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發表於 2011-7-7 01:00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Ching, what is the meaning of burn-in CD??
nakatajackson 發表於 2011-7-7 09:25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e-zone (1/9/2010) Author: 三十三
BURN-IN CD
運動員在開賽前會做熱身運動,令肌肉進入狀態;同一道理,新喇叭由於是全新機件,也需要讓它「熱身」令機件進入狀態,影音行內稱之為「煲機」。
「煲機」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目的是讓內部零件可以Burn-in;因此只要長時間輸入訊源,令它發聲便可以了。
但「長時間」的定義,在影音界卻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數小時」,卻也有揩「數十小時」,甚至是「數百小時」。因此,坊間一些售賣高級音饗的店鋪便提供「煲機服務」,讓客人購買喇叭後,放在店內長期播聲。坊間也有專用的「煲機碟」。甚至在網上也可找到專用作「煲機」的軟件,有興趣不妨一試!
另外,有老前輩指喇叭最理想是分不同單元來「煲」即是高音單元以高頻聲音播放,中音單元則長時間播放中音,低音則利用低頻。雖然,所需的時間會較長,但這樣喇叭才會全部「開晒聲」。
其實不只是喇叭,但凡影音器材皆需要「煲」才可以發揮100%功效,即使是耳機亦然。
HI FI REVIEW (1/6/2008) Author: 劉志剛
Kharma Burn-In CD
打著Burn-in , Break-in旗號的CD,每年總有一張兩張面世,Kharma的這一張(錄音師是STS Digital的Fritz de With)標榜自己是第一張「只」裝載樂器的自然聲音的同類產品。(其實不然,下面才講)
一直以來我都用 Sheffied Lab的 "XLO Test & Burn-in CD"的第6 Cut來消磁、第 8 cut去burn-in。那些嘶嘶沙沙隆隆隆的電子聲,很嚇人;我每次都是出街前才啟動,還是一按remote掣就飛奔出門!Burn-in效果很快見效,不過總覺得不夠徹底,要播唱好一會兒音樂,才完全收貨。Kharma這一張七十餘分鐘九軌的burn-in碟,第八軌「效果聲」似是沒畫面的AV場面,Track 1 - 7都是真實樂器在自然環境下的錄音。管風琴的一高一低先聲奪人,接下來主要是各式各樣的敲擊樂:康加鼓、小鼓 (snare),tom-tom、cymbals、triangle……不同音域音響特性的敲擊樂器,幫助「打通」Hi Fi特別是揚聲器內部不同環節的「經脈」,完全有科學根據。真實樂器 (除上述,還會聽到鋼琴、長笛、短笛、bass sax、tenor sax、kick bass)的諧波十分豐富,涉及整個音響頻譜,用來煲機喇叭,效果當然比使用單一頻段的電子聲來得全面。
但,以loop形式的由低週到高週的rising frequency sweep(綜合頻率)可不是省油的燈確有效,而且快。因此Kharma都算鬼馬Track 9 (hidden track)正是純電子的sing frequency sweep!呵呵,這次好囉,果真是一張burn-in碟就做到了快如打針(freq. Sweep),又徹底(真實樂器的聲音)的burn-in效果!器材的優點能充份發揮,包括你部DVD機的聲音輸出。但請注意音量勿過大,廠方在小冊背面寫明,不對「誤用這CD引致器材損壞」負責。
音響技術 (1/4/2008) Author: Simon
必備的工具:《煲機王》(Kharma Burn-In CD)
全新的器材需要run-in,在發燒圈中已經是一個不可更易的定論。有些人把"煲機"說得太玄,令人誤以為這個行動可以使器材起死回生,這是絕對不正確的。客觀一點的說。"煲機"一般不能讓產品有質的改變,但足以讓聆聽者得出不同的音質判斷,同時把器材的優點充份發揮。煲機是完全有科學上的理論基礎,以揚聲器為例,因為振膜在生產的過程中就存在一些不良的內部應力,在粘結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時又產生了裝配應力,這些應力有可能是設計者已經考慮在內的,也有一些是未考慮周全的。因此如果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能讓場聲器各部件磨合到一個相對理想的狀態的話。其發音品質將會得到改善和順性的增強。而"煲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磨合的過程。
"煲機"也要煲得其法,如果控制得不好,很可能會給器材留下永久性的損害。用音樂訊號來"煲機"也應該是全方位性的,因為音色和質感是由諧波成分決定,諧波的頻譜非常複雜,如果我們只用22Hz、100Hz、1500Hz等一些單一固定頻率去"煲機",器材的各個分子不能獲得全面性的啟動,效果也是不會理想。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張由Kharma akash Records出版的《煲機王》(Kharma Burn-In CD)專輯,錄製了從最低頻段的管風琴、低音大提琴,到手鼓、小鼓、鋼琴、長笛,以至最高頻段的短笛、鐃鈸和三角鈴等,能夠有效而全面性的把器材各個部份充份啟動,把器材長時間的處於一個最高的穩定狀態。說明小冊子內頁更有詳細的介紹,指示我們如何才能"煲機"煲得其法。這是一張樂迷和發燒友必備的工具專輯,你的CD架上又怎能少了她!
AV Magazine (21/3/2008) Author: Joe Tang
Burn In CD 煲機王 Kharma 25週年特別版
此碟的唯一用途,是提高閣下音響體系的發揮能力,用法簡單直接,效果立竿見影。曾經有很多未相信此碟威力的朋友查問過筆者:「係咪其係咁犀利?」客氣的我會答:「你唔信我都唔會問我啦。」相熟的會答:「口講口賠。」也試過較粗鄙地回答不客氣的質疑:「你千奇唔好試。」那管他的器材級數,無品聽音樂,發燒極有限,正所謂:「對牛彈琴、講多無謂。」
此碟其實跟2003午出版過的Burn in CD內容、聲效一樣,9段播放時間共74分鐘有多,由 STS digital老闆兼發燒錄音師Fritz de With親自炮製,採用Kharma、Siltech、Schoeps、Marantz及Weiss等多種名貫器材。由於他在早期已是大發燒友一名,遊走歐洲各地找尋最好的錄音場所,同時以便攜式器材收錄現場環境聲,練就出究極錄音技術和經驗,近年錄音成就有目共睹。此外,他也是音樂發燒友,所以才身體力行地錄製兼出版,令我輩發燒友耳褔不淺。
最初7首以管風琴、鋼琴、長/短笛子、低音大鼓、低音大提琴、小型敲擊器樂、中/低音色士風、以至倍低音大提琴,獨奏或合奏的純音樂,有層出不窮的樂聲頻率紳應,寬闊對比度,音響效果真實攝人,不同場地的空間感清晰絕倫 ,富流暢樂韻,魅力無窮。至於第8首是STS Television製作聲音圖書館,即是Fritz de With多年來的自然效果收音結晶,長8分47秒聽感「過瘋」。最後是不同的音頻訊號。每次播畢全碟,感覺音響系統有如脫胎換骨,音色的透明度,細節、動態等表現明顯有改進,音樂結像呈現得更立體。至於新舊版本聲效分別,只是改變為digipack裝潢,加入印刷精美的Kharma Hi End產品目錄。由於舊版斷市多時,世界各地的很多器材商不時查詢要求再版,STS才藉著Kharma成立25週年而特別印製發行,一次過滿足發燒商以至發燒友。 剛剛買左,但反而畀隻burn in碟的〈歌〉吸引到我,track1不奇然凝造出個隻恐怖感正正係我近排尋覓中…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