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c 發表於 2013-9-15 10:22

日本“匠人” vs 中國“商人”

唐辛子:日本的“匠人”與中國的“商人”

 說起中國人和日本人不同的國民性,有這樣一句話相當有名:“日本人是匠人氣質,中國人是商人性格。”
  說出這句話的,是出生臺灣、僑居日本的華人前輩邱永漢先生。邱永漢先生1924年生於臺灣,2012年5月,88歲時在東京仙逝。身前不僅是被尊為“賺錢之神”的著名在日華人實業家,還是首位獲得日本著名文學獎“直木獎”的在日華人作家。邱永漢先生一生遊走穿行於中日之間,精熟深通中日兩國文化,因此會對兩國的國民性有這樣的高度概括。
  “匠人”在日文中寫成“職人”。作為匠人最典型的氣質,是對自己的手藝,擁有一種近似於自負的自尊心。這份自負與自尊,令日本匠人對於自己的手藝要求苛刻,並為此不厭其煩、不惜代價,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
  例如日本著名的建築家安藤忠雄,在設計建築東京的“表參道之丘”時,曾與日本著名的建築公司“大林組”合作。安藤忠雄設計的“表參道之丘”全長280米,在“表參道之丘”接近完工時,“大林組”的施工人員對安藤忠雄說:“全長280米,分毫不差。”
  安藤回答說:“沒關系,相差個5厘米10厘米的,完全沒問題。”
  “大林組”的人當即正色回答安藤道:“那可不行!不能有絲毫偏差,這是身為技術人員的自尊心。”
  不僅是建築現場的施工人員,就是負責建築設計的安藤忠雄本人,也是極具“匠人氣質”的建築家。
  安藤忠雄成名之後,某次接受日本媒體采訪,談到他每次接到客戶的設計任務情形。說自己從早到晚,除了思考設計方案,腦子裏就再也容不下其他任何事。於是主持人便笑著問:“您一定是想要將‘建築家·安藤忠雄’的所有一切,都要具體化地體現在自己的建築作品中吧。是不是甚至恨不得連建築門牌上都要寫上‘安藤忠雄’幾個字才好?”
  結果安藤忠雄答:“不,我覺得我設計的所有建築,都是屬於我自己的所有物,只不過暫時性借給客戶使用一下而已。”
  或許正是源於這樣的一種極其自負的“匠人式”追求吧,從未接受過正規科班教育的安藤忠雄,才能從無名小卒,成長為世界級的建築家。
  而這種“匠人氣質”,不僅僅體現在日本的技術人員或設計師身上,就是在普通日本公司的職員、甚至一般日本商社的商務人士身上,也一樣可以看得到。
  幾年前,我曾在名古屋的一家國際貿易公司工作。有一年,這家貿易公司接到了本田公司這樣的大客戶的一筆訂單:為本田公司未來三年內,準備在全球同步上市的一款新車,生產使用於自動車門上的一只小馬達。
  不錯,僅僅只是生產一輛新款本田車上的微不足道的一只小馬達而已。但負責這個業務項目的部長,卻如臨大敵。他們將這筆訂單的生產任務,交給了中國廣東的一家合作工廠去做。為了保證這只小馬達的品質,特意以千萬年薪,高薪聘請了一位日本的電機專家,每周往返於中國和日本之間,負責品質管理監督。
  對於這只小馬達的品質管理,嚴格到什麽程度呢?舉個例子說:僅僅使用在這個小馬達上的一個小零件,就要進行耐塵耐水耐熱耐寒耐熱沖擊耐撬耐震等等,等等,大大小小共37項檢測試驗,而為了說明這些試驗項目的檢測要求和性能,規格書整整寫了46頁紙----僅僅對小馬達上的一個更小零件的品質管理,就嚴格到這種程度,可想而知對於整只小馬達、乃至一輛整車的品質要求。
  但盡管如此,第一批3000個馬達生產出來,通過出廠檢測,貼上了“合格”標簽並運送到日本之後,卻被查出有7個不合格。部長這下發急了,親自領著電機專家趕到廣東的工廠,通宵達旦地連夜檢查問題出在哪兒。但卻沒查出來。而中方的所有檢測記錄都表示:這批馬達是合格出廠的。
  怎麽辦呢?這位日本部長,最後想出了一個讓人差點暈倒的“笨辦法”。
  在接下來的幾批馬達再次“合格”出廠後,部長將在工廠負責出廠品質檢測的25名中國員工,跟隨每批馬達一起,如數集體邀請到日本來。然後讓同樣的一批人,對運送到日本的“合格品”馬達,以相同的方式,在日本再進行一次同樣的復查。復查之後,再由日方最終檢驗,以確保質量萬無一失。因為這25名中國員工來日本,是由日方貿易公司提出的,所以,除了要辦理他們來日本的簽證,還要負責他們在日本的住宿費和生活費、以及來往日本的交通費等一切費用支出。
  就用這樣的方式,這筆本田公司的馬達生產項目,最後當然是圓滿保證品質地完成了任務,但也被貿易公司的部長活生生弄成了一筆只賠不賺的生意---因為所花的成本代價實在太大了!
  但盡管貼錢賠本到了有些勞民傷財的感覺,甚至還受到中方合作工廠的抱怨,這家國際貿易公司的部長,卻不僅沒被降職,反而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贊賞。最後還得到了升遷。在我離開那家公司時,部長已經從國際業務部的部長,提升為整個名古屋分公司的負責人了。
  由此可見,日本的公司職員之所以也能擁有如此強烈的“匠人氣質”,是因為日本的公司提供培養這種氣質的“土壤”。

何止是日本公司,實際上日本人的“匠人氣質”,是從童年時代就開始被培養的。舉個最身邊的例子:我家小學生去上學,光是鞋子就得每天準備三雙:一雙運動鞋,用來穿在腳上;一雙白色布鞋,用來進學校玄關的時候更換入室(日本的小學進教室前都得換上室內專用鞋);此外還得另準備一雙體操鞋----這雙體操鞋是在室內體操場上體育課時專用的。
  除了鞋子,還有配套的衣服:體育課使用的體操服和體操帽;遊泳課使用的遊泳套裝(包括遊泳帽,遊泳衣,潛水眼鏡,大浴巾等),繪畫課要用繪畫課專用的顏料套裝,裁縫課得裁縫課專用的裁縫套盒,打掃廁所必須用專用的長雨靴,即使中午在學校吃餐午飯,也要準備白色午餐帽和白布飯兜……,總之每個周一去學校,都得大包小包拎上一大堆,弄得跟搬家似的。
  這種從小對日常用品的細分與歸類,培養出來的是成人之後對自身所從事的職業的拘泥與講究。
  例如說拉面店。我們中國人開拉面店,煮面的師傅通常穿件破了洞的老頭衫就可以上陣煮面了,但日本拉面店的師傅卻不行。他們得穿上拉面店定做的衣服,衣服上還得大大地寫上“拉面”二字,再在頭上紮一條顯得極帥的頭巾——先將煮拉面的派頭和架勢準備好了,然後才能身姿姣捷、滿臉虔誠地開始煮面。拉面煮好,上面還要一絲不茍地擺放上半片雞蛋、一枚海苔,然後再將若幹枚叉燒肉精致地在面條上圍出“一朵花”——好了,一碗拉面端到客人面前時,那已經不叫“拉面”,而叫“作品”了。
  連一碗拉面都煮得像“作品”,也由此可見,為什麽在日本,手藝有高低,而職業卻無貴賤了——因為無論你是拉面店師傅或豆腐店老板,還是頂尖級文豪或世界級設計師,除了身份的“外殼”不同,其內在的核心氣質,卻原來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匠人”。
  文豪為自己留芳百世的作品而驕傲,豆腐店老板也一樣為自己的百年老店而自豪——因為那白白胖胖一枚又一枚的,那不是“豆腐”,那全是“作品”。也因此,懂日文的人,只要稍加留意,一定還會發現:在日本,對於一個行業的頂級人物,從不稱其為“大師”,而是稱其為“巨匠”。一個“匠”字,簡直入了日本人的骨髓。
  而至於中國人的“商人性格”——什麽是商人性格呢?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無處不“商”,無可不“商”。商機無處不在。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
  一位華人老前輩,N年前去住在美國的女兒家探親,當時美國一家超市正在促銷一款吹風機,廣告紙上寫著“買十臺,送一臺”。老前輩一看,大喜過望。當下毫不猶豫地掏錢買了十臺吹風機,再加上贈送的一臺,一共拿了十一臺吹風機回家。
  女兒看見了,埋怨道:“買這麽多吹風機回家幹什麽?家裏用得著這麽多嗎?”
  老前輩笑了笑,說“別急,我有辦法最後免費得一臺吹風機。”
  什麽辦法呢?原來,那家超市對於賣出去的貨物,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無須理由地退貨,老前輩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於是在“規定時間”內,分不同日期去了那家超市十次,每次去退貨一臺吹風機。最後家裏只剩下“買十送一”免費贈送的那臺吹風機——這就是“中國式的商人性格”,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至於我們中國人的無處不“商”,無可不“商”——不說太遠,也不說我們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買個蔬菜也極其擅長的討價還價,只說說最近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紛爭”吧。當日本人被這個領土問題折騰得焦頭爛額,恨不得全世界搬救兵時,釣魚島所帶來的“愛國商機”,早已經在中國捷報頻傳,喜氣洋洋地“冉冉升起”。
  從去年中秋前夕開始,就有商家及時推出了“反日月餅”和“保釣月餅”,而海鮮味的“釣魚島風味香腸”、五香味的“保釣鹵蛋”等等,也都跟著熱乎乎、香噴噴地美味登場。名叫“釣魚島”的各色餐廳,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在祖國各地迅速“生長”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酒店推出了誘人的“釣魚島菜單”:凡點“愛國套餐”的,不僅優惠,還免費贈送用艾草葛粉餅做的“愛國菜”一份----屈原在汨羅江下有知,一定哭死了:早知道用這種方式也能愛國,當年根本不應去投江,而應該去經商。

teddyng637 發表於 2013-9-15 12:27

大家文法不同 {:6_211:}{:6_211:}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匠人” vs 中國“商人”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