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an0302 發表於 2010-5-12 22:48

發燒音頻訊號線(轉貼)

本帖最後由 ckman0302 於 2010-5-12 22:50 編輯

轉貼至:http://www.mite-audio.net/signal.htm   

在音響界除了講究功放、音箱、音源等設備外,對信號連接的線材也頗為講究。每條線的價格在百元至千元甚至百萬元的天價,對此有人則不以為然,認為為了改善音質將錢和精力投在線材上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甚至認為線材對音質的改善非常微小,和它的價格相比嚴重不平衡。那麼信號線究竟對音質的影響有多大呢?其實如果您不是一個音樂迷或你的音響設備的 等級太低,千萬別花冤枉錢去買這些高價的音響線材,因為如果你的擴大機對音樂表現力本身就先天不足,那麼使用一般線材和高價線材的效果是一樣的。這有點像給天生 體質不佳體弱多病的人,吃很昂貴的補品一樣是沒甚麼效果的,不過這邊所謂等級太低並非泛指平價的音響器材,音響器材價格並不一定等於音樂的品質,也就是說價格低並不表示音響爛 ,就像我們自家的萬把元的擴大機和喇叭,我在此打包票,換上好線材肯定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由我們評價上眾多的網友回應玩各種線材的心得可以得到證實。音響系統中之導線有以下三 類:1、 電源供應用 ─ 電源線。2、微弱訊號轉送用─ 音頻訊號線、視頻訊號線。3、喇叭驅動用─ 喇叭線。在此我們將來詳細介紹「音頻訊號線」。

甚麼是音頻訊號線   

音頻訊號線有人稱它為標準電平信號線,它是音源與擴大機之間的連接線,它的傳輸電平在 1V 左右,也是屏蔽型的傳輸線。音頻訊號線它的兩頭均為 RCA 同軸插頭(俗稱蓮花插頭) ,所以被稱作 RCA 訊號線。使用於目前市場上出售的 CD機、VCD機、DVD機、LD機、卡座、調諧器等音源設備,與 HI- FI 發燒 擴大機、AV 擴大機等音頻處理/放大設備的連接。這種線使用廣泛,屬不平衡傳輸類型,具有一定的抗乾能力。音頻信號線是由導線和插頭兩 項基本部分組成,插頭要求的是高純度優質材料製品,能與插座緊密接合,減少接觸界面傳輸損耗。從線材本身角度來講,材質、紡織方式、長度等不同,會造成各種音頻信號線在組合中還原效果的不同。         

好線與普通線的差別在那      

從表面上看,好的線材與差的線材以直流信號通過的情況下電阻值都非常小,似乎沒有個麼太大的差異;其實,這對音頻而言是錯誤的。由於音響器材所重播的信號是各種不同頻率的交變信號 ,而非恆定不變的直流信號,因此在傳輸音頻信號時,好線材會使所傳送的的信號更加的準確,傳送的頻率範圍寬、表現更真實、層次更加豐富;而相對較差的線材所傳送的信號則會隨著頻率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其信號失真的程序也會因頻段的不同而各異,兩種線材的差別這時會相對明顯。

普通線材只是一個把電聲信號接通傳輸的導體,而高級線材除了要達到高傳真的目的外,使用材質和製作工藝不同的線材,在音質、音色上還有各不相同的表現效果。發燒信號線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音樂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沒有改變 ,但在實際使用中,所有線材都像濾波器,它們存在電阻、電容、電感等,會對通過的信號產生影響,使得信號在傳輸中形成欠阻尼,損失音樂信息和細節等現象。任何傳輸電纜都可等效為由電阻 、電容和電感所組成的分怖系統,由於存在電容和電感,所以傳輸電纜就具有其特殊的頻率特性,即對不同頻率的信號有不同的時延(亦即所謂不同的傳輸速率)和呈現不同的阻抗 ,顯然這會使信號產生一定的失真。另外,電纜的電阻也會對信號產生損耗,但由於信號線通常都比較短,這種損耗可忽略。      

音頻信號線的優劣判別            

不同材質的線材價位相差極為懸殊,一條普通線(如隨機信號線)的售價只有幾元,而大截面、高純導體的頂級線材可以賣到幾萬元,其成本主要不是材料 ,而是難度極大的工藝。但選擇線材須實際一點,絕不盲目追求高價。一般要去判別信號線的優劣,首先您要了解導線對音質影響的因素,影響傳送音質的好壞並非純粹以線粗或線肥來決定 ,一般同軸訊號線的外徑很難超過 90mm,有一些訊號線看起來很粗壯,大都是有著很厚的 PVC 層,讓線材看起來壯觀,實際上對於訊號傳輸一點也沒幫助 。線徑的粗細與音質沒有絕對關係,關鍵是線芯與材料結構,有句話說的不錯:“不是你把線做的多粗,而是你如何做得讓線變粗”。

一般最常用的訊號線是同軸結構,就是我們所稱的非平衡訊號線,最中間是線芯,然後是一層絕緣體,絕緣體外圍會有一層碳物質導電體,這看起來黑黑好象橡膠一樣的物質是會導電的 ,主要是減低電流通過的噪音;再來就是一層由銅芯或是類似的線芯編織而成的屏蔽網,這屏蔽網就是俗稱的地線,銲接在接地點後會讓同軸線完成一個 迴路,然後就是線最外層的 PVC 外皮了,有一些線材為了增強抗噪能力,會再加一層編織隔離網,不過要留意的是多數的隔離網都是裝飾用,並不具抗 RFI/EFI 射頻的功能 ,只要同軸線本身結構與材料設計理想,隔離網並不是絕對需要,當然,也有貨真價實的隔離網,確實能發揮抵抗射頻干擾的作用,對於音質要求嚴格的人是不可缺少的抗噪配備 。音頻信號線的的優劣而是由下列三因素共同來決定。                  

一、導體的材質   

導體即導電性很好的材質。在材料工程上,通常以導電度 σe (Conductivity),或是電阻率 ρe(Resistivity),來表示材質的導電性。導體之所以能夠導電,是因為它本身能提供用以導電的自由電子 ,當金屬所能提供的自由電子愈多,金屬的導電能力就愈好。

  音響器材中各種連接導線是由金屬材料製造的,金屬導體是有一定的電阻的,而導體的電阻大小取決於導體的長度、截面積及導體的電阻率。如果導體的電阻越大 ,則對信號的阻礙亦越大,對信號的影響也越大。也就是說,選用不同材料的金屬所製造的音響線,其電阻率不同,因而對音樂信號的影響也各有不同。金屬材料中金和銀的電阻率最小 ,其對信號的影響就較小。再則,在音響系統中其音頻信號包含了許多高次諧波,高次諧波的多少往往決定了器材音色的好壞,高次諧波的次數越高傳輸能量 越小。使用電阻率較大的導體作為信號的傳輸線,則會失去高次諧波信號,使器材的重放聲音色變劣。如果再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音響信號線是由電阻、電感和電容群組成的一個分布參數體 ,由於各種信號的工作頻率不同,通過導線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導線對各種信號所表現的阻抗也不同,因而對各種信號的損耗也不同,此原因也是引起音質變劣的一個因素。由此可見 ,音響線的品質對音響器材的重放效果是有一定影響的。其實聲音好壞是架構於主觀的認定標準上,無所謂使用最昂貴的導體就能夠創造出好聲音。就實際以我們自家”VT-3S + ND-100”搭配銀線與銅線的結果,銀線的聲音偏亮高音較刺耳,所以我還是喜歡無氧銅線材的聲音。

  現在一般我們所見的發燒線其本質都不外是銅,有些再加上銀的塗層。在物理學上來說銅的傳播速度相當快,而銀的高頻傳導能力則比銅更好。一般人耳的感覺對這些是相當敏感的。銅質純度的差異與聲音表現特性有相對關連 ,例如:銅的純度偏低,表現出來的細部聲音解析度差,聲音卻會變得比較柔軟;銅的純度偏高,表現細微聲音的顯像能力高,但是聲音會顯得堅實硬朗。更進一步說 ,銅質的純度高,中、低音的表現能力佳,而高音的顯應能力減弱,相反的比例在聲音上則有互補的變化。

ckman0302 發表於 2010-5-12 22:48

本帖最後由 ckman0302 於 2010-5-12 22:53 編輯


二、 外包屏蔽線的材質   

一般認為屏蔽線可有效消除外界電場對內芯傳輸信號的干擾,從而保證了信號良好地傳輸。事實上並非如此,即使屏蔽良好的屏蔽線也還會引入一定的電場干擾 ,另外對信號產生干擾的不僅僅是電場,諸如磁場、振動、溫度等均可對信號造成干擾,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受到干擾的程度,與信號線質量和傳輸距離有很大關係 ,信號線質量越差、傳輸距離越長,則受到干擾的程度就越大。在單端不平衡傳輸過程中對於已引入到信號線中的干擾是無法消除或削弱的。在許多情況下 ,這些干擾會有令人察覺的表現,輕則掩蓋了一些音樂的細節,造成音樂透明度有所降低,重則引入令人討厭的交流聲及其他可聞的噪聲。另外,在單端不平衡傳輸中 ,屏蔽層也是信號電流的迴路,存在著信號電流,當被此傳輸線連接著的兩個系統之間存在著交流電位差時,這個交流電位將直接竄入到信號中。在單端不平衡傳輸方式中 ,除要求傳輸線屏蔽良好外,對信號線材質要求也較高,即音質、音色對信號線材質依賴性較大。因此,在不改良傳輸方式的前提下,要想提高信號傳輸質量 ,主要依靠提高信號線質量。在遇到不得不使用較長的傳輸線時,再好的線材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效。這種不從傳輸方式著手改進,而僅從信號線質量上 要求,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從信號傳輸方式上著手在許多情況下效果更好。   

三、 導線的構造   

線材的結構,是線材設計中最巧妙的部份,相同的導體、絕緣材料以及包覆方式,甚至於使用相同的截面積,只要導體的結構不同,聲音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這關鍵僅在於導體的「集膚效應」所造成。所謂的集膚效應,用最簡單 的方式來形容,就是信號頻率高的電子在導體中傳導時,會聚集於導體表層,而非平均分佈於整個導體的截面積中,這就造成了高、中、低頻量感分佈的不平均 。就過去的線材觀念之中,為了避免集膚效應的影響,有廠商使用數百、數千條細如髮絲的細銅線製造線材,精神雖然令人敬佩,但比較之後卻發現照顧了高頻而犧牲了中 、低頻,這是因為細線的截面積較小,中、低頻段的信號「流通效率」較高頻差所致。新一代的設計觀念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利用不同粗細、個別絕緣的導體,負責不同頻段信號的傳輸,如此即可避免集膚效應,同時又能夠達到全面性的要求。   

線材的問題及加料

一般線材最怕的是什麼呢?小音量時聽感不錯,但中、大音量時可能明顯感到低音的速度跟不上中、高音,或者是大音量時高音會「搶」出來,造成吵耳 、刮耳的不良聲音表現。這原因是什麼呢?除了喇叭設計缺失在此不予討論之外,這些問題的造成原因之一是線蕊的純度不夠高、使用電解銅、再生銅製成的線蕊,另一點和線身結構的絞繞鬆緊 、角度結構也有關係。

  有一些線材為了要讓高音「顯耳」一點,會在中、高音域加料,讓一般樂友有著高音清晰變多的假象,但真正的超高音卻延伸不上去。這種線材在 A-B Test、發燒友大車拼時,在短時間之內很容易討聆聽者喜歡,但是買回去之後卻發現中、高音的音量變多造成吵耳的副作用,讓音響的耐聽度明顯不足。      

怎麼選發燒信號線

一、接觸性良好

多次插拔後的耐用性好。接觸性不佳,容易造成聲音或圖像信號劣質化甚至斷訊,這絕不是消費者所能接受的。而我們在使用各種影音器材時,不免會因保養 、變更擺放位置、換機等不同原因,將線材多次拆下和插上,一條質優的線材絕不能因經過多次的插拔後即出現接觸不良的現象。               

二、極低的傳輸損耗與良好的屏蔽性能            

線材的主要目的是傳輸信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應是將信號真實完整無缺地傳輸,不因線材本身材質和結構造成信號損耗或出現失真引致聲染色。故好的線材本身的阻抗和容抗要與器材間形成良好的匹配,使信號得以百分百的轉送。此外,現今社會高度發展,日常生活對電氣電子設備的依賴較高,各種電器設備工作時所產生的電磁輻射更是充斥於我們的生活空間,若線材本身的防輻射屏蔽隔離效果不佳,這些電磁干擾、射頻干擾等噪聲,便有可能干擾到正常的音頻和視頻信號,產生信噪比劣化現象,這可不是線材使用者所樂意見到的結果。      

信號線有方向性?     

為什麼 RCA 信號線有方向性?有些喜歡追根究底的朋友們可能會懷疑『信號線順著箭頭接和反過來接不是都有聲音嗎?這個箭頭不是標好看的吧?』,也許有些廠商會表示:這是因為我們的線材裡面銅結晶排列如何如何;說實在的,假如以此論調來設定方向性比較不切實際,如果是以隔離網「接住」了外界干擾,還要想辦法把隔離網上面的雜訊快速地「洩放」掉,否則雜訊還是會干擾更內層的信號線。以前級與後級之間的連接為例,與後級相比,前級部份較為敏感,因此如果將隔離網上面的雜訊向前級釋放,受干擾的程度會較為嚴重,將隔離網只做單端的連接,這麼一來,這一條聲頻信號線的箭頭標示就變得有意義了,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在聲音所通過的路徑上較後面的器材,如果您連接的是CD唱盤與前級,箭頭就指向前級;如果連接的是前級與後級,箭頭就指向後級。再把重點重複一遍:箭頭所指的那一端有焊接隔離網,另外一端則不焊接隔離網,請將剝線後露出的隔離網全部剪掉。         

鍍金或鍍銀有用嗎?         

一些高價的線材常常將銅導體鍍上銀或金,很多人會問這樣是不是會比較好聽?事實上鍍銀或金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可以減緩銅導體的氧化時間,壞處是這更加重了集膚效應 。集膚效應是所有線材的天敵,當電流通過線材導體時會產生電磁層,隨著頻率增加,電流會愈來愈集中在導體的外層,變成高頻電流走在線材導體的外部 ,中、低頻走在導體的中間,鍍上金或銀的導體會使這個現象加重,因為金與銀的導電性比銅來的高,此所以集膚效應會愈嚴重,線材本身就會在高頻處衰減 得更厲害,這時實際的聽音感覺就會聲音在中、低頻處變的量感多,所謂的空氣感減少,並且聲音會變得比較暗沉。            

結論                  

線材對部分 Hi -Fi 和 AV發燒友來說,可說是一種又愛又恨的玩意兒。關於線材是否能改變聲音,我想大家應該是持肯定的態度,但是對於改變或改善的程度多少,則屬見仁見智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音樂的呈現屬音響系統內所有器材及線材搭配後所呈現出的最後結果,所以裡面任何器材都要有一定的水準才能發出靚聲,發燒音響線材並非萬能 ,但對各等級的音響組合,只要配以適合其特性的線材,就可將器材的潛能發揮出來。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發燒音頻訊號線(轉貼)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