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布幕的真相 (轉載)
轉載自 HD.Club高增益布幕並不是什麼新發明的產品,在很久很久以前,至少十幾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價位頂多只比增益 1 的席白高一些,並不是什麼特別的產品,在它適用的場合一直表現的很好,但在以前知識傳遞不是那麼方便的年代,被不懂的音響廠商誤用在不適合的場合,如家用環境,以為能得到較高亮度,實際上只有亮一些而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亮,為了這一點亮度大費週章,同時還犧牲畫質,值不值得就看人了。
在整個投影系統裏,所有光的能量都是由投影機提供,布幕的功能就是把所有的光均勻擴散或是聚集回原發射方向,並沒辦法無中生有產生額外的亮度,再加上白色底色或是深色底色,於是就產生基本的四型產品:
1) 均勻擴散+白底:增益約 1 的布幕
2) 均勻擴散+灰底:增益約 0.8 的灰幕
3) 聚光+白底:增益約 1.8 或更高的高增益布幕
4) 聚光+灰底:增益約 1.3 的高增益灰幕
高增益布幕因為其聚光的特性都會有方向性的問題,這是必然的物理特性,我們來深入看一下這個現象。下面分別附幾張 Stewart 跟 OS 在網頁上提供該公司產品的布幕增益視角圖,這幾張幕料都算是高增益塗布的,差別在於底色及塗佈增益的高低。
我們看 Stewart 的圖很快就能了解視角增益圖是如何取得的,它就是投影機在垂直於布面的位置上投影,且定義這個角度為 0 度,然後分別在不同夾角的位置量取接收亮度後,再換算回去增益值,此時我們大致上需要注意一個點就是 20 度的增益,因為這個角度是一般家用吊掛安裝常見的角度,也就是一般在家用吊掛的環境下,我們所看到的實際增益,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這時高增益布幕並沒辦法提供真正的高亮度,頂多只是亮一點而已,甚至還會看到幾張不同的高增益布幕看起來亮度是差不多的情況。而且這還是在皇帝位的角度,坐在旁邊的人所看到的視角會更大,實際增益會更小。
那假如這時後我們克服萬難,改用桌面投影的方式甚至設置在對高增益布幕是完美的正中央的位置,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
答案沒有那麼單純,這時因為高增益聚光的特性,越是跟投影機同方向的畫面會愈亮,會造成所謂熱點 (hot spot) 的現象,也就是投影畫面中央會出現一垞特亮的大太陽,嚴重影響畫面的觀感,所以高增益布幕必需在安裝位置、實際亮度、熱點問題中間取得妥協,所以家用環境要使用高增益布幕前,必須了解這些使用上的限制,不然可能只是白花錢且犧牲畫質。
再來當我們在看展示時,除了必須了解上述所提投影位置的影響外,還必需注意到投影尺寸的差異問題!
舉例來說,120" 跟100" 的布幕看起來只有差 20" 而已,好像沒有差很大?
然而實際上面積卻是大了 1.44 倍,所以如果要比較布幕特性時,打到同樣的尺寸大小來比較,這才是合理的做法。
一般來說高增益布幕是比較適合使用在簡報市場等追求亮度,但不講究畫質的場合。
--------------------------------------------------------
有些高增益的投影幕可以不用關燈的情形下, 都可以映出光亮的影像, 這些幕可以比投影機的價格貴上四至五倍 ~ 小家庭用不著這些幕呢!
其中一間投影幕公司的參數 , 角度與光度, 一般都不會以 0 度作投影吧...
(來源: http://www.dnp-screens.com/DNP08/Download/Gain-charts.aspx)
現時這些高增益的布幕, 在香港用於 3D 投影 (80"-100") 比較多 ...
補充:
高流明的投影機未必好, 有些人會改裝一些設備作配合, 如關燈或加裝深色窗簾布等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及電影院的感覺, 因為有時高流明的投影機會失去一些暗位的細節, 所以買投影機都是要配合自己的用途, 需要及金錢負擔!
--------------------------------------------------------
如果可以 0 度投影,0 度觀看,那麼當然是最好的了 (但會有出現 hot spot 的問題,感謝真平大大的說明)。因為可以取得最大效果(投影亮度倍增)。但仍要考量 gain 值的衰減曲線與視角間的關係。
對家庭劇院來說,完美的光學布幕當然是超大視角+高增益。
但實際上現在的高增益布幕工藝技術,還沒發展到這種程度。
因為這些曲線的關係,在觀看投影畫面時,曲率(即視角)越大,gain 值就掉的越多。
除非投影距離夠遠 (讓觀看畫面的視角變小),否則一是失去高增益的效果,一是畫面均勻度會因為 gain 值衰減非常快而感覺比一般 0.8~1.0 增益的布幕還要差。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