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_2
發表於 2017-8-27 16:11
本帖最後由 HD_2 於 2017-8-27 16:13 編輯
一個靚聲盤 係天文數字
old8woman
發表於 2017-8-27 18:17
以今天2017的物價計算,20萬元級的唱盤+唱臂+唱頭已經做到很靚聲
mankit9998
發表於 2017-8-28 07:56
old8woman 發表於 2017-8-27 04:28
如果不即時AB比較,CD/SACD也可以靚聲,但同一軟件只要即時AB比較
CD/SACD從來未贏過黑膠唱片的(九流唱盤/ ...
我又攞出黎聽下先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28 14:03
mankit9998 發表於 2017-8-27 02:02
現今嘅解碼器
其實已經追住d黑膠尾
雖然係無可能平頭或超越
我認為很多時軟件的制作問題更是主因, 現今的解碼器已經真是非常好了, 但是如果數碼軟件本身不好, 怎樣好的解碼器都沒有辦法! 我都不明白為何有些數碼版本會造得那麼差, 否則數碼的"音樂感"便不會被大打折扣!
mankit9998
發表於 2017-8-28 16:32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28 14:03
我認為很多時軟件的制作問題更是主因, 現今的解碼器已經真是非常好了, 但是如果數碼軟件本身不好, 怎樣好 ...
而家大多數都係電腦製作
好難避免數碼聲
所以舊碟嘅價錢上無落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28 17:31
mankit9998 發表於 2017-8-28 16:32
而家大多數都係電腦製作
好難避免數碼聲
所以舊碟嘅價錢上無落
基本上數碼錄音或數碼化制作後就一定係「數碼聲」, 不過唔係指現時普遍所講的那種不好聽的「數碼聲」。把數碼錄音搞出那負面的數碼聲, 人為的因素多些。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28 18:24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8-28 23:21 編輯
其實問題不只一個, 來來去去一些沒有音樂底子的加上一班唯利是圖的,令同一輯錄音出了無數版本,
每每就是有少少出入, 令人買完又買.
廣東曲如是, 古典都不是好得怎樣, 舊的錄音不管好壞, 草草出了boxset 了事,
好少少的就租出去俾人出, 又或者搞"平價名盤", "單層SACD化"出完又出去圖利.
平的, 太舊的最終賣走版權去二線廠. {:6_156:}
----
數碼聲....
黑膠本身都有被RIAA格式壓縮, 所以都要經phono 整理過才出聲.
現代有些phono(內建/外建) 都有大機會己電腦化行chip set, 而不是以前的一組原子粒電路.
可能大多用家見到是用唱針播黑膠所以是很analogue 的感覺, 不過卻不知amp內/外, 其實是用緊一個由電腦晶片設計出來的phono.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28 23:33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28 18:24
其實問題不只一個, 來來去去一些沒有音樂底子的加上一班唯利是圖的,令同一輯錄音出了無數版本,
每每就是 ...
都不明白唱片公司為何攪咁多個版本, 最奇怪有些是越出越差, 雖然後期版會平些, 但把之前的數碼化 sound data 抄一次不是最省事嗎, 但又要重做一次, 重做是為了改善還合理, 可是多花了功夫但又差過之前版本!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28 23:42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28 18:24
其實問題不只一個, 來來去去一些沒有音樂底子的加上一班唯利是圖的,令同一輯錄音出了無數版本,
每每就是 ...
我說我都曾經棄掉一些黑膠, 特別是數碼錄音的黑膠(其中包括鄭京和的 Con amore!), 當時因為相信 CD 應該比黑膠更直接, 更接近母帶才是, 可惜這一天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實現。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29 07:27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28 23:33
都不明白唱片公司為何攪咁多個版本, 最奇怪有些是越出越差, 雖然後期版會平些, 但把之前的數碼化 sound d ...
按理是把data抄一次, 事實是找不同人混音一次再出.聽歌...有人要柔, 有人要清, 有人要中庸, 有人要高柔低硬, 有人要 高硬低庸...
有時候罪未必一定全在出版者, 用家都佔有一部份, 明明是自己的器材偏聲又唔搞/唔正視, 反而要求錄音去就自己.
有些remaster 是好的, 明顯地改走了以前的模糊,
不過有些就是為了應對用家的要求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