心.
至於一些真是唱盤的, 而且是聽舊黑膠的同好, 就應找一台phono amp 是具有這個功能.

Subsonic filter 對音質有沒有影響?
事實人耳是聽不到20Hz以下的聲音, 而且錄音上也很少把subsonic 的地方錄進, 只有很少樂器可以演出低於20Hz 的聲音 (如Double bass, pipe organ)
正常而言, 用了Subsonic filter是不會少左低音.  
只是有些可能很差的 amp / phono amp 會把 frequency cutoff set 得高少少, 如30Hz , 那麼就真的可能cut 多少少低音域 ; 又或者filter 的線路差而左右了原聲音.

不妨一看以前其他人的討論 / 文章:
http://forums.stevehoffman.tv/th ... grade-sound.147832/
http://www.audiocognoscenti.com/ ... ur-analog-front-end
https://www.vinylengine.com/turntable_forum/viewtopic.php?t=10384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21 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old8woman 發表於 2017-10-21 17:12
我記得以前(90年代前)較高級數的擴音機(或前級)Phono有些是有兩檔的
一檔是能濾去唱片的超低頻,避免傷害 ...


無錯, 以前我用 Luxman 機都有2檔就是這樣.
反而我忘了另一檔用來roll-off高音的是如何+何時使用...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21 21:57 | 顯示全部樓層
koalaau 發表於 2017-10-21 21:52
luxman cl35有兩段濾高/低頻。

以前我用時CL 35時, 一定把low cut 撥去25Hz , 猶其是聽粵曲
反而high cut真是唔記得幾時用.... (聽收音機??)

如果可以找回一台沒有經摩改的SQ 38 就好了...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22 03:57 | 顯示全部樓層
koalaau 發表於 2017-10-22 00:44
濾高音太明顯,真係唔會點用,聽tuner我反而有時會調高音tone control多兩格。 ...

以前用tuner 時, 會用aux-1入, 印象中後而有個一個input 調節的東西. 我大多是用那個調低少少 input. 聽起來好少少.
慮高音...我真是想不起是怎樣用...  

題外話, luxman 的tuner 是不錯. 不過現在日本機的FM 對應不到香港的, 今日想找一台合適的都難....
還是好音樂最好.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7-10-25 21: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10-25 22:16 編輯

我好似一直漏左講  azimuth, 略略淺說吧?
Azimuth講的是唱臂上的唱頭本身是不是左右平衡, 一般而言好少會搞. 但是在裝新針時也要留意.
裝針時只要在調aligment 時一齊check.  大多數無問題.

現代是播stereo , azimuth 錯的話就會磨軌+磨軌, 播放時可以令左右聲道不平均
google 上找到了一些圖, 顯示正確和錯誤的azimuth






這裡有一個很detail 的youtube 片說明, 怎樣調.
[youtube]YE7Brwfwo0U[/youtube]

片中後半用的器材不少也很貴, 不過事實是2種工具(兩選一) 就可以了,

1. 鏡面的的protractor
都不算貴, 只是調aligment 時有點點麻煩. 有時真是因為鏡面而看不清線的位置.



2. 透明格仔膠
之前我去hifi展時見到有, 已用好平的價位入左一舊.
之前的post : https://post76.hk/thread-264346-1-1.html

如下圖:


又事實可以乜都唔買, 憑肉眼. 不過真係風險好大.
每支臂的azimuth 調法都不同. 以前見過有些只要一鬆螺絲, 整支臀可以掉出來

注意, azimuth 一定是在唱盤上落針後材可以調.
因有些臂廠的落針方式不同, 當支針還是在原位 (at rest) 時可以是少少斜.
還是好音樂最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