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7:18

Sony OLED A1體驗會後續 - A1試用報告

本帖最後由 Versa 於 2017-7-24 00:55 編輯

Sony在電視研發上一向積極,由CRT > plasma > LCD > LED,Sony都有其獨有軟硬件技術提升影像質素,但LED發展多年,因先天構造上限制,黑位一直未如理想,Sony近年開發direct backlight一再改善黑位表現,似乎已經把LED畫質推向極限。近年4K HDR開始流行,色彩對比寬容度都比以往1080p要求更高,要再進步迎合4K HDR標準,必須靠新技術,OLED是一條出路,雖然Sony本身有生產專業用OLED顯示器,技術是有,但價格高昂,不是一般人能夠負擔。早前得知Sony推出民用OLED TV (A1),雖則本人也是OLED TV用戶,也相當期待以Sony技術加上OLED面板,出來的畫面會是怎樣?終於在早前的Sony體驗會初次見識到,果然無令人失望,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隨後Sony舉辦OLED A1試玩活動,給用戶在家體驗現時最頂級的OLED TV,機會難得,當然希望一試。因本人算是Sony fans,由LD時代的影碟機、日版CRT HDTV、至現在的4K投影機都是Sony(還有headphone, headphone amp, 相機,action cam, .....)。而試玩活動有幸被抽中,由Sony送來一台全新未開封的KD-55A1在家中試玩,望著一部剛推出的頂級OLED TV在自己家中出現,真係有點感動。

其實本來預備拍攝開箱過程,但見A1紙箱送到面前,已唔識反應,口水直流,而且有工作人員代為拍攝,本人只好在一邊旁觀Sony人員代為開箱及安裝。因為是座抬擺放,不需掛牆,安裝過程比較簡單,只需把一條金屬連接底座,再把底座連接電視底部即告完成,過程順利。接好線材開機,初次setup大概一分鐘,然後就進入主畫面。

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7:24

本帖最後由 Versa 於 2017-7-23 18:59 編輯

設計

先看外型,A1的「one slate」設計概念,幼邊框、無喇叭、無底座,簡約到只有一個畫面,但又把所有元件整合在畫面之上,造功唔錯。



機身設計以「A」字形擺放,加上螢幕厚度,55吋型號座枱需預留最少14吋深度(實際建議預留16-18吋)

這個深度比一般薄屏電視佔空間為大,以本人為例,舊電視可以收在投影幕後面,但使用A1後,畫面被迫移前了,投影幕降下時去了電視後面。{:6_125:}
a9rXO93RJS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rXO93RJSY

輸入端子向下設於機背,插線無需屈曲,而且有面網遮蓋,完全做到防塵效果,走線也非常整齊(近年Sony頂級機型都有照顧走線方面,讚!){:6_193:}




電源以IEC頭連接,喜歡玩線的用家有更多選擇。但IEC頭兩旁有固定位,如果插頭大一點可能插不入。本人嘗試找回一條nanotech #302配AET頭+古河美插,順利插入。但注意nanotech線身較粗,用在A1真是剛剛好,一點走盞位都無,如用家有其他選擇,用幼一點或線身軟一點的會更好。



插上nanotech #302電源線(直駁牆身oyaide R1 socket) + AQ Vodka HDMI(直駁Oppo 203)+ Oppo 203跟機之HDMI線(駁AV amp輸出)+ belden 1694a天線,面網仍能順利蓋上,出線位空隙絕對足夠



設計另一重點Acoustic Surface,放棄傳統喇叭設計,改為畫面震動發聲,整個畫面同時擔當揚聲器,全靠機背一對actuator及subwoofer,真正做到聲音從畫面發出,效果意外地好。因本人多數在夜晚睇戲,而測試重點在畫面,期間無開過av amp,也覺得沒有缺失,用A1發聲一點不失禮。



螢幕底部有膠塾,畫面發聲震動不會傳到電視櫃

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7:32

本帖最後由 Versa 於 2017-7-30 01:46 編輯

操作
全機只有power及"+"/"-"鍵,所有操作需透過remote或app進行。機旁亦有一個USB方便隨時插拔。本人用來插入USB keyboard可順利使用,不論操作menu或主畫面app,或輸入文字也方便很多。當然亦可插入儲存裝置播file。


remote手感不錯,密封無縫設計,防塵防水,底部以全塊拉絲金屬面覆蓋。



操作算順手,常用的功能都有按鍵一按即執行,非常直接。
Home: 進入android主畫面,基本上所有操作都可在這裡找到
(長按Home鍵則列出最近使用過而放在背景的app,要把app完全退出,也可在這裡執行)

Action Menu: 直接進入設定menu,也視乎當前使用的輸入端口,如開啟了HDMI CEC即可同時遙控HDMI設備

TV: 看似簡單功能,直接跳回電視廣播,卻非常有用。因我現用其他牌子電視,每次睇完戲,必須進入input選項,跳回電視廣播才熄電視。因有幾次忘記咁做,家人開電視去了其他輸入畫面,冇野睇,即叫求救。教他們進入input選單,選回電視廣播,看似簡單,但對上了年紀的家人來講唔係咁易...

Guide: 顯示節目表,可惜A1不支援電視錄影功能,如錄影需外接機頂盒

遙控上也有按鍵可操作其他HDMI CEC連接裝置,一個遙控可完成所有play, pause, stop, forward, backward等基本操作


聲音
有多個橂式選擇,「電影」模式人聲中頻較突出。我個人喜歡用「音樂」模式,人聲中頻收細一點,著重音樂高低頻。另外有equalizer自行調教,又可調校環繞效果,音場再寬一點。
新機落地聲音已經不錯,使用一星期後聲音更見改善,低音更鬆容,量感更多。


螢幕保護
畫面靜止一段時間會開啓螢幕保護,保護模式可選「backdrop」即顯示相片。相片從網上抓回來,跟時間/天氣資訊同時顯示。亦可選「睡眠」模式把螢幕關掉。



內存
跟據官方規格,A1內存有16GB,扣除android系統後,約8.2GB可用,再加裝幾個app亦夠用有餘

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7:35

睇電視
為令面板更耐用,原廠設定會把畫面稍為放大,再移動畫面防止電視台logo燒印,但本人為求畫質,把這功能關掉了,畫面即完整顯示。另外本人喜歡把銳利度適量調低,令1080i upscale上4K 2160p畫面唔會起渣,正常觀看亦夠sharp,自然耐看(畫面訊息量一樣,不會因為4k TV顯示1080i而比FHD電視差)。

A1有光源感應器,根據環境自動調節畫面亮度,令日間/夜間觀看也舒適。

以下為本人口味的電視廣播調教





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7:38

本帖最後由 Versa 於 2017-7-23 19:16 編輯

睇電影
眾所周知HDR需要更高亮度顯示更寬色域,畫面比SDR更亮,顏色更實在。跟很多人一樣,本人初玩HDR,都慣用以往對SDR畫面的概念作參考,結果出來的畫面偏暗,將畫面推光又不知幾光才算足夠,後來知道Sony 4K UHD碟有內置test pattern,就拿來作調教。

先在電視選擇「專業劇院」模式,廠方default設定已經很不錯。再拿任何一隻Sony發行的UHD影碟主畫面按「7669」打開test pattern,裡面有23個chapter,最後4個chapter可用來調教對比度(contrast),為方便調教,本人習慣A-B repeat不斷重覆該4個chapter。

首先是0-100nits的pattern,因現時UHD影碟主要以0.005-1000nits或0.005-4000nits亮度製作,所以0.005nits以下的黑位分不出也沒所謂,把光度(brightness,A1 menu稱為「黑色程度」)調至剛好分得出0.005及0.01nits已經足夠。另個人口味,覺得電影最黑位保留少少灰比較有電影感,所以個人喜歡把光度(brightness)再略調高一兩級。


下個pattern為100-1000nits,對比度(contrast)必須調至所有灰階清楚分辨到。


理論上現時電視panel最高輸出為1000nits,所以把test pattern 1000nits那一格調至最光,而又分辨到900-1000nits之間,出來的效果應該最正確,但因為部份UHD以0.005-4000nits製作,為了看這些碟也得到高光detail,試試下個pattern 1000-2000nits,是否分到就非常考電視亮度及高光分析力。


再下個pattern 2000-10000nits,因現時UHD製作最高亮度為4000nits,所以就以中間4000nits為參考,把對比(contrast)盡量調高,略略分辨到4000nits就足夠,4000nits以上變成一團白也沒所謂。


至於OLED面板亮度,既然廠方聲稱達1000nits,就索性用盡,調至最光吧!顏色及其他設定則視乎個人口味。(個人覺得也不需怎樣調整,出來的畫面已合格有餘)


之前講過,A1 OLED面板最高輸出光度為1000nits,以1000nits顯示4000nits的色階,其實整體上光度比正常標準會偏暗左(除非將來有真正輸出4000nits光度的panel)為免令電影某些本身偏暗的場景太暗,Sony A1 menu內有"X-tended Dynamic Range"選項,會根據當前畫面的光暗自動優化補償,令每個畫面都有最佳對比度,唔會過度偏暗。


很多電視都有 motion-flow / tru-motion 一類影像處理,令畫面更流暢,但開了畫面總係怪怪的,無晒電影感,當有快速移動畫面更加會爛晒,所以本人一定會把這功能關掉。但發現A1的motion-flow設定中,如選「真實電影」對畫質本身無影響,也沒有爛畫面,但就改善了pan鏡或移動時畫面拖尾情况。這個motion-flow絕對用得著。


以下為本人個人口味的設定數據。其實也沒什麼大調校,一部高質素電視,出廠default設定已經很準。如果覺得每項都要大幅調教,反而該懷疑廠方調教數據,還是panel本身很有問題吧...




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7:44

本帖最後由 Versa 於 2017-7-24 00:56 編輯

測試器材
小弟只有一部Oppo UDP-203播4K,另有一部PS4經AV amp (Krell Foundation) 連接Sony A1。

手上的4K影碟



影碟測試
以現時4K OLED TV規格無論解像度、光度、黑位、色彩,播blu-ray都勝任有餘,所以主要試4K UHD。
(照片已用M mode及手動色溫,盡量拍得跟真實畫面效果接近,但當然以相機拍電視畫面,跟真實觀看有一定距離,真實畫面detail及靚好多)

Ghost in the shell (4K UHD美版)
此片很多香港實景拍攝,又把實景科幻化,作為香港人,在香港拍攝的電影應該支持一下,也可考考眼力,是否認得出拍攝地點。{:6_175:}
其實此片畫質不錯,多暗位但內裡仍有detail,雜訊少,很考電視暗位表達能力,以A1播放,全片沒有死黑位,特別有幾個close up人物臉部膚色很自然,白裡透紅,機械藝妓的服裝及臉部質感也很好





Logan (4K UHD美版)
又係畫質不錯,以A1播放,亮度足,顏色更加真實。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4K UHD美版)
此片不用多講,4k@60fps,搶戰一幕陽光猛烈,以A1播放,陽光感再高一級,對比度高,但唔刺眼,反而更有真實感。


士兵手臂鮮紅色徽章顏色鮮艷,針線紋理也清澈可見,沒有因為太光而爆紅



球場紅色椅子,藍色banner,綠色草地,顏色鮮艷。Halftime show的巨型LED屏幕顏色也更光更搶眼




Shallow (4K UHD美版)
用A1播放,亮度高,但畫面也精細自然,很sharp。女主角皮膚少少粗糙感,沙粒黐住皮膚及頭髮,都很清楚。海水也比之前觀看,多了晶螢清晰透澈感覺


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7:55

本帖最後由 Versa 於 2017-7-24 02:06 編輯

Passenger (4K UHD美版)
太空船在漆黑太空中,細節仍然清楚。船艙內的光亮背景也不會覺得過亮。太空船在大角星旁邊掠過,大角星的火熖光亮但沒有過紅過爆,仍然保持detail。





Batman vs Superman (4K UHD美版)
此片其實畫質一般,但用A1播放畫面有改善,Batman制服黑得來,皮革紋理仍然可見。金屬盔甲少少磨花+少少雨水,也很清楚。



Superman衣服的紋理及反光,用OLED表達,更加真實



The Great Wall (4K UHD美版)
全片都很sharp很detail(過份地detail,我指電影本身美術方面...),開戰前的鼓聲用A1電視喇叭發聲,也很有氣勢








Fifty Shades of Grey (4K UHD美版)
此片本身畫質很不錯,在A1之下畫面更加真實(但照片不能放在這裡,你懂的...{:6_134:} )




Lucy(4K UHD美版)
一開場的人類祖先Lucy在湖邊飲水,四周的湖光山色都很靚


在A1之下顏色濃得來亦很自然,很吸引,但沒有人工化。Morgan Freeman臉上的detail好清楚,頭髮也很sharp。



題外話,其實4K HDR下的環球片頭logo亮度夠,其實都好靚



Ayumi Hamasaki - The power of music 2011 (blu-ray 1080p 日版)
開場步姐穿白裙在強列射燈下,皮膚閃閃發亮,白色紗裙沒有太亮而爆光,跟背景黑白分明,每條頭髮也清楚可見。



鼓手solo,紅燈+白燈高速閃動,以A1播放不拖泥帶水,每一下閃都乾淨俐落,反應很快。密集的鼓聲+低頻,A1亦應付得到,不薄聲。
(參考 https://youtu.be/ChTXxDWYOI8?list=PLp0G9hfc35Tx9zxgFj7UAuHtP23dl5fmS)

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8:03

本帖最後由 Versa 於 2017-7-23 18:05 編輯

app
A1內置chromecast,用戶電話/平板只要安裝支援chromecast的app即可把相片、音樂及影片cast到電視上播放

入置Opera可用來上網,但反應一般,操作也有點難度,相信現在人人都手機平板在手,沒有人會用電視上網吧...


Video & TV SideView
Sony TV遙控app,可用電話取代原裝遙控。雖然實體遙控比較好用,但此app仍有好處:
1. 一個app可註冊多部Sony TV。我現家中計埋試用中的A1,共有3部Sony TV,只需一個app即可分別遙控多部電視
2. 此app有trackpad及keyboard功能,手指一掃即可選上下左右。當要輸入文字,也可用電話keyboard輸入
3. 如電視連接裝置開啓了HDMI CEC,也可用此app同時遙控該裝置,非常方便
4. 可於app內瀏覽DLNA server內的影音檔案,選定後即在電視開啓,無需在電視瀏覽,方便程度及反應都好很多


另外也可安裝VLC及Kodi,支援samba/nfs及播放更多檔案格式。試播aif及blu-ray iso亦成功播放,唯blu-ray menu反應慢,及只可pcm不能bitsteam輸出聲音,操作也不順手。

alanadc23 發表於 2017-7-23 18:05

超正呀 好靚畫

Versa 發表於 2017-7-23 18:08

總結
小弟本身用緊其他品牌的上代OLED TV,OLED本身特性,自發光,黑位做到純黑,畫面純正自然,光暗顏色沒有LED那種「谷」出來的感覺。在這些之上再與Sony A1比較,A1真的再進步很多,畫面更整潔乾淨,線條分明,尤其顯示膚色效果很好,紅色也很突出,鮮艷得來又不失層次。

本身的OLED電視用了一年,但總覺得畫面仍有不足,會經常打開menu微調。但Sony A1本人只用5天觀看調教,出來的畫面已覺得無問題,非常滿意,亦比本身電視畫面更好,就算播舊戲,每一個畫面都有新感受,顏色detail對比都清楚交代,一邊睇,心裡一邊講「原來呢個畫面應該係咁」。可見OLED面板質素,跟廠方影像處理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另外本人明白電視亮度足夠,才能顯示更多色彩的道理,但一直覺得電視過亮會刺眼,也經常質疑電視其實不需太亮,才看得舒服。但試過Sony A1後,發現A1輸出亮度(nits)比我本身電視更高,但竟然沒有刺眼感覺,反而出來的畫面更加真實自然,更加乾淨,或許object based HDR remaster應記一功,當畫面對比度適中,或高光位控制得宜,其實係唔會刺眼,反而顏色更加真實立體。民用OLED技術雖然已有幾年,但以整個product cycle來講還算初起步,幾間廠還是今年才開始投入OLED。單以上年跟今年比較,OLED質素已有很大提升。現階段已有這個質素,期待將來技術再進步,相信仍有改進空間或亮度提升,令畫質更進一步。

A1除了價格比較高,真的想不到挑剔地方,再挑剔的只有... Sony TV近年的使用說明書只提供線上版本,本人嘗試過也找不到專為A1的說明書,只有安裝說明,及所有android TV通用的線上說明,當想查閱某些獨有功能時,較為不便。(本人試過找查電視錄影功能,線上說明有提及,但A1卻沒有此功能。如有錯請指正)

最後,越真正試用Sony OLED A1,越發現進步的地方,真的好吸引,只可惜Sony A1的擺放設計,跟我的投影幕位置不配合,如擺位問題能解決,真的好想好想(乘100次)換65吋A1(已經中毒很深...天呀...){:6_137:}
頁: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Sony OLED A1體驗會後續 - A1試用報告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