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
發表於 2009-12-30 11:22
後置在聆聽者大概二至三尺,而喇叭要三十度角指向聆聽者.
這樣包圍感會好好的.如果喇叭是面對面的話.聽起來聲音會有不連貫.
lippito
發表於 2009-12-30 11:37
3 feet about the ear level.
JJCC
發表於 2009-12-30 13:50
後置在聆聽者大概二至三尺,而喇叭要三十度角指向聆聽者.
這樣包圍感會好好的.如果喇叭是面對面的話.聽起來聲音會有不連貫.
mimi 發表於 2009-12-30 11:22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後置在聆聽者大概二至三尺,而喇叭要三十度角指向聆聽者<------升高後才發現,戲院已經搬左來屋企!!
Einstein
發表於 2009-12-30 13:57
後置在聆聽者大概二至三尺,而喇叭要三十度角指向聆聽者
JJCC 發表於 2009-12-30 13:50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jjcc hing.... good to hear that...Yeah...{:6_195:}
mimi
發表於 2009-12-31 02:26
19# JJCC
是不是我講錯了啊{:6_154:}
JJCC
發表於 2009-12-31 10:21
19# JJCC
是不是我講錯了啊{:6_154:}
mimi 發表於 2009-12-31 02:26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唔係!
我係照你方法升高喇叭,效果正好多.
AVabc
發表於 2009-12-31 11:14
很多人以為環繞聲的聲音結像,
是直接由喇叭發出的,
這是一個很錯的概念,
我們之所以聽到音效在房間內不同位置的「定位」,
必定是靠「兩」隻喇叭互相協調而產生的,
即是兩隻前置之間、左前置與左後置之間、右前置與左後中置之間...如此類推,
音「場(記緊是場,不是牆)」的產生,
便是聲音在這個7聲道(現在最多是11聲道,但多了的全都是矩陣出來)之間「遊走」,
並不是單靠一隻喇叭發出的。
而環繞聲的音場計算是以一個「平面」作本的,
而高高低低的音效是由音效師作個別編排的,
所以後置在耳水平是最理想的,
高位(天花板上)的音效,
若後置的調校(如音量、距離等)準確時,
一樣會很清楚地出現在頭頂上。
只不過,
於香港最貴的音響器材乃是間屋,
你想將後置喇叭放在耳水平的機會不大,
包括小弟在內,
都要將後置放上天花,
其實將喇叭面向回皇帝位時,
耳朵會被「呃」了,
聲音會稍稍下降了的,
但仍會升高了少許,
所以這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而SOFA貼牆的最好佳後置擺位,
就是將後置喇叭面,
面對面斜出少少擺放(向著耳仔)
這不會影響連貫性,
而包圍感是最強的。
亦有很多人以為,
後置喇叭近會很大壓迫感,
無疑,
視覺上這絕對是,
但音效上,
若將喇叭距離、音量調校準確的話,
無論多近,
你是不可能聽到後置喇叭位置的。
JJCC
發表於 2009-12-31 13:13
很多人以為環繞聲的聲音結像,
很多人以為環繞聲的聲音結像,
是直接由喇叭發出的,
這是一個很錯的概念,
我們之所以聽到音效在房間內不同位置的「定位」,
必定是靠「兩」隻喇叭互相協調而產生的,
即是兩隻前置之間、左前置與左後置之間、右前置與左後中置之間...如此類推,
音「場(記緊是場,不是牆)」的產生,
便是聲音在這個7聲道(現在最多是11聲道,但多了的全都是矩陣出來)之間「遊走」,
並不是單靠一隻喇叭發出的。
而環繞聲的音場計算是以一個「平面」作本的,
而高高低低的音效是由音效師作個別編排的,
所以後置在耳水平是最理想的,
高位(天花板上)的音效,
若後置的調校(如音量、距離等)準確時,
一樣會很清楚地出現在頭頂上。
只不過,
於香港最貴的音響器材乃是間屋,
你想將後置喇叭放在耳水平的機會不大,
包括小弟在內,
都要將後置放上天花,
其實將喇叭面向回皇帝位時,
耳朵會被「呃」了,
聲音會稍稍下降了的,
但仍會升高了少許,
所以這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而SOFA貼牆的最好佳後置擺位,
就是將後置喇叭面,
面對面斜出少少擺放(向著耳仔)
這不會影響連貫性,
而包圍感是最強的。
亦有很多人以為,
後置喇叭近會很大壓迫感,
無疑,
視覺上這絕對是,
但音效上,
若將喇叭距離、音量調校準確的話,
無論多近,
你是不可能聽到後置喇叭位置的。
AVabc 發表於 2009-12-31 11:14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而SOFA貼牆的最好佳後置擺位,
就是將後置喇叭面,
面對面斜出少少擺放(向著耳仔)
這不會影響連貫性,
而包圍感是最強的。
強!!
開始我都係甘擺,後來升高2呎多後我喜歡後者的效果多少少!
mimi
發表於 2009-12-31 13:34
本帖最後由 mimi 於 2009-12-31 13:35 編輯
我試驗過,張對後置面對面,真的包圍感和連貫性差好多.
我覺得因為喇叭面對面,會做成聲音在聆聽者頭上方,
這樣聲音不是由左去右,再由右去左.後置聲音就頭上一堆聲音.
這就是沒連貫了,因為在聆聽者頭上方斷層了,{:6_136:}
Dulldull
發表於 2009-12-31 13:34
咁個高音單元重要擺底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