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查看: 836|回覆: 0

[飲食] 【飲食籽】冷藏食品好過罐頭? 添加劑作怪

[複製鏈接]

3423

主題

1萬

回帖

3

精華

鑽石玩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452323

76-FC 藍寶石勲章

發表於 2017-3-3 17: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想睇到更多76師兄嘅分享,快啲登入成為會員啦!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本帖最後由 Cheong448 於 2017-3-3 19:46 編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01/19942925

【飲食籽:清恬淡食】
為令食物變得更美味和延長保存期,加入添加劑是在所難免,雖則尚未有研究報告指添加劑對人體會直接構成嚴重傷害,但絕對是可免則免。營養師王敏寧(Mandy)仔細看着超市產品的營養標籤說:「添加劑或多或少會增加身體負荷,因為肝必須用更多能量分解這些非天然的添加劑,因此我們需慎選加工食物。」

營養師Mandy指,同一類食材亦會有不同成份,只要細看營養標籤便可避過不必要的添加劑,例如冷藏青豆比罐頭青豆好,因罐頭青豆多數會加糖、色素及調味劑等,食物便變得沒那麼純正,亦不見得營養價值比冷藏食品高,更要吸收額外的添加劑。

記住睇標籤 低脂未必健康
Mandy續說:「不看食品標籤,很容易落入食物陷阱,好像某款花生醬分較低脂及普通版,較低脂與普通版的卡路里只相差約10千卡,但較低脂版會因缺失了這些卡路里變得不夠美味,於是便增加了乳化劑,又用上會增加致肥風險的玉米糖漿。而且所用的油亦不單一,可以說是『雜嘜油』。相反普通版的原材料只有四款,清晰可見,這時我便會選擇普通版。」
至於食品標籤中的E number(國際編碼),Mandy說是人工食品添加劑,是歐盟對其認可的食品添加物編號。她表示食品越天然越好,查看標籤時應選擇較少E number的,認識食品的每種成份。

添加劑有乜用?
食物標籤上會出現一些不知名的食品添加劑,Mandy表示,市民應作了解,以分辨這些添加劑是否必須加入到該食品中。

乳化劑(Emulsifier):形成或維持兩種或以上表面不能混合的混合物,例如:食物中的油和水。
穩定劑(Stabilizer):使兩種或以上不能混合的物質能於食物中能平均分散。
增稠劑(Thickener):增加食物的稠度。
膨脹劑(Raising agent):釋放氣體從而增加麵糰體積的物質。
抗結劑(Anticaking agent):減少食物粒子互相黏附的傾向。
膠凝劑(Gelling agent):形成膠狀,使食物有質感。
上光劑(Glazing agent):令食物表面有光澤或形成保護膜的塗層、乾膜劑、打磨物質。

解構E number
E number顯示的添加劑,可能從一些想像不到的地方提取,大家務必留意。

E120
名字:胭脂紅(Carmine)
作用:色素
提取來源:源自甲蟲的紅色素

E542
名字:骨頭磷酸鹽(Bone phosphate)
作用:抗結劑
提取來源:動物骨頭

E904
名字:蟲膠(Shellac)
作用:上光劑
提取來源:膠蟲的分泌物

E920
名字:L-半胱氨酸(L-cysteine)
作用:麵粉處理劑
提取來源:動物毛髮























做人說話不要太刻薄,因為待人刻薄,最後自己的福氣一定''薄''!
一個有''口德''的人,一定有''福''!

壞事勸人休莫作。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