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多端的數碼訊源
本帖最後由 jackt 於 2017-11-29 16:51 編輯前言
由於自己太鐘意玩數碼產品,每隔一段時間有新嘢出又買返嚟玩,唔覺唔覺已經有幾代嘅變化,為咗紀錄番唔同時期嘅改變,發此帖文同大家分享吓!
數碼訊源之路
最早期的CD組合:相信和大部分師兄一樣,CD訊源係最早期使用嘅數碼訊源產品,不過小弟用咗 CD/SACD Transport 和 MSB自家 I2SPro 連接的 MSB 解碼,呢個組合一直使用到現在。
CAS興起之初:相信早期玩CAS大部分嘅師兄都會使用電腦作訊源,但小弟試過唔同嘅PC/MAC/Notebook,結果都覺得沒有一樣適合作訊源使用,後來發現類似 Raspberry Pi 嘅產品,好適合用在CAS上,之後大部分時間都使用這種經濟輕便嘅產品。而小弟早期使用嘅系統包括以 Squeezebox Server 作為 Music Server,Squeezelite 來做 headless player,而且仲可以用 iPeng 來揀歌,不過這個組合的硬件比較多,如果有問題要自己解決,呢種方式只適合對電腦有相關經驗嘅人士,雖然設定上有些複習,但實際效果十分理想,但仍然給CD比下去!
升級 Music Server:相比起 Squeezebox 嘅做法,Roon 更進一步,雖然大家都係用串流方式去運作,但 Roon 強大嘅功能和產品嘅方便性,都令小弟十分雀躍,和 Devialet 嘅連動方案,實在太方便啦!之前另一個升級 Roon Server 原因係可以無縫連接 Squeezelite Player,不過之後已經轉用 RoonBridge 了。
軟件+升頻時代:作為CAS其中一個最大嘅優勢係有軟件加持,當硬件升頻去到一個樽頸嘅時候,軟件升頻便應運而生,可以因應唔同嘅口味或者解碼器,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升頻效果,小弟用現時最流行嘅升頻軟件 HQPlayer 去組裝一套系統,其實太多數玩家都係用 Roon/HQPlayer/NAA 多,因為小弟用開 Roon,所以加部升頻電腦就攪掂。之前小弟一向都係 Bit-perfect 嘅支持者,直至知道升頻後的威力,才驚覺時代已經變了。當聽到 T+A 畀到 DSD512 嗰種實力,感覺上CD已經到了可有可無地步,繼而覺時以後也會出現一種 "不段更新提升效能” 的方向,當然 Devialet 已經做到,而且 Trinnov Altitude 32 已經將功能提升至多聲道範圍,用軟件就可以做到以後不斷升級。
加鐘與 Bit-Perfect 回歸:當以為軟件升頻可以做盡善盡美的時候,dCS Network Bridge + Clock 可以畀到 16/44.1 一種重生嘅感覺,原來CD格式有咁多內容未被發現... 而開始買 Mutec 嘅時候,係諗著將所有 Digital Source 同 DAC 方便地集合埋一齊,用埋佢嘅 Re-clock 功能將數碼訊號提升,估唔到咁樣接法可以好過 UMT+ 直駁 Analog DAC,而且更加估唔到嘅係⋯ 用 dCS Network Bridge 駁解碼嘅聲,可以好過超過十多萬嘅CD組合!證明CAS已經稱得上真真正正 High End 級數了。
器材:
MSB UMT+ CD/SACD Transport (UMT)
MSB Analog DAC (AD)
Weiss DAC501 (501)
T+A DAC8 DSD (DAC8)
Lessloss Echo’s End DAC (END)
Trinnov Altitude 32 (A32)
Devialet 200 (D200)
dCS Network Bridge (NB)
Mutec MC-3+USB Re-clocker (MC3)
Mutec REF10 Master Clock (REF10)
電腦:
Mac Mini as Roon Server (ROON)
Intel i7-6900 + GeForce 1080Ti as HQPlayer Up-sampler (HQP)
Intel NUC Celeron 2820 + LPS as NAA (NUC)
FriendlyARM NanoPi2 Fire ARM CPU + LPS as NAA / Roon Output (PI)
附件:
UpTone ISO Regen (ISOREG)
UpTone Regen (REG)
UpTone UltraCap LPS-1 (LPS1)
Intona USB Isolator (USBISO)
接駁方法:
CD/SACD 播放
UMT -> ProI2S -> AD
CD/SACD Re-Clock/升頻PCM/Up-Mix 播放
UMT -> AES -> MC3 ==>
ROON -> -> Network -> PI (NAA/RoonBridge) -> USB -> USBISO -> USB -> MC3 ==>
==> S/PDIF (BNC) -> 501
==> AES -> D200
==> TosLink -> A32
==> S/PDIF -> END
時鐘接駁
REF10 -> BNC -> MC3 ==>
==> BNC (44.1) -> NB
==> BNC (512x) -> UMT
升頻DSD之選
ROON -> Network -> HQP -> Network -> NUC -> USB -> ISOREG w/ LPS1 -> USB -> DAC8
輕鬆聽歌之選
ROON / AirPlay -> Network -> NB ==>
==> AES -> 501
==> S/PDIF -> AD
==>(USB) -> END
一鍵聽歌之選
ROON -> Network -> D200
好好的原創分享呀!!! dont understand. I am in bb level 小瑟 發表於 2017-11-29 22:03
好好的原創分享呀!!!
謝謝大王! {:6_162:} hkmate 發表於 2017-11-29 23:33
dont understand. I am in bb level
Sorry, 因為小弟有感而發,可能講得唔清唔楚,內容又難明! {:6_162:} 謝謝分享。。。CHING 請問如果NAS﹣>network(include dac)player有冇好推介呢。本人用B仔合併AMP
不喜歡數碼聲、喜歡音樂感。有考慮過DCS NETWORK BRIDGE + WEISS 501 不過實在超出本人預算。想問下如果一部過好吖,定係DCS NB加一個平DAC 好?試過CARY AUDIO DMS﹣500,不是本人的口味。請多多指教!(預算$50,000) perry1222 發表於 2017-11-30 11:03
謝謝分享。。。CHING 請問如果NAS﹣>network(include dac)player有冇好推介呢。本人用B仔合併AMP
不喜歡數 ...
除了要考慮硬件嘅質素,亦都要考慮軟件嘅便利,師兄有用開嘅軟件嗎?DLNA 或是 Roon 之類?
如果沒有的話,買入任何硬件前要考慮清楚,因為設定好 Music Library 之後,要改變很花時間!
想方便簡單嘅,Network Player (with DAC) 係唔錯;想將來升級容易嘅,Network Bridge + DAC 可能效果會理想。
好嘅 Network Player 選擇唔多,硬件做得好未必代表軟件寫得好,相反也是;好少機可以做到兩樣都做得好。Auralic 新嘅 Vega G2 可以留意吓,PS Audio DirectStream DAC/Junior 都可以試聽吓!
如果用 DAC 的話,選擇會多好多,可以揀定一個適合自己聽嘅 DAC,然後買件 Network Player (without DAC),升級會方便好多。
以師兄嘅要求來看,dCS Network Bridge + Weiss DAC 501 其實最啱你,將來又可以加鐘升級,DAC 501 出嚟嘅聲音好自然、好舒服,係好有質素嘅解碼,可能 Butget 比較高,但係最重要啱你要求。其實 DAC 501 有內置 DLNA 功能,可以唔需要用 NB,但因為小弟咁啱兩件都有,所以至有咁嘅組合。不過實際效果係 NB + Clock + DAC 501 最理想,只用一部 DAC 501 效果會差些。或者師兄可以先試 DAC 501,再試埋佢嘅 DLNA,如果效果理想嘅,可以用住先,之後再慢慢升級。 真的十分感謝師兄回覆,我會去試聽下的。我沒有用開的軟件。但如果一部501也可能用哂我預算,那麼我想請問下dac比較影響大或network player.呢? perry1222 發表於 2017-11-30 14:15
真的十分感謝師兄回覆,我會去試聽下的。我沒有用開的軟件。但如果一部501也可能用哂我預算,那麼我想請問 ...
我可以話每一環都好重要,就算 DLNA 用乜嘢 software 都好影響表現,所以如果用 DLNA 的話,最好搵啲有埋 App 控制嗰啲,效果會好好多。
如果師兄冇升級打算,又或者冇地方放的話,一部 Network Player 攪掂都唔錯呀! 多謝師兄回覆,資料對小弟新手玩家十分有用。{:1_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