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kong
發表於 2009-12-3 16:03
一大班麻甩佬圍住間舖買隻卡通片{:6_174:}
Raphael
發表於 2009-12-3 16:07
其實要搵唔難..我女友話開頭搵唔到..後尾見到一大班麻甩佬圍住間舖買隻卡通片. 咁就搵到喇..{:6_134:}
kachow 發表於 2009-12-3 16:00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係其中一個,但我絕對唔認麻甩{:6_136:}
herox
發表於 2009-12-3 16:08
一大班麻甩佬圍住間舖買隻卡通片{:6_174:}
adamkong 發表於 2009-12-3 16:03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1_262:} 笑左
咁應該買咩片 {:1_344:}
bo3001
發表於 2009-12-3 16:08
87# bo3001
好似有d野咁喎{:6_121:}
adamkong 發表於 2009-12-3 15:38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冇野喎,只是奇怪同Tak Fat 價錢相差咁遠.況且我稍後去日本玩,豈不是唔駛係日本買碟?
Hon
發表於 2009-12-3 16:09
收工去買, 幫FD買多隻.
timka
發表於 2009-12-3 16:11
可能係打口碟先做到呢個價咋...
始終d bd未必係自己想買o個d, 平既買黎試聲畫都ok
不過有d戲質素未必咁好麻€ 睇運氣啦
andyy423
發表於 2009-12-3 16:13
咩叫 "打口碟"?
horace_tsang
發表於 2009-12-3 16:16
呢個post好勁,不足兩日已超過10版回應。証明有好東西要同大家分享。{:6_189:}
horace_tsang
發表於 2009-12-3 16:26
咩叫 "打口碟"?
andyy423 發表於 2009-12-3 16:13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轉載-
打口碟
打口碟,
即国外正版碟,这些碟片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中国,最多的一种形式是以废塑料名义被进口,几乎全部来源自美国。因此购买所有欧洲、日本乐队的打口都是在美国销售的版本。
为什么被称为打口?
举个例子,比如BMG唱片公司预算销售某乐队专辑500万张,但由于某些原因,很多没有销售完,对于国外唱片公司来说,降价销售是完全不可能的,大量库存又会浪费大量财力和物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销毁(直接切口、钻洞、激光、化学方法等)。在这销毁过程中,由于制作cd的塑料盒都是一些高品质的化学纤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这些被"销毁"的cd就被以废塑料的名义进口到中国。其实在销毁过程中,由于进货人的要求和走通关系,只有部分cd被完全销毁,有一部分只是切到了cd盒面,而cd完好无损,这些cd就被称为打口cd。那些毫发无损,连盒面都没有切到的cd就成了专业音乐人士、电台dj和发烧友的抢手货,被称为原盘。另外,还有一类被称为扎眼盘,这类cd扎到了cd盘面本身,长期视听会损坏机器,现在市场上已较为少见,网站也不销售这类cd了。(早期的打口cd指的多为切到cd盘面边缘,现在所说的打口则指有少许切口或是部分损伤,但绝大多数歌曲都能播放)
真正追求自由音乐的人们是没有不听打口的。这些音乐本身完整,cd音质也是最好的,只是不幸地被赋予了一种扭曲的形式而已。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这种形式的cd存在,既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运气,也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悲哀。
自从1999年在一本叫《北京新声》的摇滚画册上第一次出现了"打口青年"这四个字样后,这个名号便不胫而走。后来慢慢地又出现了"打口一代"、"打口文化"等相关新名词。
[打口] 专有名词,指的是已进行损坏处理(用专用机器把光碟切掉一段)的国外音像制品。本质来说它们属于"洋垃圾",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重新进入城市消费流通领域,成为各种追求更广音乐资讯与更多音乐选择的新人类族群的流行亚文化,被认为是20世纪末中国另类文化的一种奇特载体。
Raphael
發表於 2009-12-3 16:26
咩叫 "打口碟"?
andyy423 發表於 2009-12-3 16:13 http://www.post76.com/discuss/images/common/back.gif
我都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