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回歸是真是假?
新出的黑膠數量有幾多?出幾多雙CD才有一雙黑膠?而且現在錄音都是數碼化,壓製成黑膠咪又係數碼製品!
所以要玩就只有食冷飯菜汁,執番舊野來聽吧了!
只係懷緬過去黑膠的情緬!
今日上網見到呢段野:--
黑膠復興至少講了 10 年,年年都話黑膠回歸、復甦、黑膠不會死…根本都係宣傳伎倆。
美國「2014 Nielsen Music US Report」調查顯示黑膠唱片銷量按年上升 51.8%,大概是導致要做呢種講法的原由。
睇真啲,其實 Vinyl 在 2014 年度只賣了 920 萬張,CD 雖然按年下跌 14.9%,但去年都賣了逾 1.4 億張唱片呢!
去年度在美國市場最好賣的黑膠專輯是 Jack White 的《Lazaretto》,銷量 86,700 張。
{:1_332:} {:1_332:} {:1_332:} 黑膠回歸,首先是市場有利可圖,其次是因爲數碼玩左咁多年,cd開頭同黑膠鬥模擬味,係冇得鬥,所以新錄音玩高清,玩動態。
cd玩到盡,再出sacd,提高制式技術參數,但舊錄音其實只係在錄音室再執過哂,係唔同左聲,是否靚聲左,見仁見智。只有新錄音就真係可以發揮數碼特色的優勢。
跟住現在玩file,標榜無損,但都係行同一條路。
咁數碼玩到今日,大家都終於証實數碼係做唔到黑膠聲,咪終於有人玩返囉,雖說新膠好多都係dda,但好多人都有唔少存貨,世上亦仲有好多舊膠,只係香港炒得太貴啫,歐洲跳蚤市場好多碟仍只係幾歐羅一隻。
我就覺得黑膠回歸係好事,商業角度只會睇市場,「高檔音源」有得做的話,難保將來會再發展模擬錄音,如果係咁就好啦。 希望模擬錄音快D來...{:6_128:} 順帶一提...相信好多新一代人都較難接觸到舊膠既模擬錄音味, 其一新膠冇左隻味,其二叫佢地買一套盤連帶所有附屬品都要投資唔小錢總比聽FILE黎得麻煩得多. 其三就算入左手都須要摩索一輪先玩到靚聲. 但肯定只要聽過舊膠聲既用家一定會中毒.
呢一,二年黑膠真係多左人玩,連帶舊膠都開始越炒越貴.. {:6_146:} 我自己覺得數碼錄音是清晰很多,所以有些人就話數碼味,硬。而黑膠就沒那麼清晰,比起數碼來講,所以又有人話模擬味。 當年未有CD時,Telarc數碼錄音,被班音響雜誌大帝/雜誌寫手等驚為天碟,清晰,大動態。又無人大彈有數碼味。後來有DVD-A,SACD等,假DSD(用16/44.1轉做DSD),又話非當好聲,SACD死後,現在又吹返黑膠好,唔現磁帶有無損失少許磁粉,什麼再混音,數碼錄音轉摸擬的幾重轉換失真造黑膠等,都吹捧話好聲,有味道,動態,伸延等黑膠贏哂。上述是我從1970年到現在所感受到的轉變。當年只得音響世界一本音響雜誌。正如當年有很多人話無高無低,膽機仲要有揀擇的流動廣播monitor 3/5a最好聲。 八十年代已有數碼錄音黑膠,譚詠驎,甄妮,都出過,係唔好聲。 現在數碼錄音已好成熟,新錄音唔會輸俾舊膠模擬錄音,不過各有勝長,係兩種聽法。
新膠唔及新數碼制式音源;數碼亦做唔到模擬舊錄音的聲音,所以兩者其實係可以並存。 所以有人問買咩器材好,我都會問究竟聽咩多,唔止係種類,而係新錄音定舊錄音。 我最近重新搞黑膠, 唔算好似以前甘落力. 望翻個市, 真係好似一個泡沬隨時爆
2手膠太貴了, 連普通的舊古典曲目重的版都是如此.
市面上聞說其實2手膠在香港local一直已不多, 是近年去外地轉入口去賣. 明眼心清的人都睇到, 有乜理由成日都是日本版2手黑膠 ?
無錯以新的一代而言, 現在唱盤平是很吸引去試玩, 但真實開始去研究唱頭, 線的人就好少.
不知道怎麼的, 令我覺會好似6-7年前的菲林相機潮一樣, 再玩多2-3年內一定玩完, 稍有CAS 上的突破的話就更快.
我信黑膠潮今次如果一完, 好大機會死得比90年代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