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拍錯掌 《悲愴》留瑕疵
轉貼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153569§ion_name=wtt&kw=0
Executive日記——
觀眾拍錯掌 《悲愴》留瑕疵
2011-07-04
艾度.迪華特(EdodeWaart)右手上的指揮棒徐徐落下,左手緩緩垂低,大提琴手和低音大提琴手奏出陣陣悲鳴,餘音慢慢消散,復歸平靜之際,只見迪華特左手還未為整個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收結,似乎他想要多一陣子悲愴的餘韻,可惜,台下有數名不解心意的聽眾,急不及待鼓起掌來,牽動其他人也拍掌,把這個原本可更臻完美的結束破壞了。
上周六,香港管弦樂團在文化中心舉行今個樂季最後一場音樂會,壓軸曲目是柴可夫斯基死前九天親自指揮的第六交響樂曲,又名《悲愴》交響曲,四個樂章緊緊相扣。每次聽後,總會想起人生中經歷過的悲傷。
?第一個樂章的引子極為深沉哀痛,儘管往後的旋律一度奔放激情,但不旋踵又陷入了弦樂群奏所產生的苦惱與沉鬱。第二樂章的圓舞曲,表面抒情而愉快,卻隱含一絲絲陰霾無法驅散,像一個滿懷心事的人去到舞會,面對歡樂的氣氛,格格不入。
四樂章緊扣心弦
?第三樂章是壯麗的進行曲,表面令人振奮,細聽下去,原來是一股不可抗逆的力量,在支配一切,預示第四樂章悲愴的到臨。每當第三樂章結束時,由於樂思澎湃,聽眾總以為是整首樂曲完結,並錯誤地鼓掌。幸而,香港樂迷素養高,全場座無虛席中,僅有四、五人「拍錯掌」。
?
在第四樂章蘊含的悲慟樂思,在迪華特和港樂樂手細心經營下,讓人痛入心扉,最後大提琴手和低音大提琴手如潮水漸退的低鳴,需要大家安靜地去感受柴可夫斯基的心意,可惜給過早鼓掌的幾名觀眾破壞了。
天下無不散筵席
?完場後,朋友問,為何選《悲愴》交響曲在最後一場表演?我無法回答,人生本無不散之筵席,分別在於是歡樂地、平平無奇地或哀傷地離席。一個樂季數十場的音樂會,至此已成回憶,與朋友揮手道別之際,其實很想擁抱一下,因為,或會許久不見了。
想起前年,在一個只有幾度氣溫的冬日早上,身在外國通往機場列車的月台上,車不能再等了,快將開行,我按捺不住,問朋友可否給我一個抱抱,他張開雙手,給我三秒相擁,當時不為那短暫的溫暖,只在想,此刻別後,何時再見。
點解咁多年來香港觀眾都係拍錯手? {:1_260:} 本帖最後由 headfan 於 2011-11-27 17:51 編輯
不了解作品的情况下,还是等多会在鼓掌比较好 轉貼
Executive日記——
觀眾拍錯掌 《悲愴》留瑕疵
2011-07-04
艾度.迪華特(EdodeWaart)右手上的指揮 ...
solid_snake 發表於 2011-7-5 00:13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人人對不同音樂有很不同的體驗及感覺,師兄能夠感受到這些已很幸福了,音樂會是需要學會欣賞的,也許有些朋友尚未太理解,包容一下便可以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