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que
發表於 2022-9-11 17:24
本帖最後由 Mosque 於 2022-9-11 17:27 編輯
改內置時鐘板11.3M接外置時鐘
Mosque
發表於 2022-9-11 23:39
本帖最後由 Mosque 於 2022-9-11 23:42 編輯
怕改,冇咁好技術
Mosque
發表於 2022-9-16 19:03
內置時鐘
Mosque
發表於 2022-9-17 10:50
師傅,點追呀,越出越勁{:8_366:}
Mosque
發表於 2022-9-17 23:38
想換銀牛{:8_365:}
Mosque
發表於 2022-9-19 14:21
DSD是Direct Stream Digital的縮寫,是Sony與Philips推出SACD時所註冊的商標。這種編碼技術是在1 bit的序列中,針對模擬聲音信號進行2.8224MHz的取樣,取樣頻率是CD規格44.1kHz的64倍,也就是每隔1/2,822,400秒對模擬信號進行一次取樣。
Sony在推出SACD時宣稱這種格式有兩大優點勝過CD,一是高頻延伸可100kHz,二是動態範圍可達120dB。但事實上,這種基於Delta-sigma轉換的編碼技術有兩個缺點,一是因為量化只有1bit,所以動態較為不足,二是量化噪訊會在高頻領域大幅增加,以DSD64為例,噪訊在25kHz就開始陡升。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必須靠Noise Shaping運算技術提升動態,並且將高頻噪訊移到人耳不可察覺的極高頻領域。
所以正確的說,脈衝密度調變必須配Noise Shaping,オ能稱之為DSD。雖然Andreas Koch認為DSD的高頻噪訊與音樂信號無關,可以輕易被人耳聽覺濾除,但大部分SACD訊源依然將高頻延伸限制在50kHz,以避免極高頻噪訊損害擴大機與喇叭。Sony所宜稱的120dB動態範圍,也僅限於0到20kHz的重播頻率範圍內。DSD的高頻噪訊問題,在取樣頻率提升為兩倍(DSD128)甚至四倍(DSD256)之後可以得到明顯改善,DSD128的高頻噪訊約在40kHz才開始產生,DSD256則要到接近80kHz時オ會產生高頻噪訊,真正逼近Sony當年所宣稱的理想規格。
Mosque
發表於 2022-9-20 16:53
本帖最後由 Mosque 於 2022-9-21 15:19 編輯
今天再幫條純銀電源線做銅箔包膠屏蔽封屏,人聲靜到完無雜聲,所有環牛電源都可以這樣做屏蔽。聽童麗好似去咗大上海現場握手位咁{:8_389:}
Mosque
發表於 2022-9-20 17:28
本帖最後由 Mosque 於 2022-9-21 15:17 編輯
嘩!聽咗半小時DSD256真係唔講得少,醉了,小小部份影響咁大。呢部機人聲真實到冇機冇喇叭一樣真實,唔知係唔係呢部份晶振時鐘都有影響,竟然用上100M聽出好穩定精準{:8_380:}
Mosque
發表於 2022-9-21 18:27
本帖最後由 Mosque 於 2022-9-21 18:52 編輯
聽廠家講最好係晶片上電容上貼銅箔,佢話有驚喜。原來真堅正。
Mosque
發表於 2022-9-22 11:28
本帖最後由 Mosque 於 2022-9-22 11:30 編輯
環牛及內接線做好屏蔽,包完銅箔,外表再加防震膠帶,聲音冇辦法唔好
頁: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