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昌有talk, 請左Speaker Corner 的人來港!
今日睇FB才知, 信昌請左其中一家知名的黑膠復刻生產商 Speaker Corner 的 Kai Semann 來港!本週5, 晚上6點在中環鋪開talk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91434334637182/
{:6_149:} 很高興可以聽到 Mr Seemann對現在的黑膠看法, 也對SC 這家公司多了一點點認知. 不知有沒有師兄在今晚同席?
希望我沒記錯內容.
近年是黑膠復興, 不同的是市場上年輕的一代有種只覺聽黑膠是一種"retro " 的玩藝, 有異於比較年長的一代.
Mr. Seemann 對黑膠有一種熱情和堅持, 我留意到他是很注重的是mastering 一環.
在母本準備上一定要analogue,的方式去處理.他特別指出開母本時用的機器上中間的誤差為例.
經他一說才知原來現時不少在mastering 時都用上digital correction , 此舉令他覺已失去了analogue 原有的特色.
同時在找錄音中, 他想要的是80年代數位化錄音前的產品. 此點我也是很認同. 80年代的數碳錄音不是不佳, 只是因為己是數位化, 硬轉成analogue 是格格不入.
至於時下hifi 發燒中的一些直刻什麼的發行, 如同場中的一位朋友說, 是噱頭, 引起大家發笑. Mr Seemann 認為只是很微小的出入, 不算真是明顯.
至於45轉唱片, Mr Seemann 未有發行的打算, 乃是因為聲音上不是真的很特別同時, 生產上也因為是額外增加一條production line 的成本也會增加.
說起在市面上黑膠賣得大熱的同時, 連Mr. Seemann 也感到來自劣品的威脅. 在場上他取出自家出品和另一家的解說.
部份錄音因為已過了50年期限而版權公開之下, 不少新起的唱片印刷公司就望準此機會落手. 於是在此情況中印出一張黑膠唱片不是很貴, 而且膠料也是
這些唱片公司的出品不一定良好, 可以是因為在mastering 時已不良, 也可以印刷的廠QC不佳. 令人概嘆的在如此諸多不住的情況下卻賺得最多.
原本持有錄音的大唱片公司已看準此時機也收回發行的權利, 或者要加上發行時限. 比如Mercury的東西已被UMG 取回, 有些就是可能只有5年的及行時限等等.
不難怪好的reissue 就是也可以有價有市.
市場上, 原來classical 在亞洲是不錯. 當中Starker 的Bach Cello Suite 是最好賣的;
德國國內對黑膠的需求也很大. 比例上...如果我沒記錯, 德國30%, 歐洲30%, 剩下的是世界各地
有趣的是一些比較少人知的國度也居然有市場.
...
我對SC 的看法是, 在未聽talk 之前已入手過Mercury/Stravinsky : The Firebird 一張. 老實說, 在reissue 中是OK 不錯的.
在聽了talk 之後, 明白了Mr. Seemann 對mastering 的堅持, 對reissue中的困難有了一點的認知. 現在的黑膠潮如剎間百鳥爭嗚, 良劣兼爭....唉{:6_146:}
當下是不是由原廠出黑膠我倒是沒什麼堅持了, 事關最好的工廠早已不是大牌子的公司裡面. 好想去,但夾不到時間
多謝KL兄的分享 BMW 發表於 2018-1-29 10:20
好想去,但夾不到時間
多謝KL兄的分享
唔緊要, 再看看信昌仲有無新動向.
記得當時SC的人說會有一個新網站說明他們是如何找尋錄音和出版黑膠.
如今此網已有, :
http://pure-analogue.com/
像他們肯證明自已是用analogue source 的再版公司真是好少.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