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7 12:14
skychan 發表於 2017-8-7 10:46
黄牧還有"音樂的世界"和"唱片經"等古典音樂書, 是很好的古典入門書, 主要介紹藝術家和唱片, 去圖書舘有可能 ...
黄牧以前出的書我都買齊, 但是一次去國外時把所有黄牧的書借了朋友, 這便永別了!
不過現在網絡發達及有更多的音樂書在市面, 我覺得比黄牧的書有更好的選擇, 當然, 音樂書多看一些也不嫌多的。
goair33
發表於 2017-8-7 12:58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7 12:14
黄牧以前出的書我都買齊, 但是一次去國外時把所有黄牧的書借了朋友, 這便永別了!
不過現在網絡發達及有更 ...
ching, any recommendation?Thanks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7 13:42
本帖最後由 patrickwong 於 2017-8-7 13:48 編輯
goair33 發表於 2017-8-7 12:58
ching, any recommendation?Thanks
我覺得國內辛丰年(Symphony 的音譯)寫的音樂書不錯, 圖書舘也可以找到, 可先試看《辛丰年音乐笔记》, 如果喜歡便可找找他其他著作。
關於辛丰年:
http://www.zgnt.net/content/2013-03/27/content_2176815.htm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7 13:43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7 12:14
黄牧以前出的書我都買齊, 但是一次去國外時把所有黄牧的書借了朋友, 這便永別了!
不過現在網絡發達及有更 ...
記性差左, 不買回來再看是不行. 黃牧的書是其中一位可以學習的, 至於網上交章...除非是知名而具公信力的評論, 不然我還是會畸過.
最近由陳永明出的也不錯, 行文容易. 前作《樂者樂也 -- 有耳可聽的便應當聽》值得一閱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7 14:02
本帖最後由 patrickwong 於 2017-8-7 14:04 編輯
網上的資訊多到看不完, 而且不少是很高質素, 但對於入門者的困難是不容易判斷那些是好與不好。除了文章, 也有影片的, 例如 Leonard Bernstein 的 young people's concerts (非常值得看)也可在 YouTube 看到, 在 YouTube search "leonard bernstein young people's concerts" 便可, 其中一段:
https://youtu.be/rxwWlQNGeKE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8-7 15:19
孔在齊的樂樂新集電子版:
http://www.audiotechnique.com/musicdata/intro.htm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9 20:47
不自覺地喜歡了聽Hilary Hahn 的演奏.
女性拉小提琴不時都有種女性味, 大約就是在感性的位置加重, 特地的拉得性感, 火辣, 又或者 "我不會異於男人"
這種事在 Hahn 身上找不到, 反而是一種中性, 而且帶有感性的演出.
KDJ6Wbzgy3E
WCHK
發表於 2017-8-10 16:01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9 20:47
不自覺地喜歡了聽Hilary Hahn 的演奏.
女性拉小提琴不時都有種女性味, 大約就是在感性的位置加重, 特地的拉 ...
我喜觀Mutter 多一d, 因為心理上覺得Hilary 用了肩托使音色暗了些. 當然Hilary作為一綫高手, 應該係我主觀偏見.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10 20:25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7-8-10 20:31 編輯
WCHK 發表於 2017-8-10 16:01
我喜觀Mutter 多一d, 因為心理上覺得Hilary 用了肩托使音色暗了些. 當然Hilary作為一綫高手, 應該係我主 ...
同意Hahn 是用了肩托令聲音變得多了一種少少的陰柔. 可能是因此聽起來帶了中性?
其實不同的小提琴手也各先有自己的方式去tune 琴音. 好比有些男的是用頸肉, 下巴, 腮...
Mutter 就令我覺...可能真是受了卡爺的感覺影響. 總是有種"卡爺式"的演出. 有時看錄像, Mutter那種前後擺動的動作令我不禁起了疑惑: 拉琴很吃力?{:6_141:}
(我是不太喜歡太多動作的演奏, 偏好以前那種站直了身子就是的, 如Menuhin)
PGFs7n6n3-8
還有Julia fisher , 係好得意的一位女小提琴手. 好忽然的由Pentaton 轉了去Orfeo
ovFPKu00cCc
當下算是3大女小提琴手, 唔知其他人覺如何?
kl122002
發表於 2017-8-10 21:48
我說過, 聽古典, 我總是將日本版放在2線位置. 日本版對我而言, 是又愛又恨.
日本人出CD是出得有種心得, 這張Kubelik 的Tchaikovsky Symphony 5 用回以前的cover art出, 真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EMI 歐洲是出過box set, 又出個profile 版(個人精選集, 事實是被精選), 不過就是沒將Kubelik 的錄音好好地整理一下再推出.
Testament 有出過 4-6 全集, 只是聽起來少少粗聲.
又想說說, 在今日說Kubelik, 不少都說 "啊 DG的出品" 而忘了EMI的時代
而又同樣的受害者還有Silvestri . 大家都在只會捧 與Ferras, Kogan 的黑膠錄音時, 但就已忘了Silvestri 的存在. 試問沒有指揮又怎樣有樂團去完成整支協奏曲?
Silvestri 的 錄音其實不少, 想一窺當年戰後的古典黃金時代, 應去不妨找找這些早一代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