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一切,1996年聽新歌 vs 今日聽新歌的比較。
本帖最後由 FeiLong2011 於 2018-12-21 17:32 編輯1996年底,我在FM聽到一首喜歡的新歌,但我無辦法在香港的一般CD店找到這首歌。
直到 1997年復活節,我終於在 HMV找到一張進口 CD Single,叫價 150元!
要 150元買幾個月前的一首歌,實在不值得。到了 97年6月,才見到行貨 CD Album。
不過一早無興趣。
今時今日,我上網在 youtube 已經可以看到官方預先發佈的 HD MV,MV 比 CD更早推出!
在網上平台 Spotify 只要關注某些歌手,新歌第一時間自動推送,比 CD發行更早!
而且幾乎是免費。
科技改變一切,
從前的 高消費和低效率 變成 今天的 低消費/免費 和 速遞
我要感謝科技改變一切!! CHING, 講得冇錯, 現在聼歌真的比以往方便得多, 但那樣越容易得到, 樂迷會珍惜嗎?
"從前的 高消費和低效率 變成 今天的 低消費/免費 和 速遞"
但做音樂的人, 靠什麼為生? 做一張專輯動輒幾拾萬, 錢從那裡來? 一個行業為唔到生, 還有人做嗎? {:6_141:} man641 發表於 2018-12-21 18:50
CHING, 講得冇錯, 現在聼歌真的比以往方便得多, 但那樣越容易得到, 樂迷會珍惜嗎?
"從前的 高消費和低效率 ...
1) 時代不同,心態都不同。一般人對音樂的價值觀有改變,是好事。
2)免費就是 spotify 等平台靠廣告收入的免費服務,低收費就是 平台每月 $58(東南亞 每月$30) 的 收費服務,
後者沒有廣告可以設置高音質(接近CD 無損) 的音樂服務。
3) 無需要為音樂人擔心,他們總有辦法賺錢:開 concert、拍廣告、出 show
我覺得以前的 樂迷先可憐,比唱片公司當作水魚呃完又呃。
90年代一個舊同學買了 n張某歌星的黑膠,包括重複又重複的各類 “精選碟”,
將午飯錢、甚至買教科書的錢偷偷用來買 唱片,非常敗家。
朋友勸他買少d,“精選碟”裏面的歌都是重複的,但他走火入魔。
最新是:他現在是綜援人士,失敗者。
現在科技改變一切,過去這些愚蠢、被商業機構暴利的情況已經改變。
我覺得無需要為音樂人擔心就有點不適合,因為其實賺到錢的人都是台前上歌手,經理人等,一般樂手,作曲作詞人,音樂製作的幕後人員,其實所賺的錢比以前少很多很多… FeiLong2011 發表於 2018-12-21 19:21
1) 時代不同,心態都不同。一般人對音樂的價值觀有改變,是好事。
2)免費就是 spotify 等平台靠廣告收 ...
咁如果冇節制的話,其實唔止買碟會出事既。{:1_339:} 我都來說一句吧 ﹐科技的確改變我們聽歌的習慣, 亦都令我們非常方便容易地接觸到最新的音樂的確是好事 。但是如果可以有一個清晰的方法,讓喜愛音樂的朋友喜愛歌手的朋友,有一個正式的渠道購入音樂作品,那種對整個樂壇,音樂圈音樂界反而是一件好事而,且是健康的體係呢。 小瑟 發表於 2018-12-21 19:42
咁如果冇節制的話,其實唔止買碟會出事既。
80年代、90年代,香港樂迷最慘,
外國樂迷幸福好多,外國的音樂電台多到咩,
一個大城市 30、40電台一半以上都是音樂台,
一首接一首hit 歌不停播,播足 24小時。
就算不買音樂,一樣隨時大巴音樂聽。
香港樂迷真係付出最多,一個月買 5張以上唱片、cassette 的人多的是。
一張 $27 - $32,只是為了一首或兩首。
今日的樂迷幸福多了。
香港的音樂暴利年代的總結,始終是好事。
製作唱片要成本,創作要錢,後期製作要錢,製碟都要錢,以前生產黑膠比cd成本更高,唔係暴利。
串流月費低,甚至唔使錢,只因串流只俾了錢唱片公司,但實則做音樂的歌手樂手,實際收益係少到可憐,已經有好多歌手出來嘈過了。 上網有歌聽,在樂迷來說確係方便,我都常在youtube、spotifly等找音樂及試聽,但上網聽的音質及感受,我係唔會滿足,啱聽的仍是會去搵碟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