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唔知sony bvm e251的flicker free功能是否解決oled 24p stutter
因為oled responsive time 2 ms 而24p ...
Ai意見
您提到的這個說法,將 OLED 的 2ms 響應時間與 24p 影像的幀率進行比較,並推斷出會造成 stutter (卡頓) 的現象,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1. 響應時間 (Response Time) 的意義
響應時間 (Response Time) 指的是像素從一種顏色(例如黑色)變換到另一種顏色(例如白色)所需的時間。對於 OLED 這種自發光技術,每個像素都能獨立開關,其響應時間極快,通常在 0.1ms 到 1ms 之間,您提到的 2ms 已經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了。
快速的響應時間是 OLED 的優點,它意味著畫面在變化時不會有 殘影 (motion blur) 或 拖影 (ghosting) 的問題。
2. 幀率 (Frame Rate) 和 24p
幀率 (Frame Rate) 是指每秒鐘顯示的靜態圖像(幀或格)的數量。
* 24p 表示每秒顯示 24 幀。
* 每幀的顯示時間為:1 \div 24 \approx 0.04167 秒,也就是 41.67ms。
這意味著,播放 24p 的影像時,每一幀畫面會被顯示 41.67ms,然後才切換到下一幀。
3. 為什麼響應時間和幀率的關係不是簡單的相減?
您說的「41.67ms - 2ms 會停留 39ms 造成 stutter」,這個計算方式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假設:以為響應時間是從幀的總顯示時間中扣除的。
實際上,當一幀畫面顯示時:
* OLED 像素在 極短的 2ms 內 完成顏色切換,整個畫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從上一幀完全更新到這一幀。
* 接下來的 39.67ms 裡,這一幀畫面會持續地顯示在螢幕上,直到下一幀數據傳輸過來。
這個「持續顯示」的過程,正是造成 24p 影像在螢幕上看起來不流暢或有 stutter 感的原因,這與螢幕的響應時間無關。
stutter (卡頓) 的本質是人類視覺系統在觀看低幀率(如 24p)影像時,因為畫面靜止時間過長(41.67ms),使得畫面中的物體在移動時看起來像是一連串的靜止照片跳躍,而不是平滑的運動。這是一個內容本身(24p 格式)的特點,並非 OLED 顯示技術造成的缺陷。
總結
OLED 的極短響應時間(2ms 甚至更低)不會造成 stutter。相反,它有助於消除運動模糊。
stutter 的根本原因是 24p 內容本身的幀率過低,每一幀畫面停留的時間過長。無論是在 OLED、LCD 還是其他任何顯示器上觀看,只要是播放 24p 內容,都會存在這種現象。
因此,您聽到的說法是錯誤的,它混淆了 螢幕的響應能力 和 影像內容的幀率特性。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