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5 07:47


Linger Audio, 隆重推出Apodidae OCXO Switch {:6_126:}

www.facebook.com/ambagoaudio

Linger Audio 睿意開發不同的CAS 產品,以合理的價錢為現家提供多一個優質的選擇。

Apodidae OCXO switch 作為Linger Audio的第二款開發商品,誠意不比其首發產品Eagle(Music Server/Streamer)少。

經了解後,Linger Audio 之所以取名Apodidae(雨燕)的意思,原因是雨燕是既有速度也是長途的高能手,喻意此Switch快速穩定,而且能帶給用家連綿細味的耐聽聲音。

Apodidae Switch採用鑄鐵金屬外殼,內置OCXO 時鐘,再以Linger獨家屏蔽及吸震物料密封,務求令信號及時鐘信號保持在最佳狀態。本機使用之OCXO時鐘為外國進口,精度達到0.005ppm(5ppb) , 並針對時鐘採用直流濾波技術, 優化以提高穩定性供電, 故無需使用額外電源也無需鐘線接駁,將線路做到最簡潔,令干擾降到最低程度。

Apodidae switch使用12V 1A供電, 可選配專用Apodidae LPS-1, 或自行配備更高質素的12V 1A的LPS。

Apodidae在提昇系統的聲音密度及質感尤其顯著, 更可使音場既深又闊。我們有信心Apodidae將會成為閣下network streaming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5 07:59


Onkyo「乜app都玩得」現場精華節錄{:6_1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ixID-n_AG4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5 19:34

本帖最後由 xerxeshowie 於 2018-5-25 19:35 編輯

       
誘惑人的真實與美
Wilson Audio Alexia 2{:6_126:}

Alexia 2在2017年中問世,即便從外觀上看不太出來明顯的變化,但是技術內容改變之大,簡直是一款全新的喇叭。這好像Porsche 911問世多年,外觀一看就知道是911,可是每一部911的技術內涵都不一樣,Wilson Audio也做到了相同的工業設計延續...<全文>( u-audio )


分享到: Facebookplurk 發送推文 聽一個下午的Wilson Audio Alexia 2,我心裡面只有一個疑問:「該不該換喇叭?」

令人心猿意馬的Alexia 2

去年我才把自家用的喇叭換成Wilson Audio W/P Sasah 2,與新喇叭朝夕相處不滿一年,仍在蜜月期,W/P Sasha 2新開箱就令人相當滿意,經過幾個月的熟化,聲音越來越開闊,多次實驗調整喇叭擺位、器材搭配,對W/P Sasha 2的個性越來越熟悉,可是,怎麼初來乍到的全新Alexia 2,才剛剛開箱不到兩個星期,我又「僅僅」與它相處一個下午,就開始心猿意馬起來了?Wilson Audio究竟施展了什麼魔法,能讓喇叭一代勝過一代?

音響器材改朝換代,是自然的常規,就像汽車一樣,Porsche的911年年改款,但歷久不衰,且性能年年進步,Mercedes Benz經典的C、E、S,還有BMW的3、5、7,都是數十年累積精進的結果。Wilson Audio也是如此,從1985年Dave Wilson為了自己錄音所需,設計了WATT兩音路書架喇叭,幾年後加上Puppy低音,構成經典的WATT & Puppy,此後一路演進,發展到WATT & Puppy 8,接續的是W/P Sasha,然後再到W/P Sasha 2,算一算這是第十代的WATT & Puppy,演化歷程超過三十年,而WATT & Puppy不僅是Wilson Audio的常青樹,原廠更宣稱WATT & Puppy是音響史上售價超過10,000美金賣得最多的一款喇叭。


Alexia 2外觀上看起來與第一代產品變化不大,可是技術內容卻有大幅度的改變。

Alexia寫下Wilson Audio銷售新紀錄

不過2012年末推出的Alexia創下了新的紀錄,成為Wilson Audio史上最短時間內銷售量最高的單一款式喇叭,在同一時間內銷售量超過了價格更便宜的W/P Sasha 2。

五年之後,Alexia 2在2017年中問世,即便從外觀上看不太出來明顯的變化,但是技術內容改變之大,簡直是一款全新的喇叭。這好像Porsche 911問世多年,外觀一看就知道是911,可是每一部911的技術內涵都不一樣,Wilson Audio也做到了相同的工業設計延續。我用的W/P Sasha 2,一看就知道是WATT & Puppy延續過來的新喇叭,Alexia 2也一樣,一看就知道是Alexia延續而來的新喇叭,但即便外觀設計相似,內容卻大不相同。

Alexia 2究竟有多少技術內涵的「進化」?如果用行銷的講法,那就是從裡到外都不一樣了,但這不能滿足認真的音響迷,我們需要更深入的解釋,且讓我以一位Wilson Audio喇叭用家的角度,描述Alexia 2如何以Wilson Audio長期累積的設計哲學演化。



模組化設計可精確調整時間相位

Wilson Audio設計喇叭,一直採用「模組化」的設計,越高階的Wilson Audio喇叭,模組化的程度越徹底。以限量版的WAMM Master Chronosonic而言,型號中的「MM」就代表模組化鑑聽喇叭(Modular Monitor)。為什麼要做模組化喇叭?因為要微調時間相位一致!Alexia 2是3音路喇叭,W/P Sasha 2也是3音路喇叭,可是Alexia 2可以獨立調整高音與中音模組,但W/P Sasha 2只能調整中高音模組,相較之下,Alexia 2更接近高階的Alexx與Alexandria XLF,可以更加精確微調時間相位一致。

在Alexia第一代發表時,最接近高階Wilson Audio喇叭的時間相位調整功能,大致已經齊備,到了Alexia 2則是在既有的基礎上,針對每一處細節再微調精進。以高音單體來說,Alexia 2一樣使用所謂Convergent Synergy絲質軟半球高音,可是用上了第五代CST高音,與新旗艦WAMM Master Chronosonic一模一樣。假如您無法擁有限量版的WAMM,擁有Alexia 2或許可以望梅止渴。


模組化設計加上精密微調,達到最準確的時間相位一致,是Wilson Audio數十年來一貫的設計理念

低音模組上仰3度角

時間相位一致的設計,在Alexia 2身上無處不見。高音與中音模組獨立可調,有趣的是,中音與低音模組都採用低音反射式設計,但高音模組則採密閉式箱體,這與Alexandria XLF與Alexx相同。此外,Alexia 2的低音模組使用8吋與10吋紙盆單體,設計也師法XLF與Alexx。再來,為了強化Alexia 2的「時間一致」,低音模組並非垂直設計,而是以3度仰角略向上揚。這些細部的改變,都是為了讓Alexia 2擁有更高的微調能力,針對使用者的聆聽位置,因地調整。

使用模組化設計追求時間相位一致,是Wilson Audio數十年來一貫的設計哲學,另一個設計重點就是箱體材料的選用。由於WAMM Master Chronosonic研發期間幾乎與Alexia 2重疊,自然有許多WAMM的高階技術下放。


Alexia 2所使用的高音與限量版WAMM Master Chronosonic相同,是Wilson Audio自家開發的Convergent Synergy Tweeter,而且是最新的第五代CST高音單體。


中音維持七吋單體

WAMM Master Chronosonic技術下放

譬如Alexia 2的角錐部分,固定角錐的材料使用Wilson Audio最新的「W」材料。而Alexia 2的箱體部分採用大量的「X」材料,最早出現於X-1 Grand SLAMM,現在Alexia 2所使用的「X」材料已經是第三代產品。另外在研發W/P Sasha時的「S」材料,則是用在Alexia 2的中音單體障板,確保中頻段最佳音樂性。

「W」材料、「X」材料與「S」材料是什麼東西?抱歉,我也不知道,那是Wilson Audio的不傳之祕,我只知道這些材料都是複合材料,具備極高的剛性,能讓喇叭箱體的諧振降到最低,而這三種複合材料的阻尼特性各有不同,只有Wilson Audio知道調配應用的秘方。


內部配線系統也師法高階WAMM Chronosonic Master

獨家三種複合材料混用配方

為什麼要使用特殊的複合材料?那是為了降低喇叭箱體諧振。那箱體諧振對喇叭又有什麼影響?我們知道動圈式單體的發聲原理,是靠音圈推動振膜做前後活塞運動,藉以推動空氣產生聲波,喇叭單體必須固定在音箱上面,而單體進行活塞運動時,振動會傳到音箱,所以音箱必須具備高剛性,牢牢固定住單體,同時音箱材料必須具備適當的阻尼,可以卸除單體工作時傳導過來的振動。

這些聲學物理人人都懂,可是Wilson Audio認為單一材料無法應付全頻段音樂變化多端的諧振,必須靠複合材料的搭配組合應用,才能消除複雜多變的諧振。如何搭配複合材料?Wilson Audio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研究,這就是他們賺錢的Know-How。




8吋與10吋低音單體構成的低音模組,讓Alexia 2低頻下潛延伸到19Hz

尺寸幾乎不變,但箱體容積增加

只有複合材料還不夠,Alexia 2外觀看起來與第一代相差不多,高度與寬度幾乎一樣,只有深度增加不到5公分,可是中音箱體的容積增加了26.5%,低音箱體的容積增加了10.8%,這是怎麼做到的?從原廠資料來看,主要從內部結構著手,他們使用雷射都卜勒振動測量儀,測量喇叭箱體每一處的細微振動,精確度達到奈米等級,藉此調整喇叭箱體內部強化結構。

此外,Alexia 2加入了WAMM Master Chronosonic的喇叭內部配線管理系統,可以減少配線焊點,而且不需要獨立密封的分音器,所以Alexia 2的外觀看起來沒有變大,但是箱內容積卻有效增加,同時透過箱體內部結構強化改良,也有效降低了箱內駐波。

Alexia 2諸多內部結構的改良,也帶來外部設計的變化。譬如中音單體的獨立箱體,前一代使用雙低音反射孔,而Alexia 2則改為單一反射孔,口徑略微加大。低音箱體部分的反射孔位置也改變,擺在低音喇叭箱體的中央,出口還加上阻尼,消除氣流噪訊。


聆聽空間相當寬敞,但是Alexia 2的音樂能量一點都沒有被稀釋掉。

高階喇叭電阻可換技術下放

最後再提一項Alexia 2在外觀上主要的改變,就是低音箱體背板增加了透明玻璃蓋板,裡面藏著調音電阻。這是做什麼用的?假如使用者的聆聽空間有過強的高音反射,可以增加電阻阻值,以降低高音1dB的音壓,反之,如果空間吸音過度,可以降低電阻阻值,增加1dB的高音量感,中音部分也可以依樣畫葫蘆,更換電阻來微調聲音,但低音部份則不能調整。絕大多數情況下,用家應該不需要更換電阻,但是原廠提供可以因應聲學空間調整的選擇,請注意,Wilson Audio強調一定要使用原廠提供的電阻零件,用家不能自己任意更換,這樣會讓原廠保固失效。

總結Alexia 2的設計特點,以模組化喇叭箱體設計,取得時間相位一致,並可因應聆聽位置精確微調,再加上Wilson Audio獨家W、X、S複合材料,打造高剛性與複雜阻尼的箱體。每一處細節都有Wilson Audio喇叭數十年研發傳承,同時加入了近期研發的最新技術,光是Alexia 2的技術內涵,就已經讓我看得目眩神馳,心嚮往之。


金屬框配上透明蓋板,裡面藏著調音阻尼,簡直是音響版的瑞士鏤空手錶設計


新喇叭一點也不生澀

       
在代理商亞柏利的試聽室裡,代理商搬出的搭配是EMM Labs TSDX轉盤與DAC2數位訊源、Dan D'Agostino Progression Pre前級與Stereo後級,線材部分則是全套Transparent,包括Opus MM2喇叭線,此外電源供應則使用Transparent XL電源隔離器。

這對乳白色的Alexia 2才剛剛開嗓兩週,不過聽起來一點也沒有生澀的感覺。我從簡單的音樂開始聽,選林佳靜的「Melody's Most Musical Day」,第二軌的莫札特是首童趣十足的鋼琴曲,右手頑皮地由低而高跳躍著,左手則是簡單的和弦,Alexia 2亮麗的高音,讓右手的音符色彩明亮地跳動,對比著厚實的左手和弦,右手的音符像是頑皮的小孩,四處探索各種新奇的事物,左手卻像一旁呵護的大人,陪著孩子玩耍。








搭配Alexia 2的器材包括:EMM Labs TSDX轉盤與DAC2數位訊源、Dan D'Agostino Progression Pre前級/Stereo後級,線材部分則是全套Transparent,包括Opus MM2喇叭線,還有Transparent XL電源隔離器

驚人的音樂細節重現能力

Alexia 2不僅表現鋼琴音色迷人,音樂細節更是驚人,右手快速彈奏的音符,間隔之間還可以聽見鋼琴鍵盤迅速移動的細微摩擦聲,會彈鋼琴的人對這種琴鍵快速移動的細微機械摩擦聲響應不陌生,但我很少在音響系統上面聽見這樣的細節,還有,鋼琴踏板使用時,也會有細微的機械聲響,史坦威的錄音沒有消除這些細微的噪訊,保留錄音的真實感,在Alexia 2上面,您也不會錯過這些細微的演奏動作。光用這麼一首簡單的莫札特鋼琴曲,就讓我對Alexia 2的細節再生能力為之一驚。

我沒換CD,繼續聽下去。第三軌的「Musical Jewellry Box」是首晶晶亮亮的鋼琴小品,右手在鋼琴的高音部閃閃發光,左手則是輕柔的分解和弦,Alexia 2把鋼琴的光澤帶出自然又漂亮的泛音延伸,音符顆粒有如珠玉一般,散發著柔和亮麗的色彩,越高的音符,鋼琴共鳴越小,顆粒感越清晰,隨著鋼琴演奏左手一路滑到右手,低音部的鋼琴共鳴跟著濃重起來,Alexia 2展現音樂自然沈穩的力道,我不知不覺聽得入神了。


中音模組的微調機械結構

Dan D'Agostino Progression推得游刃有餘

       
音樂乍歇,回過神來,該換CD了。拿出皮耶斯、杜梅與王健合作的「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這是一首情感濃郁的三重奏,布拉姆斯將複雜的情感藏在音符交織當中,鋼琴輕柔地展開主題,大提琴溫柔地應和,隨後小提琴加入,亮麗的音色取代了大提琴的地位,大提琴轉而與小提琴對位。在Alexia 2上面,鋼琴音色寬闊且有重量感,大提琴柔和低吟,對比情感強烈高亢的小提琴,三者融合出強烈的浪漫情懷。

代理商鴻機的試聽空間寬敞且深遠,Alexia 2擺在這裡看起來並不大,可是我聽「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的時候,彷彿音樂廳的舞台搬到了試聽室裡,鋼琴居中,大提琴略靠右側,小提琴則依偎著鋼琴,當小提琴與大提琴交織對位拉奏時,一高一低的相互應和,就像是兩個樂器在相互對話一般,而鋼琴則在底層構築起豐潤的音樂能量,推動著小提琴與大提琴跨步向前。用Alexia 2來聽布拉姆斯,真美!Dan D'Agostino全套Progression控制力真好,這部Stereo後級推得輕輕鬆鬆,游刃有餘!我甚至以為是用Progression Mono在推,真是厲害的後級啊。


低音反射孔的設計在Alexia 2上面重新調整過,高音模組則維持密閉式設計

後級還操不到一半功率

       
聽了幾首室內樂曲,Progression Stereo推得真是輕鬆,我可不想讓它那麼輕鬆地推Alexia 2,該換上難的曲子。祭出阿格麗希演奏的「蕭士塔高維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鋼琴琶音與銅管激昂地掀開序幕,隨後急轉直下,彷彿蕭瑟的俄羅斯景色,低音大提琴讓音樂走得更深沉,鋼琴有如獨白的旋律,接上管弦樂團的呼應,然後是緊鑼密鼓的鋼琴,催促出強悍的管弦交響。

在Alexia 2上,鋼琴的低吟有厚實的形體,快速衝刺時則顯得晶晶亮亮、色彩繽紛,管弦樂團猛力與鋼琴呼應,銅管時而與鋼琴互飆,光澤明亮,音樂有著強勁的張力,可是音色帶著輕鬆自然的泛音延伸。本來想用這首曲子考Progression的推力,但這部8歐姆300瓦、4歐姆600瓦、2歐姆1,200瓦的大功率後級,推起Alexia 2竟如入無人之地,就算是這麼難的蕭士塔高維奇,竟然沒辦法把後級操到一半的功率,輕輕鬆鬆地推著Alexia 2。



唯妙唯肖的音場描繪能力

       
考不倒Progression Mono,回頭專心聽Alexia 2。拿出馬友友的「Song of Joy and Peace」,第一軌大提琴獨奏是馬友友為馬友友伴奏,獨奏之時濃郁綿密,兩把大提琴對位之時則層次分明,又彼此融合,在單純的大提琴音樂中,Alexia 2展現相當純粹的大提琴音色。第二軌則是Diana Krall彈奏鋼琴唱歌、John Clayton拉奏低音大提琴,與馬友友的大提琴互飆,John Clayton的低音大提琴走位漂亮,馬友友大提琴的穿插其中裝飾。

這個三重奏組合融合了爵士與古典,節奏輕快愉悅,就算沒有爵士鼓撐場,爵士搖擺的氣氛依然濃厚。Alexia 2讓Diana Krall的嗓音顯得更甜美感性,馬友友的大提琴則像是個頑皮的古典小孩,穿梭在爵士鋼琴與低音大提琴之間,Alexia 2清楚的音場定位,可以聽見Diana Krall的位置居中略為偏左,Double Bass在左邊,而馬友友則是坐在中央偏右的位置,傳真地呈現了錄音現場的樣貌。


Wilson Audio原廠的宣傳照片,拍得真漂亮

黑膠聽管風琴的聆聽震撼

聽了一個下午,每一張我帶來的CD都聽得心曠神怡,接著換代理商拿出黑膠誘惑我了!Clearaudio唱盤配上Acoustical Systems Axiom唱臂與Palladian唱頭,第一張就拿出Proprius著名的「黑教堂」,Cantate Domino強悍的管風琴,莊嚴隆重地登場,Alexia 2的聲音密度很高,推動著聆聽空間的空氣,中高頻段清晰亮麗,低頻段則穩如泰山,中段的銅管溫潤厚實,帶出合唱團虔誠的歌聲。

雖然Alexia 2不算高大的喇叭(僅有135公分高),可是「黑教堂」的音場空間高度拉得很高,教堂錄音的氣氛濃厚。Progression Pre的遙控器還在我手上,趁機把音量再往上推,Alexia 2的音樂能量更飽更足,管風琴的低頻段推出來的時候,我坐的沙發一起共振,低頻的能量不僅從喇叭傳出來,也讓我用全身的肌膚感受管風琴的氣流震撼。

時間不多了,我只能再聽一張黑膠。看到伯恩斯坦與紐約愛樂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我說就聽第五樂章的終曲吧!「我死,是為了永恆的生命。」定音鼓猛力呼應著合唱團的呼喊,「復活」的歌聲響起,管風琴渾厚底鋪陳,Alexia 2豐沛的低頻能量,馬上讓管弦與人聲交響推到最高點,而合唱團唱到「Zu Got、Zu Got、Zu Got」(得見上帝)時,管風琴倏然收起,合唱團強烈的呼喊,低頻最下段忽然真空,定音鼓在第三次Zu Got的呼喊當中猛力敲擊,迎接復活主題時,管風琴飽滿地補上低頻,讓復活的主題有了圓滿的解答。我閉上眼睛,享受馬勒龐大又精緻的人聲管弦配器,不光用耳朵,還用全身的肌膚,感受「復活」強悍的音樂能量。



像是縮小版的Alexandria XLF

是Alexia 2在發聲?還是藏在後面的Alexandria XLF?當然是Alexia 2,可是馬勒龐大無倫的人聲管弦交響,竟能在Alexia 2如此精彩地表現?我動搖了,我還是非常喜歡W/P Sasha 2,可是Alexia 2卻更迷人,Alexia 2更像是縮小版的Alexandria XLF,更精確地重現錄音當中的細節,同時掌握龐大寬闊的音樂場景。

我的疑問沒有解答。聽過Alexia 2之後,我接著到慕尼黑音響展採訪,在Wilson Audio的訪談室裡,我見到銷售經理Trent Workman與品牌大使John Giolas,用朋友的角度請教他們,我是不是該從W/P Sasha 2升級到Alexia 2?John Giolas說自己在家裡用Alexia 2,所以他所講的意見不客觀,但是我懂得他話裡面的意思,其實是告訴我應該升級,因為Alexia 2可以調整的範圍更大、更精確。

令人輾轉反側的掙扎

該從W/P Sasha 2升級到Alexia 2嗎?我還在掙扎,Alexia 2更像縮小版的Alexandria XLF,還加上許多WAMM Master Chronosonic的技術下放,我大概沒有機會可以幸福到有那麼大的空間迎娶WAMM,可是要追求Alexia 2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過了老婆那關就好)。

撇開我個人喇叭選擇的問題,Alexia 2雖然看起來變化不大,可是聲音的進步卻是很明顯,從Alexandria XLF、Alexx到Alexia 2,這三款喇叭有著相同的設計哲學,只是大小不同,在精心微調之後,Alexia 2可以展現錄音的真與美,而Wilson Audio式的音樂真實感與美感,就是Alexia 2最誘惑人的地方。


這個版本是特殊色,需要額外加價


網罩內部的形狀,都為了聲音擴散性做細部微調

器材規格

Wilson Audio Alexia 2
型式: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一吋Convergent Synergy軟半球高音×1,7吋中音單體×1,8吋低音單體×1,10吋低音單體×1
效率:89 dB @ 1W, 1m, 1k
阻抗:4 ohms(最小2.54 ohms @ 85 Hz)
頻率響應:19 Hz – 32 kHz +/- 3 dB
尺寸:134.63×38.74×58 cm(高×寬×深)
重量:117.93 kg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6 07:49


McIntosh及SonusFaber全新產品2018香港記者會{:6_1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6tCicDhbs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6 09:30


Burmester Top Line 089 德國製極品CD機{:6_126:}

(on.cc)

為迎合發燒級音響迷,德國Burmester推出頂級CD機Top Line 089,全機在柏林工廠由人手組裝,幾乎所有的組件都是從德國供應商入貨的,強調德國製造的質素保證。只要拆開機殼,就會發現在中央位置設有厚厚的讀碟器,由一層層的鋁板包裹着,配合皮帶驅動轉盤設計,令讀取音訊時更為穩定精準,同時內置環形及EI變壓器各一,為模擬及數碼回路獨立供電,將音訊被干擾的機會減至最低,配合新一代的電源濾波器,有效去除不必要的雜訊,令音色更乾淨自然。此外,支援升頻功能,能將音訊升頻至96Hz24bit或192kHz24bit,大大提升音色分析力,突出平時忽略了的音色細節。

設有RCA及平衡輸出,方便接駁各類擴音機,亦可透過光纖外駁獨立解碼器,接駁極靈活。設有RCA及平衡輸出,方便接駁各類擴音機,亦可透過光纖外駁獨立解碼器,接駁極靈活。

遙控器與CD機一樣充滿金屬感,外形襯到絕,能簡單控制開關、選曲及切換音源。遙控器與CD機一樣充滿金屬感,外形襯到絕,能簡單控制開關、選曲及切換音源。

拆開機殼就會發現位於中央位置的讀碟器,右側更設有環形及EI變壓器各一。

碟盤位於機頂位置,打開頂層推入式開關蓋就會發現,配合皮帶驅動轉盤設計,令讀取音訊時更為穩定精準。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6 10:47



NEW Onkyo A-9130 integrated amplifier{:6_1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XxgWmoAl8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7 17:16



殺手級的數位串流轉盤 AURALiC ARIES G2 (開箱篇){:6_126:}

http://my-hiend.com/wp/?p=23192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7 17:18


{:6_126:} Auralic Aries G1 Wireless Streaming Transport.

Our latest high performance streamer - Lightning DS app control, beautifully designed,

high performance. Available soon.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7 20:09


新世代Esoteric Xs系列試範會{:6_126:}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8-5-28 19:25


Aesthetix Mimas-點燃音樂熱情的綜合擴大機{:6_126:}

http://my-hiend.com/wp/aesthetix-mimas%EF%BC%8D%E9%BB%9E%E7%87%83%E9%9F%B3%E6%A8%82%E7%86%B1%E6%83%85%E7%9A%84%E7%B6%9C%E5%90%88%E6%93%B4%E5%A4%A7%E6%A9%9F/


美國Aesthetix創立者為Jim White,他於1993年正式成立了Aesthetix,對於類比音響器材的設計製造有著無比熱情,擴大機成了Aesthetix最重要的產品項目。Mimas是Aesthetix最新推出的管晶混合綜合擴大機,維持著一貫的設計原則,並結合了更高階的Claypso前級電路與Atlas後級電路的長處,以更精實的體積和售價推出市場,讓更多發燒友能擁有Aesthetix的產品。


Aesthetix開拓市場最新利器
Mimas綜合擴大機為AB類擴大電路,可在8歐姆阻抗下提供150瓦的輸出功率,4歐姆阻抗可提供接近一倍的280瓦輸出功率。箱體採用鋁加工,可有效屏蔽內外的無線干擾電波,簡潔的外型設計對於不愛花俏的發燒友而言相當合適。

正面有一個LED顯示螢幕,資訊包含輸入組數與音量,5個鋁加工按鈕可做所有操作。剛開機會先預熱,大約要一兩分鐘的時間,Mimas會先將真空管加熱至合適的溫度,並且會自動靜音,完成熱機後播放前記得取消靜音。另外提供一個1/3瓦標準耳機擴大線路,如用家有更高的需求能夠選配A類1瓦功率/32歐姆的耳機擴大電路模組。

選配模組可讓Mimas更強
Mimas提供了5組類比輸入端子,可以自由選擇XLR或是RCA連接,另外還有1組Pre Out前級輸出,可僅使用Mimas的前級電路,輸出給予其他獨立後級。在Mimas左方有兩個擴充插槽,可以向原廠加購DAC電路模組、唱頭放大電路模組是更高階的耳擴電路模組,另外能選購高通分音模組(High Pass Crossover),當用家系統有另外使用超低音時,此模組能讓喇叭只接收高頻段訊號,可調整使用頻率60Hz、80Hz、100Hz與120Hz,也能客製。

無限升級的實在品牌
Aesthetix是一個很”實在”的高階音響製造品牌,經由他們推出的產品將永遠可以升級,而且從不除役。他們並不常推出新產品,例如這部Mimas綜合擴大機是經過四年的時間開發調整,也因此Jim在去年與我們訪談時特別強調這點,所有產品都是當時最完美的設計,類比類型的產品又不似數位產品這樣日新月異,因此每個型號都能夠賣得很長久,最早的產品之一IO唱頭擴大機到目前都能買到,當然內部元件或設計還是會隨時間修改,但舊用家永遠都能跟著升級。

七大設計原則
Aesthetix有幾個標準的設計原則用在所有產品上,並且大大地寫在官方網站介紹中,包含了零回授設計(Zero Feedback)、差動擴大電路(Differential Amplification)、真空管技術(Tube Technology)、使用普遍性(Universal Appeal)、強大的電源供應(Robust Power Supplies)、注重電路板設計(Circuit Board Design)、吸震堅固且美觀箱體(Damped,Rigid,Beautiful Chassis)。

綜合前後級分體式型號
在我們把焦點放到這次實際評測的Mimas綜合擴大機之前,先看看Calypso前級擴大機以及Atlas後級擴大機。Calypso和Atlas是分開的前後級擴大機,而Mimas則是填補之間的產品空隙,以綜合機的設計適應更多的用家,因此在線路設計上Mimas基本上是參考Calypso和Atlas。Calypso是全真空管設計的全平衡差動前級線路,儘管有單端訊號輸入,但進到器材內依然是以全平衡處理,能夠Bypass增益連接劇院系統。Atlas則是混合式後級電路,採用雙極輸出級(bipolar output stage)、雙極驅動級(bipolar drive stage)與真空管輸入增益(tube input gain stage),內部擁有大型變壓器並利用分散獨立的電路板分開電源與訊號電路,並擁有Aesthetix所有設計原則。

高品質高成本音量控制
Mimas綜合擴大機盡可能的包含了Calypso前級擴大機以及Atlas後級擴大機的精華。與Calypso使用相同的音量控制,分離交換式電阻音量控制(discrete switched resistor volume control),每階可調整1dB,一共88階,當中使用的薄膜電阻可是挑最高等級的1%製作。在前級設計中最重要且困難的便是音量控制,因此Aesthetix不願採用簡單的設計或便宜的元件,而是採用耗費金錢時間的高成本製作。

Aesthetix Mimas機器箱體採用全鋁加工製造,底座的厚度為1.25英寸,內部變壓器採用不鏽鋼外殼屏蔽,隔絕於敏感的音頻電路之外,也同時增加了結構剛性,內有2+1的電源供應變壓器,其中包含1個專門供給控制電路的EI變壓器。在箱體兩旁有一排黑色的散熱器。

真空管前級電路
前級每聲道都使用了一隻6DJ8(6922)真空管,以全差動平衡配置電路。再一次借用了Calypso電路,在訊號進入後級電路之前提供電壓放大,儘管單端輸入也是同樣以平衡電路處理。此階段使用德國的Roederstein的平板負載電阻(plate load resistors)、美國加州Reliable Capacitor的耦合電容(coupling capacitors)與固態電流器。所使用的真空管在安裝前會先經過100小時熟化,並做全套FFT失真測試,標準0.1dB的增益匹配,顫音(microphonics)與噪聲測試。



元件匹配確保精準度
後級借用Atlas的電路,首先佈局上採取完全獨立的電路,全差動電路,零回授,直流耦合(DC coupled),AB類平衡輸出,8歐姆阻抗下可達150瓦輸出推力,4歐姆推力近乎倍增。最耗費心力的是所有FET輸入與雙極輸出元件都經過精準耗時的匹配,確保兩個聲道之間的線性、一致性以及驅動喇叭時的穩定性。

黑色散熱器後方藏得便是後級電路,兩側相同。

電源供應設計注重細節
Aesthetix對於電源供應非常重視,自稱為overbuild,Mimas使用了7個穩壓電源調節器,750VA大電流的電源供應器與176,800uF的電容,總儲存能量超過110焦耳。提供給真空管使用的高壓電源由單獨的高壓繞組變壓器提供,當中具有220uF的獨立電容。Mimas的輸入電路由獨立穩壓電源供電,使用的供應電容超過4,400uF。真空管加熱器採用精準的直流調節,900VA的低流(low flux)電力變壓器,包含5個二級繞組(secondary windings)都在Aesthetix位於加州Moorpark設計製造。

聆聽時會顯示輸入組數與音量大小。

Mimas的體積與一般器材大小相似,43.4 x 44.9 x 14 cm,淨重為20公斤。

後方除了喇叭線以外,最多可連接5組訊號輸入,1組訊號輸出。

音場規模井然,沉著穩定
播放《The Perfect Sound 2006 原音精選》,第3首〈God, When You Breathe Over Our Earth〉樂器演奏雖然僅僅是陪襯,但在音像清晰度與定位上毫不含糊,輕鬆帶出音場的寬度與深度,合唱部分很漂亮地帶出了悠揚、有味道的音色。第4首〈Sarasate:Zigeunerweisen, Op.20〉弦樂音色濃烈厚實,餘韻十足,猶如訴說往事,聲音綿密,速度動靜皆宜,氣氛營造一流,Mimas綜合擴大機在音樂內容的表達上非常成功。第7首〈Liszt:Hungarian Rhapsody No.2 in C-Sharp Minor〉的規模龐然,氣勢浩瀚,沉著厚實的低頻段仍然帶著細節,中高頻段的弦樂則凸顯出了演奏的巧勁,Mimas在控制能力、場面規模與細節重現上都發揮了十足的水準。



人聲討喜溫厚,情感綿密
接著播放《Kissed By A Song》,這是一張每首歌曲都彷佛被歌手在耳邊親吻的精選輯,例如第2首〈Amazing〉在許多系統播放都不是很好聽,但是Mimas播得出Diana Panton演唱時細膩甚至帶些挑逗的口吻,必須要將歌手好似在耳邊呢喃的感覺重現,才更能感受到這首歌曲的音樂內容,Mimas在音色上帶有一絲嫵媚與濃情,先天就佔得優勢,而在樂器演奏的分離度與定位又準,更拉出了歌手的既視感。第13首是由Susan Wang演唱的〈Desperado〉,這是我聽她演唱最有味道,音色上最為討喜的一次,口型的轉換,呼吸之間的細節都很充分,情感上的流露更是綿密。



聲音厚實,解析均衡
播放《The Butterfly Lovers,Concerto for Violin》,整個聆聽空間都成了樂團演奏的範圍,面對複雜的編曲,Mimas以厚實的聲音為基底,展現了高階音響器材的解析力、音場規模、音像定位以及三頻均衡度,在緩慢處表現了細膩深情,在高潮處又展現了令人振奮的澎湃與控制能力,能夠在同一首曲子當中展現速度慢與快、力道輕與重、音場小與大的分別與特色,整體的節奏不疾不徐,就像一團老練的樂團在演奏,每一個音符都瞭然於胸,信手拈來。



音符輕盈,恰到好處
使用Aesthetix Mimas播放Yulianna Avdeeva的專輯《Chopin.Schubert.Prokofiev》,可能是Yulianna的技巧太好了,在快板或是行板的曲目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她所觸鍵過的每顆音符,彈性恰到好處,特別是在重複音群,同一顆音每次觸鍵出來的感受像是舞者輕盈的跳動,伴隨著旋律與樂句的線條,腦海會不自覺浮出畫面。



流露自然的原聲重現
最後聽聽看流行樂的部分,播放《陌生人》此張專輯,特別閉上眼睛細細地聆聽由系統播放出來的聲音,人聲可聽見的比重較為明顯,而聽起來的感受像如沒有經過處理的原始聲音,每段字句播出來像是在訴說著歌曲的故事,如果您是喜愛聽流行音樂的,在夜深人靜時將心情放鬆,播放音樂會特別對歌曲所表達的傾訴特別有深刻感觸。



Aesthetix Mimas 綜合擴大機特色
● AB類150瓦/8歐姆, 280瓦/4歐姆
● 前管後晶, 真空管電壓前級增益
● 交換式電阻網路音量控制
● 全平衡差動電路設計
● 聲音特色: 厚實暖聲保有細節, 頻段寬廣均衡, 風格沉穩耐聽
● 搭配建議: 可搭配金屬箱體喇叭或較為中性細膩的器材

Aesthetix Mimas 綜合擴大機規格
● 功率輸出: 150W / 8 ohms, <1% THD; 280W / 4 ohms, <1% THD, both channels driven.
● 輸入阻抗: 20Kohms-單端輸入, 40Kohms-平衡輸入
● 頻寬: 4 – 150kHz
● Rated THD at full power: <1%
● 輸入端子: 5 RCA (單端) or XLR (平衡)
● 音量控制: 交換式電阻網路音量控制, 88 x 1 dB
● 尺寸: 17 7/8″ x 17 11/16″ x 5 1/2″ / 43.4 x 44.9 x 14 cm
● 重量: 44 lbs / 20 Kg
● 外觀顏色: 黑, 銀
● 原廠保固: 3年 (不得轉移)



頁: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查看完整版本: https://twitter.com/xerxeshowie1< Active Over 102.xK Twittes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