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122002
發表於 2017-6-14 19:49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6-14 15:49
已經聽了幾十年的唱片, 某些常規還大約掌握到的, 甚麼年代、甚麼錄音從那些唱片/CD可得到甚麼質素的聲音是 ...
以前聽過不少唱片,不過在昔日送走晒了. 變成今日重新的初哥.
1950年代的黑膠是好厚, 重, 而且紋理是很深的. 有別於80年代或者現代的180g 版本. 有時我都疑惑是不是真的PVC膠.
寄左好多次, 都好似無一張發生變型. (不過近來天氣熱, 都是避一下先. )
至於是不是會中伏, 我覺真是看彩數. 入過有很完美的, 也有被劃花的. 完美的好可好平, 花左的都可以好貴.
肯定的是我不會怎樣跟風入頭版唱片. 因為我覺真是不值, 而且不如去入CD好過了.
反而是得閒找一下稀少的舊mono錄音, 有種少少尋寶的感覺.
今日發覺有些唱片真是很難找, 好比是 Cortot,Tortelier , Campoli, Elman, Anda , Bachauer, Serkin 等等
有些在過去很有名的, 但在今天居然成了2線... 如Stern, Francescatti
若問我有無後悔, 只可以說,路是自己行出來.{:6_165:}
不少大廠在將舊錄音CD代時做得不好, Sony/BMG/RCA 的真是好差,矇查查.
我覺比較好的mono 轉CD 廠就只有EMI, 而且是個別幾張錄音而已.
Philips 的有一些被下了Noise reduction, 感覺上有些音節被刪走了{:6_141:}
不太記得Decca 有沒有出過mono的CD,
但如果說是代替的牌子, 我覺Testament 是很不錯的一家唱片公司.
以前忘了轉錄過去open reel , 所以套呆佬唱蝕, 可以說是自己搞出來,
只可以話因為甘樣一搞, 證明了唱蝕的道理.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6-14 23:09
kl122002 發表於 2017-6-14 19:49
以前聽過不少唱片,不過在昔日送走晒了. 變成今日重新的初哥.
1950年代的黑膠是好厚, 重, 而且紋理是很深 ...
我覺得有些奇怪,我好像遇到不是很多、應該是非少「中伏」的事件,雖然現在我賣出唱片遠比買入多 (以前有段時間有人以為我是做賣唱片的{:1_259:})。雖然唱片一般都只是提供 visual grade 的,但是那些老唱片很少會有 play grade 遠差於 visual grade 的,現在的 reissue 就經常有新的唱片都會炒豆。
頭版唱片不是所有都貴的,主要是那些被音响雜誌宣傳過的才令到好似人人都要一隻在手,把價錢推到極高,我這樣說會得罪不少人,但很多在爭那些唱片的都主要是音響發燒友而音樂欣賞方面是比較初步的,當然有些唱片貴的原因是藝術價值高加上相對罕有,這類有不少是 mono 舊唱片, 例如之前我貼出的幾張 Heifetz 舊唱片, 其中 Encores 英版的一隻有時要過千元(我不知大家覺得過千算不算貴)。
你提到的很多演奏家只有個別比較不好找, 其實也不算太難找, 主要是某些(如 Campoli, Elman)現貨價錢較高, 要平些入貨就要等機會, Stern, Francescatti 的唱片就很多都可以低價買到(最少我就低價賣了很多隻{:1_256:})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6-14 23:14
本帖最後由 patrickwong 於 2017-6-14 23:15 編輯
這張 Francescatti 的 violin recital 相對罕有, 我很早便把它轉成 CD, 那時這唱片還未有 CD 呢。
https://www.youtube.com/edit?o=U&video_id=iANEe5iYK6U
takeishi
發表於 2017-6-14 23:42
manid903 發表於 2017-6-13 11:04
試試洗一次碟,刷大力d, 風乾後換了個膠袋就ok, 係刷得甩的, 用洗碟水+ 牙刷( 大力沿坑刷),至於你說火酒類, ...
{:1_348:}你呃我~欺騙我呢個無知少男.
都唔得既. 我用牙刷刷到流X晒牙血啦. 都刷唔甩D印. 你呃人. 你呃我. 你呃左我隻豬. 你欺騙我感情.
呃我單純無知.
manid903
發表於 2017-6-15 01:10
takeishi 發表於 2017-6-14 23:42
你呃我~欺騙我呢個無知少男.
都唔得既. 我用牙刷刷到流X晒牙血啦. 都刷唔甩D印. 你呃人. 你 ...
你係咪落得太多洗碟水?沒理由wor{:8_370:} 洗多幾次,要吹乾同換袋
kl122002
發表於 2017-6-15 06:46
takeishi 發表於 2017-6-14 23:42
你呃我~欺騙我呢個無知少男.
都唔得既. 我用牙刷刷到流X晒牙血啦. 都刷唔甩D印. 你呃人. 你 ...
其實D袋印唔一定擦到, {:6_194:}
係唯有找代學品去試下溶出來.
kl122002
發表於 2017-6-15 07:06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6-14 23:09
我覺得有些奇怪,我好像遇到不是很多、應該是非少「中伏」的事件,雖然現在我賣出唱片遠比買入多 (以前有 ...
我是由ebay 入, 鬼叫香港少而且太貴咩. 中伏的問題是在shipping, 仲有買家grading 上面.有些說EX的回來後我覺連VG都不如.
又因為要用代運, 有時就可能發生在代運中途令張黑膠變型.
或者只可以說我真是欠了少少運氣?咦, 如果連我天都唔想我搞黑膠的話, 甘我又唔介意及時收手. {:6_176:}
Heifetz 舊唱片 本身是RCA的局多, EMI/HMV 有少量了. 不少英版是美錄音轉去歐洲發行而出了HMV 版. 你上手的大公我以前都有一張 RCA 版的. 當然都被人長借走左了.
其實唔只雜誌作怪, 係連人的心態都是. 好似EMI的白金圈早期ASD 可以貴到七彩, 而只是後一期的紅半月狗就平到乜甘樣 .我有同一張peer gynt, 兩張聽過, 其實分別出入唔明顯.
果市被吹到非頭版不可時, 連早年再版的都受波及, 我覺, 真是有點失去了理智. 以前我入手黑膠, 比如初版白金圈賣100, 再版紅半月狗叫70, 是去郵票版也才叫50而已. 又因為連2手的都知EMI一定長出唔停, 所以果價根本不會大幅度升上去.
諗諗下, 不如買慢D, 等個潮退少少才慢慢下手?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6-15 09:30
kl122002 發表於 2017-6-15 07:06
我是由ebay 入, 鬼叫香港少而且太貴咩. 中伏的問題是在shipping, 仲有買家grading 上面.有些說EX的回來後 ...
> Heifetz 舊唱片 本身是RCA的局多,
> EMI/HMV 有少量了.
> 不少英版是美錄音轉去歐洲發行而出了HMV 版.
是的,Heifetz 是 RCA 旗下的藝人,主要是經 RCA 錄音的,在某些情況下也為 HMV/EMI 作錄音,亦為 Decca 錄了一些。
可能是英國工業早期比美國更先進,又或者英國人聲音的品味與美國人不同,而我是偏向英國人的品味,就是那些原本 RCA 的美國錄音, 我還是喜歡英國版的聲音多些。
例如 RCA living stereo, 有些我美版、英版的 stereo 及 mono 版本都有。
另外是 Heifetz 在英國的錄音,出名的有他的 Pre-war recordings (https://www.gramophone.co.uk/review/heifetzbarbirolli-the-pre-war-hmv-recordings), 這些我也是英美版本黑膠及CD 都有,黑膠唱片不用説,HMV 、特別是早期版的在碟質及聲音都比美版RCA 好,CD 也是EMI 的比 RCA 好。
而 Heifetz 為 Decca 錄的那些小品,最好聲的當然是 Decca 出的早期版黑膠(亦是英版更好),這些錄音也曾經由 MCA 再版過黑膠及 CD, 而 RCA 把它收在 Heifetz Collection 內,而 RCA 的聲音又一次包尾!
https://www.youtube.com/edit?o=U&video_id=6gL9ztLfNPY
另外講到錄音師的問題,RCA living stereo 最出名的錄音師是 Lewis Layton,但是我覺得 Decca 的 Wilkinson 是更高一線的,有些 Heifetz 錄音特別好聲(反過來說是 RCA 錄得不好),例如 Bruch Concert No 1, 原因應該就是由 Wilkinson 而不是 Lewis Layton 作錄音師。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6-15 09:53
kl122002 發表於 2017-6-15 07:06
我是由ebay 入, 鬼叫香港少而且太貴咩. 中伏的問題是在shipping, 仲有買家grading 上面.有些說EX的回來後 ...
> 我是由ebay 入, 鬼叫香港少而且太貴咩.
> 中伏的問題是在shipping, 仲有買家grading
> 上面.有些說EX的回來後我覺連VG都不如.
> 又因為要用代運, 有時就可能發生在代運中途令張黑膠變型.
香港不少賣家是亂來的, 而且真是很多都賣得太貴!
我覺得在 shipping 中途令張黑膠變型的機會不大, 好像有些彎曲了的黑膠, 要把它壓平也不易, 在短短的十幾天正常包裝下黑膠應該不會變型。
如果 condition 不符合所標明的大可退款(當然我明白有時會有些難處)。可能是我喜歡英版唱片而多向英國賣家入貨, 首先是英國入可能較小心使用唱片, 一般 condition 比從從美國的唱片好, 而另外我面對過不少英美賣家, 美國當然也有不少好賣家, 但碰過有些差到包尾, 反過來我遇過不少英國賣家好到令人感動!
patrickwong
發表於 2017-6-15 10:09
kl122002 發表於 2017-6-15 07:06
我是由ebay 入, 鬼叫香港少而且太貴咩. 中伏的問題是在shipping, 仲有買家grading 上面.有些說EX的回來後 ...
> 其實唔只雜誌作怪, 係連人的心態都是.
> 好似EMI的白金圈早期ASD 可以貴到七彩,
> 而只是後一期的紅半月狗就平到乜甘樣 .
> 我有同一張peer gynt, 兩張聽過, 其實分別出入唔明顯.
是的, 有些頭版及後期版相差不是很大的, 所以我對一些初玩黑膠的人說要視乎自己的能力及喜好去買, 不一定是要頭版的, 但很多事是敵不過雜誌制造出來的潮流的!
好聲多少、值不值用那個價錢換來那些改喜真是非常個人的, 如果買家已經知道自己在做甚麼那是沒有問題的, 但恕我直言(又得罪不少人), 不少人可能都不清楚自己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