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一番
本帖最後由 paul_choy 於 2013-5-19 21:11 編輯寫了十年的飲食文章,彷彿給我看見了一個秘密。無論你身份如何,只要是中國人的,都傳承著一個寶藏,那就是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難怪那麼多移居彼邦的華人,開設的總是餐館。雖然在很多同胞的眼中,這類餐館多是一般的水平及以下,但卻已經能夠令不少老外吃得津津有味了。
於香港而言,要求可能有點不同,但情況卻是一樣的。好像這間位於大埔的中華一番般,據說是因為店主對家鄉小食的念掛,才在香港買起柳州有名的螺螄粉來。
那天我乘著港鐵於太和站下車,在智能手機的地圖帶領下,順利地來到南盛街來。小小的店子位於小小的街中,呈現著樸素的風情。招牌的螺螄粉是要定的,但見當中有與酸辣豬手併配的套餐,於是我便點了個螺螄粉配豬手,另再要多一支豆漿。螺螄粉和豬手是分開上的,點粉時還需自選辣度。起初我點的是小辣,但在店員的叮囑下,原來小辣也不失其份量,為免風險,於是改選了微辣的級別。
由於是供應商供貨的關係,所以先來的是不需要準備的豆漿。然而這瓶豆漿顯然是差勁的,豆漿內滲入些類似澱粉或魚膠之類的凝固劑,令到整瓶豆漿都像粥一樣的稠密,離譜極了!
接著的螺螄粉總算沒令我失望。這道柳州著名小食,主要由螺螄熬湯而成,無論是早、午、晚,都廣受當地人的歡迎。我先嚐了口湯,鮮、酸、微辣,但這種酸辣和坊間一般的巴蜀風酸辣,顯然有著風格上的不同。當中的靈魂,除了由螺螄熬湯外,還有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出現過的柳州酸筍,我不清楚他們用的酸筍是否來自柳州,但這裏的酸,主要由酸筍和酸豆帶動,和一般以白醋調成的酸味,在風味和個性上都豐富得多。在酸辣之外基本湯頭也鮮甜、單純,純和的味道叫人頗為欣賞,但由石螺熬出來的湯汁,就不見得有很強的個性。除了味道討好外,配料亦見有趣,炒花生、芫荽、炸腐皮和米線混而食之,無論質感、食味和香氣,都形成豐富和多變的層次,令人非常欣賞。
最後的豬手,其味和廣東人吃慣的有明顯的分別,酸辣夾雜著香料,形成微妙的口味,這不單能提鮮增味,而且亦有助平衡豬手的厚重感,只是如果能夠把豬手煮得更為軟綿一點,那就更為我喜歡。
綜合來說,這裏的風味都呈現獨特和有趣的一面,我不清楚這柳州螺螄粉在香港有沒有別家,但其討好和獨特的風味,仍是值得一試,縱使大埔對我來說是遙遠了一點。 好似好吸引....
但唔知螺螄係咩黎既呢? 沙煞比 發表於 2013-4-11 15: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似好吸引....
但唔知螺螄係咩黎既呢?
螺螄應該係生長於山澗溪流中的小螺,柳州人喜愛以這種小螺熬湯,據說柳州地道螺螄粉的湯頭鮮中帶腥,口味頗具個性,而這裡的則沒有這種具個性的腥鮮。 paul_choy 發表於 2013-4-11 2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螺螄應該係生長於山澗溪流中的小螺,柳州人喜愛以這種小螺熬湯,據說柳州地道螺螄粉的湯頭鮮中帶腥,口味 ...
多謝師兄解答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