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語文錯誤 「撼」祖國居首 傳媒常見錯詞錯音上榜 (轉載)
轉載自 Yahoo! 雅虎香港新聞網 明報兩岸新聞http://l.yimg.com/mq/i/nwl/mntl/20111223_feature5.jpg
上海《咬文嚼字》雜誌編輯部,周三公布今年中國出現頻率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十大語文錯誤,首位是故宮送出的一面錦旗,把「捍祖國強盛」錯寫成「撼祖國強盛」。
以下為十大語文差錯 ...
01. 社會影響最大的語文差錯:
「捍」誤寫為「撼」。今年故宮送給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錦旗上,把「捍祖國強盛」錯寫成「撼祖國強盛」。
「捍」是保衛、防禦之意,「撼」卻是搖動之意。
02. 最易混淆繁體字:
復/複。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周年,「光復」一詞頻現。電影《辛亥革命》多次把「光復」誤寫成「光複」。
其實「復」表示還原、恢復;「複」本意是「有裏子的衣服」,引申指重複。
03. 媒體知識差錯:
今年是中共建黨90周年,但有媒體把中共黨徽上的鐮刀與槌頭,誤說成「鐮刀與斧頭」。
查鐮刀代表農民,槌頭代表工人。
04. 災害報道常混淆詞語:
泄露/泄漏。日本地震引發核泄漏危機,但媒體報道時常將「泄漏」錯寫成「泄露」。
語文專家稱,「泄露」的對象一般是機密信息,「泄漏」則使用較廣,凡是液體氣體等的漏出,均可稱「泄漏」。
05. 最易誤用稱謂:
村長。媒體報道農村新聞時,常把「村主任」誤稱「村長」。中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基層自治組織,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3至7人組成,其主要領導稱「村民委員會主任」,
簡稱村主任。
06. 工程中常見的詞語錯誤:
「合龍」誤為「合攏」。今年杭州錢江三橋坍塌,不少媒體歸因大橋在施工中「過分強行合攏」,
查應寫作「合龍」。傳說天上的龍有吐水的本領,故人們把大壩未合龍時的流水口比作龍口,
把修築堤壩或橋樑等從兩端施工,最後在中間接合,叫做「合龍」。
07. 最易讀錯的金屬元素:
鉈 (粵音: 它)。 今年中國礦業大學發生學生「鉈中毒」,有電視主持把「鉈中毒」讀成了「『砣』中毒」。
語言專家稱,鉈是多音字。讀「砣」時,意指秤砣;讀「它」時,才是金屬元素名稱。
08. 使用溫度單位常見錯誤:
把「攝氏度」分開來說成「攝氏」多少「度」,如「攝氏15度」,準確說法應是「15攝氏度」。
攝氏度是法定計量單位,不能隨意拆開。
09. 學生作文易錯引語: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年之計」易誤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際」。
10. 商店用字中常見差錯:
「家具」誤寫「傢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