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oon
發表於 2017-2-15 23:23
本帖最後由 umoon 於 2017-2-15 23:27 編輯
有師兄話金仔dp-560好好聲,但真是好貴現時接受不到呢個價呢,好似要幾萬呢
koalaau
發表於 2017-2-16 00:14
Alanchang 發表於 2017-2-15 21:28
其實市面上買到的DSD碟或files,九成以上的母帶是PCM錄音,只是調音師在轉DSD格式前先進行EQ,所以轉了DSD...
其實諗下個邏輯就明,即如以前的舊錄音是摸擬製作,數碼版本無論變好變差,聲音已是「改變」左。
所以有人問買乜訊源好,我都會提出平時聽新錄音多定係舊歌乜都聽,如聽舊野多,係冇必要去追新制式。
umoon
發表於 2017-2-16 00:30
koalaau 發表於 2017-2-16 00:14
其實諗下個邏輯就明,即如以前的舊錄音是摸擬製作,數碼版本無論變好變差,聲音已是「改變」左。
所以有 ...
多謝師兄意見,意思是sacd未必聲靚過cd?
umoon
發表於 2017-2-16 01:49
感謝幾位師兄意見,咁考慮反傳統cd機仲穩陣靚聲^^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7-2-16 09:33
本帖最後由 xerxeshowie 於 2017-2-16 09:35 編輯
umoon 發表於 2017-2-16 01:49
感謝幾位師兄意見,咁考慮反傳統cd機仲穩陣靚聲^^
{:6_128:} Use CXC coaxial to 851N !
CD轉盤是Cambridge Audio的傳統強項,如新推出的CD轉盤CXC便不設解碼功能,亦強調沒有內置升頻回路,令音訊讀取倍覺純正乾淨,只需接駁Azur 851N,即能為傳統CD音樂升頻至24bit/384kHz,音色更為細緻。此外,CXC採用了重量級的雷射拾訊機芯,它設置在主機的中央部分,令重心分布更為平均,就算光碟高速轉動都不會產生不必要的震動;加上採用與同廠旗艦CD機Azur 851C一樣的S3伺服操控系統,可徹底消除時基誤差和漏讀的情況,全面解決跳線的問題。
CXC 在有限成本內最好單一一項工作,無論是實際聲音表現,或是在同級產品中凸顯自己,亦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它不設 DAC 與模擬放大,省下來的成本可用來升級其他部分,最明顯的就是 CXC 採用性線供電,而非同級產品常見的開關式變壓模組。開關式供電的表現不一定遜色於線性供電,但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在入門級產品,CXC 採用一隻環形變壓器,高頻噪聲理應低於不少同級產品,這是其中一項賣點。
節省下來的成本另一個投放之處,也許就是機箱,可以做得結實而體積大一點,讓數碼輸出與伺服系統、機芯和變壓器分置在左中右,三者之間有明顯間距,減少彼此之間的干擾。而這個「較大」的機箱,其實比市場上不少 CD 轉盤都稍為細小,萬一用家沒有音響架,也可以輕易把它塞進電視櫃。
機芯部分經過加固,以增加穩定性,而最關鍵的是機身左方的伺服系統,負責偵測拾訊錯誤,以及即時指示機芯再次讀取錯誤位置,減少出錯機會。
umoon
發表於 2017-2-16 09:38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7-2-16 09:33
Use CXC coaxial to 851N !
CD轉盤是Cambridge Audio的傳統強項,如新推出的CD轉盤CXC便不設 ...
感謝師兄{:6_128:}
benwongkk
發表於 2017-2-16 12:10
umoon 發表於 2017-2-16 00:30
多謝師兄意見,意思是sacd未必聲靚過cd?
唔可以一概而論, 新制式比舊既確實係好聲左,所以正如某師兄所提及,你係喜歡聽舊哥定新哥?
如聽舊既多就無須去追新野,但要2食..FOR FUTURE就當然搵SACD機...
umoon
發表於 2017-2-16 14:37
咁整部2食,上反去師兄講個馬籣仕,定還是二嫂,金仔{:6_141:}
xerxeshowie
發表於 2017-2-16 15:01
umoon 發表於 2017-2-16 14:37
咁整部2食,上反去師兄講個馬籣仕,定還是二嫂,金仔
{:6_142:} One more Luxman D-03
koalaau
發表於 2017-2-16 15:33
luxman唔錯,老友有d06,屬清淡聲,冇強烈個性,易夾機。