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與膽機融合】PC/Mac雙系統切換:從解決底噪到體驗膽味
本帖最後由 francislee210 於 2025-9-26 11:17 編輯各位師兄好,
小弟套系統行緊一條比較非典型嘅路,核心哲學係 「數據驅動,性價比至上」。成個計劃由解決幾個實際問題開始,而家同大家分享下個構思,希望各位師兄畀啲實戰意見!
🔧 現有系統核心與面臨的挑戰
我嘅基礎系統已經搭建好,目標係在唔破壞呢個基礎嘅前提下,升級語音質素同加入膽味體驗。
現有設備清單:
主喇叭: Genelec 8040A
超低音: SVS SB-3000
系統大腦: MiniDSP Flex + Dirac Live 房間校正軟件 + UMIK-1測量麥克風
音源/介面1 (Mac): Apollo Solo (主要用於驅動SM7b麥克風及Mac音頻)
音源/介面2 (PC): 一部國產cheap interface (打機語音用,有底噪,急需升級)
當前問題與成就:
[待解決] PC語音質素差:我用SM7b接國產介面,隊友聽到我把聲有明顯底噪,急需升級。
[小成就] 極佳的音頻定位:全靠Dirac校正同8040A,我打《逃離塔科夫》呢類槍game遊戲可以唔使戴耳機,直接靠喇叭都能聽音辨位,非常過癮!
[新計劃] 想體驗膽機味道,但唔知點樣無縫接入現有嘅全平衡系統。
📊 數據驅動的根基:房間聲學處理
香港細空間玩音響,房間聲學係第一大敵。我做咗DIY低頻陷阱,並用手機App簡單度過,發現最嚴重係124Hz嘅駐波。好在經過Dirac Live校正後,已經成功壓平,而家條頻響曲線非常平坦。呢個亦都係我所有調音嘅基礎基準。
🎯 下一步升級計劃(請師兄們指教!)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計劃緊以下兩步升級:
Step 1: 升級PC語音質素(最優先)
方案: 購入 Focusrite Scarlett Solo。
主要用佢高質量的話放驅動SM7b,徹底解決隊友聽到嘅底噪問題。
順便作為PC嘅高質量USB DAC,經光纖輸入MiniDSP Flex,不過聽歌我主要用Mac路徑,打機我先用PC。
Step 2: 加入DIY膽前級體驗「膽味」
方案: 入手一套 ¥628 嘅DIY禾田茂氏膽前級套件。
目的: 學習焊接,了解膽機結構,並作為換管聽感實驗的平台。
接駁構思(需手動切換):
現狀(直出): Apollo Solo -> (TRS to TRS線) -> MiniDSP Flex
膽味模式: Apollo Solo -> (TS轉RCA線) -> 膽前級 -> (RCA轉TS線) -> MiniDSP Flex
⚠️ 注意: 呢個切換唔係電子式,需要我人手拔插線材。雖然麻煩,但係最低成本體驗膽味嘅方法。
下圖就是我規劃中的系統接線藍圖:
❓ 誠意請教各位師兄
我個計劃仲有好多細節未敲定,非常需要大家嘅實戰經驗:
PC介面選擇: 純粹為咗提升SM7b語音質素,Focusrite Scarlett Solo係咪最抵玩嘅選擇?定係有更好推薦?
DIY膽前級: 對於禾田茂氏線路同呢個價位套件,有冇咩「伏位」要注意?新手換膽,12AX7/12AU7有咩性價比高嘅型號?
手動切換的影響: 咁樣手動拔插線材來切換「直出/膽味」,會唔會對設備或音質有不良影響?
整體思路: 大家點睇「監聽底子+膽味調音」這種玩法?
💭 小結
我深信用數據同理性規劃先行,可以更有效達到自己想要嘅聲音。希望呢個計劃可以得到各位師兄嘅寶貴意見,等我可以完善佢!多多指教! 用膽機前級去推主動喇叭確實係個好選擇,但建議新手唔好一開始就淨係睇數據。刻意把頻響「拉直」,未必就等於好聽。倒不如先回歸 2.0,親手試吓喇叭擺位,拉前拉後、拉闊拉窄、toe-in / toe-out
可以即刻感受到聲音平衡同聲場結像嘅變化,呢啲係 DSP 難以代替嘅。如果想玩膽機,初期最好喺淘寶搵間有口碑嘅賣家買件成品試下,自己 DIY 變數太多,容易浪費時間。最重要:聲音唔係淨係靠曲線可以完全表達出嚟。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